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怡 曹東云 羅軍濤



【內容摘要】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是其融入數字社會的重要影響因素。加拿大在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領域有相對豐富的理論積淀和實踐經驗。本文利用Citespace6.1R2軟件對加拿大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的研究歷程、機構等進行了可視化分析,進而運用內容分析法了解加拿大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的現狀、影響因素及應對措施,以期為我國在老年人信息素養培養和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探索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加拿大;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信息通訊技術;數字年齡歧視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占比為18.7%。①根據2022年第49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60歲及以上網民占比僅為11.5%。②由此可見,我國老齡人口比重較高,但老年人互聯網普及率占比非常低。由于許多老年人從媒介和數據中獲取信息的素養較弱,他們逐漸成為互聯網時代邊緣化的人群,淪為“數字難民”,這為數字社會發展和老年人幸福生活帶來了極大挑戰。
化解老年人數字邊緣化和數字社會發展困境的關鍵路徑之一在于培養并提高老年人的媒介信息素養。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數字素養、媒介素養、信息素養、信息與通訊技術素養等一系列概念得到了新的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13年明確指出媒介信息素養是一項綜合能力,即賦予公民以批判的、道德的、有效的方式,獲取、檢索、理解、評估、制作和分享各種信息與媒介內容的能力,從而使之能夠積極地參與并從事各種個人、職業和社會的活動。③在此概念中,媒介與信息不僅包括傳統的手機、電話等社交媒體及其產生的信息,也涵蓋了新型互聯網、移動醫療、數字技術運用于智能移動設備和可穿戴設備等所產生的信息。良好的媒介信息素養有利于維護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對促進老年人順利獲取線上服務與資源,融入數字社會具有重要作用。
加拿大是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根據加拿大國家統計局2022年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加拿大65歲以上的老年人總數約700萬,占總人口的19%。到2051年,65歲以上的老年人預計將占到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與此相應地,加拿大媒介信息素養的研究起步較早,獲得了較為豐富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本文分析加拿大的相關研究成果,總結其歷程、機構及內容,以期為我國在老年人信息素養培養和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鑒。
一、研究設計
(一)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本研究主要利用Citespace6.1R2軟件對研究對象進行定量分析,采用內容分析法和比較研究法進行定性分析。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以Web of Science(WOS)數據庫為檢索來源,以“Canada”“seniors”“old people”“Internet”“digital”“technolog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等為關鍵詞,限定檢索時間為2000年1月至2022年5月,共檢索到248篇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報告手冊等文獻資源,剔除無效文獻后,最終確定128篇有效文獻作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編碼
本研究以每篇文獻作為一個獨立單元進行分析,通過對每篇文獻的研讀,梳理不同學者的觀點,從加拿大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的發展現狀、影響因素、應對措施三個維度對文獻內容開展分析,并在一級維度的基礎上劃分出二級維度,具體歸類方式見表1。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研究歷程分析
1.發文量年度分析
