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珠
摘 要:寫話是習作的基礎,是學生從口頭語向書面語轉變的過程。小學低年級是開展寫話教學的主要階段,也是培養學生作文興趣和作文能力的重要時期。語文課程標準將低年級段習作目標定位為“寫話”,因此,教師應充分把握該學段要求習作要求,將寫話訓練貫穿于教學始終,讓學生在寫話中享受樂趣、建立自信,夯實好作文基礎,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做好鋪墊。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寫話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7-0216-03
在低年級語文學習中,寫話就是讓學生將想說的話用文字表達出來,表面看起來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過程,但寫話卻是不少小學生的“心頭病”,有的學生甚至一提到寫話就頭腦短路、無話可說。究其原因,在于低年級的學生剛開始系統性地學習語文,在字詞的積累上少之又少,導致其表達時不知怎么形容、不知怎么表達,且要想寫出流暢、規范、有條理的話語,需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但這個階段的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邏輯思維偏弱,因而在寫話時容易出現混亂無章、不知所云的情況。長此以往,學生無法感受到寫話的樂趣,興趣也就逐漸消失殆盡。那么,如何提升學生的寫話質量和寫話能力?筆者認為,興趣和方法二者缺一不可。因為興趣是驅動學生參與學習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去說話、寫話,而要想讓學生寫出的話更加規范、工整,就需要教師教予其寫話的方法,讓其有話想寫、有發法可循,進而寫出具有獨特性、豐富性和規范性的內容。
1.情境激趣,讓學生想寫
情境教學法是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主要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或目標,有目的性地創設帶有情緒色彩的生動場景或情景,以喚醒學生的情感,引發其態度體驗,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其理解能力的目的。在寫話教學中,教師可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興趣特點和認知規律,創設豐富的寫話情境,讓學生能夠通過聽、看、演等方式,獲得豐富的感官體驗,進而調動其參與寫話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彩色的夢》一課時,這是一首充滿童趣的童話詩,為讓學生領悟到詩詞的內容和意境,筆者先帶領學生朗讀該詩,并在朗讀的過程中配上富有優美、動聽的音樂,并在多媒體上播放色彩絢麗的畫面,為學生創設一個如夢如幻的“彩色夢境”,使其獲得猶如身臨其境般的體驗和感受。在這樣的朗讀情境中,教材上的文字將由平面變得具象,在學生的眼中,他們仿佛都活了過來,紛紛蹦跶到了學生的腦海里。隨著一字一句地閱讀,學生不僅能領略到詩歌語言的節奏美,還能感受到詩歌中營造的意境美,使其感悟能力得到一步步強化。在此基礎上,筆者讓學生想一想:如何你也有一大把的彩色鉛筆,你會用來干什么呢?通過情境的鋪墊,再結合老師的引導,接下來的寫話便變得順理成章,學生在寫話時都表現出了盎然的興趣,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將想法表達出來。
除此之外,小學生都有著很強的表現欲望,喜歡參與各種表演活動,他們在表演時不僅會有豐富的動作,還會說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句子。不少小學生在平時無法與語言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卻能在表演的時候脫口而出,究其原因,在于表演時學生將自己融入了表演情境中,其大腦會隨著表演進行完整的思維活動,而語言的表達就是其思維的結果。因此,創設表演情境可促進學生有話可寫,有話可說。例如,在教學《文具的家》一課時,筆者在課堂上組織了角色扮演活動。首先根據教材內容,由筆者扮演“媽媽”、學生扮演“貝貝”進行朗讀對話,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其次,在學生把握課文內容后,筆者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想象一下貝貝書包里的文具盒是怎樣的一個“文具之家”,里面除了橡皮擦、鉛筆、轉筆刀,還可能存在哪些“成員”。最后,筆者設計了“文具之家”中的各種角色,讓學生分別扮演“橡皮擦”“鉛筆”“轉筆刀”等文具,并要求扮演文具角色的學生,在表演時需要拿上相應的道具,用幾句簡短的話語來介紹自己,可以從文具的外形特點、具體功能等角度,用相應的語句進行表達。這樣一來,學生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表演興趣,紛紛躍躍欲試,想要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表演,并在表演時妙句迭出。表演活動結束后,筆者為大家布置了寫話任務,讓學生嘗試將剛才表演時說出的內容,一一寫在紙上,寫話教學也由此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2.語句仿寫,讓學生學寫
