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森
實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是國家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其承擔著我國新時代文化惠民的重要使命。做好農村電影公益性放映工作,努力讓廣大農民群眾看到、看好電影,對于宣傳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發展農村先進文化,促進社會和諧及鄉村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寧夏回族自治區(下文簡稱自治區)人民政府相繼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廣電總局等部門關于做好農村電影工作意見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區農村電影工作意見的通知》等文件,自治區政府還連續多年將農村電影放映列為“自治區人民政府為民辦30件實事”之一。2008年,國家廣電總局、財政部相繼出臺了《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場次補貼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場次補貼管理實施細則》,自治區政府也相應出臺了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由國家和地方財政共同保障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農村電影放映工作在各項政策支持下成績顯著, 2021年7月,彭陽縣融媒體中心影視中心(以下簡稱影視中心)獲評全國基層電影服務先進集體。
彭陽縣位于寧夏東南部邊緣、六盤山東麓。現轄4鎮8鄉156個行政村、6個居民委員會,常住人口16. 0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占比超過70%。彭陽縣自1983年建縣,正值農村電影放映繁榮發展之時,根據當時農村電影放映發展要求,在每個鄉鎮都建立了農村露天電影放映場,部分鄉鎮還建立了電影院; 90年代初,彭陽縣共有17個電影放映隊并建立了7處露天放映點及王洼、草廟兩座簡易電影院,配有甘光GS-16型、甘光-71型等16毫米膠片放映機。期間,電影事業繁榮發展,全體電影工作者為活躍全縣農村群眾文化生活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先后受到文化部、農業部等部委表彰獎勵。90年代中后期,電影逐漸蕭條,市場疲軟、經營困難,所建的露天和室內放映點逐步被占用和拆除,電影放映各種設施建設停滯不前,電影放映工作一直在困境中求生存。
2006年是農村電影向好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這一年,“2131工程”正式確立為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并納入了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重點項目,且初步形成了“企業經營、市場運作、政府購買、農民受惠”的農村電影新模式,中國農村電影放映工作呈現出積極向好的發展勢頭[1]。2007年,隨著國家和自治區各種積極政策下達,自治區廣電局率先在全區范圍內實施農村電影放映數字化,并為全區每個鄉鎮配發了數字電影放映設備,使電影放映從機械型向數字化轉變。同年,全縣共放映電影1945場,完成了全縣農村每村每月放映一場電影的任務。2008年全區范圍內已經實現農村電影放映數字化全覆蓋,基本解決了農民看電影難的問題[2]。2008年,彭陽縣委、縣政府牢牢抓住農村電影放映的良好契機,第一時間成立了彭陽縣農村電影放映領導小組,出臺了《彭陽縣農村數字電影放映管理辦法》,將農村電影放映規范化、制度化,并將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作納入鄉鎮工作考核。經過多年不斷完善考核機制和管理方式,培養了一支專業素質過硬的放映隊伍,為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同時在放映工作中,通過實行GPS衛星定位監控,嚴格規范監映單填報,規范電影放映流程,建立農村室內固定放映點等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和辦法,確保放映任務的完成,使全縣農民群眾不但看到電影,而且能夠看好電影。
在資金配套方面,隨著國家對農村數字電影放映投入不斷加強,放映補貼每場增加至148元。根據自治區財政廳相關文件精神,彭陽縣財政每年都按照要求配套放映補貼資金,近幾年每年補貼達到10萬元,用于農村電影放映,確保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作順利開展。2008年至2021年,影視中心組織全縣農村電影放映隊每年為農村群眾放映數字電影達2000余場,加映科教片1500余場。
農村電影放映這項文化惠民工程實施以來,豐富了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新支持,讓農民群眾享受到了“村村掛銀幕、人人看電影”的愉悅,特別是數字電影放映,給廣大農民群眾帶來了全新的藝術享受,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好評。
經過多年的工作摸索,彭陽縣農村電影放映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及主管部門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通過全體放映人員辛勤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也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贊揚和好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與偏差,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電影放映管理方面
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的管理,直接影響著農民群眾對電影放映的直觀感受。農村電影放映的管理問題在映前主要體現在溝通協調方面,部分鄉村干部不夠重視,電影放映場地協調難、放映場次少、電影放映宣傳不到位;在映中主要是落實政策方面,在電影放映過程中,部分放映人員將電影放映當一項被動執行的任務,工作主動性不高,出現了在交通條件好的行政村集中放映,偏僻行政村放映場次偏少的情況,甚至極個別放映人員以各種理由隨意取消偏遠行政村電影放映;在映后主要是總結經驗方面,部分放映單位、放映隊伍經驗總結不到位,深入農民群眾調研不充足,導致電影放映成了走過場、交任務,農民群眾觀影積極性不高。
2.電影放映場地方面
