關健
閱讀對于促進人們的認知及語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分級閱讀是讀者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認知特點和閱讀興趣等方面因素,選擇相應閱讀素材的一種閱讀方式。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行知小學針對以往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存在的問題,通過選擇分級閱讀材料、構建分級閱讀教學課程、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實踐活動,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英語學習自信。
選擇分級閱讀材料
筆者認為,實施分級閱讀教學最重要的是基于學生能力為其挑選最適合的閱讀材料,并根據其發展適時調整閱讀書目。
確立讀物分級路徑。分級路徑主要有量化分級與質性分級兩種。量化分級閱讀標準指的是用可讀性公式去量化文本,從而對文本進行評估測量。質性分級的維度主要包括文本的文體類型、內容特征、主題特征等,需要教育者綜合考量和分析讀者的實際情況。英語組教師學習國內外典型的分級體系,重點學習了國內現有體系,如“攀登英語”系列、“麗聲”系列及“大貓分級閱讀”等,根據教學經驗,將學校的分級途徑確立為質性分級,并結合校情、學情選擇分級閱讀的讀物,由此建構適合本校學生的英語分級閱讀教學課程體系。
制定讀物選用原則。一是關聯性原則,即保持與教材主題的一致。基于教材的模塊話題或單元話題,在國內外知名分級繪本讀物中挑選話題一致或話題相關度高的繪本故事,作為該模塊或單元學前、學后的補充材料。二是拓展性原則,主要體現在文本內容、語言層面的拓展與延伸。教師可通過質性分級,分析教學目標和教學實際,選擇適合的文本對模塊或單元話題加以拓展,或是就教材內某一詞組或語言表達選擇相應讀本。三是生活性原則,即挑選的讀物應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或是故事背景符合現實社會實際,以幫助學生通過閱讀更好地學會生活、認識社會。
開展分級閱讀教學實踐
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學校在日常教學中開展初級閱讀、中級閱讀、高級閱讀。除了常規課堂教學外,為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使閱讀真正助益學生成長,學校還在相應學段開展了班級“繪本漂流持續性閱讀”活動。該活動以4人為一個小組,每人每天都要進行英文繪本閱讀。第一周是小組內輪換閱讀,第二周開始各小組間進行輪換。以循環交換實現整個班級內的輪換閱讀,擴大學生閱讀量。同時,學校呼吁家長把每晚睡前30分鐘定為親子閱讀時間,在讀完后及時填寫“繪本漂流記錄表”,在相應的學號后寫下閱讀感悟。
組織英語分級閱讀活動
學校通過組織形式多樣且涵蓋英語語言輸入、輸出、展示的活動,鞏固和推廣分級閱讀教學成果。自在閱讀:教師遴選一批優質的分級讀本置于操場、走廊、花園、功能室等場所,學生可隨意取用,優化語言習得形式。游園活動:以年級為單位,設置有相應梯度、目標清晰、操作明確的語言活動體驗關卡,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寫作競賽:以年級為單位,通過主題式習作活動,充分發揮語言的思維塑造、情感培育功能,提升學生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制作閱讀海報:通過制作繪本推薦卡、閱讀報告海報等活動,引導學生梳理總結書目的故事情節。此外,學生在班級的英語劇場、學校的英語戲劇社團中,可以自主改編、創編、續編課本劇和繪本故事劇,通過這些語言輸出平臺提高創編能力、交際能力,發展想象力與創造力等。
持續的英語分級閱讀教學實踐為不同主體帶來了積極影響。學生提升了英語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教師增強了教學理論和專業素養,豐富了教學手段,學校英語教學邁上了新臺階。立足當下,展望未來,學校將繼續收集有益繪本,豐富分級閱讀資源庫;探索泛讀導讀課、交流課、創作課等不同形式的分級閱讀課型;更多地將閱讀從課內引向課外,建構“行知學子”的閱讀新生態。
責任編輯:王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