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這個春節,最火爆的春節檔電影非《流浪地球2》莫屬!更讓全國科幻迷驚喜的是:這一次,《流浪地球》的首發機構科幻世界作為聯合出品方深度參與,這也是科幻世界創辦四十四年來首次參與影視投資!
更讓我們感慨動容的是:驀然回首,這部電影的同名原著小說已經走過了二十三年的歲月。從小說《流浪地球》首次發表,到電影《流浪地球2》的首映和科幻世界發布聯合出品的消息,在經歷了二十三年的漫長航程后,中國科幻有了新突破,《科幻世界》也開始了新躍遷。

本刊2000 年7 期封面

本刊2019 年2 期封面
《流浪地球》小說首發于2000年7月的《科幻世界》。一年前,劉慈欣剛剛憑借《鯨歌》《宇宙坍縮》《帶上她的眼睛》等作品橫空出世,并捧回了他的第一座銀河獎獎杯。《流浪地球》發表后,立刻引起讀者轟動,雪片般的來信涌向雜志社,無數青少年就此迷上科幻,劉慈欣也憑借這篇小說獲得該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的特等獎。

劉慈欣在2001 年銀河獎頒獎典禮發言
十九年后,一部由它改編的同名電影拿下了46.86億的票房,開創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新紀元。而這部爆款現象級電影的導演郭帆正是大劉的粉絲,或者說,他本就是個狂熱的科幻迷。
不得不說,這一切看似偶然,但冥冥之中卻自有緣分。2017年11月11日,在《流浪地球》項目啟動后的第二年,四川省科協主辦、科幻世界雜志社承辦的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在成都與當年的中國科幻大會同場舉辦,正在緊張拍攝中的郭帆導演應邀前來,參加了“中國科幻電影:破冰紀元”專題論壇。在這場科幻電影導演與科幻迷的分享中,郭帆導演談到了自己與科幻的淵源,以及《流浪地球》拍攝的不易和對未來的展望。

郭帆導演參加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
當時,國產科幻電影上映已經成為中國科幻從業者和科幻迷期盼已久的夢想,甚至成了一個無奈自嘲的“梗”。早在2014年,在北京舉辦的一場科幻電影論壇上,著名科幻作家潘海天就第一次提到了“科幻元年”這個概念,當時他非常有把握地估計,2015年一定會有重量級科幻電影上映,因為他知道好幾部電影正在拍攝中。從那以后,“科幻元年”一詞迅速躥紅,卻一再爽約。“科幻元年”甚至“科幻電影元年”的提法雖然并不準確,但這個詞卻真實反映了在《三體》獲得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原創科幻版權改編熱潮下,中國科幻迷渴望優秀作品被成功改編的真實心理。年年都說“元年”,年年不是“元年”,最后這個詞甚至成了科幻迷心中的“怨念”。
2018年11月,中國科幻大會在深圳舉辦,科幻世界是承辦方之一,而正在緊鑼密鼓籌備電影上映的郭帆導演也參加了這次科幻盛會。對于《流浪地球》這部由經典科幻IP轉化的大制作院線電影,科幻世界也有“自家孩子”一般的感情。于是在大會之后,科幻世界團隊專程飛去北京與制作人龔格爾洽談,順利達成合作,并在極為有限的時間內快速推進各項工作。《科幻世界》雜志推出了彩頁欄目“特別策劃”,以《開啟中國科幻大片時代》為題,對導演和編劇做了專訪;圖書部在多方協調和一路開綠燈的情況下,推出了以《流浪地球》電影主海報為封面的同名短篇小說集,并與電影同期在大年初一上市。由于時值春運,盡管前期緊趕慢趕把書做了出來,實際上宣發和物流還是很受限制,但最終都克服了。此外,為了引導廣大科幻迷正確看待影視改編與原著差異,科幻世界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從2019年1月開始為影片預熱,精心策劃“‘《流浪地球》大咖說系列影評”活動,邀請劉慈欣、韓松、陳楸帆等科幻大咖撰寫影評,多角度、全方位解讀電影和原著,并持續三個月通過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推進宣傳,從科幻作家、科幻迷的角度引爆了《流浪地球》第一波“專業”口碑,為之后“自來水”擴大到大眾影迷奠定了基礎。
2019年大年初一,《流浪地球》橫空出世,正式開啟了“中國科幻大片元年”。這部2019年春節檔最閃耀的院線黑馬,票房與口碑齊飛,此后還登上《新聞聯播》,獲得外交部硬核推廣……《流浪地球》創造了太多太多的“奇跡”和“逆襲”,全民討論的火爆場景至今仍歷歷在目。科幻從小眾走向了大眾,從“圈地自萌”走向家喻戶曉,中國科幻的新時代到來了。