圖1為學術界圍繞加拿大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所發表的文獻年度分布情況統計,從圖中可以看出,2003年開始有學者關注到老年人與技術之間的關聯并開展相關研究,在此后的近十年發文量增長較為緩慢;2012年作為一個拐點,加拿大嬰兒潮一代逐漸步入65歲成為老年人,同時移動4G網絡在2012年逐漸廣泛商業化,使得學術界對加拿大的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關注度開始上升;到了2019年之后加拿大在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領域的論文發表數量增速很快。總體來看,加拿大對于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較為重視,相關研究也開始較早,并隨著近年來數字技術的發展,學者們對該領域的研究熱度進一步增長。因此,本研究選取加拿大作為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提升路徑的研究對象。
2.時間圖譜分析
利用Citespace6.1R2軟件繪制時間圖譜,從時間維度探析學者對加拿大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的研究演進趨勢。結合圖1和圖2,可以將加拿大對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的研究分為三個階段。
2003-2012年為奠基萌芽期。在此階段,加拿大相關的文獻發表數量較少。已發表的文獻主要側重于研究網絡技術與老年人健康,分析互聯網對老年人獲取健康信息并擁有健康生活、利用輔助技術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性。
2013-2018年為增速發展期。自2013年聯合國提出媒介信息素養概念后,相關研究成果快速增多,研究內容也更為豐富。學者一方面關注老年人身心狀況與技術使用的雙向影響,另一方面關注到數字鴻溝影響下老年人如何面對社交媒體、健康技術等及其帶來的信息。同時,也有學者開拓了新視角,關注社區、社會等群體對老年人提升媒介信息素養的協助作用,并強調年齡歧視的消極影響。
2019-2022年為深化拓展期。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及COVID-19疫情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數字技術對老年人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該領域的研究也愈加深入。加拿大學者不斷拓展研究領域,將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提升與國家政策、經濟發展、虛擬技術等相聯系,推動加拿大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研究的深化發展。
(二)研究機構分析
根據Citespace6.1R2軟件繪制的加拿大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研究機構圖譜(圖3)可以發現,目前已有的加拿大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相關研究的發表機構依然以大學為主,說明高校研究中心已成為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的主要研究陣地。其中多倫多大學對該領域的研究最多,研究成果較為顯著,樣本中多倫多大學發表的論文共計29篇,在總樣本量中占比達22.7%。此外,機構之間的連線較多,說明加拿大各高校研究中心之間關于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研究的合作較為豐富。
(三)研究內容分析
1.量化分析
對加拿大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相關文獻進行關鍵詞分析,可以得到如圖4所示的關鍵詞突現圖譜。通過關鍵詞聚類分析可以發現,目前加拿大的相關研究多聚焦于技術、老年人健康、健康信息、老年人生活質量、數字鴻溝、社會孤立感等方面。不同時間段的研究熱點可以從圖4中得以明確,部分加拿大學者最早于2003年開始研究技術應用與老年人健康之間的關系;到2009年有學者開始關注到老年人的數字健康素養;2017年后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與老年人年齡的增長,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自2008年后,“技術”這一關鍵詞的突現率達到3.2,突現時間為2018-2022年,從該詞的突現性分析可知,加拿大學者對于技術的研究關注程度一直很高;2020年后隨著老年人口的持續增長和技術的不斷豐富,尤其是受到COVID-19期間社會隔離措施的影響,該領域出現了新熱點——“社會孤立感”,該詞的突現率在短時間內即達到4.58。特殊時期由技術給加拿大老年人帶來的社會孤立感更加深刻,也有更多學者開始研究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提升對減輕老年人社會孤立感的重要性。
2.質性分析
(1)加拿大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的現狀水平
