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光 李文娟
摘要:消防與環保部門聯動是當前我國應急管理領域的一種創新型的合作模式,旨在通過消防部門和環保部門的聯動,提高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保護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本文從消防與環保聯動的背景、意義、現狀、不足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分析了消防與環保聯動在處置突發性應急事件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進一步完善消防與環保聯動機制的建議。本研究對于推動我國消防與環保聯動工作的發展,提高應急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消防;環保;聯動機制;應急管理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火災事故呈上升趨勢,由此引發的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在應急救援過程中,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致使實際救援行動中更多關注人員及財務的搶救,而忽視了事故給環境帶來的破壞[1]。據統計,2022年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共接報火災825萬起,死亡2053人,直接財產損失716億元,與2021年相比,火災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上升78%和12%。火災事故發生同時還會導致周圍生態環境的破壞。如2015年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火災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難,8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6866億元。該事故中至少有129種化學物質發生爆炸燃燒或泄漏擴散,事故殘留的化學品與產生的二次污染物逾百種,對當地局地區域的大氣環境、水環境和土壤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一、聯動的意義
良好的消防安全和生態環境條件是實現社會經濟快速、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本保證[2]。消防環保聯動是一種創新型的合作模式[3],旨在通過消防部門和環保部門之間的緊密團結協作,提高對火災事故和環境污染的應對能力,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火災事故發生時,通常會引發有害物質泄漏、現場起火等情況,這就要求救援隊伍必須迅速趕到現場,科學有序開展事故處置和救援,同時避免在救援過程中再次引發環境污染,做到既控制災害又兼顧生態環境的保護[4,5]。消防部門能夠及時獲得環保部門提供的環境監測數據和污染擴散預測,從而更好選擇滅火策略,降低火災對環境的影響;環保部門也可以在火災事故后迅速開展環境監測和治理工作,防止火災引發的污染進一步擴散。消防環保聯動不僅可以在火災事故中發揮作用,還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開展火災隱患排查、環境風險評估等方面的合作。此外,雙方還可以聯合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公眾的消防安全和環境保護意識。
消防和環保聯動,實現了消防部門和環保部門之間的緊密團結協作,兩個部門間資源共享、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提高執法效率,形成合力,不僅可以共同守護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還可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和環保意識,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環境保護和火災防治的良好氛圍。因此,這種合作模式為我們探索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系指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廣闊的發展前景,也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值得進一步研究和完善[6]。
二、聯動的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四章第四十九條第十款規定:應急救援隊伍要采取防止發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條規定: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第六十三條規定了將違反環境法律規范但尚不構成犯罪的案件移送公安機關[8]。這些條款都為消防應急管理部門和生態環境部門聯動執法提供了法律依據。2018年10月10日起,公安消防局正式納入應急管理部管理,現役編制全部轉為行政編制,成建制劃歸應急管理部,這樣有利于消防部門與其他部門的應急聯動合作,進一步促進應急聯動機制的建立、運行與合作。
(一)聯動的模式
目前,消防環保聯動主要由當地政府牽頭,建立聯動機制。全國多地消防部門和環保部門為加強消防救援部門與生態環境部門突發事件應急響應處置聯動合作,提升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處置能力和水平。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未雨綢繆、因時制宜、銳意創新,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隊伍建設、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實踐。2009年,山西省朔州市環保、消防兩部門聯手,組建成立了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救援隊伍。應急救援隊伍成立后,還將“12369”環保熱線與“119”指揮平臺并網聯勤,做到同步接警、同步出動、同步處置[9]。2022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等八部門聯合簽訂《關于建立突發生態環境事件應急聯動工作機制協議》。該協議指出,各部門通過建立長期、穩定、可靠的突發生態環境事件應急聯動工作機制,提高突發生態環境事件防范和處置能力,最大限度避免或減輕突發生態環境事件的危害,保障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生態環境局與峽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共同簽署了突發環境事件聯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積極主動應對生態環境領域各類風險挑戰,及時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不斷提高應急處置水平。
(二)聯動的案例
2018年11月,江蘇省常州市一家化工廠發生爆炸事故,導致大量有毒氣體泄漏。當地消防部門和環保部門迅速啟動聯動機制,共同開展應急救援。消防部門負責撲滅火災、救援被困人員,環保部門則負責監測空氣質量,指導附近居民做好防護措施。經過緊密協作,事故得到妥善處置,污染得到有效控制。2019年1月,山東省煙臺市一家化工廠發生火災,現場火勢猛烈,并伴有有毒氣體泄漏。煙臺市消防支隊和煙臺市生態環境局迅速啟動應急聯動機制,共同開展火災撲救和環境污染防控。經過消防部門和環保部門的緊密合作,火災被成功撲滅,同時,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周邊環境未受到嚴重影響。2020年4月,四川省成都市一家制藥廠發生爆炸事故,導致大量有害物質泄漏。成都市消防部門和環保部門立即啟動聯動機制,共同開展應急救援。消防部門負責撲救火災、救援被困人員,環保部門則負責監測環境污染情況,指導附近居民做好防護。經過緊密協作,事故得到成功處置,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實踐表明,消防與環保聯動在處置環境污染事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協同合作,消防部門和環保部門能夠共同應對突發環境事件,降低環境污染的危害,保護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聯動中存在的不足
