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剛

“四周闊野,孤峰系舟。一城山色,綠水浮樓?!卑税俣嗄昵?,南宋理學家朱熹,在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的日峰山頂,俯瞰這座山水之城時,大發感慨。
而今,縣城之內,始建于南宋,興盛于明清的五里長街,已成為江西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老街。古風蕩漾的新豐廊橋和橫港廊橋,與近兩百棟的古廳堂祠、三四十條古巷一起,織出一幅古樸雋永的“清明上河圖”。
槳聲欸乃,流水潺潺。過往一切,從小城滿是青苔的青石板路上滑過。這里的一磚一瓦,都是活著的歷史;每一個墻根院落隱藏的故事,不經意間便會從歷史的縫隙中滲浸而出。
這里是贛東通向福建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曾經商賈如云。
這里雕梁畫棟,縷窗花磉。一座座古建筑,從街頭直連街尾,“騎樓雙排坐,遮陽擋雨不露天”。四百座明清廳堂、六百多家的南北雜貨、酒肆茶樓,以及木器、鐵器、篾器、彈棉花、刨黃煙等作坊,比肩而立。
這里曾“長街走豪杰,深院寓精英”。九百多年前,北宋的李覯在茲建赤溪風月亭讀書講學;三百八十年前,徐霞客在此流連忘返;一百一十七年前,一本繡像小說讓張恨水在此開始文學啟蒙……
在風雨如磐的歲月,老街的石板路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都留下深深足跡:篁竹街上潘家大屋,曾是朱德舊居、紅七軍臨時總司令部舊址;旁邊的李樹坪,1932年2月,與紅一、三、五軍團七萬多名指戰員一起,見證中國工農紅軍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閱兵誓師大會。
硝煙散盡,曾經的榮光閃耀而過。這個古時的閩贛通衢,歷經多次戰亂、歲月侵蝕,早已破舊不堪,昔日熱熱鬧鬧的店鋪、作坊,滿目蕭條。更讓人憂心的是,如今約六千戶、共計兩萬三千位居民,世代居于此。老街兩側連檐共壁的騎樓建筑,均木質結構,既無消防通道,更無防火間隔,一度被列為省火災重點防控區域。許多老屋年代久遠,罹遭白蟻危害,搖搖欲墜。加之排水管道過小,內澇頻仍,衛生環境堪憂。
“老街老了!”有人一聲嘆息。
2013年,黎川縣棚改啟動時,人們說:“這是縣城解放以來最大的民生工程?!币粓雠e全縣之力的棚改攻堅戰,就此打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老街也曾維修改造,但終因資金不足,只能局部修補。而這一次,為了讓老街居民圓上安居夢,更為了老街重生,上上下下,傾盡全力。
幾番輾轉,歷經涅槃,老街迎來“重生”之機。憑借建設旅游強省之“策”,深挖千年歷史之“古”、十里老街之“長”、承載文化之“深”,沿襲貨山人海強繁榮之“盛”,傳承革命初心之“紅”,老街逐漸展露新顏。
一街之幸,在于一城之興。如何才能將古城打造成獨具韻味的景區,并以此整合資源,巧做文旅華章?這些年來,古城憑借獨特的資源稟賦,銜枚疾走,油畫、陶瓷、中醫藥等特色產業,各美其美。而這些元素,一起融入紅色文化,便聚合嬗變。從千年老街,到活力古城,一個以觀光、娛樂、美食、民宿、休閑、研學、康養為特色的文旅產城宏大構想,躍然而出。
一子活,滿盤皆活。兩百余家各類業態的文旅企業,如雨后春筍,拔節破土。2010年,縣城建起了“油畫一條街”。爾后,以陶瓷和油畫展示、交易、體驗、旅游為一體的“油畫陶瓷交易中心”,脫穎而出。這為原籍畫師返鄉創業,提供了自由創作的場所。三年之后,油畫辦、油畫協會、油畫商會陸續成立,油畫產業蓬勃而興。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油畫)之鄉”“江西油畫之鄉”“江西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金燦燦的金字招牌,愈發讓老街與古城相得益彰。而三十九家油畫企業、四百多位本地畫師、五十多位省內外油畫大師、十二位俄羅斯油畫藝術家的先后入駐,讓古城在老街之外,有了另一張鮮亮名片。
一枝獨放不是春!在油畫刷亮產業地圖的同時,古城也從泥巴里“玩”岀大產業——豐富的瓷土資源,讓黎川“陶瓷產業園區”迅速出圈。全縣的三十多家陶瓷及配套企業“百花齊放”,形成了藝術瓷、耐熱瓷等產品多樣配套完備的陶瓷產業集群。
這里生產的日用瓷,不僅潔白光亮、器形優美且品種花色繁多,中檔茶杯的數量更占了全國市場的半壁江山?!翱凳嫣沾伞币灿纱顺蔀槿珖畲蟮哪蜔岽伸移髽I。2019年,黎川獲“中國陶瓷煲都”“中國日用耐熱陶瓷產業基地”授牌。
在新時代的舞臺上,古城天地驟開。一切水到渠成,一切都豁然開朗。至此,人們才從一氣呵成的落子中,瞧出端倪——古城老街,交相輝映。舊瓶里,硬生生釀出韻味悠長的新酒來。
按“江西省旅游風情認定指南”評定標準,人們對古城的新版圖,已心中有譜,修繕有法,眼里有光:一個更大的念頭油然而生。2016年,歷經多次邀請省內外旅游專家考察,黎川啟動古城創AAAA旅游景區的規劃和建設:重修“百店”、再現“百堂”、復興“百業”、紀念“百人”……
這一次,千年老街,不再沉默,鏗鏘唱起主角。念茲在茲,祖輩生活于斯的人們更心底透亮——這一次,再也不是“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將就和無奈了。
南津街、校場街、賢士街、孔廟、試院等一批歷史遺存,先后修復。張恨水故居、古床博物館、油畫藝術館、VR體驗館等一批精品業態,讓老街韻味悠長,也讓游客在沉浸式體驗中場景互動,行走間情趣橫生。
籌措已久的“張恨水(黎川)國際文學周”吸引了國內外眾多著名漢學家、作家、評論家、著名演員……這座江西的“鳳凰古城”,正成為“江西人游江西”最熱門的景點之一以及網紅打卡地。
在古城,“江西旅游風情小鎮”“江西省特色商業街區”“省級旅游休閑街區”“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一個個新鮮的角色和定位,古城終于通過眾人之手,繪出共富路,繪出精氣神,更繪出新時代畫像。
2022年,老街入選首批“江西省特色文化街區”——全省僅六處景點獲此榮譽。絡繹不絕的人群中,老街坊們笑得坦然:“這才是,老街該有的模樣!”
老街如此,古城亦然。春有繁花似錦,秋有落英繽紛;飲則“十月生”米酒、擂茶滿嘴生香,食有芋糍、米粉,余味悠長……每一個夜幕降臨,幽深的老街古巷,熙熙攘攘的休閑人群,各種特色民俗表演,猶如琴鍵上一個個跳動的音符,讓人陡生“古城一夜,夢回千年”感慨。
而這正如稼軒居士清詞一闋——《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編輯|饒春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