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治文獻翻譯是一個具有嚴格組織性、紀律性、專業性的工作。兩會民族語文翻譯工作包括用民族語文翻譯大會文件,進行大會現場同聲傳譯,以及為新聞媒體提供大會主要文件的民族語文翻譯稿件。其難點在于精準傳達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翻譯要簡潔、嚴謹、準確。質疑解答工作是政治文獻及時、準確翻譯的重要保障,從2022年全國兩會民族語文翻譯質疑材料出發,梳理總結翻譯環節中的質疑解答工作,說明只有精準理解文件內容和精神,特別是準確把握文件中相關字、詞的含義以及句子結構,才能實現對文件的精準翻譯。
關鍵詞:兩會;民族語文翻譯;質疑;解答
中圖分類號:D622;D627;H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3)10-0079-05
“兩會”是自1959年以來歷年召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總稱。由于兩個會議在國家運作中占有非比尋常的地位且開會的日期基本重合,因此簡稱“兩會”。兩會對于促進民族團結,明確整個國家的愿景和使命具有重要意義。
每年兩會,來自全國各地區、各行業、各民族的代表委員齊聚北京,共商發展大計,共謀民生之策。為使少數民族代表委員能夠用本民族語言履行職責、參政議政,并在第一時間將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傳遞到少數民族干部群眾中去,會議的文件資料都需要翻譯成多種少數民族文字。1981年11月起,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組建全國“兩會”民族語文翻譯組,開始承擔全國“兩會”的民族語文翻譯及同聲傳譯工作,并延續至今[1]。
一、兩會民族語文翻譯工作介紹
(一)翻譯內容
兩會的民族語文翻譯直接關系到少數民族群眾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我國形式和現狀的理解、掌握[2]。相關工作主要有:用7種民族語文(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朝鮮族、彝族、壯族)翻譯大會文件;在舉行全體會議時, 進行7種民族語言的現場同聲傳譯;為新聞媒體提供大會主要文件的民族語文翻譯稿件等。
2022年的兩會文件涉及《關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關于2021年國民經濟個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以及委員發言等多個文件。
(二)翻譯難點
兩會的民族語文翻譯,需要精準傳達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這就要求翻譯人員要精準地理解文件信息,并將其翻譯為簡潔、嚴謹、準確的文字。由于時間緊任務重,民族語文翻譯人員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是一項十分緊張嚴肅又繁重的政治任務,難度自然非常之大。首先,兩會文件作為政治性文書的一種,語言高度凝練,這是翻譯的一大難點;其次,文件內容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需要翻譯人員具備廣博的知識;最后,隨著科技快速進步和社會高速發展,新術語、新表述層出不窮,這也增加了翻譯工作的難度。
(三)質疑解答工作
鑒于兩會文件內容的重要性與時效性,翻譯工作都是集中進行。翻譯人員遇到專業性強或理解不明確的地方,需要借助專門的部門進行解答,這個部門就是質疑組。想要精準翻譯兩會文件,首先需要精準理解文件內容,為了幫助翻譯人員正確理解文件內容,質疑組的工作人員不僅要有一定語言學知識,還需要具有廣泛的知識儲備,他們專門負責查找相關資料,回答關于文件的各種問題,必要時還會與文件起草組的人員聯系,明確文件內容后回復給翻譯人員。
質疑問題的知識類型涉及經濟、法律、科技、醫學等。從語言學角度看,有對字、詞、句的理解等。解答方式有質疑組查找相關資料、起草組答復、起草組答復后質疑組補充資料等。
二、兩會民族語文翻譯質疑解答分析
(一)“字”的精準理解
對文中個別“字”的意義的理解,主要涉及新詞術語、一詞多義和對含義的具體解釋問題。如:
例1“沿江高鐵”里的“江”是長江嗎?
例2“返鄉入鄉”的“鄉”怎么理解?
例3“管網”中的“管”怎么理解?
例1中的“沿江高鐵”一詞出現在發改委文件“推進川藏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沿江高鐵、一批鐵路專用線重點項目……等加快建設”一句中。“沿江高鐵”屬于新詞術語,指在長江經濟帶建設由上海經南京、合肥、武漢、重慶至成都的沿江高鐵,也稱“滬蓉沿江高速鐵路”。因此,“江”可以譯為長江。
例2中“返鄉入鄉”一詞出現在發改委文件“支持返鄉入鄉創業園建設”一句。“鄉”字有多重含義,這里翻譯人員質疑的是一詞多義問題。“返鄉入鄉”是指鼓勵農民工、大學生、退役軍人、科研人員等群體留在鄉村、建設鄉村和上山下鄉、回報鄉村,通過創新帶動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這里的“鄉”可以理解為“鄉村”。
例3中“管網”一詞出現在發改委文件“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推進省級管網以市場化方式融入國家管網”一句中。質疑組人員在剛開始查閱資料時認為“管網”指“輸送電力的通道”,后在通過與發改委起草組的溝通后,明確了這句話里的“管網”指的是“油氣管網”。
(二)“詞”的精準理解
1.新詞術語的精準理解
新詞術語涉及多個領域,如經濟術語、法律術語、醫學術語、科技術語、政治術語、特定名稱(制度、地名、企業名稱、機構名稱、政策名稱)等。
例4“留抵退稅”怎么理解?
