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留言讀者

四季輪回,歲月更迭,轉眼間2023年已悄然來臨。忙碌了2022一年的你付出的辛勞是否迎來了收獲,有哪些快樂和幸福的時光永刻記憶?展望2023,向著更好的未來,成為更好的自己,你有著哪些新的希冀與愿景?《心理與健康》雜志也將再接再厲,愿在新的一年為大家帶來更多優質的心理健康科普內容,守護心理健康,與您始終相伴,一路向前。
本期互動話題欄目,我們征集了熱心讀者對自己、對《心理與健康》雜志2023年的新年寄語,《心理與健康》雜志在此見證我們的心愿都能實現!
@王莉:
每年我給幾十種刊物寫稿,其中我珍愛、偏愛《心理與健康》雜志,因為她是不可多得的心理界專業、科學又不晦澀難懂,且不花里胡哨的好刊。希望咱刊堅持本色,守住底線,越辦越好!2023,一起精彩!

@不亦樂虎:
四十不惑,愿自己能不斷成長,揚帆起航!
@A山泉鳴: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和《心理與健康》雜志共同度過了抗疫第三個年頭,我們勤勞勇敢、從不畏懼、決不屈服、勇敢抗疫。寄語2023年的我和《心理與健康》雜志,希望我堅持到疫情消失的那天,希望《心理與健康》雜志2023年新的一年里收獲更多像我一樣忠實的讀者。
萬萬沒想到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竟然有十億多心理問題人士,在青少年中高達每七個就有一位,總數可能比病毒感染人數更多。可想而知,科普推廣《心理與健康》雜志多么的重要。看了《紅綠燈》節目少了交通違章,看了《心理與健康》雜志有了精神免疫力,知抑郁治抑郁百戰不殆。
@我思故我在:
放下過往、接納自己;看淡得失、活在當下;珍惜擁有,修通自我、成長自己;活得更通透、更自在、更專業。
@M:
保持熱愛,擁抱變化。
@三昧:
希望《心理與健康》雜志越辦越好,內容可以傾向于青少年和家庭教育方面,幫助更多的青少年走出成長困境。
@鄭來福:
2023年,正好到了花甲之年,是人生的轉折之年。夕陽無限好,幸福的生活要過得更好。從繁忙有序的工作中退了下來,閑暇時間多了起來,看看書、讀讀報、寫寫文章,打打太極拳,練練八段錦,讓生活充實。開心每一天,幸福一輩子。
@王麗:
有緣遇到《心理與健康》雜志,是我的福報,我會珍惜,也希望有能力和您會有深交,我會繼續努力的,祝福新的一年,您更茁壯,給我們心理咨詢師、心理學愛好者更肥沃的成長土地!
@心如止水:
新年新祈愿。元旦佳節,時間又一次停靠新年驛站。跟過去的一年告別,向未來的一年祈愿。我愿與《心理與健康》雜志擁著健康,懷著幸福,相伴同行,筑夢啟航。
盛世中華,感受二十大報告的“民生溫度”,其中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四項舉措,令人鼓舞奮進。即“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描繪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圖景,開啟了健康中國建設的新征程。
健康為本,心態為要。一個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精神健康。“身安不如心安”。人類對健康的定義,已經不僅包括傳統的身體健康,更增加了心理健康的含義,心理健康與否已經成為影響人們身體健康、日常工作、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因素。一個健康的心理,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命運如車輪,心態為舵手,想駕馭人生,先主宰心態。請放下一年的疲倦,拋棄所有的煩惱,摒棄一切不幸,勇于自我調適“自卑心理、自私心理、猜疑心理、羞怯心理、煩躁心理、挫折心理、偏見心理、嫉妒心理”等不良心態。讓陽光和心理攜手,營造美好生活,讓健康和幸福并進,開創絢麗人生。
建設健康中國,需要每個人的不懈努力和奮斗。健康胸懷,更需要腳踏實地從我做起。人這一輩子,你再成功的人生,也要有健康的體魄來保證,沒有了健康,一切等于零。人生,除了健康,一切都是浮云。有句話說得非常好,“很多時候你的健康不是你的”——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讓現代人無法停下奔忙腳步的狀態下,我們更該頓悟:看看身邊的孩子還小,我們只有保持身體健康,才能更好地陪他們長大;看看父母日漸老去,我們只有保持充沛的精神,才能盡到做兒女的義務;看看身邊默默支持自己的伴侶,只有身體健康,才能相伴到老。無論何時,請您記住,你的健康不只屬于你自己,為了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你的健康,就是親人最大的幸福。明天的太陽照樣會升起,陽光依舊在你身邊。
新的一年,我愿要曇花永不凋謝常開人間,我愿要冬日暖陽融冰化雪,我更愿寄語你——《心理與健康》雜志,新征程新使命,新擔當新作為,在新時代健康中國的未來里,砥礪奮進,秉承初心,改革創新,收獲輝煌。愿時光不老,我們不散!老朋友,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