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敏 許敏 張開顏
摘?要:經濟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對企業的內部管理結構及財務管理標準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數字經濟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財務模式已無法滿足企業日漸增大的業務需求,財務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文章分析了“大智移云物區”等信息技術給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帶來的機遇及挑戰,闡釋了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數字化發展趨勢,并針對準備建設或正在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企業提出建設策略,力求為我國企業財務管理效率及質量的提升帶來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數字經濟;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財務管理;數字化轉型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15-0000-00
引言
伴隨企業財務管理的轉型與升級,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我國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眾多企業開始探索并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2005年中興通訊建立了我國第一家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正式打開了財務共享服務在我國企業中發展的大門。此后,諸多大型企業集團如長虹、華為、海爾等都開始建設自己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我國的普及與發展提供了許多可取的經驗。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了從借鑒模仿到自主創新的發展過程,并結合中國的國情和企業自身的特點逐漸發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比如:中興的財務云、長虹的業務驅動價值管理等,都為其他企業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更為我國在財務共享服務領域的學術研究提供了實踐平臺。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上指出,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快速發展期,我們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杠桿培育新動能。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持續進步與發展,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我國逐漸邁入到了數字經濟時代。在“大智移云物區”等新技術風起云涌的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新型生產要素,“上云用數賦智”成為主導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數字經濟背景條件下,開展企業智能化建設并推動企業戰略轉型升級,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將是企業智能化建設的重要實現手段。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一個由企業總部統一控制、能夠對各個分子公司實施財務信息共享的業務系統,它能夠將企業內部較為分散的、高度重復且標準化程度高的業務流程集中進行處理,充分發揮企業的規模經濟和資源整合的效益[1]。伴隨“大智移云物區”等信息化技術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創新發展,如何將新技術和新理念深入到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么,還有待進一步探討和研究。
1?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現狀分析
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在內的新興技術取得了突破性的創新發展,其在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中的應用不斷深入,在促進企業財務管理優化升級的同時,也給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
1.1?職能定位落后,工作潛能受到限制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打破了傳統財務獨立運行、各個部門相互分離的模式,形成了共享的服務體系,最大程度上加強了企業對成本的把控,實現了成本節約的目標,并促進了財務管理效率的提升。因此,當前階段大多數企業為了實現節約成本的目的,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集中核算功能作為其主要職能,將會計核算作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主要工作,導致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實際工作潛能受到了限制。事實上,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作為獨立的系統,其在為財務部門工作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與企業內外部的其他工作部門形成了聯系,在促進企業業務、財務和技術的融合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伴隨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其在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財務預測和智能決策等方面都應有相當程度上的提升。但是現階段,大多數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職能缺乏合理的定位,使得其助推企業發展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其潛在的工作價值也需企業進一步開發和利用。
1.2?財務信息數量龐大,處理效率難以保證
數字經濟時代,大數據技術能夠在龐大的數據資源中快速檢索獲取所需的信息,且形式較為多樣化,在企業的財務信息中也主要表現為信息的爆炸性增長以及數據結構的多元化趨勢。據調查顯示,2011年全球范圍內數據的總數量約為1.8ZB,而2020年已經突破35ZB,約是2011年的44倍。在數據急速膨脹的時期,企業的財務信息也隨著規模的擴大而大量增加,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于財務信息的處理效率已遠遠趕不上企業業務活動的發生速度。其次,更多、更繁雜的數據實現了被記錄和存儲的可能,這也要求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夠將更多的非結構化的數據集中到一起,比如將視頻音頻、電子商務、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這些影響財務決策的信息集中化處理,在大量的碎片化數據中提取有效信息,促使企業更加高效的利用財務數據,以滿足企業的財務決策和經營決策。因此,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否在海量的數據資源中快速挖掘企業所需的數據信息并進行數據處理,是當前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亟待解決的問題。
1.3?財務工作智能化,人員管理有待加強
人工智能技術通過計算機模擬人的行為和思維過程運行及工作,具備豐富的感知、行為和學習能力,已經較為廣泛地應用在了醫療、軍事、教育等諸多領域。自2017年起,人工智能也相繼被引用到了審計及管理會計等領域,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較大影響。人工智能通過計算機程序,模擬人的行為來代替財務人員進行一些基礎的、重復性較高的工作,簡化了財務人員的工作[2],但也給企業內部的人員管理帶來了沖擊和挑戰。首先,人工智能技術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中的廣泛應用,使基礎的財務核算工作不再耗費人力資源,降低了企業對財務人員的數量要求,但對財務人員專業素養的要求大大提高。其次,業務處理流程的標準化和智能化,導致企業原有的業務人員需要被重新分配崗位,企業需要對新上任的員工及時進行崗前培訓,以適應新崗位的工作需求。最后,隨著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信息技術的逐漸加強,企業對共享中心運營管理人員、信息技術人員的要求也隨之增強,對專業性人才的需求大幅提高。因此,當下企業對人才引進以及專業人才培養等人員管理的制度規范亟需完善。