在使用現狀方面,從互聯網普及度和使用率上看,由于無線電信行業的迅速發展,加拿大人手機擁有者的數量迅速增長④,不僅加拿大年輕人群的手機普及率提高,65歲以上老年人的互聯網接入率也從2007年的32.2%上升到2016年的62.8%。⑤加拿大作為老年人使用互聯網人口比例增長最快的國家,從2000年到2012年,僅75歲及以上的選擇使用互聯網上網的老年人口比例從5%上升到27%。⑥更為重要的是,擁有手機且高頻率使用互聯網的老年人占總人口的61.7%,其中65歲到69歲的老年人占78.5%。⑦
從加拿大老年人對數字技術的獲取途徑和應用方式上看,一方面,老年人的上網途徑多樣,老年人不僅用手機上網,還有50%的老年人使用平板電腦上網⑧;另一方面,老年人使用信息通信技術的內容豐富,加拿大老年人不僅使用一些日常的實時信息通信技術與家人保持聯系,也常常通過互聯網獲取關于旅行、健康、各種產品等信息⑨;還能通過可佩戴智能設備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這些表明老年人獲取信息的途徑和內容走向多元化。同時,得益于信息傳播形式和內容的豐富,老年人對移動保健技術的滿意度和依賴度得以提高。⑩
在對待數字技術的認知上,加拿大部分老年人能夠認識到數字技術為生活帶來的益處,他們認同科技能夠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數字技術能夠促進與他人溝通、有助于節省時間、作出更明智的決定。然而,也有少部分加拿大老年人在對待數字技術的認知上存在偏見。這部分老年人由于缺乏互聯網的相關知識,不熟悉技術的操作而不愿意使用互聯網,甚至對數字技術存在偏見,將互聯網視為年輕人的領域,認為新技術與自己的興趣和需求無關。
(2)加拿大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的提升對策
鑒于老年人數字邊緣化現象愈發嚴重,圍繞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水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加拿大政府實施了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全民參與的模式,開展了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提升戰略,并通過資助研究機構和學者不斷提供理論指導和進行實踐路徑探索。
①政府舉措
首先,加拿大政府主張提高老年人對數字技術的認識,增加老年人對相關知識的了解。作為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最為典型的應用場景,加拿大在移動醫療技術的應用和推廣中遇到較大阻礙。當老年人對新技術缺乏了解時并不會主動運用,且對該技術及其傳遞出的信息缺乏信任。加拿大政府2001年成立了非營利性機構“加拿大醫療資訊網”,推動了電子病歷的廣泛使用,通過主動作為讓老年人近距離感受、理解電子病歷的便捷性,以此提高老年人對數字技術的意義理解和接受度,提高老年人學習和使用新技術的意愿。
其次,數字化時代下加拿大政府特別注重公民參與,阿爾伯塔省、魁北克省等曾發布一項個人健康記錄(Personal Health Record,PHR)倡議,允許患者利用可穿戴設備和智能醫療設備等數字技術收集和存儲自己的健康數據,并擁有管理和訪問這些數據的權利。在此倡議落實后老年人能夠利用數字技術自主管理健康數據,減少健康焦慮;同時也能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對老年人醫療服務護理質量提升的重要作用。政府通過向老年人賦權,促進老年人樂于使用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新技術,從認知層面改善老年人的媒介信息素養。
最后,除了推動移動醫療的發展,信息通信技術在老年人群體的運用對其媒介信息素養的提高也是極其有益的。為此加拿大政府一方面努力提高加拿大老年人的互聯網接入率;另一方面,在COVID-19流行期間特地為支持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弱勢群體的社區組織設立了一個3.5億美元的基金,并提出使用在線互動技術來取代疫情期間的面對面交流,鼓勵老年人通過互聯網進行虛擬聯系。
②社會努力
加拿大在以政府提升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為主導的同時,大力發動社會力量提供支持。首先,加拿大提出社會大眾要樹立正確的認知:老年人學習使用數字技術是在實現其人權,學習數字技術使用是社會中每個人的權利,老年人也同樣具有這項權利,幫助老年人學習使用各項數字技術也是在維護老年人的人權,通過技術賦能老年人能夠順利獲得應有的服務和資源。
其次,鑒于當前的媒體語境對老年人并不友好,加拿大社會組織積極改變媒體語境,引導大眾摒棄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以降低年齡歧視給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帶來的負面影響。再者,加拿大各社區還積極為老年人提供指導與培訓,努力營造數字包容的氛圍。而針對老年人在學習培訓過程中文化背景不一、語言溝通困難的情況,各社區積極開拓跨多個平臺的資訊轉介服務,根據社區老年人的不同文化背景和語言提供資訊服務。同時,各社區為社區教師和志愿者提供課前培訓,先提高他們的媒介信息素養,以促進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的提升。