例5“涉案企業合規試點”怎么理解?
例6什么是“5G獨立組網網絡”?
例4是對經濟術語的質疑。原文為“同時對中小微企業加大留抵退稅力度。”留抵退稅的全稱其實是“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優惠”,就是對現在還不能抵扣、留著將來才能抵扣的“進項”增值稅,予以提前全額退還[3]。為了幫助翻譯人員對這個詞有更加全面地理解,質疑解答組還對留抵稅額、進項稅、銷項稅等的意義進行了解釋。
例5是對法律術語的質疑。其原文為“442個檢察院開展的涉案企業合規試點……”質疑組咨詢了文件起草組,明確這里的“涉案企業合規試點”指對涉經營類犯罪的企業,在“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不判實刑的提出適用緩刑建議”的同時,企業方須做出今后依法合規經營(即按照國家法律法規開展經營)的承諾,并積極進行整改。
例6是科技術語的質疑。其原文為“建成全球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經過與發改委起草組負責人溝通之后,對這個詞進行了意義劃分,意思是我國獨立組網的5G網絡。并對“組網”一詞做了補充說明,意為組建網絡。
此外,還有對于特定名稱的質疑解答如“中國中化、中國電科、中國普天、鞍鋼、本鋼”等企業全稱;“數據基礎制度”名稱、“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名稱、“數助決策”項目名稱、“寧夏閩寧法庭”名稱、“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所在地名稱等。
2.縮略語的精準理解
縮略語的類型有數字縮略、動詞縮略、名詞縮略、形容詞省略、縮略重復字等類型。
例7“一個一般不低于、兩個只增不減”具體指什么?
例8“以調代立”什么意思?
例9“擴容達容”怎么理解?
例7是數字縮略類型。原文為“落實‘一個一般不低于、兩個只增不減要求……”。經查閱資料,解答“一個一般不低于、兩個只增不減”中的“一般不低于”是指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兩個“只增不減”,一個是確保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一個是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數字縮略型新詞術語的質疑解答還有“四個機關”“五緣相牽”等。
例8是動詞縮略類型。原文為“嚴禁拖延立案,限制立案,以調代立,增設門檻。”這里的“調”是調解的意思,指以調解代替立案。類似的例子還有“賴而不決”的“賴”指抵賴,也指留在某處不肯離開[4]741-742;“決”指了結、了斷、結束[4]223。“賴而不決”指一直抵賴,拖著不結束。“分調裁審”中的“分”是指(案件)分流;“調”是指調解;“裁”是指速裁;“審”是指審決,等等。
例9是名詞縮略類型。原文在“加快華北、西北等地下儲氣庫新建和擴容達容建設”一句中。這里的“擴容”是指已經建成的儲氣庫擴大儲氣規模,“達容”是指已經建成的儲氣庫達到儲量要求規模。一個“容”字,指代的是兩個不同的容量,即規模。
3.一詞多義的精準理解
例10“內陸開放試驗區”,這里的“開放”怎么理解?
例10出自“支持內陸開放試驗區提升能級……”一句。“開放”可以做動詞理解,也可以做形容詞理解。在質疑組查閱資料后,發現“內陸開放試驗區”是一個專有名詞,即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做了解釋之后,民族語文翻譯人員就不會將句子劃分成兩個短句“支持內陸開放試驗區”“支持內陸提升能級”來解釋了。
4.詞的具體含義的精準理解
例11“緩刑建議”是不是不判刑了?
例11出自《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能不判實刑的提出適用緩刑建議等檢察政策”一句中。在翻譯時,翻譯人員不太理解能不判實刑的時候提出的建議是否就是不判刑了?在咨詢高檢起草組后,得到的回答為:這里“能不判實刑的提出適用緩刑建議”指法院判刑之前由檢察院提出的量刑建議,不能理解為不判刑。質疑組為了幫助翻譯人員理解相關的法律術語,對“緩刑”的意義進行了詳細解釋說明。并補充介紹了緩刑期間發生各種情況的處理方法[5]。
類似的質疑問題還有“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這里的“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幾個詞語之間是什么關系?質疑組給出這個名詞的全稱“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并具體解釋每個詞的含義:“一體化發展”是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生態”“綠色”都是形容詞。“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是指從生態的、綠色的方面推進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
“處置風險的風險”是指為防范化解某種風險而采取措施,但由于忽視了其對全局的影響,結果帶來其他不良影響,形成了新的風險。
“先立后破”是咨詢了《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明確了這里的“先立后破”是方法論,總的來說立和破的對象指的是政策措施,并建議翻譯時不要具體化。
(三)“句”的精準理解
對難以理解的句子,質疑人員會使用劃分句子成分、補充句子成分、將抽象的意義具象化、根據句子結構解析含義等方式幫助翻譯人員理解。
1.劃分句子成分
劃分句子成分是最常使用的解析句意的方法。
例12促進創業投資發展是“促進創業和投資的發展”嗎?