1.4?云端信息存儲機制,數據安全存在風險
云計算技術和移動互聯網的有效結合為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運行提供關鍵技術支撐,云計算技術通過云端數據存儲為企業提供實時數據共享的服務,因此,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移動互聯網的性能存在較高的要求[3]。如果網絡的速度較慢或者運行不暢,很有可能導致無法及時獲取數據信息,從而影響整個企業工作的進展。而且,移動互聯網性能的好壞也關乎數據的安全性,如果網絡出現問題,極有可能造成數據傳輸的中斷,導致會計信息丟失,從而影響整個財務數據的應用。其次,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利用互聯網和云計算技術把數據傳輸至云端,將財務信息與企業信息進行集中整合;同時,云計算技術的發展使各個分子公司原本各自獨立的ERP系統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融合在一起,將企業本部和各分子公司的信息在云端實現共享,對企業的信息技術及信息系統有著較高的要求[4]。一旦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范性能較差,就極易受到黑客攻擊或被病毒侵入,輕則導致信息或數據的丟失,嚴重的可能會泄露企業的機密文件,給企業帶來難以估計的損失。因此,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情況下,解決云端數據安全問題,保障企業的平穩運營是當務之急。
2?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數字化發展趨勢
2.1?向大數據分析中心轉變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核心在于共享,而信息及數據的共享離不開大數據的挖掘和存儲技術,加快推進大數據技術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有效結合,有利于推動企業的發展。目前,伴隨數據庫及其管理系統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充分運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已成為企業的數據中心,存儲著企業日常業務活動所產生的大量數據信息,但與此同時,有一部分企業在花費了大量存儲成本的基礎上,卻沒有創造出實際的價值,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伴隨“大智移云物區”信息技術的發展,大數據技術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日益顯現,企業的管理者逐漸認識到大數據給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帶來的巨大作用,并逐步開始挖掘其潛在的價值。因此,未來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勢必將從數據存儲中心向大數據分析中心轉變。
2.2?內部管理趨于移動化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既承擔著財務核算的職能,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內部控制。此前大部分企業的內部控制都存在著審批流程繁瑣、審批時間過長的問題,尤其是受到地域和時間上的限制,導致一些需要領導簽字的審批環節耗時較長,影響了企業業務活動的處理效率,因此,優化企業內部管理,簡化審批流程是各大企業都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隨著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引入移動互聯技術,共享平臺與移動互聯網得到了有效結合,內部審批環節被遷移到了移動端,使得審批者可以通過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隨時隨地處理工作,從而解決企業現有的員工報賬難、報賬慢等問題。同時,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費控系統的建設提供了新的要求和技術上的支持,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可以將商旅報銷等事項進行統一監管,讓報銷管理和商旅管理變得移動化、智能化,縮短報銷流程,從而提升企業的運作效率。可以預見,企業內部管理方式的移動化發展,是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未來的發展趨勢。
2.3?共享服務趨于虛擬化
由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存在前期投入較大,企業資金難以周轉,導致成功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企業多為大型企業,眾多中小企業難以成功建設。但是伴隨云計算技術的產生和發展,以及云計算技術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中的廣泛應用,促使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逐漸向著虛擬化及商業化的方向發展。未來,隨著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第三方商業化服務平臺的產生,通過采用在作業團隊中配置虛擬客戶端的方法,大大降低初期資源及資金的使用,減少前期IT技術的投入,這將會有更多的企業建立虛擬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因此,基于云計算的發展,眾多大型企業將依賴自身的發展優勢,利用云服務向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提供云端的在線技術支持,逐步開展外包服務,并通過租用等方式幫助其他中小型企業促進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云端化發展,進一步促進我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商業化發展。
3?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策略
數字經濟時代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與發展成為企業財務未來轉型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內的新興技術取得了突破性的創新發展,其在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中的應用不斷深入,也給當前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與優化升級帶來了新的要求。針對不同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現階段的普遍問題以及數字化發展趨勢,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設策略。
3.1?加強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重視程度
企業管理層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關注與重視是企業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基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有效構建與運行能夠給企業帶來諸多益處,如,統一企業的流程標準,促進組織結構及財務人員轉型,方便信息管理,降低財務與經營風險等。企業管理層應當關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給企業帶來的成效,順應信息化發展的潮流,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當下做到及時更新觀念,勇于直面“大智移云物區”等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沖擊和挑戰,著力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其次,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推廣過程中,企業管理層應不斷收集企業內部和外部市場中的信息反饋,建立完善的運行機制并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促進企業財務管理的轉型升級。