最后,加拿大成立了致力于幫助老年人使用信息通信技術的社會組織,如加拿大大學生自發成立的“與健康聊天”公益組織,該組織作為一個非營利性組織,目的在于通過運用電話等信息通信技術為疫情期間的老年人提供社會聯系,還有一些社區組織和企業等也逐步引導老年人利用在線節目、電子郵件獲取時事資訊和資源,同時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各種基于網絡的項目和活動。
③老年群體自身的改變
要提高老年人的媒介信息素養離不開其自身的努力。首先,加拿大倡導老年人要重視代際輔導的作用,通過與年輕的家庭成員,如子女、孫輩等展開交流,向他們學習數字技術的用途和操作步驟。其次,老年人對年齡刻板印象的認同程度部分決定了他們對數字技術使用能力的水平,認同程度越高,他們的使用能力水平就越低,自我效能感也易受影響。因此,加拿大部分老年人努力克服自身對年齡的刻板印象,并積極學習各項新技術,主動擔任社區服務中的志愿者幫助其他老年人獲取信息和服務,樹立學習使用新技術的信心。最后,加拿大老年人也通過高頻率利用生活中各種數字技術,不斷提高對媒介信息的鑒別能力,能夠正確查詢和使用媒介與信息,將數字技術的使用融入生活。有部分老年人通過玩數字游戲,在非正式學習環境中逐漸熟悉數字設備的操作,樹立起提高媒介信息素養的信心,還能夠與家人、朋友甚至其他年齡組之間建立起社交網絡,增加社會互動進而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
④理論支撐
在研究創新方面,加拿大相關學者認為要改變研究思路,將卓越的科學理論充分運用于現實世界,進而不斷完善理論體制機制。他們提倡在注重開展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理論研究的同時,也要注重將研究過程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將研究成果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非營利性和政府資助的組織可以運用新的研究成果為提升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的服務規劃提供幫助和支撐。此外,部分學者開始聚焦于多維度研究,一方面是教學或信息技術學科內的知識融合,另一方面是教學、信息技術和社會傳播等學科知識的交叉融合,共同開創更多的研究成果,為更有效地提高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的研究提供更多新的理論知識支撐。
為促進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的提升,加拿大聯邦政府資助成立了卓越研究中心科技與健康養老網絡(AGE-WELL),該中心是由政府、行業、非營利組織、終端用戶、學術合作伙伴共同組成的,其主張通過高質量研究來創新,致力于創造有助于老年人的技術和服務,并提倡促進積極的參與,即推動社區老年成員成為時代技術的共同創造者。這一倡議與許多觀點也存在一致性,如時代技術提供者在制定解決方案時會考慮到個別老年人,使時代技術的設計能夠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還有學者提出將敦促未來的人工智能發展和研究將數字年齡歧視作為一個重要部分納入科學研究和政策法規的議程,以建立公平和道德的人工智能。加拿大相關研究機構的發展和新倡議的提出為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提升媒介信息素養的未來研究開創了新的方向。
總之,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的提升既有賴于外界的力量推動,也離不開老年群體自身主動打破界限、改變現狀。在加拿大多方主體的共同努力下,加拿大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的提升取得了較大成功。
三、對我國提升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研究的啟示
(一)推動跨學科協作,拓展多元視角
在合作研究方面,加拿大提倡以跨機構合作為抓手,積極開展跨學科研究。加拿大的AGE-WELL中心不僅與SFU STAR(西蒙弗雷澤大學老齡化科學技術研究所)展開合作搭建數字健康圈(DHC),并將研究人員、老年人和護理提供者、政府管理者、非營利組織聚集起來,實現計算機科學、心理學、醫學、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多學科共同研究數字技術更好服務于老年人信息素養,以應對加拿大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形勢。各學科學者通過跨學科協作,能夠整合各領域的優勢資源,改變原本封閉獨立的研究方式,搭建跨學科研究平臺,對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提升做出更全面深入的研究。
