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宏 于仁文

春節是我國最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更是闔家團圓的重要節日,家宴和聚餐必不可少。春節期間,尤其在新冠疫情流行的非常時期,關愛自己和家人,健康飲食尤為關鍵,那么,春節期間如何吃出健康呢?讓我們一起聽聽專家怎么說。
人體自身免疫力的強弱是獲得病毒感染預后成敗的決定因素之一,營養狀況是免疫力高低的基礎,良好的營養狀況可以降低發病風險并改善預后。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吃得對、吃得好,才能提高免疫力,更好地和病毒作戰。
1.少吃油
烹調油是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主要用于烹調。用烹調油烹制的食物不僅可以改善口味,還可以促進食欲和增加飽腹感。烹調油對于滿足營養和維護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據烹調油的來源可以分為動物性油脂和植物性油脂兩種。我國居民經常食用的動物性油脂有牛油或羊油等,經常食用的植物性油脂有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芝麻油、玉米油、橄欖油、葵花子油等。除此之外,還有把幾種油“摻和”在一起的調和油。
動物性油脂和植物性油脂中含有的脂肪酸的種類不同,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同。動物脂肪中含飽和脂肪酸多,常溫下呈固態,少數植物油如椰子油、棕櫚油等也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過高是導致血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動物脂肪中除含飽和脂肪酸外,膽固醇含量也很高,所以應少吃。
植物脂肪中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常溫下呈液態,如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包括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都對人體的健康有益處。人體必需脂肪酸就是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合成DHA和EPA。DHA和EPA可以提高兒童的學習技能,增強記憶力。另外,不飽和脂肪酸在體內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血栓形成等功效,對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不同植物油的脂肪酸構成不同,其營養特點也不同。例如,橄欖油和茶籽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玉米油和葵花子油則富含亞油酸,大豆油則富含亞油酸和α-亞麻酸兩種必需脂肪酸。亞油酸和α-亞麻酸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由于單一油種的脂肪酸構成不同,營養特點也不同,因此,應經常更換烹調油的種類。在日常生活中,炒菜可以用大豆油,涼拌菜可以用橄欖油、芝麻油等。
溫馨提示
◎每天吃油不超過25克。
◎食用油要多樣,搭配食用,經常互換。
2.烹調方式有講究
過年時,全國各地大多有油炸食品的習俗,如炸丸子、炸魚等。油炸食物雖然好吃,但是存在著不少健康隱患。首先,食物在炸的過程中必定會使用大量的烹調油,這無疑會增加油脂及熱量的攝入。油脂攝入過多會對我們的健康帶來危害,導致超重或肥胖,而肥胖會增加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癌癥等的發病風險。不僅如此,高溫烹調及重復用油易產生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干擾必需脂肪酸代謝,不僅會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和神經系統健康,還易增加成人患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險性。食物在煎、炸、烤的過程中溫度很高,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及怕熱、容易氧化的維生素都會受到較大程度的破壞,從而降低其營養價值;脂肪的聚合反應和分解作用加強,產生對人體有害的低級酮和醛類;還會產生具有致癌、致突變作用的丙烯酰胺、多環芳烴類和雜環胺類等物質,增加患胃癌、食管癌等的風險。所以,基本上炸、煎、烤等高溫的烹調方式除給食物帶來一些特殊的香味、口感之外,從健康的角度看沒有太多的好處。
