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勁松



1.初次拍攝
窮鄉僻壤的孫家村來了四個城里娃,鄉親們都在村委會門外遠遠地看著,議論著。村主任聽學生娃講明來意,原來是城里傳媒專業的大學生搞社會實踐活動,義務支援村里搞鄉村文旅宣傳。
明明是好事,村主任卻沒什么勁頭兒,反而冷冷地說:“我給你們說個人,這事情找他就成。”
不一會兒,村委會來了個戴著草帽的人,學生們忙尊敬地叫:“孫大爺好!”那人脫了草帽,是個中年的農家漢子,面帶慍色陰陽怪氣地問道:“你們看我像大爺嗎?”一個學生忙解釋:“剛剛村主任說叫你孫大爺。”
漢子咬著牙齒一字一頓地強調:“我叫孫大葉,大小的大,葉子的葉。”村主任瞪了他一眼,然后安排他全權負責帶學生們在村里拍攝。孫大葉沒好氣地嚷著:“我還有事兒忙呢!”村主任沒空聽他發牢騷,早已經出了村委會的門,頭也不回地說:“都是一個事兒,你就帶著他們一道兒忙吧。”
學生們立即圍住孫大葉,跟他說明拍攝的需求,要去村里最有代表性的鄉村景點,去具有農家氣息的場所取景,拍好發到網上去,通過網絡就能吸引游客幫孫家村搞旅游創收。孫大葉“哼”了一聲,神情里滿是懷疑,但為了完成村主任安排的任務,很不樂意地帶著他們出發了。
孫大葉帶著學生們在村里四處奔走拍攝。學生們對于村子不了解,想拍什么都只能描述得非常理想化,有些詞兒聽得孫大葉云里霧里的。他也懶得問那么多,按照自己的意思把大家帶去四處走。他選的地方要么不符合拍攝的要求,要么學生覺得沒特色,要么就是地勢環境不利于拍攝取景。好容易找到能勉強可以拍的地方,這幫學生又說走了遠路出汗把妝弄花了,要在那邊往臉上涂涂抹抹補妝,要布置現場。拍攝過程中幾個人意見又不統一,對出鏡和臺詞有不同看法,反反復復調整。
就這么折騰了一天,冤枉路走了不少,視頻沒拍幾段。到最后還把學生們累得走不動了。孫大葉還說有幾個點景色不錯,可學生們說什么也不去了,而且所有的行李設備最后都落到孫大葉一人身上。
好容易回到村委會,村主任安排人張羅了晚飯和住宿,可學生們吃不習慣村里的飯菜,胡亂扒拉幾口就要開車連夜返回,走的時候完全沒了剛來時的精氣神和信心。
車子緩緩開動,孫大葉略帶嘲諷地嚷:“等宣傳見效了,游客多了,我再帶你們去沒去過的幾個景點看看,免費啊!”
村主任打斷了他的話,埋怨了一句:“你就別挖苦了,為了學業都不容易,何況還是一片好心。不過看樣子他們比前面來的幾批娃兒強……”孫大葉嘟囔了一句“半斤八兩”轉身走開了。
2.留言建議
過了幾天,村主任收到了學生們拍攝的視頻,他播放給孫大葉看。孫大葉一邊看一邊指指點點:“你看這湖水顏色調得太深,跟往里面倒進了一車染料似的,青翠的山被他們整得烏七八糟……還有這娃兒的臉,抹得沒法見人,把這背后的景色都給污染了。”村主任沒好氣地說道:“你就會挑毛病,你拍一個我看看。”孫大葉不服氣地嘀咕著,說肯定吸引不來游客,又是白忙活。村主任一語道破說,這是學生們為了完成學校的實踐任務,不能指望幾個學生娃兒改變村里的現狀。
別看孫大葉對學生們拍的視頻指手畫腳,可他卻非常關注視頻的播放點擊量。只可惜,這個視頻看的人不多,但總有一個賬號在評論里不遺余力地宣傳著村里的好山好水。
這個賬號引起了孫大葉的關注。他點進個人主頁里一看介紹和照片,才發現賬號的主人就是那天來的學生中的一個,同伴都叫他李冒。孫大葉覺得李冒對村里的宣傳很上心,于是他心生一計,便在評論區給李冒的賬號留言,說自己是看了視頻被景色吸引了,還去了孫家村,他發現實際景色更好,視頻完全沒拍出那種感覺,很多網絡用戶都沒有感受到美麗。所以他提出了不少拍攝建議,特別是覺得要拍得自然真實些,希望能有再次的拍攝來展現美景,做好宣傳。李冒馬上回復他說一定找機會再去取景,讓孫大葉的心底再次燃起了希望。
可是等了幾個月也沒有等來李冒,孫大葉越來越失落,覺得自己是被這個只會耍嘴皮子的學生娃給欺騙了。日子久了,他也不再對這事兒抱有什么希望。
幾個月后的一天,村主任突然找來孫大葉,說是上次那幫學生娃又來了,點名要他做向導在村里拍攝。其中一個學生親切地叫了聲:“孫大爺!”原來是李冒,這次除了他之外,其余都是些沒見過的新面孔。
李冒把孫大葉拉到一旁,低聲說:“這次拍攝我有新想法,不過拍之前有個小請求。我這幾個同學都是喜歡爬山鍛煉的驢友,前期因為疫情封閉憋壞了,所以才跟我過來村里透透氣,順便拍攝。你得先帶著他們走遍村里的山山水水,讓他們玩開心了才好拍。”