國內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的研究人員大多來自傳播學領域、社會學領域等,目前尚未形成合作網絡。未來各學科的研究人員應加強合作,共同研發適合老年人的數字技術,協同研究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為老年人使用數字技術、提升媒介信息素養提供技術和理論保障。其一,老年學、教育學、心理學的學者可以共同協作,編制相關問卷,了解老年人對數字技術和媒介信息素養存在的認知挑戰問題。在此基礎上,與社區教育研究人員合作,從社區實際現狀出發探索協助老年人提升媒介信息素養的最佳路徑。其二,老年受眾是當代傳播的重要群體,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是傳播學領域的重要內容。對此,國內學者可以傳播學視野為背景,結合認知心理學、老年教育學、社會學及媒體行業等多方資源共同研究,基于不同視角提出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教育和社會方面的支持策略,并提供開發和利用媒體引導老年人增強媒介信息素養的可行方案。以當前流行的移動視頻為例,社會各方可以通過電視或短視頻引導老年人學會批判、鑒別與使用媒體及信息。其三,鑒于老年人是具有多重身份的個體,如父母、祖父母、休閑用戶、消費者、合作伙伴等,因此學者在開展相關研究的時候要基于老年人的多重生活身份展開,并邀請相關學科的學者共同合作,多角度挖掘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提升的對策。
(二)開展數字公民意識研究,倡導老年人主動參與研究
加拿大十分關注老年人的數字公民參與,并強調賦予老年人公民主體權利,提高其主動參與意識。加拿大不少學者均提出向老年人賦權的舉措,前文所提到的阿爾伯塔省發布PHR倡議的目的便是讓老年人擁有數字公民意識,有權主動掌控自身的健康信息數據,從而獲得更高的媒介與信息參與感。加拿大還提出讓老年人以研究主體的身份參與到數字技術產品設計與開發中。AGE-WELL中心就將老年人吸納到研究團隊之中,讓社區老年成員成為新的老年人科學技術的共同創造者。以上措施均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數字公民意識,也可讓老年人從被動參與數字社會轉為主動參與數字社會。國內已有較多學者關注到提升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需要老年人改變對數字技術的認知,并提出改善技術環境和社會環境使老年人接受數字技術。相關學者未來可轉換視角,開展更多關于老年人主動參與數字生活的相關研究,并讓老年人以研究主體的形式參與到數字技術產品研發和提升媒介信息素養對策研究中。
學界要明確老年人擁有使用數字技術的人權這一原則,并考慮將賦權增能理論引入到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研究中。通過研究老年人賦權增能理論視角下的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推動實現賦予老年人利用媒介與信息主動參與社會的權利,最終助力老年人提升媒介信息素養,增強數字公民意識,主動融入數字社會。其次,數字年齡歧視在加拿大學界是常被提及的主題之一。數字年齡歧視將老年群體人為地排除在數字技術的研究、開發、設計與使用之外,造成“物理—數字鴻溝”的出現;同時,這種意識不利于社會上形成數字包容的氛圍,易使老年人不敢主動參與數字生活,也阻礙著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的提高。多關注數字年齡歧視現象,并通過調查老年群體自身對數字年齡歧視的看法來研究其對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的影響程度,探究從老年人和社會大眾兩個角度如何弱化數字年齡歧視給老年人帶來的影響,可以提高老年人在媒介與信息的獲取、評價、創造等方面的自我效能感。
邀請老年人以研究主體的形式共同確定研究問題、設計研究方案、參與研究決策、共享研究成果,能使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研究和創新的整個過程更加民主化和科學化。如老年人可參與調查前期的數據收集過程,作為研究者參與實施媒介信息素養問卷或訪談調查,由老年主試對老年被試施測有利于拉近距離,便于老年被試敞開心扉,讓研究者獲得更真實的數據結果。在選擇研究結果的呈現方式上,研究人員可以和社區或老年大學合作開展講座或集體教學,由老年研究者主動向外界老年人解釋數據和傳播結果,以老年人視角解釋數據可以使研究成果得到更多老年人的認可,也為日后實踐措施的落地奠定社會基礎。
(三)開展特殊老年群體針對性研究,提供定制化服務
有加拿大老年人組織表示,老年人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可以迅速適應面對面活動轉移到網上的變化。但不同的老年人對媒介和信息的獲取、評價、創造水平不同。有研究顯示,受過高等教育、身體健康、與他人生活在一起的優勢老年人使用互聯網的概率相較于受教育水平低、身體殘疾、獨自生活的弱勢老年人高一倍;然而,即使是同一優勢老年群體,老年人使用互聯網的情況也存在年齡差異。基于此,社會為老年人提供的支持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有加拿大學者對不同族裔移民群體進行研究,發現不同族裔移民群體中的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水平不同,并提出要促進少數族裔移民老年人群體平等獲得數字技術。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年人在獲取數字技術過程中容易遇到各種障礙,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根據社區老年人語言多樣化的現狀,招募不同語言背景的志愿者,并主動與其他擁有語言資源的社區機構合作,以期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技術和服務支持。
