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謝勇(1987- ),男,漢族,四川簡陽人,本科,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研究方向:消防通信。
摘要:
消防通信保障作為消防救援行動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在應對災害事故、救援行動以及日常消防工作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基層消防通信保障面臨著諸多挑戰。因此,深入分析基層消防通信保障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對于提高消防救援效率、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基層消防;通信保障;現狀分析;對策
一、基層消防通信的重要性和作用
消防通信是指利用有線、無線、計算機以及簡易通信方式,以傳送符號、信號文字、圖像、聲音等形式表述消防信息的一種專用通信方式,是保障應急救援指揮和隊伍管理的重要手段,對于搞好執勤戰備和完成各類應急救援任務具有重要作用。
(一)實現指揮調度的及時性和精準性
基層消防通信系統是消防指揮調度的重要工具。通過通信系統,指揮中心可以及時獲得災害事故現場的信息,并迅速調派救援力量到達現場。在救援過程中,消防指揮員可以通過通信系統與現場消防人員實時溝通,指導救援行動,保障救援工作的及時性和精準性。
(二)提升救援效率和協同作戰能力
基層消防通信系統能夠實現多方面的信息傳遞和資源調配,有利于不同作戰單元之間的協同作戰。通過通信系統,各消防隊伍可以共享實時的災情信息和救援資源分配情況,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救援效率[1]。
(三)加強現場指揮的科學性和決策的準確性
消防現場指揮員在面對復雜的災害場景時,需要迅速作出科學準確的決策。基層消防通信系統為指揮員提供了多種信息來源和數據支持,如實時監控視頻、火場平面圖等,有助于指揮員全面了解現場災情,科學分析形勢,做出正確決策,提高救援行動的成功率。
二、目前基層消防通信存在的問題與挑戰
受復雜地形和極端氣候環境的影響,高層地下建筑、超大綜合體建筑、隧道塌方、冰雪雨凍等災害現場給基層消防站通信保障和救援行動帶來巨大壓力和挑戰。
(一)設備配備不統一
基層消防站通信系統的技術設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性能和效率。然而,由于經費限制、技術更新滯后等原因,許多基層消防站的通信設備相對落后,無法滿足現代化消防通信需求。例如,部分消防單位可能使用老舊的對講機設備,信號覆蓋范圍有限,通話質量不佳,嚴重制約了通信效果。
(二)通信網絡不穩定
通信網絡的穩定性對于基層消防通信至關重要。然而,目前一些地區的通信網絡存在著不穩定情況。由于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網絡信號干擾等原因,通信系統容易出現信號中斷、信息傳輸延遲等問題,影響了消防指揮調度的及時性和精確性。
(三)信息傳遞效率低
在應對突發事件時,基層消防站通信系統的信息傳遞效率往往不盡如人意。信息傳遞環節中可能存在信息不暢、傳遞不準確等問題,導致消防指揮員無法迅速獲取最新的災情信息,無法及時作出決策。此外,信息傳遞過程中可能存在信息丟失或者失真的情況,進一步加劇救援行動的不確定性和風險[2]。
三、基層消防通信保障的現狀分析
(一)通信設備配備不足
目前,基層消防站配備的通信器材主要有350MHz手持臺、衛星電話、4G單兵圖像傳輸終端、高清布控球等裝備。然而,在地下復雜建筑空間內,衛星設備受地形環境因素影響,無法進行對星,部分單位缺少MESH寬帶(窄帶)自組網、中繼臺、轉信臺等地下空間通信裝備,從而會導致深入內部偵察、檢測、警戒、救護等人員崗位缺乏通信保障。
(二)訓練方法比較單一
在日常訓練中,大多數基層消防站是選定本單位訓練場進行通信測試和訓練,與突發的復雜環境無法形成對比。一旦開展跨區域拉動演練,架設地改換為不熟悉的山地或地下建筑,就會出現架設不成功、音視頻傳輸不暢的情況,致使應急通信實戰能力和應變能力不足。缺乏在復雜建筑、地下、山岳、惡劣天氣等極端復雜環境下開展有針對性的通信裝備測試,影響了消防指揮調度的及時性和精確性。
(三)通信人員配備不足
受通信崗位的編制限制,應急通信人員在承擔著應急通信任務的同時,還承擔了本單位接處警系統和網絡維護,也承擔信息化建設等任務,日常工作繁重,影響了應急通信人員對于應急通信設備的保養和應急通信預案的演練,制約了消防救援隊伍應急通信的發展。
四、影響基層消防通信的因素分析
(一)技術因素
1.通信設備的技術水平。先進的通信設備具有更高的信號接收和傳輸質量,能夠在復雜環境下保持較穩定的通信連接。相反,老舊或者技術水平較低的通信設備容易出現信號干擾、通話質量差等問題,影響通信效率和準確性。因此,基層消防單位需要不斷更新和升級通信設備,以保證其技術水平能夠與時俱進,滿足消防通信保障需求[3]。