《流浪地球》圖書封面
而今我們相信,《流浪地球2》同樣會帶給我們更多想象世界的沖擊和現實世界的驚喜!
《科幻世界》2003年4期發表了一篇名為《數學的詛咒》的小說,作者是后來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終身成就獎的王晉康王老爺子。在這篇小說中,他用了“何慈康”這個名字,于是科幻界有了“三巨頭”的說法,也即何夕、劉慈欣、王晉康。接著,大家又把風格獨特的韓松與他們并列,遂有今日的“四大天王”。
無獨有偶,在這篇小說發表的十二年前,香港“演唱會之父”張耀榮將四位當時最受歡迎的男流行歌手統稱為“四大天王”,并為樂迷廣泛接受。這“四大天王”便是劉德華、郭富城、張學友、黎明。
分別來自科幻圈和娛樂圈的這兩個“四大天王”群體,均代表著他們在各自領域的突出成就和巨大影響力,甚至可以說,他們代表的是一整個時代。科幻文學與流行娛樂,一個小眾一個大眾,原本是涇渭分明的不同領域,但是在《流浪地球2》中,橫亙在這兩個領域間的壁壘打破了,用《三體》中的話來說——破壁了!
2022年11月11日,《流浪地球2》劇組在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現場召開“小小白點”發布會,首次官宣演員全陣容。除《流浪地球》的熟面孔之外,“大滿貫”影帝得主李雪健和國際巨星劉德華也參與到電影中,這樣的全明星陣容讓觀眾給予了這部電影更高的期望。
至此,劉慈欣與劉德華兩大“天王”成功聚首《流浪地球2》,一位擔綱監制,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描摹幻想底色,另一位特別出演,以精湛絕倫的表演展現人物弧光。他們將聯袂奉獻,為觀眾帶來一場非同尋常的沉浸式觀影體驗。
在發布會上,劉慈欣發來祝福VCR,表示“看著自己的文字變為影像,這可能是作為文字工作者最幸福的時刻。謝謝每一位參與者讓想象變為現實”。劉德華感嘆“雖遲但到”,他說:“時隔四年終于可以參演,圓了我一個真正的科幻夢,甚至到現在我還沉浸在角色中,沒有醒來。”
就像郭帆導演在第一部中提到的那個金句:希望是像珍珠一樣寶貴的東西。我們相信,《流浪地球2》能夠通過這樣一個關于“夢想與拯救”的故事,帶給我們一個疫情之后山川無恙、萬物更新的春天。
電影《流浪地球》從立項到首映,花了四年。如今,從2019年那個夢一般的春節到《流浪地球2》的即將上映,又是四年。四年復四年,這是科幻從業者的堅持與執著,也是科幻迷的支持與信賴。就像《科幻世界》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了四十四載春秋,我們一直致力于守望中國科幻更好的發展和未來。在這條道路上,我們除了堅守初心,也開始了新的嘗試。
電影作為科幻產業中最具影響力的類型,始終是全球科幻從業者和科幻迷最關注的領域。作為中國原創科幻大本營,把優秀科幻小說拍成科幻電影,同樣是數代科幻世界人的夢想。隨著中國科幻市場的發展,科幻世界也順應潮流,開始將影視板塊作為未來重要戰略方向進行布局。2018年末,本著“服務作家、搭建平臺、實現優質轉化”的宗旨,科幻世界組建專業團隊,成立了IP運營中心。2020年,為進一步推動科幻小說的產業轉化,把積淀了四十余年的優秀出版成果轉化為優秀影視成果,科幻世界啟動“中國科幻產業基地”項目。該項目在成立當年就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列入出版領域的高能級產業平臺之一。當年,為將這一項目落到實處,科幻世界牽手融創文化成立融幻影業,專注于科幻文學作品影視化改編。如今投入巨大的資金和精力參與《流浪地球2》,也是落實這一項目的重要戰略舉措。
《流浪地球》電影的成功,證明了優秀IP對科幻影片的根本性價值。《科幻世界》作為中國科幻原創基地,在持續發掘培育優秀科幻作家、作品的同時,也將以影視為主的版權改編作為重中之重,以此為科幻作家創造更多價值。四年來,科幻世界不斷壯大影視專業團隊,積極參加上海電影節、海南電影節等專業影展,并成功與融創文化、B站、華誼兄弟等知名影視機構合作,成功簽約《穿越土星環》《未來癥》《樓蘭刺客傳》等多部作品,項目分別進入了立項、籌備、拍攝階段,其中銀河獎獲獎作品更是備受關注。除了電影,科幻世界在戲劇、游戲、劇本殺等方面也有了更多突破。
參與投資《流浪地球2》,是科幻世界推動傳統期刊多元融合發展新路徑的最新探索。我們也相信,隨著更多電影機構、電影專業人士關注和參與科幻影視,中國原創科幻將迎來新的更好發展,而原創優秀科幻作品的版權價值也會更受重視,并得到市場認可。
雖然本期定稿印刷前正值《流浪地球2》上映前最緊張的籌備期,但我們還是見縫插針地聯系到制片人龔格爾,就大家關心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短暫專訪,以饗廣大幻迷讀者。更多有趣訪談將在下期刊出。

龔格爾(左二)參加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
問題1:《流浪地球》的目的地是半人馬座比鄰星,也是劉慈欣小說《三體》中三體文明的所在地。《流浪地球》系列電影會安排人類與三體人碰面嗎?
龔格爾:如果人類和三體人半路匆匆打個招呼,可能兩邊制片方都得重新規劃一下路線圖。
問題2:什么時候出游戲?誰不想成為拯救地球的機甲戰士呢!
龔格爾:不知道呀,但我好喜歡游戲的!
問題3:大劉老師在電影拍攝過程中主要擔任什么職務?去探過班嗎?

科幻世界與融創文化合資成立“融幻影業”
龔格爾:我和大劉見面后主要是擼串喝酒。有一次他匆匆帶我去了一家燒烤店,說:“這里要抓緊坐下,否則一會兒就沒有位置了。”結果當天,整晚沒有進來第二桌客人,大劉一直不解地四顧。
問題4:《流浪地球》播出后引起了有關集體主義等中國式價值觀的熱烈討論,《流浪地球2》在劇本創作時是否有意地展現中國式價值觀?
龔格爾:我們都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熱愛這片故土。有大劉的原著作為根基,創作《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時也必然會從中國文化、中國情感出發,這是自然而然的事。
【責任編輯?:阿?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