國內目前對不同老年人群體的針對性研究多見于不同地域和不同城市。了解老年人的個性化差異是形成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提升對策的前提條件。一方面,相關學者應關注影響老年群體媒介信息素養差異的人口統計學方面的變量,年齡、性別、民族、城鄉居住、就業狀況、受教育水平、經濟收入等人口統計學變量可能影響著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水平。例如,我國民族眾多,不同民族之間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以及不同區域所居地可能存在經濟差異。另一方面,活力老人、失能或失智老人身心健康水平不同,對于維持健康、獨立生活、參與社會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所需的媒介信息素養更是千差萬別,應開展針對性細化研究,為特殊老年群體提供個性化服務。
(四)豐富數字技術研究,增強老年人自治與獨立水平
根據文獻內容分析可以發現,加拿大老年人提高媒介信息素養多強調追求老年人自治與獨立,政府社會也致力于通過數字技術研發滿足老年人自我實現的需要。加拿大有研究表明大多數老年人希望即使面對損傷、殘疾或疾病也能夠自己做決定,而使用信息通信技術和移動醫療設備等數字技術能夠幫助老年人就他們的日常活動和未來計劃做出明智的決定,并監測他們的身體功能以保持其獨立性。為此,加拿大AGE-WELL中心提出加強支持性家庭和社區、醫療保健和健康服務提供、自治與獨立、認知健康與癡呆、交通運輸、健康的生活方式與健康、保持聯系、財務健康與就業八個領域的投資支持,準備研發數字技術新產品,以期用全方位的數字技術為老年人打造數字化的物理生活空間。
現階段我國提高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的目的更多在于解決老年人基礎的生理和生存需求,讓老年人在數字社會中能夠“不掉隊”。未來,我國不僅要如前文所說促進老年人的主動參與,同時也要加強數字技術研發。數字技術新產品研發以操作簡單、高效便捷為宗旨,既要致力于便利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使用,也要為老年人追求自治獨立生活創造條件。具體而言,學界既要開發適合于老年人使用的簡潔數字技術,滿足老年人數字生活的基本需求。如開發操作簡便的健康碼軟件、地圖及購物軟件等,以方便老年人出行與日常消費;開發能識別各地不同方言的人工智能助手,讓老年人通過語音控制即可完成多項日常任務,如當老年人發出指令,智能助手可以主動出示健康碼或支付碼。與此同時,學界也可以通過為老年人研發家庭中適用的智能家居,包括智能地磚、壓力感應墊等可以隨時收集老年人身體健康信息的設備,以及能夠指導老年人利用數字技術進行線上交流、獲取信息、資源和服務的社交輔助機器人,為實現老年人在家中獨立生活提供保障;研發可穿戴健康技術等為老年人提供電子醫療健康服務;研發智能輪椅、認知障礙定位器、虛擬鍛煉系統等技術產品,幫助老年人保持健康、自治與獨立。總之,未來必須重視數字技術研發,從“用戶思維”轉向“場景思維”,在媒介終端設備趨向智能化、人性化的環境下,開發更多能夠深入用戶情感和思維上的活動媒介設備,產出深層次的場景性數據,致力于為老年人提供更加自由自主的技術環境和生活環境,讓老年人在當前數字社會中實現媒介信息素養提升與數字技術使用順利磨合,并由此幫助老年人獲得追求獨立生活的能力,實現就地養老,進而助力國家的積極老齡化愿景。
(五)深化代際反哺研究,實現雙向共贏
為支持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的提高,加拿大關注代際反哺的作用。有學者提出為老年人提供促進代際對話的數字講故事工具,讓老年人通過新型數字技術產品實現代際對話;還有學者倡導在當地社區建立志愿者項目和創建對老年人友好的跨代社區,以加強人們跨世代的聯系,使老年人在跨代交流和代際反哺下,順利融入數字生活。對于老年人如何提升媒介信息素養這一問題,國內學者也提出了許多建議,建議大多指向政府的宏觀引導、社會的鼓勵支持、媒體的適老升級、家庭的代際反哺及老年人自身的積極轉變五個方面。對于其他方面學界已有較多論述,但對于家庭場域內的代際反哺,仍有許多值得深入探索的地方。
首先,由于老年人年齡增加給其帶來認知障礙、記憶障礙,使得老年人在向晩輩學習數字技術時的效率不高。未來可以開展相關的實證研究調查代際反哺應保持何種反哺深度、反哺頻率才能使老年人學習數字技術達到更高的學習效果。其次,代際反哺隨之而來的是老年人話語權的缺失,學界未來應了解媒介與信息話語權缺失對老年人自我效能感、接觸和使用數字技術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向老年人的家人或社區提供如何更有效給予老年人媒介與信息話語權的建議,在此過程中,家人和社區可以將傳統教導方式轉變為詢問方式以促使老年人主動表達疑惑。同時,我們要重視社會的基礎作用,從社區層面開展家庭代際反哺提升策略的研究,通過社區為老年人家庭成員提供支持指明方向。再次,有學者表示數字反哺包括器物反哺、技能反哺和素養反哺,即代際反哺不僅是晚輩給老年人提供數字技術產品,同時老年人也在向晚輩學習媒介與信息的獲取、評判與創造。因此,學界未來要更全面地關注現實中代際反哺各維度的狀況,并針對某個維度的不足或缺失提供相應建議。最后,代際反哺的重要一環是晚輩,未來研究要關注到老年人家庭中的年輕一代,研究培育年輕一代反哺的責任心對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提高的重要作用,并通過引導晚輩之間開展交流,創新代際反哺形式,以實現高效代際反哺。
