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賢
說起今年春節(jié),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春晚,不是拜年,而是貼春聯(lián)。
除夕一大早,爸爸就喊我起床,讓我?guī)椭黄鹳N春聯(lián)。我不禁嘟囔:“貼春聯(lián),你一個人不就行了?”爸爸說:“貼春聯(lián)的學(xué)問可大著呢!不信來看看。”“哦?是嗎?”帶著幾分好奇,我一躍而起。
爸爸介紹,春聯(lián)分上聯(lián)和下聯(lián),區(qū)別它們的方法主要是看最后一個字的聲調(diào)。古人把漢語拼音的一聲和二聲稱為“平聲”,三聲和四聲稱為“仄聲”。仄聲是上聯(lián),平聲是下聯(lián)。比如“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一句中,“日”是仄聲,“符”是平聲。我看了看面前的“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又讀了讀鄰居家的上下聯(lián),果然大有講究!
我迫不及待地將上聯(lián)往門的左邊貼,爸爸一把攔住我,笑著說:“別急,別急!你這樣貼,位置可不對哦。”
“為啥?”我用疑惑的眼神看著爸爸,“從左往右貼,哪里不對了?”
爸爸耐心地解釋:“從左往右是現(xiàn)代人的閱讀順序。而在我國古代,則恰恰相反,古人閱讀是從右往左、由上而下的。”
我摸著頭,想了想,難怪在古裝劇里,古人一邊讀書一邊點頭呢。“這下可以貼了吧?”我把上聯(lián)挪到門右邊問。爸爸大手一揮:“開始!”我站在凳子上確定春聯(lián)的位置,爸爸站在我身后,幫我目測整齊與否。待爸爸說“可以了”,我用手把春聯(lián)捋平,從上往下慢慢壓平整。不一會兒,春聯(lián)貼好了,我摸了摸額頭,竟然出汗了。我趕緊用手擦了擦,沒料到,手上留下的紅染料沾到臉上,我秒變一個大花臉。爸爸看著我滑稽的樣子,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指導(dǎo)老師:孟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