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鞠球起源于中國,據載,古代的“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內實米糠,后經技術革新逐步成球,重在實用而非裝飾。現代的鞠球,用五顏六色的刺繡線或自己手染的棉線纏繞于外,內裹蕎麥皮、稻谷殼或碎茶葉等。完成后的手鞠球可作為藝術品收藏,可作為禮物送人,可作為家中裝飾,也可作為手頭的小玩具。
準備材料
準備好彩色的棉線或者縫紉線,預先做好色彩的搭配,如選擇一組同類色或者對比色;還需要準備縫衣針,用來繡制手鞠球。
鞠球的內芯最好用蕎麥皮填充,可以用棉花、面巾紙等替代。
制作步驟
纏素球:用準備好的毛邊紙或者宣紙將一小把蕎麥皮包起來,用縫紉線纏繞成圓球形狀。盡量不要讓線重疊,圓球的直徑控制在8 ~ 9 cm。
分區域:用線將球體分出基本區域。用線沿著球體經度,將其均分出8 個等份,中間加上一條“赤道”。
繡基線:選擇距離“赤道”2 cm 的任意一條經線處作為起點,向右繡制,中間隔開一條經線,再從南極點下面1 cm 處入針。以此類推,每四組四圈。
繡重線: 從第二圈起向左移一條線繡制,同樣距離赤道上2 cm 處起針,向右開始繡制。按您預先準備的色彩搭配,用彩線逐漸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