*本文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向‘智慧助老的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研究:評價體系、影響機制及提升路徑”(項目編號:72164019)、江西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科規劃項目“社會參與理論視域下的城鎮老年人媒介信息素養提升策略研究”(項目編號:JY19124)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國家統計局發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浙江新聞網,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664302,2021年5月11日。
②《CNNIC發布第49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網站,http://www.cnnic.cn/n4/2022/0401/c135-5314.html,2022年2月25日。
③UNESCO. (2013). Global 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assessment framework: Country readiness and competencies. Paris: UNESCO. Retrieved from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224655.
④⑨Sawchuk, K., & Crow, B. (2010). Talking‘costs: seniors, cell phones and the personal and political econo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in Canada. Tele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Australia, 60(4), 55.1-55.11. https://doi.org/10.2104/tja10055.
⑤⑦Schimmele, C., & Davidson, J. (2019). Evolving Internet Use Among Canadian Seniors. Analytical Studies Branch Research Paper Series 2019015e. https://ideas.repec.org/p/stc/stcp3e/2019015e.html.
⑥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Aging Research (STAR) Institute. (2019). Key Issues in Aging in the 21st Century. Vancouver, BC: STAR Institute,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Retrieved from: http://www.sfu.ca/starinstitute/resources/research.html.
⑧⑩Jaana M, Paré G. (2020). Comparison of Mobile Health Technology Use for Self-Tracking Between Older Adults and the General Adult Population in Canada: Cross-Sectional Survey. JMIR MHEALTH AND UHEALTH, 8(11): e24718. https://doi.org/10.2196/24718.
Sixsmith, A. (2020). COVID-19 and AgeTech. Quality in Ageing and Older Adults, 21(4):247-253. https://doi.org10.1108/qaoa-07-2020-0029.
Wong, Karen Lok Yi, Sixsmith, Andrew, Remund, Leslie (2021). In Community Information and Referral Services for Seniors in British Columbia Past Learnings and Learnings since COVID-19. 411 Seniors - SFU STAR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fu.ca/starinstitute/news-/NewsArchive/new-411-seniors-sfu-star-report---information-and-referral-servi.html.
