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步華

摘 要:高中英語新教材中Reading and thinking板塊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載體,如何利用它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是一個重要的話題。筆者通過教學現狀、思維品質的含義以及Reading and thinking板塊特性,結合新人教版必修三Unit1Reading and thinking的教學課例探究讀思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關鍵詞:讀思課;思維品質
【中圖分類號】G633.4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7-0225-03
1.高中英語教學現狀
高中新教材已使用兩年了,教學理念也隨著《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頒布而轉變。但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對新課標中提到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素養理解得不夠透徹。有些教師把思維品質簡單理解成學生分析語篇淺層信息的邏輯思維,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講解語言點和強調學生識記、背誦。完全缺少批判性思維的求證與創造性思維的求新、求異;缺少對語篇的深度與廣度的探究。因此,如何基于讀思課來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是值得探究的課例。
2.《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思維品質要求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對思維品質的定義是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思維品質體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心智特征。思維品質的發展有助于提升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學生能夠從跨文化視角觀察和認識世界,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新教材的讀思板塊是單元教學的重要部分,讀思課的設置分別從思維品質素養的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著手,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推斷、歸納、概念建構等邏輯思維能力,開展反思性思維的質疑與求證。最終發展不固守陳規、促發想象、善于改變、推陳出新的創新性思維。
3.讀思課培養思維品質的教學模式
Reading and thinking的教學是思維品質培養的主要載體,通過它可以實現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和提升。Reading and thinking能夠充分體現閱讀教學的全過程,包括讀前、讀中、讀后三個階段。閱讀活動設計有一定的層次性且環環相扣,在活動過程中滲透閱讀策略和思維品質的培養。讀前活動通過聽、讀、看等活動輸入淺層素材,讀中運用語言學習活動觀的理念,通過設置不同層次的閱讀活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和探究語篇的主題意義。讀后活動往往設計一些拓展性的問題,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創新性。
4.教學實踐
Reading and thinking不僅傳達了語篇信息、邏輯框架、主題意義、作者觀點、意圖、情感等,還滲透中外文化知識等,特別凸顯思維品質培養的意義和實施途徑。因此,教師在預設的教學活動中要深入語篇分析,明確教學目標、設計不同層次的思維活動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視角分析和理解語篇,并開展思辨活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遷移創新,達成高階思維。筆者以人教新課標必修三第1單元Reading and thinking板塊為例進行分析。
(1)研讀語篇,分析學情,設定教學目標
第一,文本研讀。
[What]文章標題為“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 ?”課文語篇結構清晰,共五個段落,中心句都是在段首。每段的主題句分別為:
①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慶祝節日。
②收獲節幾乎存在于每一種文化中。
③傳統習俗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④節日正變得越來越商業化。
⑤節日是全球人民社會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Why]語篇主要“探究節日與慶典的緣由”,是本單元主題教學的重要板塊之一。語篇提供了兩張插圖,展示了中秋節與母親節。中西節日共存,體現文化自信。語篇的每一段都抽絲剝繭, 層層深入地闡釋why的內涵,目的在于啟發學生的深層思考,體會節日文化的內在實質。
[How]該篇章是論說文,作者以“我們為何慶祝節日”為標題,文章邏輯清晰,每個段落的主題句基本上都位于句首。以“我們慶祝節日的原因”為線索,逐段闡述節日的共性以及發展趨勢,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共鳴,也進一步考慮在全世界各地,盡管節日的名稱和慶祝方式各不相同,但其內在的含義幾乎一致。
第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對中外節日已有一定背景知識。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已經初步掌握了閱讀技巧。但詞匯量有限,要讀懂這篇文章并且順利進行相關討論,需要課前預習生詞和積累與節日相關的表達與話題素材。
基于以上的語篇研讀和學情分析,設定以下教學目標:
①Know about the reasons and the meaning of celebrating festivals.
②Acquire the reading skills about how to identify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③Express ideas on the given topics through critical thinking.
④Arouse the awareness of cultural identity through festivals.
(2)基于語篇,設置課前預習作業
學生在學習語篇前要查閱相關的資料,目的在于英語課堂教學能夠有效獲取語篇信息,所以教師在課前要布置一些有助于課堂教學的課前作業。例如,預習讀思課的生詞、上網查閱與話題有關的中外節日的文化常識等。
(3)設置課堂活動,搭建腳手架
Pre-reading
通過觀看中外一些節日視頻,要求學生觀察中外慶祝節日的習俗的共性與差異。然后通過free talk 引導學生回答Why do you think people celebrate different festivals?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基本上可以得出這樣的答案:Because people would like to remember famous figures;in order to celebrate important events;because of religions…為下一步閱讀語篇提供一些預設答案,以便培養學生的閱讀預測的思維能力。
While-reading
第一,引導學生梳理語篇結構,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學習策略。
①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underline the key sentence in each paragraph.了解每一段的主題句通常是段落的第一句,但有時也會落在語篇段落的其他地方。引導學生學會尋找主題句的方法,側重于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
②關注語篇標題"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通過設問"What's the type of this reading text?"引導學生判斷語篇類型,學生通過語篇的五個相關段落的瀏覽得出argumentative (論說文)。設置表格填空的形式讓學生在整體瀏覽語篇的過程中從各個段落中獲取"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的原因,如表 1。
學生通過語篇的整體閱讀回答慶祝的五個理由,引導學生填出每一段中能夠高度概括本語段的關鍵詞,如common/similar/changes/commercialization/importance,從整體上把握語篇的論證內容,訓練學生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第二,深層次閱讀語篇,促發批判性思維的形成。
組織學生深度閱讀語篇的各個段落,根據語篇設置基于語篇又超越語篇的問題:
Questionl: What do most festivals seem to have in common?
Question2: Why do you think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find these things important?
Question3: What do you think of festival customs that have already faded away?
引導學生通過研讀第一段和第五段,關注節日的different和common之處,并總結出文章的主旨,節日有很多不同之處,但是都在宣傳美好的精神和積極的態度,首尾呼應,從語篇信息解決Questionl和Question2。根據語篇第三段的主題句:Custom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festivals, but sometimes they can change over time.明確該句表達的前后由but連接形成鮮明的對比。引導學生反思 fading away festivals 和 new festivals, 讓他們對customs消失或出現以及背后的原因進行探究,讓學生說出逐漸消失的節日和傳統習俗,以及對這種現象的看法,解決Question3。這一過程涉及情感與態度、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這種引導學生根據語篇進行合理的推斷,然后讓學生組織語言進行口頭表達的輸出,不僅能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還會提高學生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促進學生高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post-reading
超越語篇遷移,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語篇的第四段涉及節日的商業化現象的思考部分,學生在語篇中找出并分析作者的弦外之音完成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commercialization?得出結論后要求學生聯系實際,節日的商業化現象普遍存在,青少年已經成為節日商業化潮流的主要消費群體之一。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契機引導學生探討How do you feel about this trend? Why?學生可以圍繞當下火爆的雙11購物節、618大促銷(國內)、黑色星期五(國外),談及自己的感受。并對學生的消費觀進行正確引導。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商業化節日的內涵與傳統節日的內涵之間聯系與區別進行探究,打開學生思路。鼓勵學生創造性地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態度,促進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5.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必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和提升。教師要充分領悟英語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明確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充分認識思維品質與Reading and thinking板塊的分不開。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深入分析語篇,確定教學活動思路,幫助學生搭建思維腳手架,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梅德明,王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