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太平 張旭明


銀行信貸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貫穿于產業資本循環和社會再生產的全過程以及企業成長各階段,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022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行業性限貸、抽貸、斷貸的問題,再次凸顯貸款對產業發展特別是特殊困難時期的重要性。貫徹落實《云南省產業強省三年行動(2022—2024年)》,針對云南產業發展現狀,關鍵在于提高銀行信貸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精準賦能“專精特新”企業,在產業強省、企業興省和就業穩省中實現高質量創新發展。
一、銀行信貸在云南社會融資規模中的現狀
社會融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定區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總額。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包括8個統計指標,其中政府債券于2018年納入統計。自2018年以來,云南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如下:
從點上看,截至2021年末,全省人民幣貸款余額3.86萬億元,較年初新增3863億元。人民幣貸款增量占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比重為80.77%,融資貢獻度較上年提高 20.8 個百分點。在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以及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均出現負增長情況下,人民幣貸款與政府債券共同發力,為全省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確?!笆奈濉遍_局良好,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今年6月末,人民幣貸款比年初增加1994.62億元,同比增長10.15%,比GDP同比增長高6.65個百分點。
從面上看,2018—2021年,全省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長分別為10.40%、11.09%、11.27%、11.32%,持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并且與全國同比增速的差距逐年縮小。股票占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比重從2018年0.5%提高到2021年2.2%,但對全省社會融資規模影響仍然較小。委托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連續4年出現負增長。信托貸款波動有正有負。企業債券在2021年出現較大負增長,這是中國人民銀行自2013年發布社會融資規模統計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時,企業債券增量于2014年達到706億元,此后從未超過該水平。2021年直接債務融資工具(政府債券除外)均出現負增長,導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比2020年低1090億元、比2019年低143億元。這也意味著直接債務融資工具在經濟順周期時,能夠做到錦上添花,而在逆周期時存在雪上加霜的情況。
從期限結構上看,銀行貸款有組織優勢,貸款產品的期限、金額和授信都具備較好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培育產業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有更大的優勢。一是銀行貸款為企業簡單再生產提供流動資金貸款,保證企業固定資本不會因為流動資金不足出現荒廢。特別是疫情以來,銀行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復工復產的紓困貸款,保證市場主體穩定,促進經濟平穩增長。截至2021年末,全省短期貸款余額、票據融資占人民幣貸款余額比重分別為19.13%、5.31%。二是銀行貸款為企業擴大再生產和社會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中長期貸款,促進企業固定資本穩定增長,增加社會公共產品的供給。截至2021年末,全省中長期貸款余額占人民幣貸款余額比重為72.21%,其中,固定資產貸款占人民幣貸款比重約為40.00%。然而,短期債券只占企業債券很小比例,中長期債券余額也遠低于中長期貸款。
從服務對象上看,銀行機構有網點優勢,貸款服務能夠覆蓋絕大部分的市場主體,服務范圍從城市延伸到農村,從高凈值人士擴展到普通人士;服務對象既有大中型企業、小微型企業,也有個體工商戶和居民個人。截至2021年末,全省涉農貸款、普惠口徑小微企業貸款、住戶貸款余額占人民幣貸款比重分別為32.90 %、6.79%、33.44%。住戶貸款中用于經營的貸款占比為28.00%。相比較,債券融資只為具備一定經營規模的市場主體或投資項目提供服務。2021年,全省28家企業共發行165只債務融資工具,全省存續公司債券107只,存續資產證券化產品88只。上市企業目前有41家。債券和股票融資的主體相對于全省410多萬戶市場主體和70多萬戶實有企業,只占很小比例。
二、存在的問題
