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瑕

七家灣牛肉鍋貼和餛飩是南京市民首選的早餐,分店遍布全城,口碑都不錯,繁華鬧市總能看到七家灣的招牌。在我的印象里,凡是名牌都是貴的。一連上了五個晚班,這天早晨,龍哥拉我去七家灣早點店吃牛肉餛飩和鍋貼,讓我補補。
我從小就知道七家灣的鍋貼很有名氣,店里早上顧客很多,座位還要搶。很多親鄰們聚在一起提起七家灣產品就說:鍋貼皮脆脆的,牛肉味蠻濃,汁水鮮美。可惜,我習慣了節省,不習慣厚待自己的味蕾。
鍋貼在店左邊一角制作,師傅們穿著一身工作服。右邊是收銀臺,顧客憑收銀臺電腦打印的小票坐在桌前等。桌上的辣椒醬一看就知道是特制的,紅鮮得不見辣椒籽。芝麻醬香氣撲面。筷子在消毒柜里自取,桌上有餐巾紙。木長凳、木桌子,都是原木本色,看著就有家的感覺。
鍋貼是一種煎烙的餡類食品,一般是月牙形。七家灣牛肉鍋貼是“金陵八絕”之一,以牛肉為餡料,用面皮包成餃子后,放入油鍋中煎至金黃色,裝盤即可食用。外脆里嫩、餡足汁多、咸中帶甜是七家灣牛肉鍋貼最大的特色。因為汁多,老主顧都把吃湯包的方法用到了,第一口咬大了會漏汁,咬猛了會噴汁,咬太小又不過癮。鍋貼,一個個大餃子一樣在平底鍋上布陣,都是現做的,看上去油亮松軟,似乎可見牛肉。肉是黃牛肉,切片切絲切丁,剁成泥,時蔬切成丁。那些蔬菜或肉沒有經過機器擠壓,保留著自身細胞的完整性,散發菜和肉的光輝。
龍哥特別喜歡這家店的牛肉湯。那一碗漂著青蒜末的清湯特別鮮美,而沉在碗底的幾片牛肉卻很酥爛。一口咬下去,那湯汁便從嘴畔流淌,鹵香肉鮮,口舌生津,其鹵油而不膩,其肉極富彈性,吃一口,滿足感拉出臉上的笑容。
七家灣牛肉鍋貼在傳承傳統鍋貼制作工藝的基礎上,借鑒了現代營養學理論和現代化制作工藝,經精心研發、博采眾長,成為南京人最喜好的早餐。
七家灣除了牛肉鍋貼外,還有多種美食供消費者選擇。牛肉餛飩,面皮薄薄的,牛肉餡粉紅色,蔥段若隱若現。那些餛飩皮薄肉厚,一只只都油亮著,牛肉高湯一泡,入口即化。餛飩捏結處面皮如同餛飩的裙擺,餛飩像魚一樣在水域里悠閑地游動著。綠綠的蔥花、紅紅的蘿卜絲,還有黑黑的木耳絲,讓人垂涎欲滴。用小湯匙輕輕地攪一攪,碗里的餛飩立馬活躍起來,一只只打著旋兒,在碗里轉圈,調皮得像幼兒園的孩子們。一勺舀起一個,邊吹邊吃,濃烈地、細膩地,透著一股股農家氣息,讓人來了食欲,滿嘴留香。一碗牛骨頭熱湯喝下去,天寒地凍也不覺得冷了,有了底氣面對凜冽的寒風,心里充盈了滿足感。
有人說飲食也是一種世界觀,七家灣牛肉鍋貼、牛肉餛飩里飽含著回民清真的傳統。人老了,記憶和味蕾都停留在時光深處,和龍哥對坐,慢慢地品味舊光陰,吃著餛飩,說著舊事,一起經過的煙火氣息里,我們吃出牛肉餛飩和鍋貼的幸福味道。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