彭陽縣地屬黃土高原中部丘陵溝壑區,海拔 1286-2416米,地勢起伏落差較大,交通不便;同時,彭陽縣地處溫帶半干旱區,為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長,夏熱短,氣溫溫差大[3]。這兩個天然因素制約了彭陽縣農村電影放映的發展,對電影放映場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彭陽縣經濟水平不高,電影發展總體進度較為落后,農村電影放映主要依賴于放映隊員帶著設備在鄉鎮、農村露天放映。冬寒長、夏熱短的氣候特點導致戶外露天放映電影只能集中在夏秋兩個季節。但夏秋又是農忙時節,農民群眾對電影的需求較冬閑時節有所降低。綜上所述,彭陽縣農村電影放映場地問題直接制約了農村電影放映的發展,成為了農村電影放映工作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3.電影放映質量方面
彭陽縣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在政策執行過程中供給決策機制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說農民群眾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能決定電影放映的內容、場次和觀影效果。這種“自上而下”的供給決策機制缺乏與農民群眾的有效溝通,導致電影放映內容有時會脫離農民群眾的實際需求,極大影響了農民群眾觀影的積極性。其次,部分放映隊設備維護不到位,再加上放映環境的限制、個別放映隊員設備操作不熟練等因素也直接影響了電影放映的現場效果。
4.電影放映宣傳方面
早在2008年,自治區政府下達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區農村電影工作意見的通知》中就明確指出要做好電影映前映后的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多種媒介進行電影放映信息的發布。但是在執行過程中,一是一些客觀因素導致信息傳達困難,彭陽縣地處丘陵溝壑地區,除了大一點的鄉鎮以外,部分村落交通不便,甚至在個別村手機信號都沒有實現全覆蓋,電影宣傳信息傳遞的渠道不寬;二是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了偏差,部分電影放映管理人員對放映工作行業宣傳重視不夠,每年雖然做了大量放映工作,但外界了解的不多,尤其是農民群眾不了解相關政策,更不知道電影發展的趨勢,觀影興趣不高,直接導致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的參與度不高。
作為一名長期在寧夏南部偏遠山區從事電影公共服務的工作人員,筆者深切地體會到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工作的重要性,也對偏遠農村地區電影放映有著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就彭陽縣農村電影放映工作存在的偏差,筆者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提出以下幾點改進建議: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切實做好農村電影放映工作
農村電影放映出現管理方面問題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工作人員重視程度不高、政策執行不到位,電影映前、映中、映后監管及督促力度不足導致。因此,做好農村電影放映的首要工作就是從“人”的管理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制定詳細可行電影放映工作規則,從制度上規范農村電影放映流程,切實將農村電影公益放映作為一項惠民工程實現全縣全覆蓋;另一方面要加強監督檢查,完善管理方式和考核機制。利用GPS/ GPRS衛星定位等技術手段加強對平時工作的監督管理,從映前、映中、映后三個環節深入一線進行督導,及時總結在電影放映中出現的問題,將農村電影放映政策落實到實處。
2.積極協調,加強溝通,努力改善農村電影放映環境
利用農村電影歸口宣傳部門管理的優勢,積極與鄉鎮協調溝通,在經濟條件相對較好、人口相對集中的行政村利用村文化活動室、黨員活動室等建設室內固定放映點,使農民群眾實現“從室外看到室內看,從站著看到坐著看”的轉變。針對冬季及天氣變化等制約因素,改善放映環境。另一方面,隨著通信運營商手機無線信號的進一步覆蓋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應用,在一些人口相對分散,經濟條件相對較低的行政村試點推行短信、微信等電影宣傳,在提升電影放映知名度的同時,繼續做好露天電影放映工作。
3.深入群眾,加強調研,不斷提高農村電影放映質量
改革農村電影放映“自上而下”的供給決策機制,電影放映工作人員要持續深入到農民群眾中開展調研活動,通過田間地頭訪問、社區街道調查問卷或與村鎮負責人談話的方式,了解新時代農民群眾的觀影喜好。同時可根據時節變化,動態調整電影放映計劃。例如在春季農耕準備階段播放農業播種科教片,在夏季播放雷雨防范及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科教片。根據新時代農民群眾的喜好,盡可能為農民訂購和放映一些新穎、上座的影片和適合農村種植、養殖、環境保護、衛生健康、安全生產等方面科教片。同時也要不斷提高電影放映的現場質量,在不同年齡層次的農民群眾中,嘗試利用室內固定點推廣3D電影放映、多方位立體音響等技術手段,保持農民群眾對觀影的新鮮感,進一步提升電影放映在各個年齡段的覆蓋面。
4.協同配合,加強宣傳,持續擴大農村電影放映影響
挖掘潛力,找準工作切入點,與鄉村振興戰略各項工作結合起來,發揮宣傳帶動作用,積極開展各種電影展映、宣傳月等活動,大力宣傳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作,將電影放映的效果實質化,成果突出化,影響擴大化。同時,加強與鄉鎮協同聯動機制,在鄉、村的集中展板、活動廣場等顯眼位置張貼電影放映計劃表,提前介紹電影放映時間和影片內容,一方面可以向農民征詢意見建議,另一方面可以低成本做好電影放映宣傳工作。
電影是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農村電影放映如何不斷適應新時代的文化需求,不斷迎合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還需要廣大電影放映工作者勇于承擔管理和服務的職能,只有不斷開拓創新,不斷探索發展新路子,才能更好地為農民群眾服務,持續活躍農村文化生活,更好地普及科技知識,不斷促進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的繁榮和發展。
注釋
[1]李丹丹,韓彩霞. 中國農村電影放映回顧與發展芻議[J].中國電影市場, 2021, 000 (009): P. 55-61.
[2]司維平.淺談GPS/ GPRS監控系統在我區農村流動電影放映中的使用[ J].現代電影技術, 2016, 000(8): 59-6055
[3]彭陽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彭陽概況[ EB/ OL]. http: / / www. pengyang. gov. cn/ zjpy/ pygk/202208/ t2022 0815_ 36713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