2.通信網絡的覆蓋范圍和穩定性。通信網絡的覆蓋范圍決定了消防人員在不同地理位置的通信是否暢通,覆蓋范圍越廣,消防救援的范圍就越大。同時,通信網絡的穩定性直接影響著通信系統的可靠性和持續性。如果通信網絡經常出現信號中斷、網絡故障等問題,將嚴重影響消防指揮調度的正常運行。因此,需要加強對通信網絡的建設和維護,提高其覆蓋范圍和穩定性,以確保基層消防通信保障順利進行。
3.技術因素是影響基層消防通信保障的重要因素之一。通信設備的技術水平和通信網絡的覆蓋范圍與穩定性至關重要。通過不斷提升通信設備的技術水平和加強通信網絡的建設與維護,可以有效提高基層消防通信保障水平,提升消防救援效率和質量。
(二)管理因素
1.通信系統的規范管理。通信系統的規范管理是基層消防通信保障的基礎,涉及到通信設備的選購、安裝、維護以及日常運行等方面。通過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可以確保通信設備的正常運行和有效管理。規范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設備維護保養、定期檢測、技術更新等方面,以保證通信系統的長期穩定運行。此外,規范管理還應包括對通信系統使用規程的制定和執行,明確通信系統的使用范圍、操作流程和安全標準,確保通信系統的合理使用和安全運行。
2.人員培訓和管理。基層消防通信保障的有效運行離不開專業人員的支持和管理。因此,對消防通信人員進行全面培訓和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培訓內容應包括通信設備的操作技能、應急指揮知識、通信網絡維護等方面,使其具備獨立運行通信系統和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另外,通過建立健全的人員管理制度,對通信人員的崗位職責、工作任務和績效考核等方面進行明確規定,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確保通信系統的高效運行。
管理因素在基層消防通信保障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通信系統的規范管理和人員培訓與管理兩個方面。通過規范管理通信系統的建設和運行以及對通信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基層消防通信保障水平,確保消防救援工作順利開展。
(三)環境因素
1.自然環境因素。自然環境因素是指地理、氣候等自然條件對基層消防通信保障的影響。例如,地形復雜、山區地帶、森林等特殊環境會對通信信號的傳輸產生阻礙,導致通信質量下降,甚至出現信號中斷情況[4]。氣候因素如惡劣天氣、大風、雨雪等,也可能影響通信設備的穩定運行,增加了消防通信保障難度。因此,在環境因素方面,消防部門需要針對不同的自然環境特點,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和設備保障措施,以確保消防通信系統在各種自然環境下都能夠正常運行。
2.社會環境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密集區、建筑密集區、通信干擾源等。在人口密集區和建筑密集區,通信信號容易受到建筑物遮擋和人口密集的影響,導致通信質量下降。此外,通信干擾源如無線電干擾、電磁干擾等也可能影響通信系統的正常運行。針對這些社會環境因素,消防部門需要加強對通信設備的技術防護和干擾源的管理,確保通信系統穩定運行。
環境因素對基層消防通信保障具有重要影響。在面對不同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時,消防部門需要針對性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強對通信設備的技術防護和干擾源的管理,以確保消防通信系統的穩定運行和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
五、基層消防通信保障對策探討
(一)提升技術手段
1.更新通信設備。通過更新通信設備,可以引入更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升通信信號的質量和穩定性。現代化的通信設備具有更強的抗干擾能力、更廣泛的覆蓋范圍和更高的傳輸速率,能夠更好適應復雜的消防救援環境,提高通信系統的可靠性和效率。消防部門應積極籌措資金,更新落后的通信設備,使其保持與時俱進,滿足消防通信保障需求。
2.完善通信網絡。完善通信網絡是提升基層消防通信保障的關鍵。在這方面,可以采取多種措施,包括擴建網絡基礎設施、優化網絡拓撲結構、提高網絡傳輸能力等。同時,應加強對通信網絡的維護和管理,定期檢查設備狀態,及時處理故障,確保通信網絡的穩定運行。此外,應根據消防通信的實際需求,建立覆蓋范圍廣、傳輸速率快的通信網絡,以提升消防通信保障效果和水平。
