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石一男(1993- ),男,漢族,山西榆次人,本科,技術工五級,研究方向:醫院消防安全。
摘要:
醫院作為特殊機構,通常聚集大量患者,為了充分保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安全性,醫院應不斷完善消防安全體系,有效避免消防事故對患者治療造成的不良影響,推動醫院實現高質量發展。目前部分醫院的消防管理工作還存在較多問題。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醫院在消防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問題,并依據醫院工作情況,提出相應的優化措施。
關鍵詞:醫院;消防;信息化
醫院是提供治療的特殊場所,該區域大多存在人員密集的特點,內部環境較為復雜,有著較多的可燃物質,火災隱患相對較多。醫院在經營過程中若出現火災,不僅對設備使用帶來不良影響,還會對患者造成威脅。當前,《醫療機構消防安全管理九項規定(2020版)》針對新形勢下醫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多項新標準,明確要求醫院嚴格依據各項法律標準、行業要求,全面落實消防管理措施,以此充分保障患者治療安全。然而,在2023年北京某醫院在進行內部改造施工時,由于施工人員、醫務人員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識,消防管理制度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發揮,使火災沒能第一時間有效控制,進而導致火災進一步擴大,從而引發了較為嚴重的事故。基于此,醫院應主動順應時代發展,不僅要提升服務能力,還要進一步強化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充分保證群眾的生命安全。
一、醫院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工作機制不完善
1.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當前,盡管部分醫院對此項工作的開展制定了安全管理措施,但在實際執行時所暴露的制度漏洞未能第一時間得到規范處理,相關部門沒有明確工作過程中的主要負責人員,各層級管理人員給醫院埋下了許多安全隱患[1]。
2.醫院工作人員對此項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重視程度。此項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所有醫護人員共同配合,但是目前部分醫護人員對此項管理工作的作用缺乏一定的認知,只重視自身醫務工作,認為該工作與自身沒有任何聯系,并且對火災的發生抱有僥幸心理,不認為醫院會出現火災問題。再加上相關責任制度未得到全面落實,在日常工作過程中缺乏對醫護人員的消防教育,所組織的火災應急演練也不夠嚴謹,還有部分醫院存在嚴重的形式化現象,安全教育培訓的開展只是應付上級部門檢查,并沒有進行全面落實。一旦在醫院發生火災,那將對社會造成極大影響。比如,在2023年4月18日,北京某醫院發生火災事故導致29人遇難。在事后調查發現,醫院雖然設定了消防管理制度,但是相關部門沒有嚴格依據各項法律制度針對此項管理工作的責任制度進行落實,同時在相關工作人員消防意識薄弱的情況下,猛烈的大火導致醫院秩序出現混亂,醫護人員無法做到對患者的有序撤離,進而導致悲劇的發生。
3.消防檢查未得到落實。當前,盡管許多醫院提高了對此項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也在管理過程中充分運用了各項管理措施,但是整項工作的開展并沒有常態化,消防設備、防火巡邏等多項工作沒有得到落實,進而導致此項管理工作始終存在缺陷,管理水平也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建筑結構以及功能性質不穩定
1.部分醫院的建筑結構不具備較強的火災抵抗能力。在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下,國內對醫療的需求也出現了較為顯著的上升。在此情況下,產生了許多矛盾問題。為有效改善患者就醫困難的現象,部分醫院在經營過程中會對自身結構進行整改,以此為大眾提供更寬闊的醫療場所。然而,個別醫院在建設時,沒有針對消防問題展開深入分析,在經過相關工作人員的進一步改造處理后,受到場地、建筑材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醫院難以充分保證所有區域都能夠配備充足的消防設備,部分區域在建設過程中還會占用安全通道,進而導致安全風險急劇上升[2]。
2.缺乏對安全隱患的排查。當前,大多數醫院都擁有住院、門診等多個功能,所投入的醫療設備也相對較多,在患者較多的情況下,所有設備一同使用可能會產生超負荷問題。若相關工作人員缺乏對設備運行情況的排查,將會導致火災的發生,從而對醫院發展、患者治療帶來負面影響。