Meisner, B. A., Boscart, V., Gaudreau, P., Stolee, P., Ebert, P., Heyer, M., Kadowaki, L., Kelly, C., Levasseur, M., Massie, A. S., Menec, V., Middleton, L., Sheiban Taucar, L., Thornton, W. L., Tong, C., van den Hoonaard, D. K., & Wilson, K. (2020). Interdisciplinary and Collaborative Approaches Needed to Determine Impact of COVID-19 on Older Adults and Aging: CAG/ACG and CJA/RCV Joint Statement. Canadian Journal on Aging / La Revue Canadienne Du Vieillissement, 39(3), 333–343. https://doi.org/10.1017/S0714980820000203.
Duplàa, E., Kaufman, D., Sauvé, L., & Renaud, L. (2017). A Questionnaire-Based Study on the Perceptions of Canadian Seniors About Cognitiv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Digital Games. Games for health journal, 6(3), 171–178. https://doi.org/10.1089/g4h.2016.0037.
Sixsmith, A., Mihailidis, A., & Simeonov, D. (2017). Aging and Technology: Taking the Research into the Real World. Public Policy & Aging Report,27(2):74–78.? https://doi.org/10.1093/ppar/prx007.
Morrison, D. (2015). How Older Adults Use Virtual Personal Learning Networks to Support Informal, Self-Directed Lifelong Learning Goals: A Research Program Description.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emanticscholar.org/paper/How-Older-Adults-Use-Virtual-Personal-Learning-to-A-Morrison/9dd94a0ae7275a598ed7ab84d6332b50aef37310.
Chu, C. H., Nyrup, R., Leslie, K., Shi, J., Bianchi, A., Lyn, A., McNicholl, M., Khan, S., Rahimi, S., & Grenier, A. (2022). Digital Ageism: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Older Adults. The Gerontologist, 62(7), 947–955. https://doi.org/10.1093/geront/gnab167.
曹海濤、宋蕾、余佳:《傳播理論視閾下的老年數字素養教育》,《今傳媒》2021年第9期。
Rasi, P., Vuoj?rvi, H., & Rivinen, S. (2021). Promoting Media Literacy Among Older People: A Systematic Review.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71(1), 37–54.? https://doi.org/10.1177/0741713620923755.
Marston, H. R. and C. B. A. Musselwhite (2021). Improving Older Peoples Lives Through Digital Technology and Practices.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 Medicine. 7, 1-4.? https://doi.org/10.1177/23337214211036255.
Zou, P., Stinson, J., Parry, M., Dennis, C. L., Yang, Y., & Lu, Z. (2020). A Smartphone App (mDASHNa-CC) to Support Healthy Diet and Hypertension Control for Chinese Canadian Seniors: Protocol for Design, Usability and Feasibility Testing. JMIR Research Protocols, 9(4), e15545. https://doi.org/10.2196/15545.
AGE-WELL (2022). The Future of Technology and Aging Research in Canada. Retrieved from https://agewell-nce.ca/wp-content/uploads/2019/01/Booklet_8_Challenges_English_5_final_PROOF_rev.pdf.
喻國明、張詩悅:《從“用戶思維”到“場景思維”:媒介連接用戶的全新范式》,《教育傳媒研究》2022年第3期。
陳月華、陳薈竹:《關于我國老年人媒介素養的若干思考——基于哈爾濱和上海兩地的實證調查》,《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1年第8期。
劉向陽:《 “銀發群體”的“數字化生存”——老年群體新媒體接觸研究》,《新聞愛好者》2021年第7期。
武曉立:《跨越“數字鴻溝”:社交媒體時代老年人媒介素養的提升》,《青年記者》2020年第25期。
王文彤:《社交媒體時代老年人媒介使用現狀的思考》,《記者搖籃》2021年第2期。
董夢飛、龍妮、王峰:《老年人信息素養的實證分析——基于上海市2399個樣本的調查》,《當代職業教育》2022年第2期。
王練練、邵艾群:《社區教育提升老年人信息素養的基本策略》,《中國成人教育》2021年第19期。
羅強強、鄭莉娟、郭文山、冉龍亞:《 “銀發族”的數字化生存:數字素養對老年人數字獲得感的影響機制》,《圖書館論壇》2022年7月28日中國知網網絡首發。
(作者劉金怡系江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曹東云系江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博士;羅軍濤系江西開放大學講師)
【責任編輯: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