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艷

我不知道大家對戀愛憧憬的畫面是怎樣的,你是不是曾經有過很多畫面,現在都實現了,又或者是結了婚以后那些畫面有所改變了?
我記得,曾經的我憧憬的戀愛畫面,就是一起上學、一起探討學業、一起準備考試升學、一起畢業、一起找工作、一起攢錢、一起買房,中間還要一起吃飯、一起看電影、一起聊八卦,如果有些事情不能兩個人一起做,就會覺得少了點什么,所以會有孤單感,甚至不被愛的感覺。
這也許就是年輕時候的戀愛童話吧,公主需要人寵,需要成為別人的焦點,不能被忽視,不能被冷落,否則就是“不愛我”。
或許男生也有一個戀愛童話吧,我不是很了解,它是不是也和女生一樣需要有人陪,不過我知道一些男生的婚姻童話,那就是——飯菜做好香噴噴擺放在桌子上,衣服洗曬好整整齊齊疊放在衣柜里,孩子老人笑呵呵其樂無窮,老人無病痛,妻子無外遇,孩子成績好,無牽無掛搞經濟。
這也許都是美麗的童話夢吧,所以到了節日,看見男女成對逛街吃飯的時候,你形單影只;到了情人節和七夕節的時候,人家有紅包、鮮花、禮物和燭光晚餐,你沒有;到了春節回家見家長的時候,人家成雙成對、拖家帶口的時候,你單身狗一只;到了過生日的時候,人家都有生日蛋糕和生日聚會,你一個人在家追劇、吃薯條;到了同學聚會,大家都以家庭形式報到的時候,你只有一個人;到了出去旅行,人家都是一個團隊一個團隊的,你一個人。
此時,你會覺得真的難過、孤單、失落嗎?以埋頭打游戲、連續追劇來度過難熬的孤單時光,還是很平淡,你還和往常一樣過完你的一天,該干嘛就干嘛呢?
在一起真的很重要,那是一種陪伴和重視,被尊重、被關注、被愛的需求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是這些需求真的都只能是對方來滿足你嗎?
當你逐漸成熟長大的時候,這些東西就慢慢變得沒有那么嚴重地影響你的心情了。因為你是一個人,一個可以自己滿足自己需求的人。
你可以自己給自己一頓美食;也可以自己給自己訂鮮花、裝扮居室、美化心靈;更可以自己跟自己約會,穿戴整潔,化好妝,出去約會,吃飯、看電影、看比賽、聽音樂會、看音樂劇等;你還可以一個人工作,看書、碼字、寫程序、做視頻等,網絡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來充實你。
當你發現你不再是被迫一個人做事的時候,你的孤獨感就會減少;當你發現你是以一種自己給自己慶祝的方式去做同樣的事情的時候,你會感到喜悅和滿足;當你覺得生活的意義不再依賴另一個人給你的時候,你就會享受一個人的快樂和獨處的自由喜悅。
不敢談戀愛進入親密關系的以及遇到合適對象也不敢結婚的,甚至不能跟伴侶分開做事的心理狀態,都會存在安全感的問題,這背后可能有童年的依戀關系的影響,也可能有后天遭遇暴力創傷事件的影響。真正選擇愉悅地獨身的人,是另一種情況。
當你觀察很多夫妻結婚后的樣子之后,你就會發現,每個人都會被看到最丑的一面,披頭散發、胡子拉碴、不修邊幅、赤身裸體的贅肉搖擺的樣子,上廁所、放屁、打嗝、嘔吐、生病、亂發脾氣的樣子,恐懼、害怕、無助、脆弱、發傻、失態的樣子,孕肚、妊娠紋、各種器官下垂的樣子,衰老破相的樣子,殘疾殘廢的樣子,真的不是你在婚禮上看到的光鮮亮麗的樣子,你能接受嗎?
如果能接受,你們成為夫妻,可以相互幫助,相互扶持。
到了結婚的時候,人們就會考慮,錢歸誰管、家務歸誰、孩子誰帶、老人誰養、房子誰供、車子誰買的問題,彩禮和嫁妝各占多少,我有沒有獨立辦公的地方和不受檢查的手機隱私權,就像進入一個組織,我有哪些利益,我有哪些義務等,都要盤算清楚一點。看上去是投入與付出、開放與隱私的問題,而背后是信任與否、承諾與否、自覺與否、尊重與否的問題。
如果親密關系可以做到親疏有度、相看不厭、久處不累,那就是最有生命力的了。
不是天天黏在一起,總是出入成雙的人見人愛的佳偶天成才最閃耀,而是游刃有余的自由進退才最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婚姻不是個體的牢籠,而是個體愿意為之改變的修行道場,各自都被允許有一點不為他人知曉的事情。你可以接受嗎?
不是越看越難看,越看越發現看錯了的后悔與遺憾,而是即便看到了缺點和難看,也可以包容與接納,并能夠繼續發現閃光的地方、改變的地方,婚姻不是讓兩個完美的人相遇,而是相遇之后,彼此成就,彼此照見,變成更好的自己。你有準備嗎?
不是你謙讓我、我忍受你的委曲求全,而是我可以按照我的方式來活,你也可以按照你的方式來活,你不強求我改變我的方式來適應你,我也不強求你改變你的方式來適應我,婚姻不是削足適履以犧牲一方為代價,而是找到彼此都能舒服的存在的創新。你在努力嗎?
愿每一個有著戀愛童話的男女都能擁有一段現實的親密關系,繼續著心中永久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