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長期以來,關于工人權益以及工人為了保護自身權益所發起的集體行動(包括罷工、集會和游行等)都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無法忽略的議題。因此當今的企業在獲取利潤的前提下被要求承擔多方面的社會責任,與之相應的是圍繞企業的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的評判標準。本文以在A股上市且業務量相近的快遞企業為例,對比研究并得出了工人集體行動與公司的ESG評級的社會層面的關系,發現工人集體行動與ESG評級的社會層面具有一定聯系,而對ESG表現的整體影響較小;此外還基于該結果結合企業ESG信息披露進行了探索性研究,對加強信息披露質量帶來參考建議。
[關鍵詞]罷工;ESG;對比研究法;信息披露
引言
在過去的十年里,可持續和負責任的投資(SRI)有了很大的發展,投資者、股東、政府和公司都從中受益,他們不僅要求獲得有關財務業績的準確信息,還要求獲得有關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方面的信息,這已經成為競爭戰略的一部分。ESG在企業內部的信息披露和外部機構對企業的評級上均有體現,然而就該評判標準的目的而言,企業公開的ESG表現與實際情況會不可避免地產生偏差,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因素,企業會在相關披露中選擇性地強調自身的優勢并掩蓋出現的問題;同時,外部機構在掌握不同信息的情況下亦會給出不同的評級。相對于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關于工人權利的議題并不像前者那樣受到非常普遍地關注,除了政治博弈促進該議題的關注者趨于極化以外,工人自身在社會上較少受到關注,這也導致了相關信息的匱乏,進而影響了企業公布ESG表現的準確性,甚至會出現擁有良好數據表現的企業卻不斷被曝光丑聞的反差。
本文的研究意義在于將工人集體行動這一不易披露的信息與現有的ESG評級架構聯系起來,通過一個不同的向度以更全面、客觀地展現企業真實的ESG表現情況,減少企業在不道德行為下各方面的受害者。本文將以快遞行業作為案例,提取已在A股上市且業務量相近的快遞公司作為案例中的樣本,并基于中國勞工通訊提供的集體行動信息結合路孚特和秩鼎所公開的ESG三個維度的數據(重點在社會的部分)進行對比研究;同時也為表現相異于其它快遞公司的特例進行公司之間的對比研究;其后將基于對比研究的結果與對目前企業的信息披露狀況作出的探索性的研究相結合,進而闡述最終的研究結果。
本文的結構組織如下,第一部分主要對ESG和ESG與工人權益的關系進行文獻綜述并分析已有文獻的不足;第二和第三部分介紹和分析案例;最后在第四部分得出結論。
一、文獻綜述
(一)ESG的概念
ESG是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縮寫。2004年,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科菲·安南邀請50家世界頂級投資機構的首席執行官參加聯合國金融組織(IFC)和瑞士政府聯合發起的ESG倡議,討論如何在投融資活動中融入ESG 因素。2005年,作為上述倡議的成果,Ivo Knoepel執筆完成了《誰在乎誰贏》(Who Cares Wins)的研究報告,首次提出了ESG概念,E即環境標準,包括公司吸收的能源和排放的廢物、需要的資源以及因此對生物造成的后果;S指社會標準,涉及公司與其開展業務的社區、人們和機構之間的關系以及它所培養的聲譽,包括勞資關系以及多樣性和包容性,每個公司都在一個更廣泛的、多樣化的社會中運作;G指公司治理,是公司為了管理自己做出有效的決定,遵守法律并滿足外部利益相關者的需求而采取的內部實踐、控制和程序系統。
實踐中,ESG表現為披露、評價和投資等不同環節。其中評價是建設的關鍵環節,是衡量企業績效的工具,通過開展ESG評價,有利于“以評促改”,明確企業在ESG實務中需要著重改進和加強的薄弱環節,推動企業持續深化ESG實踐,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1]。包括大量的數據供應商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產品,總體評級分數、特定問題領域的次級評級、公司排名,以及對公司的ESG表現進行定制評估的工具。根據前全球可持續發展評級倡議組織和報告交流中心的數據,今天有超過100個組織在收集數據、分析、評級和對公司的ESG表現進行排名。
(二)工人權益與ESG的關系
在企業的ESG表現中,工人權益多體現在社會層面,并且在一定情況下與公司治理有關。工人是企業主要的利益攸關者。而企業是不同攸關者的利益集合體,企業的管理層應當同時兼顧股東和其他利益攸關者的利益訴求,不僅應當對資本的主要提供者股東負責,而且應當對其他要素提供者和產品消費者等利益攸關者負責[2]。對于工人來說,ESG內在利益可以是員工參與決策、認可(來自上級和同事的贊揚)、自主權、反饋、給予挑戰性的任務、成就、責任、個人和職業成長等形式,而外在利益的形式可以是加薪、獎金、帶薪休假、有競爭力的工資、年度娛樂計劃、附加福利、工作保障、晉升、免費互聯網設施、彈性工作時間、地點、私人辦公空間、社會氛圍等。
(三)文獻綜述小結
在已有的研究中,學者對ESG的概念、支持此概念的理論以及評價ESG的方法論做了詳盡的研究,亦有一部分學者對ESG中保障工人的權益的部分作出了有限的延伸,但鮮少有文章涉及到工人因維護自身權益中自發作出的集體行動與ESG之間的聯系。因此,本文將以快遞行業為例,同時引入工人集體行動和企業ESG的信息進行對照,為提升ESG披露的科學性和維護相關者的利益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二、案例介紹