而使用蒸、煮、燉等烹調方式時,食物中的部分蛋白質和糖類被水解,使食物中的營養更易被吸收。可見,與煎、炸、烤相比,蒸、煮、燉的食物更加有營養,也更加健康。
如今,人們對食物的要求不再拘泥于填飽肚子,更希望通過科學的烹調方式保留食物中對身體有益的營養素,盡量避免有害物質的產生。所以,在烹調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烹調食物時盡可能采用烹調油使用量少的方法,如蒸、煮、燉、燜、水滑、熘、拌等,平時也應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
◎烹調時少用鹽、醬等含鹽量高的調味品。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可以使用定量鹽勺控制放鹽量,少吃榨菜、咸菜和醬制食物,或選擇低鹽榨菜。
◎烹調菜肴時應少放糖,添加糖每天攝入不超過50克,最好在25克以下。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不吃或少吃含糖量多的食品等。
溫馨提示
◎烹調多用蒸、煮、燉,盡量不要煎、炸、烤。
◎清淡少鹽益健康。
3.奶類巧選擇,保證充足的蛋白質攝入
常見的奶類有牛奶、羊奶、駱駝奶等,其中牛奶的消費量最大。如果本地有奶類生產,可以選用當地生產的鮮奶。鮮奶經過加工后可以制成多種奶制品,包括液態奶、酸奶、奶粉、奶酪、煉乳等。
奶及奶制品的營養成分豐富、組成比例適宜、容易消化吸收,可以為身體提供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2和鈣。牛奶中富含鈣、磷、鉀,且容易被人體吸收,是膳食中鈣的最佳來源。增加奶類的攝入有利于人體骨骼健康,促進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酸奶可以改善便秘和乳糖不耐受。
特別注意:在選擇奶制品時,不要把含乳飲料錯當成奶制品選購。
含乳飲料是以鮮奶或者奶制品為原料,經過發酵或未經發酵加工制成的飲品。含乳飲料分為配制型含乳飲料和發酵型含乳飲料。它們都屬于飲料,其中的蛋白質含量都低于奶制品。
溫馨提示
◎一般人:選用牛奶、酸奶、奶酪等。
◎乳糖不耐受者,首選低乳糖奶及其制品,如酸奶、奶酪、低乳糖牛奶等。
◎超重或肥胖者:選脫脂奶或低脂奶。
◎牛奶蛋白過敏者:避免食用牛奶。
4.蔬菜水果要新鮮、多樣
蔬菜水果含有的熱量低,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合物的重要食物來源,對提高膳食微量營養素和植物化合物的攝入量起著關鍵作用。大量的證據表明,每天保證足量、多樣蔬菜水果的攝入,可以維持身體健康,改善超重或肥胖,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肺癌等慢性疾病的發病風險,對預防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等有積極作用,還可以維持人體腸道正常功能。水果中還含有各種有機酸、芳香物質和色素等成分,能夠增進食欲,幫助消化。
如深綠色、紅色、橘紅、紫紅色等深顏色的蔬菜水果含有的微量營養素和植物化合物更多,因此,在選擇蔬菜水果時要選擇深顏色的。在選擇蔬菜時,至少要有一半是深色蔬菜,如紅顏色的彩椒、紫甘藍、菠菜等。
蔬菜水果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水分會丟失、亞硝酸鹽的含量會增加,口感變得不好。因此,要盡可能現買現吃,吃新鮮的。在烹調蔬菜時要注意:先洗后切、急火快炒、炒好即食。
腌菜、醬菜含鹽量較高,不能替代新鮮蔬菜。果汁在制作過程中丟失了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并且含糖量較高,因此,飲用果汁不如直接食用新鮮水果。
溫馨提示
◎蔬菜水果要新鮮。
◎蔬菜水果要深色、多種。
◎果汁不能替代新鮮水果。
5.堅果要適量
常見的堅果有核桃、腰果、開心果、松子、榛子等,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烤、炒熟后吃或加工成不同風味的產品,還可以和其他食物一起烹調出美味佳肴,如西芹腰果等。
堅果是一類營養豐富的食品,富含優質蛋白質、多種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等,適量食用堅果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和全因死亡的發生風險。