孫大葉一聽心里挺不樂意,等了你幾個月好容易把人盼來了,結果鬧了半天不是來干活的,還是出來玩唄。想爬山我就帶你們爬個夠,累得你們走不動路,讓你知道我們村里人也不是好騙的。想到這里,孫大葉一口答應,帶著大家就出發了。
3.即興抓拍
孫大葉心里憋著氣,于是就暗地里使壞,專門挑那些繞遠的難走的山路走,就算是幾個相鄰的景點也能帶著學生們山上山下來回折騰。他自己經常田間地頭忙碌,一天走上百里山路都不在話下,走多久都還是健步如飛。可這幫學生就經不住了,大半天下來一個個汗流浹背氣喘吁吁,越走越慢,都快要癱倒在地了。
見到這景象,孫大葉幸災樂禍地對李冒說:“你這些同學還是常年爬山的驢友,年紀輕輕的體力還不如我呢,跟驢比差得遠呢。”
李冒這時也已經滿臉疲態,他服軟地說:“別說這個了,快帶我們去水邊洗洗,整點野果子充饑,不然都得累趴下。”
于是孫大葉帶他們來到水邊休息。幾個同學看見湖水就使出最后的力氣奔過去,喝著清澈山泉,撩起一捧清涼的水洗臉降溫,女生臉上的妝都洗去了也顧不上。孫大葉看著孩子們這般辛苦,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摘了紅果給他們吃。學生們吃得很開心,有了力氣還互相潑水嬉戲,展現出天真爛漫的青春氣息。
孫大葉自言自語道:“要是這場面融在景色里拍出來,那才吸引游客哩!”他說罷要尋李冒,卻發現他正在一旁架著機器專心地拍著同學們盡情釋放的樣子,時不時掃過周邊的山水美景。
過了好一會兒,有同學才發現李冒在一旁拍攝,忙嚷著:“你小子偷拍什么呢?”
大家這才停了下來,圍上去看他拍的視頻。只見視頻里的原生景色非常美麗,散發著青春氣息的玩鬧場景更是襯托出山村的自然清新和美麗。洗去的妝容素顏更淳樸,大家在玩鬧中釋放了疫情封閉的那種壓抑,這場面特別有感染力,誰看了都想立即到現場來走一走,玩一玩。有個同學說:“雖然有點野,但是應景,沒化妝也不賴啊。很自然!”李冒得意地說:“那是,讓你們怎么演都演不出這個效果,但是疲憊之后的盡情釋放是最真實的,不需要演都那么棒!”大家紛紛對他豎起大拇指。
一旁的孫大葉也覺得這段視頻拍得非常好,符合他心目中的宣傳片效果,不禁對李冒有些刮目相看,還湊上去夸了他幾句。李冒卻很謙虛地說:“前面那個視頻拍得不好,后期剪輯加濾鏡什么的搞得失去了原本的美麗,后來網上有高人指點,要拍得自然真時才有感覺。這次拍攝早就想來了,結果遇到疫情耽擱了這么久。”
孫大葉一聽,原來自己的建議他還真聽進去了,這孩子不錯。自己還總是小心眼,暗地里埋怨,想想有些過意不去了。
4.好評如潮
就這樣,按照這個思路和方法,大家又去了幾個景點拍攝。有了前面的那段經歷,同學們也很放得開,表現出了自然的狀態,很好地融入了美景之中去欣賞體驗。加上孫大葉以對山村美景的熟悉了解,提出了好多建議,拍攝效果都非常好。
等晚上吃飯的時候,孫大葉主動下廚做了幾個拿手菜犒勞大家,還說:“大家真是辛苦了,帶著你們山上山下地繞,真過意不去。”
李冒卻說這是必要的。因為他為了拍攝出最真實的狀態想了好多辦法,最后還是覺得要先把大家都折騰疲憊,然后才能釋放出在山水美景中非常放松自然的狀態,這才編出個驢友的話茬,讓孫大葉帶著大家七拐八彎地繞。同學們聽了才恍然大悟,無意之間中了李冒的計,于是都找他要補償。
李冒回到學校很快完成了后期制作,視頻上傳后點擊量暴增,很多網友贊嘆這是一個美麗的山村,特別是疫情之后想出去走走放松一下,很多人都“種草”要去孫家村游玩。村里的鄉村游一時間擠滿了游客,村里的農家樂生意也火爆起來。等李冒再次來到村里時,孫大葉拉住他一定要請他喝酒,還有一肚子話要跟他說。原來孫大葉放棄了在城里好容易混出來的工作,毅然回村就是想搞好鄉村旅游業,可是他文化程度不高,也不會搞拍攝發視頻,但是他一直在琢磨這些事兒,有自己的想法。每次有學生搞社會實踐他都盼著能改變村里的境況,可每一次都失望,而李冒是一個特例。
孫大葉喝了些酒,很坦誠地說:“第一次的視頻是我假扮游客給你提意見的,就是想讓你再來拍一次。我耍滑頭了,跟你道歉。”
李冒卻說:“村主任早說過你的情況,我那些來過的同學沒有一個不認識你的!而且網上的留言我早就知道是你了。”
孫大葉不信他會發現。李冒解釋說,對孫家村的各個特色景點說起來頭頭是道,還建議在什么時間段拍什么地方,村里除了他還能有誰?而且暴露目標的是他的網名竟然是“大爺”,這不鐵定是他?
聽到這里,孫大葉突然問了一句:“我真這么老?”引來大家哄堂大笑。
(插圖/王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