消防環保聯動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日常工作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是聯動機制不健全、信息共享不及時。
(一)聯動機制不健全
聯動機制的建設主要是指結合應急救援中需要具備的資源條件和部門間的協同參與情況,形成具有系統性和標準化的制度,從而在事故發生后結合事故的嚴重性等級,及時組織相應的應急救援團隊開展工作[10]。目前國家沒有出臺或頒布任何關于消防環保聯動機制的實施辦法和執行標準。災害事故具有突發性,事故時,環保部門相較于消防部門獲得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往往比較滯后,不能快速響應;事故后各部門分別進行原因分析、經驗總結。因此,在政策上沒有形成合力,行動上沒有形成統一。另外,環保部門不能像消防部門一樣24小時全員在崗在位,也很難要求環保部門跟消防一樣的工作機制,也就大大削弱了消防部門和環保部門應急聯動的能力。
(二)信息共享不及時
信息共享就是把信息中的重要內容與其他人共同分享,以便更加合理實現資源配置,節約社會成本。因此,在處理任何事情時,信息共享、交流非常重要。尤其在消防環保應急聯動中,兩部門之間應及時、有效交流、共享信息,這將直接決定對整個應急事件的控制速度和程度。在目前的應急聯動救援行動中,消防部門和環保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不夠充分,導致在火災事故發生時,環保部門無法及時獲取事故起因、事故嚴重程度以及個人工作開展中需要協同配合的主要工作內容等相關信息,影響了應急響應效率,導致消防環保聯動開展救援工作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
四、聯動的建議
(一)健全政策法規
依托當地政府、黨委的支持,根據我國國情和消防環保的發展現狀,按照消防環保開展聯動需求,制定、完善消防環保聯動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消防環保聯動的職責、權利和義務以及相關的法律責任。如政府部門可以制定《消防環保聯動管理辦法》,制定消防環保聯動機制的目標、管理機構和責任、實施步驟、責任主體等,明確消防部門和環保部門的職責和權限。同時,政府部門還應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加強執法合作,形成長效機制,確保消防環保聯動工作的有效實施。
(二)強化信息共享
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許多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在應用消防“119”和環保“12369”應急電話等方法的基礎上,消防和環保部門也可以大力借助網絡信息化平臺,了解易引發環境事故的自然災害、環境等事故信息,從而逐步形成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響應體系,提升消防環保聯動工作的效率和質量[11]。結合國家提出的“互聯網+”模式,消防和環保部門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高消防環保聯動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通過網絡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性。同時,利用智能化技術,如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還可以實現對火災和環境事件的實時監測和預警,提高應急響應速度和準確性。因此,消防環保部門要將應急聯動機制建設作為日常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明確各部門的責任領導和聯絡員,加強日常聯系溝通,做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加快建立并不斷完善符合當地實際的應急聯動工作機制。
(三)完善預案演練
環保部門和消防部門要針對當地的風險行業特點、環境敏感目標等,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評估其危害性與可能性,提出具體的應急處理處置對策,聯合制定應急預案[12]。編制實用、有效的應急預案,定期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聯合演練,通過演練檢驗應急預案的實戰效果、指揮員的決策能力、部門間的協同配合水平、技術裝備和應急物資的儲備保障能力,從而不斷提高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
(四)加強聯合培訓
消防部門和環保部門共同參與制定可行的聯合培訓計劃。該計劃應包括各類事故發生前的預防措施、應急準備工作、應急響應流程、事后管理等,包括發生環境污染事件時,環境監測及污染處理處置等各個階段的詳細內容。通過這樣的培訓,雙方可以切實加強合作,增進彼此了解,實現共同進步,提高工作人員的現場事故處置水平和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環保部門應根據當地行業特點、環境風險和敏感區域等情況,定期為消防人員開展突發環境事件處置技術培訓,使他們了解相關的環境風險和環保處理處置措施。同時,消防部門也應為環保人員提供現場防護等方面的專業技術培訓,幫助他們更好應對火災事故和環境污染事件。通過這種合作培訓,消防部門和環保部門可以更好協同應對火災事故和環境污染事件,這種合作不僅有助于提高雙方的應急處置能力,還可以促進兩個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形成更強大的應急救援合力。
結語
消防環保聯動是新時代我國火災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新模式,為科學應對突發應急事件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重要意義。只有通過消防部門和環保部門的緊密協作,共同守護生態環境安全,才能為人民群眾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馬婧.我國消防與環保部門聯動機制研究[J].遼寧警專學報,2013(02):85-87.
[2]陳朝俊.環境保護與消防應急聯動機制建設探討[J].中國應急救援,2013(04):32-33.
[3]范娟.環境應急管理體系的創新之舉[J].環境保護,2009,425(15):34-35.
[4]張成立.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中消防部隊的環境保護責任[J].應急救援,2016,34(03):259-261.
[5]郭鑫志.消防救援應急聯動能力提升研究——以昆明市為例[D].云南財經大學,2020.
[6]范娟,陳明.環保消防聯動推進我國應急管理新發展[J].環境保護,2009(03):27-30.
[7]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A].2007.
[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A].2021.
[9]何寧,魏捍東.英國消防與環保應急聯動機制對我國的啟示[J].環境保護,2012(09):74-76.
[10]劉云輝.消防救援應急聯動能力提升相關策略[J].消防界,2022(19):40-42.
[11]邊歸國.環保消防聯動處置石化企業及園區突發環境事件分析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4,39(02):41-45,64.
[12]陳影聲.淺談環境保護與公安消防應急聯動的重要性及深化應急聯動機制的建議[J].海峽科學,2013(0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