仿寫是指模仿范文練習作文。仿寫不是照抄,而是讓學生在理解范文的基礎上,根據自身對事物的認識,寫出與范文形式或句式相似的作文。我國宋朝時期的著名教育家朱熹曾說過,古人作文,多以模仿前人而作,蓋文學既久,自然純熟。模仿是創作的先導,更是低年級小學生的天性特征,且他們大都善于模仿。鑒于此,在寫話教學中,教師可從仿寫訓練入手,引導學生“依葫蘆畫瓢”,去領悟和學習優秀范文的語句特點和寫作方法,逐漸從仿寫走向創作。例如,在教學《四季》一課時,文章內容極富童趣,讀起來也朗朗上口,而且作者在文章中運用了大量的擬人手法,將四季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通過文本閱讀,學生能感受到四季的不同之處,但學生的生活閱歷不足,因此仍需教師的引導,促使其展開想象。如筆者先帶領學生有情感地朗讀課文,感受文章字里行間透露出的四季之趣,接著引導學生找一找,課文內容在表達上有哪些相似之處;學生經過反復閱讀后發現,草芽、荷葉、谷穗的名字都是由疊詞組成,如“尖尖”“圓圓”“彎彎”,且幾乎每段內容的結尾都以“我是……”來體現該事物代表的季節。于是,筆者讓學生在閱讀該課文后,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想一想,還有哪些事物可以代表某個季節,并嘗試模仿課文中疊詞的運用,說一說不同季節景物的特點。同時,筆者將學生分成各個小組,每個小組4人,然后讓學生先在小組中討論自己喜歡的季節,每人都要對不同的季節進行描述,并模仿課文句式進行對話,再分別將對話內容寫下來,小組4人湊成一首《四季詩》。最后,筆者讓每個小組將自己組仿寫的詩齊讀出來,再讓其他組來進行打分,看看哪個小組寫得更好、更有趣。又如,在教學《霧在哪里》一課時,筆者在帶領學生閱讀課文后,要求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霧把哪些事物藏起來了,以及這些事物被藏起來之后,出現了什么樣的景象。待學生掌握該課文內容后,筆者再要求學生根據文章句式“無論是……還是……都……”進行仿寫練習。大多數小學生對“霧”似乎再熟悉不過了,但在準備仿寫時,仍有不少學生卻不知如何下筆。于是,為了調動學生的思維,筆者讓學生將自己代入“霧”的角色中想象:如果你是“霧”,你會把什么藏起來?并出示了一些圖片,其中有公園、校園、游樂場、動物園等。有了熟悉事物的助力,學生在寫話時思如泉涌,有學生便寫到:“我要把學校藏起來,不論是教學樓,還是操場,都看不見了?!边€有學生寫道:“我要把公園藏起來,不論是滑梯,還是樹上的鳥窩,都看不見了?!碑攲W生能熟練對“霧”進行仿寫后,筆者決定拓寬寫話范圍,帶領學生走出課文,結合自身的經驗,對該句式進行更多的仿寫創新。學生經過思考和探討后,寫話思維進一步發散開來,于是就有學生寫到:“無論畫畫,還是唱歌,她都很擅長?!边€有學生寫到:“無論是烈日當空,還是刮風下雨,爸爸都會來接我放學?!睆姆聦懙絼撟魇切W生寫話的必經過程,通過引導學生對范文進行仿寫,可以幫助其克服“無從寫”的畏難心理,使其在仿寫中逐漸掌握到寫話的方法和技巧,進而由仿寫到會寫,開啟寫話創作大門。
3.以圖促寫,讓學生樂寫
(1)依托教材插圖,看圖寫話
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相比枯燥的文字而言,他們對擁有艷麗色彩或豐富形象的圖畫更加感興趣,因此,教師可以依托教材插圖,引導看圖寫話,促進學生寫話能力的發展。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幾乎每篇課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不僅能為學生帶來視覺上的美好體驗,還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其聯想到更多的畫面和內容。對此,教師可以以圖促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插圖來展開寫話。例如,在學習《小猴子下山》這一課時,筆者發現學生不論是對這個故事,還是課文中的插圖都非常感興趣。于是,筆者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結合故事內容,結合觀察每段內容對應的插畫進行想象,逐漸在腦海中形成完整的故事情節。在這則故事的最后,小猴子將大西瓜丟掉去追小兔子,但小兔子跑了,最后小猴子什么都沒得到。對此,筆者讓學生結合最后一張插圖,想象小猴子回家的路上可能會發生什么事,并將自己想象到的內容,寫成一個新的小故事。