(三)管理人員專業能力不足
在醫院各項管理工作當中,消防管理工作的開展有著較高的重要性,這對推動醫院實現穩定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此項工作對于相關管理人員的各項專業技能也有著極高的標準,但是目前部分醫院在發展過程中缺乏對此類工作人員的專業培養,使得管理技能無法得到有效提升,難以充分滿足醫院發展過程中對消防工作的各項需求[3]。部分醫院在開展此項管理工作時,為了能夠盡最大限度減少人力成本的支持,會采用兼職的方式。這種操作方式不僅無法充分保障消防管理工作的專業水平,還會導致員工工作量增加,員工難以運用充足的時間學習該工作的相關知識,進而導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很難高質量開展,為醫院消防埋下了安全隱患,嚴重影響醫院發展。醫院相關部門在開展考核工作時,缺乏對此項管理工作的重視,沒有將其納入考核范圍,進而導致許多員工在參與此項管理工作時缺乏積極性,難以充分發揮此項管理工作的作用,員工也不愿意利用空閑時間學習消防知識。為確保此項管理工作的相關制度、措施能夠得到全面落實,醫院應將此項工作納入常態化管理,要求所有工作人員都能夠主動參與消防工作。然而,部分醫院對于此項管理工作存在錯誤認知,沒有深刻認識到消防管理的重要作用,也就沒有在員工考核中加入消防管理,從而導致此項管理工作的質量、效率始終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強化醫院消防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優化消防管理機制
醫院相關部門要及時明確此項管理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員,要將各項管理制度進行全面落實。對此,可以讓醫院相關領導人員擔任此項管理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員,將各項管理制度進行全面落實,同時還要充分結合國家相關部門對醫院消防工作所制定的各項管理要求,持續優化此項管理制度。此外,還要進一步強化分管領導人員的監管責任。在開展此項管理工作時,不僅要明確管理部門,還要將管理內容落實到具體工作人員,使其能夠深刻認識自身職責,以確保各項管理制度能夠高效執行,從而有效減少消防安全隱患。
對于此項管理工作而言,只有納入常態化才能夠充分保證管理工作的成功開展,相關工作人員才能深刻認識到此項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時,相關部門還要針對此項管理工作的開展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相關領導人員也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的開展情況,充分運用各項規章制度,不斷優化醫院消防管理標準。
相關工作人員應積極參與消防知識培訓。通過培訓的方式,不斷強化醫院相關工作人員對安全知識的認知。例如,可以邀請救援人員以自身的專業視角對醫院工作人員進行火災防護、救援指導。醫院還可以定期組織各個部門一同參與消防安全模擬練習,所有部門都需要嚴格依據相關預案標準積極開展人群疏散、逃生等多項工作。當然,為確保消防管理工作質量,可以將上述兩種方法聯合運用,以此使醫院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深刻認識火災隱患,了解防火措施,保證工作人員能夠在醫院發生火災時保持冷靜心理,正確做好各項處理工作,使所有工作人員都能夠充分掌握火災下的逃生措施。通過積極開展火災演練,能夠有效提升工作人員的應急水平,使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沉著、冷靜解決各種問題,從而有效降低火災對醫院的影響[4]。
(二)完善消防管理體系
醫院在前期建設過程中,要深刻認識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合理放置消防指示牌。由于醫院每日需要收治大量患者,許多患者對于醫院的結構并不了解。若此類患者在診治過程中發生火災事故,可能會出現迷路現象,進而錯失最佳逃生時機。因此,醫院相關部門應在安全出口、重點消防部位貼上相應的標志,使患者能夠在入院之后快速了解醫院消防狀況,使其能夠在發生事故之后依據相關標識快速撤離,以此充分保障自身的安全,降低火災影響程度。另外,在醫院患者集中區域,如大廳、電梯等區域,應安裝多媒體設備,為患者以及其他醫護人員播放火災自救知識、醫院消防情況等基本信息,以此不斷提升患者的安全意識,使患者能夠在發生事故之后,充分運用自身在視頻中所了解的相關知識進行處理。
(三)優化管理,建設消防管理信息化操作平臺