這一句出自《政府工作報告》。質疑組解答此句應理解為促進“創業投資”的發展。并對詞語“創業投資”進行了解釋。所謂“創業投資”是實現技術、資本、人才、管理等創新要素與創業企業有效結合的投融資方式,是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資本力量。
類似的還有“完成今年發展目標任務”,是“發展目標的任務”還是“發展的目標和任務”?起草組解答是“發展的目標和任務”。
“發展農村電商和快遞物流配送”中的“快遞”與“物流”是并列關系嗎?起草組解答:是的。可以按照“發展農村的電商、快遞和物流配送”來翻譯。
“支持科技創新進口稅收政策”,這里的“支持”管到哪里?如何斷句?質疑組回復,這里的“支持”管到“科技創新”。句子可理解為:實施“十四五”期間支持科技創新(的)進口稅收政策。
2.補充句子成分
例13“開展轉移支付和重大支出政策后評價”是什么意思?
例13出自《關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開展轉移支付和重大支出政策后評價……”一句。財政部起草組解答是開展(轉移支付和重大支出)(的)政策(的)后評價。開展“后評價”的對象是政策,即通過政策執行的效果,對政策本身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評價。
類似的質疑問題還有“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怎么理解?這里是指(對)產業(的)基礎(進行)再造(的)工程。當補充完省略掉的成分之后,句意就清楚了。
3.將抽象的意義具象化
例14“自內而外,由知到行”怎么理解?
例14出自《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推動形成自內而外、由知到行的工作格局……”一句。“自內而外”“由知到行”不僅是非常抽象化的表達方式,還涉及哲學思維。雖然我們知道“由內而外”“知行合一”都是方法論,但是形容“工作格局”,過于抽象化,如果使用解釋型的翻譯方法,又不知道具體指的是什么。因此,質疑組咨詢文件起草組負責人,得到的建議是按照“從內在團結擴大到社會團結,從凝聚共識到推動行為”理解和翻譯。
4.利用句子結構解析含義
例15“堅持階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怎么理解?
出自《政府工作報告》“堅持階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減稅與退稅并舉。”起草組解答:這里的“制度性安排”就是制度性措施。階段性措施是管當前的措施,制度性安排是管長遠的措施。這里“和”字的兩邊的“階段性措施”與“制度性安排”是并列關系,其意思也是相互關聯的,因此放在一起分析其含義,更易于理解。
在對句子含義的質疑問題中,有的看似是不理解句意,其實對其進行分析后發現,有時候句意不明了是因為錯誤地理解了個別字、詞的含義,使得句子成分劃分錯誤。如果解釋清楚其中的字、詞的含義,整個句子的含義就清楚明白了。例如,在翻譯“實施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獎補政策。”這句話時,翻譯人員問了3個問題:
例16(1)“普惠金融”指的是什么?
(2)“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中“發展”和“示范”是什么關系?
(3)“獎補”中的“補”具體指什么?
這正是因為對句中的字、詞例理解不充分,導致了不明白句子的含義。財政部的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解釋:
(1)“普惠金融”,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是其重點服務對象。英語譯文為inclusive finance(包容性的金融)。
(2)“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即發展普惠金融的示范區。
(3)“獎補政策”主要是獎勵性的政策,側重于“獎”,此處的“補”雖然包含“支小支農貸款貼息、風險補償,資本金補充”等,但因為都是對未來發展設定的既定目標給予資金支持,因此按照“補貼”翻譯更恰當。
在與各文件起草組及進行溝通交流的時候,由于翻譯人員從不同角度對文件含義進行提問,使得文件中的一些措辭不夠嚴謹的地方也暴露出來了。文件起草組在解答質疑組問題的過程中,也及時發現了一些問題,并進行了修改。
結語
政治文獻的翻譯是一個具有嚴格組織性、紀律性、專業性的工作。每一個工作環節都需要遵循嚴格的流程、需要具備專業素質的人員協調合作,才能在時間緊迫、高度緊張的工作中有條不紊地推進。本文僅從2022年全國兩會質疑文件的材料分析出發,對翻譯的前期工作中的質疑解答工作進行了簡單介紹,體現了質疑解答工作的重要性與不可替代性。說明在翻譯政治文獻時,首先要精準理解文件內容和精神,才能對文件進行精準翻譯。
參考文獻:
[1]李佳凝.黨政文獻民族語文翻譯70年[J].民族翻譯,2019(3).
[2]李旭練,余華.政治文獻民族語文翻譯工作的實踐經驗與發展路徑[J].民族翻譯,2019(1).
[3]王寧.留抵退稅什么意思[EB/OL].會計網.(2021-11-26)[2022-12-06].https://www.kuaiji.com/zhuanyewenda/211125996.html.
[4]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Z].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5]楊春洗,康樹華,楊殿升.北京大學法學百科全書:刑法學 犯罪學 監獄法學[Z].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360.
作者簡介:李佳凝(1983—),女,漢族,山東濟南人,博士,中國民族語文翻譯中心(局)《民族翻譯》編輯部辦公室主任,研究方向為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中韓語言對比。
(責任編輯: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