總體上,銀行貸款無論是存量規?;蛘呤窃隽恳幠T谌∩鐣谫Y規模中都處于絕對優勢,其同比增長是所有融資工具中最為穩定的。同時,全省銀行貸款服務實體經濟還面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一是服務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金融服務剛起步。“雙碳”目標對銀行信貸資金投向和投量有重要的影響,缺乏綠色項目庫引導銀行信貸資金投向和投量。目前省州(市)縣三級均缺乏綠色項目庫,缺少對信貸資金的引導,從而影響信貸資金對資源對配置作用,轉型金融亟待加強。二是服務長尾客戶的信貸產品有效供給不足,銀行信貸產品創新和供給不充分。三是服務全產業鏈的供應鏈金融發展不充分。四是貸款在昆明市與其他州市之間分布不均衡。2021年,昆明市聚集全省56.55%貸款余額和54.77%新增貸款,與昆明市GDP占全省比重26.60%,形成鮮明對比。五是銀行貸款在大中型企業和小微企業之間分布不均衡。銀行貸款向大中型企業集中導致杠桿率偏高,省屬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約為67%。
三、銀行信貸助推云南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建議
銀行貸款是云南實體經濟資金“活水”的主要源泉。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要健全和完善重點產業鏈信貸供給體系,打破地域、企業間信貸資源分布,強化轉型金融、綠色金融創新引領,充分釋放信貸資源的活力,在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中構建與產業發展相匹配的信貸制度。
(一)以鏈主企業為核心,促進信貸資源精準賦能產業鏈集群企業
一是圍繞全省重點產業,鼓勵銀行機構與優質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加強合作,主動核定重點企業授信額度,形成穩定信貸投放機制,培育一批專精特新的鏈主企業、龍頭企業。二是推動鏈主企業與上下游供應商、銷售商開展全方位合作,整合產業鏈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信用資源,打通數字壁壘,構建服務供應鏈金融的綜合信息平臺。三是推動銀行機構與信息平臺對接,開展應收賬款、存貨、倉單、保單等抵質押融資,提高產業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授信度和獲貸率,推動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實現產業全鏈條發展。
(二)以高新技術企業為突破口,增強園區創新引領信貸供給
發揮全省各類產業園區政策洼地、制度創新試驗田的功能,開發符合新材料、先進制造業、生物醫藥、綠色硅、光伏、數字經濟等高新技術需求的信貸產品,培育一批新產業、新產品、新業態。一是開展投貸聯動試點,探索信貸資金與政府產業發展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聯動新模式,為科技型企業成長提供差異化資金。二是完善政府性擔?;鹋c銀行信貸聯動,創新銀擔合作,提升高新技術小微企業孵化成功率。三是建立覆蓋全省各產業園區的知識產權評估和轉讓交易平臺,成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項基金,提高關鍵核心技術質押率,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四是根據綠色產業發展需求,完善綠色信貸標準,設立綠色發展引導基金,開展碳排放權抵押貸款試點。
(三)以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為重點,推動轉型金融服務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一是優化碳密集、高環境影響產業的信貸政策,加大傳統企業技術改造、節能減排中長期信貸投放,穩住經濟大盤,促進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二是鼓勵銀行機構重塑目標導向、功能導向,優化經濟資本分配,引導新增貸款投向高新技術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產業發展新動能,加速社會新資本積累,推動經濟發展動力變革。
(四)以金融科技運用為抓手,提升銀行信貸服務產業鏈發展普惠性
一是鼓勵銀行機構以數字化為突破口,在信貸產品設計、業務流程再造、資信評估、風險防控中融入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科技手段,提高產業鏈條企業信息資源真實性和準確性,充分挖掘信用資源的應用價值。二是推進“金融科技+供應鏈場景”建設,提供系統性綜合解決方案,快速響應產業鏈上企業的結算、融資、財務管理等綜合需求,提高產業鏈有關小微企業、新型經營主體、家庭農場等長尾客戶貸款便利度。
(五)以完善服務機制為保障,增強產業發展政策協同性
一是完善開發性、政策性、商業性、普惠性信貸資源優勢互補機制,提升服務產業發展綜合能力。二是建設符合產業屬性和產品特性的重點項目庫,落實項目配套的規劃、環保、土地等政策,提升入庫項目成熟度,提高融資可獲得率。三是加強政銀企三方合作,構建銀行機構參與鏈長制,強化資源統籌,形成支持產業發展長效機制。四是加大信貸與貨幣、監管政策協同,增加銀行機構放貸資金,優化產業差異化發展監管政策,激發市場主體創新發展新動力。
參考文獻:
[1] http://www.gov.cn,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2]http://www.pbc.gov.cn,中國人民銀行,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表.
[3]http://kunming.pbc.gov.cn,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2021年12月云南省貨幣信貸運行簡況.
[4] https://tjj.km.gov.cn,昆明市統計局,2021年1-12月昆明市國民經濟主要經濟指標.
作者單位:譚太平,云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講師, 經濟學博士;張旭明 ,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金融研究處副調研員、高級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