通過更新通信設備和完善通信網絡等技術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基層消防通信保障水平,提升通信系統的穩定性和效率,為消防救援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因此,消防部門應重視技術手段的提升,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推動基層消防通信保障工作不斷改進和提升[5]。
(二)優化管理機制
1.健全通信系統管理體系。需要建立健全的設備管理制度,明確通信設備的選購標準、使用規定和維護流程,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和有效使用。要建立完善的設備維護和更新機制,定期對通信設備進行檢測、維修和更新,保證通信系統的持續穩定運行。同時,建立信息管理體系,確保通信系統中的數據信息安全可靠,提高信息共享和傳遞效率。通過健全通信系統管理體系,可以有效提高基層消防通信保障的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2.加強人員培訓與管理。要建立定期培訓機制,對消防通信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包括通信設備操作、通信網絡維護、應急指揮技能等方面的培訓,提高其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的人員管理制度,明確人員職責和權限,加強對人員的日常管理和監督,確保其工作的規范性和高效性。通過加強人員培訓與管理,可以提高通信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工作效率,進一步保障基層消防通信系統的穩定運行。
通過健全通信系統管理體系和加強人員培訓與管理,可以提高基層消防通信保障的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為消防救援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三)應對環境因素
1.對環境因素進行評估與規避。需要對各個消防站點的環境因素進行全面評估,包括地形、氣候、建筑等情況。通過評估,可以確定通信設備的布設位置,避免選擇容易受到地形或建筑遮擋的地點,從而減少信號傳輸受阻的可能性。同時,針對各種環境因素,采取相應的規避措施,如選擇更高的天線位置、增加信號中繼設備等,以確保通信系統的穩定運行。
2.社會輿情管理與應對。社會輿情的波動可能對基層消防通信保障造成影響,如網絡輿情、傳媒報道等可能會對消防工作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引發不良情緒。因此,消防部門需要加強對社會輿情的管理。建立健全的輿情監測機制,及時了解社會輿情動態,分析輿情走向,預判可能對消防工作產生的影響。采取積極有效的輿情引導措施,通過發布信息、開展宣傳教育等方式,引導公眾理性認識消防工作,增強社會對消防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同時,及時回應和處理社會輿情中的疑慮和問題,保持與社會公眾的溝通與互動,維護良好的社會關系。
通過對環境因素進行評估與規避以及加強社會輿情管理,可以有效應對各種環境因素對基層消防通信保障的影響,提高通信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保障消防工作順利開展。
結語
綜上所述,基層消防通信保障是確保消防救援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措施。然而,當前存在的問題與挑戰仍然嚴峻,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通過提升技術手段、優化管理機制以及管理環境因素,可以有效改善基層消防通信保障現狀,提升消防救援效率和質量,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在未來工作中,還需持續關注基層消防通信保障的發展動態,不斷完善相關措施,以應對新形勢下的消防工作挑戰,為構建更加安全的社會環境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
王昉.消防應急救援通信保障體系的現狀與前路探索[J].長江信息通信,2022,35(09):224-226.
[2]徐蓮華.消防應急救援通信保障的信息化建設[J].中國新通信,2022,24(07):10-12+22.
[3]王昌鑫.消防應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設分析[J].消防界(電子版),2021,7(14):42-43.
[4]黃健.建立快速響應的消防救援應急通信保障體系[J].消防界(電子版),2021,7(12):39-40.
[5]張燕.提高消防救援應急通信保障能力的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21,7(0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