(2)結合自主創作,先畫后寫
很多小學生在還不會寫字的時候,就喜歡畫圖,畫圖是其表達個人理解和內在情感的重要方式。對此,教師可結合低年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寫話教學中引導學生先畫后寫,這樣不僅能滿足學生的表達欲望,還能讓其一邊畫畫一邊思考,將自己的創作想法盡可能地表達出來。例如,在二年級一次寫話訓練中,筆者以“我們的校園”為主題要求學生展開寫話,在寫話之前,筆者先讓學生將自己眼中的校園以繪畫的方式呈現在紙上,并為自己的圖畫配上簡單的文字或話語,介紹自己的校園,并寫出自己想說的話。“校園”是學生非常熟悉的場所,不論是校園的環境,還是校園生活,每個學生的都有著自己“眼中的校園”,于是在接下來的繪畫創作中,學生畫出來的內容都不盡相同,如有的學生非常喜歡學校的花壇,因此在繪畫時,側重突出了花壇中的各種花卉植物,并配上文字:“我的校園真美啊,花壇里面種著各種漂亮的花,有菊花、牡丹花、水仙花,經常會看到漂亮的小蝴蝶來光顧這些花兒?!倍械膶W生非常喜歡運動,于是在紙上畫了一個大大的操場,里面有籃球場、乒乓臺,以及在操場上上體育課的老師和同學等,并配上文字:“操場上真熱鬧,同學們有的在打籃球,有的在打乒乓球,還有的在跳繩。小明和小強在比賽跑步,老師一聲哨響,他們健步如飛地沖出了起跑線。”豐富的畫面能為學生帶來視覺感官享受,使其大腦思維被充分激活,進而調動其內心切實感受,產生寫話的欲望。可見,以圖促寫,不僅能拓寬學生的想象空間,還能激發其創新思維,使其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4.日積月累,讓學生會寫
學生的寫話能力也不是一出情境、一篇范文或是一幅圖就能提高的,而是需要教師不間斷地監督和學生持之以恒的練習。同時,學生的“寫話課堂”不是只有學校教室的課堂,生活才是作文之源,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寫話課堂延伸到課外、拓展到學生的生活中,讓學生在親身經歷、親自感受中去說話、寫話,逐漸由“怕寫”到“會寫”。對此,教師要將低年級寫話教學融會貫穿于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多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從生活中發掘寫話素材,發現生活中的點滴趣事;回歸到大自然里,體驗和感受課本以外的世界,在走走看看中,領略冬去春來、寒來暑往;還要鼓勵學生經常與家長、與同學說一說、議一議,將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感受或感悟寫一寫、記一記,逐漸養成愛觀察、愛寫作的好習慣。相信只要學生通過日積月累,寫話能力一定會逐步獲得提升。
5.結語
綜上所述,低年級寫話教學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開端,也是最關鍵、最重要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充分結合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通過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開展有效的仿寫訓練和依圖寫話練習等方式,讓學生產生寫話的興趣,學會寫話的方法,并在日積月累中從“怕寫”轉變為“會寫”,逐漸提升寫話能力,為將來作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教有法,而無定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要不斷努力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寫話指導,以滿足不同階段、不同時期學生的發展需求,進而推動語文教學事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彬.加強針對性,讓指導“看得見”——小學語文低段寫話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新作文,2021(36).
[2]穆紅玉.以趣促寫 拓展延伸——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J].讀寫算,2021(30).
[3]鄭琛.緊扣生活 掌握方法 遷移運用——低年級寫話教學現狀分析與改進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1(09).
[4]蔡蓉.小學說話寫話教學策略優化的思考與實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17).
[5]陳夢瑤.讓寫話綻放光彩——小學語文低段寫話教學策略初探[J].考試周刊,2021(66).
[6]陳學紅.借助看圖寫話,培養寫作能力[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