(一)行動背景
激烈的價格戰使快遞巨頭陷入低質發展困境。2014-2020年,全國快遞業單票價格由14.65元降至10.55元;2017-2020年,通達系公司剔除派費的單票價格由約2元降至約1元,韻達、圓通、申通的單票毛利由約0.5元降至約0.1元;由于加盟商經營困難、快遞員派費減少,通達系網點異常、快件積壓的現象時有發生[3]。快遞企業自2020年5月起為彌補損失,再次啟動了價格戰,壓低了快遞站點的派費,同時下達了高收件的任務指標,而在此基礎上的2021年初全國范圍內又發生了新一輪的價格戰;派費的減少使加盟商的站點虧損甚至倒閉,而站點的老板面對欠薪的情況選擇克扣工資或是直接逃逸,直接導致了2021年快遞工人罷工的高峰。
(二)案例選擇
相對于其它行業,快遞業務的市場份額被數量有限的大型快遞公司所占有,工人集體行動的數據較為集中;同時考慮到路孚特和秩鼎的ESG評級范圍的限制,本研究將選擇在A股上市且業務量相近的快遞公司作為比較研究的案例。因此,在參與價格戰中的快遞企業將剔除未上市且未有評級的百世和極兔,在海外上市的中通以及側重大件貨物而業務量少的德邦,符合可對比條件的快遞企業共有圓通、申通、韻達和順豐,以上4家快遞公司2021年的業務量均超過了100億件。工人集體行動的統計方式為不同日期和地點所發生過的集體行動事件記為一次,對數據與評級進行對比分析將把重點集中在社會責任總評方面。
三、案例分析
(一)工人集體行動與ESG表現的關系
通過在新浪財經中心和中國勞工通訊所公開的數據進行收集與加工后進行的對比分析可得出下表1:
經過數據與評級的對比分析可知,2021年未有工人集體行動事件記錄的順豐在ESG總體表現較其它公司展現出了微弱優勢,而在社會責任的評價方面,路孚特對順豐的評級明顯優于其它快遞公司;在其余有記錄的三家快遞公司中次數最少的圓通,社會責任表現也體現了一定的優勢;集體行動次數最多的韻達,秩鼎給出的社會責任總評和治理總評為最低;業務量少但集體行動次數較多的申通在社會責任方面也體現了明顯的劣勢。
(二)順豐速運的特殊性分析
相對于另外三家電商快遞企業,作為商務快遞的順豐速運快遞單價較高。順豐速運在建設初期,就明確了自身的市場定位,不與其他民營快遞企業打價格戰,走差異化路線,將客戶目標鎖定在對價格不敏感但關注快遞價值本身的客戶群體上,不做大件的重貨運輸和派送,主要做中高端的文件和小件業務,尤其以商業信函為主。因此,順豐速運在其它快遞企業削價競爭的期間無論是自身的參與度還是受到的影響程度相對較小,從而避免了因站點欠薪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但順豐速運在ESG其它維度的表現中某些方面(如路孚特的治理總評)較其它的公司差,因此在ESG的總體表現中展現的優勢并不明顯。
(三)案例企業的受影響情況
了解企業ESG表現的方法除了參考外部機構對企業的評級以外,還需要參考企業本身的ESG披露質量。然而案例中的四家快遞公司2021年的年度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的ESG披露多是披露其積極的部分或是響應政府的政策,均未提及因削價競爭所造成的欠薪和工人反抗的狀況,唯一具有微弱相關性的是圓通為響應國家七部委發布的《關于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而上調派費作為保障快遞員工權益的補救措施。若將范圍擴大到員工所有權利,受削價競爭影響較小的順豐披露的信息最多,并且較為詳細地描述了對員工的制度性保護,如工會滿意度89.6%、工會訴求解決率97.9%、集體談判協議覆蓋率40.0%、勞動合同簽訂率為100%等[4]。
四、結語
經過工人集體行動次數與相關企業ESG評級的對比后,可以得出工人集體行動與公司ESG表現的社會層面相關,但由于ESG表現也受其它維度的影響,因此在總體表現之間的相關性較小。另外,經過探索性研究可知,由于公司傾向于在ESG披露中釋放更積極的信號,而關于工人權利的關鍵信息則較少披露,對于集體行動本身則更沒有提及。因此,在外部的ESG評級方面較為充分地體現了企業的真實表現,而企業自身披露的客觀性和科學性仍需提高。
本研究主要通過對比分析比較工人集體行動與企業ESG表現的聯系,并對它們之間的聯系進行適當的探索性研究,因此可以為評價企業ESG表現的方法論起到理論方面的影響,以更科學、更透明地方式展現企業的ESG情況,同時也為企業真正落實社會責任提供另一種角度的參考。
由于考慮到數據之間可比性的因素,本文將樣本縮小到了四家業務規模相近的A股上市公司,對其它類型的快遞公司的狀況仍需進一步研究。同時,由于缺乏權威和正規的搜索渠道,工人集體行動的數據需要通過復雜的開源調查,導致統計的數據有一定的誤差。此外,本文研究并未進行一些復雜計算,若能引入大量數據則更能保證對比的準確性和文章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王凱,張志偉.國內外ESG評級現狀、比較及展望[J].財會月刊,2022(02):137-143.
[2]黃世忠.支撐ESG的三大理論支柱[J].財會月刊,2021(19):3-10.
[3]史額黎.極兔快遞的內卷之路:高補貼燒錢起網價格戰后再降派費有縣城加盟商虧20萬[EB/OL].https://finance.china.com.cn/industry/20210514/5571603.shtml 2021年7月9日訪問.
[4]順豐控股.順豐控股2021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R]. 深圳: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1.
作者簡介:廖心濤(2001.9-),男,壯族,廣西南寧人,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公司與財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