由于堅果中含有的脂肪比較高,如果吃得較多,很容易導致能量攝入過多,因此要適量食用。建議每周吃50~70克,也就是平均每天10克左右。
在選購堅果時,應在正規商場或購物平臺選購,選擇信譽度好、大企業生產的堅果類產品,同時要閱讀食品營養標簽。
溫馨提示
◎宜選原味堅果,不宜選鹽漬的。
◎不過量食用。
6.每天吃點全谷物
全谷物是指未經精細化加工或雖經碾磨/粉碎/壓片等處理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備的胚乳、胚芽、麩皮及其天然營養成分的谷物。簡單來講,全谷物就是保留了谷粒外層的粗糙部分。全谷物及其產品可以提供豐富的B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合物。常見的全谷物有全麥、糙米、燕麥片、蕎麥、玉米、小米、高粱米、薏苡仁等。
研究表明,適量食用全谷物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還可以促進腸道健康。目前,我們食用的谷物食物的加工過于精細,一方面造成糧食的浪費,另一方面造成谷物中B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學物的大量丟失。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每天食用全谷物50~150克。
溫馨提示
◎每天吃點全谷物,節約又健康。
7.飲酒不可貪
喜迎佳節、辭舊迎新,親朋好友相聚,無酒不成席,酒是少不了的。適度飲酒可以活躍氣氛,增進友情;過量飲酒不僅會造成胃腸黏膜的損傷和肝臟的損害,從而影響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轉運,還會引起急性酒精中毒,可能引起胰腺炎。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議,一天飲用的酒精量不超過15克,每天不超過高度白酒(52度)30毫升、低度白酒(38度)50毫升所含的酒精量為適量,約相當于葡萄酒150毫升(1杯)、啤酒450毫升(1瓶)。
溫馨提示
◎平常不喝酒,喝酒不過量。
◎喝酒選擇低度酒,如葡萄酒或黃酒。
◎有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者不喝酒。
8.春節美食菜譜推薦
清蒸松江鱸魚
原料:新鮮松江鱸魚1條,蔥絲、姜絲各20克,紅椒絲和香菜段各10克,海鮮生抽3湯匙、高湯50克兌成魚汁。
制法:①把松江鱸魚清洗干凈后切成厚片擺在盤中,撒姜絲和紅椒絲、淋清油一湯匙。②把魚上屜蒸8分鐘,下屜后撒蔥絲和香菜段,淋兌好的魚汁,鍋中燒熱油澆到蔥絲上即可。
營養評價:松江鱸魚肉潔白細嫩,含優質蛋白質。清蒸的鱸魚不但低鹽,還可以保持魚肉的鮮美和清香,而低溫烹調則保護了魚肉中豐富的營養素。鱸魚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對控制血脂有好處。
山藥燉滑雞
原料:懷山藥200克,仔雞500克,水發香菇100克,姜片、蔥段香菜、小米辣、八角各適量,鹽、雞粉、老抽各少許。
制法:①把山藥去皮切塊用清水浸泡,加些白醋防止變色。②將仔雞剁成塊,用沸水焯一下,沖凈血沫。③將小米辣頂刀切細。④鍋放底油,煸香蔥段、姜片和八角。⑤放雞煸炒至表面干爽。⑥放入山藥翻炒后放老抽、加湯燒沸,撇去浮沫。⑦小火燉半小時后放小米辣,收汁勾芡撒香菜即可。
營養評價:雞肉的蛋白質含量比較高;懷山藥是高鉀低鈉的食物,可以平衡膳食中的鈉離子,對高血壓患者比較適宜。
年糕炒螃蟹
原料:螃蟹500克,年糕300克,水發木耳50克,蔥段、姜片、香蔥末、鹽、雞粉、花雕酒各少許。
制法:①將鮮活螃蟹切開,把里面的鰓挖掉、洗凈,一只切成四塊,大鰲都切下并拍裂,撒點干淀粉抖勻。②熱鍋下少許油,煸炒蔥段、姜片,把螃蟹倒入鍋內稍作翻炒,烹入花雕酒去腥,八成熟時即螃蟹變紅再下年糕。③年糕下鍋翻炒出香味,加入少許鹽、雞粉,再加點香蔥末,即可起鍋裝盤。
營養評價:螃蟹的蛋白質含量豐富、肉質鮮嫩,纖維比較短,容易消化吸收。螃蟹性寒而年糕性溫,用年糕搭配螃蟹不僅寓意好,還可中和螃蟹的寒涼,養胃益氣。
鮮菌豆花牡蠣湯
原料:各色鮮山菌100克,內酯豆腐200克,水發枸杞子10克,鮮牡蠣肉200克,蔥姜水、香菜、鹽、胡椒粉、水淀粉適量。
制法:①將鮮山菌清洗后用開水焯熟,再用清水浸泡。②將內酯豆腐切成小丁后用開水焯透。③新鮮的牡蠣肉用清水漂洗干凈,香菜切末。④鍋中放清水或高湯,燒開后放枸杞子和其他配料。⑤調味后撇去浮沫,最后放牡蠣肉,然后用水淀粉勾芡、撒香菜末即可。
營養評價:新鮮的牡蠣肉味道極為鮮美,除了富含蛋白質,還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鋅,是日常食物中含鋅量最高的美食,其營養豐富,所含氨基酸也容易被人體更好地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