由于醫院建設面積相對較大,每個區域都分布著許多消防栓、滅火器等設備,相關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疏漏現象。若此時出現消防事故,消防設備一旦出現故障,將難以得到高效使用。對此,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醫院消防工作的開展可以充分運用互聯網平臺、物聯網等多種操作措施,不斷對消防管理方式進行優化。通過運用信息化操作平臺的管理方式,相關管理人員能夠在工作過程中實時了解醫院所有消防設備的運行狀況,針對消防設備展開遠程監控,從而有效提升醫院對消防設備的管理能力,使得醫院的消防管理工作逐漸實現智能化,不僅能夠幫助醫院減少人力成本支出,還能夠不斷強化醫院相關部門的管控能力,從而有效減少消防隱患。信息化操作平臺主要包括消防巡查、遠程監測等多項功能,醫院在發展過程中應嚴格依據自身實際狀況,合理選取該系統的各個功能,并進行全面落實。通過安排相關工作人員定期針對該設備的二維碼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運用其他移動設備對其進行拍照處理,第一時間將該設備所出現的問題進行上報處理;相關管理人員在了解到設備異常之后,能夠及時投入資金、人員對所有設備展開巡查、整改等處理工作。在整項處理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進行拍照記錄,以保證消防管理工作的開展能夠做到痕跡化,以此有效避免形式化管理現象的發生。在進行監測系統功能的建設之后,相關工作人員就能夠運用傳感設備收集設備運行過程中的相關信息,并運用物聯網實時傳輸至總控中心,從而實現對消防設備運行狀況的監管效果[5]。通過在醫院充分運用消防管理信息化系統,相關工作人員只需要做好對監測設備的安裝,就能夠實時了解醫院消防設備的運行狀況,同時還可以運用圖像方式清晰反映出每個設備的運行狀況,以此為消防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支持,有效降低火災發生概率[6]。
(四)文化環境建設
醫院相關部門在開展消防管理工作時,應及時強化對消防環境的文化建設工作[7]。例如,應當依據醫院發展狀況、消防工作的管理目標等信息,在開展醫院文化建設工作時,適當添加消防知識,同時還要定期組織醫院所有成員一同參與對消防知識的學習、演練,幫助醫院工作人員提升對火災的應對能力,增強自身的安全意識[8]。此外,醫院還應在開展文化活動時,通過多個活動潛移默化培養醫院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使其積極主動投入消防管理工作中。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逐漸加深,醫院門診、急診等多個部門的工作量也在不斷增大。在此情況下,為確保患者在診治過程中的安全,醫院有必要開展消防管理工作。在醫改的持續深化下,提升醫院消防管理能力逐漸成為醫院重點改革方向。因此,在綜合多種因素的情況下,醫院應及時提升對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深入分析消防管理工作的問題,并合理優化管理制度,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積極建設管理平臺。同時,相關部門還要及時強化對員工的培訓、演練工作,幫助員工提高對消防管理工作的認知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使員工在日常工作中,時刻注意消防安全,并全面落實各項消防管理措施,以此推動醫院實現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軍,雍昕,趙陽,等.現代醫院消防安全管理探析[J].創新世界周刊,2022(11):84-85.
[2]戴林,單理宇.“智慧消防”在醫院消防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信息化,2022(10):60-62.
[3]王鋒,焦豐葉,王堯.淺談醫院的安全管理[J].青島醫藥衛生,2022,54(05):398-399.
[4]張孝顏,周宇,關艾.大型公立醫院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探究[J].品牌與標準化,2022(05):123-125.
[5]賴偉剛.現代醫療建筑設計探索與實踐——以潮州市中心醫院易地新建項目(首期)為例[J].住宅產業,2022(07):53-56.
[6]郝亮.醫院高層建筑常見消防安全隱患及對策[J].今日消防,2022,7(08):75-77.
[7]李達.醫院消防培訓考核機制的實踐探討[J].科技視界,2022,12(19):32-34.
[8]董寅煒.網格化管理在醫院消防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及思考[J].消防界(電子版),2022,8(11):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