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次重大變革,涉及到企業內部管理的多個層次的多個方面,其中對組織結構的調整以及對員工的調動規模較為龐大,因此,獲得企業內部員工的認可與支持,對企業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尤為重要。首先,應在企業內部進行宣傳和教育,通過宣講的方式向員工介紹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優勢,提高員工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認可程度;其次,加強對員工工作專業性的培訓,提高員工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工作的適應程度,促進財務轉型;最后,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促使員工在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時能夠積極配合,有效避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企業推廣過程中的阻礙。
政府應著力發揮引導者的作用,一方面通過出臺各項政策鼓勵與支持企業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進一步加強企業對共享服務的重視程度,從而促進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更好地發展;另一方面健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相關法律法規,有效規范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市場秩序,促進新的信息技術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健康有序發展,推動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我國企業中的普及與發展。政府還可以采取提供專項資金的方式,為企業紓解建設成本過高的壓力,降低企業因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而產生的財務風險。
3.2?合理搭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基本結構
結合流程再造和資源整合等相關理論,可以初步搭建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基本組織結構,如圖1所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通常可以由“財務應用共享平臺”和“財務信息共享平臺”兩個部分組成,前者主要針對財務數據以及會計的具體核算過程進行匯總共享,后者則對企業信息、資源及客戶和供應商之間的信息進行匯總和處理,同時還可以通過對專業的理論進行匯總分析,幫助企業構建理論分析的框架。其中,財務信息共享平臺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不斷完善企業內部對數據和信息的處理過程,以達到降本增效、降低風險等效果。因此,針對有意愿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企業來說,可以按此基本結構進行初步建設,重點關注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關鍵結構和必要的環節,并在此基礎上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及發展方向,做出適當的調整。
3.3?推進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優化升級
3.3.1?推進職能定位向智能決策方向轉型
普華永道曾對三百多家跨國公司的財務職能定位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各大企業的財務職能都正逐漸從財務核算和管理向提供決策支持的方向上轉變。近年來,在眾多企業的財務職能中,財務核算所占的比重大幅下降,而為企業提供財務分析和決策支持所占的比重逐漸提高[5]。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作為企業財務處理的核心與關鍵,根據企業管理層的指示,能夠高效完成企業財務活動的處理工作,其財務職能的定位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應當推進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職能定位向智能決策的方向轉變。將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等技術引入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共享中心的信息系統進行優化管理,為企業管理會計的信息化發展提供技術平臺,充分挖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潛在工作價值,運用平臺的數據存儲和運算分析,加強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發揮的作用,對企業的預算決算的分析提供財務決策上的支持,進而促進企業財務、業務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
3.3.2?依托商業智能建設大數據分析平臺
目前,商業智能作為一種數據分析處理技術,通過數據倉庫存儲信息,采用線上分析處理以及數據挖掘的專業技術優勢,幫助企業快速進行數據信息的分析和處理,最后通過數據展現技術予以呈現。基于商業智能的大數據分析平臺,首先對不同渠道的不同信息進行收集、管理和分析,剔除其中一些與財務分析和決策無關的信息,并對企業所需的數據信息進行提取、轉換形成數據倉庫,之后采用數據挖掘技術對數據倉庫中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并得出結論,最后以簡單明了的數據圖表等形式展現給企業的管理者,為企業的財務分析及決策提供數據上的支持。通過建設基于商業智能的大數據分析平臺,能夠利用智能化、自動化的數據處理系統,更加清楚數據間的相關性,加快企業數據獲取和分析處理的速度,提升企業的數據分析能力,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的價值[6]。
3.3.3?建立健全人員管理體制機制
在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后,眾多的財務人員將從基礎的核算處理工作中解脫出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只保留了較少的人員就足以應對日常財務活動的處理工作。如何安排被替代的員工,如何提高員工的專業水平,將成為企業人員管理工作的重點。首先,加強對企業基層財務人員的培訓與考核,通過崗前培訓提高人員基本工作能力和職業素養,增強員工對崗位的適應性;同時,可以采取在線學習和考評的方式,定期對員工進行職業能力和專業水平測試,增強員工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專業化業務處理能力。其次,建立健全專業人才培養及引進制度,增加專業人才儲備,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順利運行提供保障。企業應高度重視并培養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運營管理及信息系統管理的相關技術人員,可以采取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兩種方法:在企業內部為相關技術人員提供教育培訓資源,引導其不斷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及技術水平;在企業外部采用人才引進的方式,對具有專業技能的人員提供就業優惠政策,如通過提高薪資待遇的方式不斷吸引人才。
3.3.4?完善信息系統數據安全保障機制
數字技術的發展對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當及時建立健全數據安全保障機制,以增強對數據資源的保障能力。首先,為了保障數據傳輸的穩定性,企業需要加強自身的網絡保障措施,設置備用網線,提供備選方案。其次,加強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網絡運行的安全防護措施,定期對相關軟件和系統進行維護和升級,減少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網絡出現被黑客攻擊或被病毒侵入的風險。同時,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財務云系統的管理人員進行資格認證,嚴格限制機密數據信息的管理權限,減少數據被盜竊的可能性。伴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服務外包的逐漸普及,企業還可以通過將企業內部的服務器與外部租賃的服務器分開放置的方式,在運行過程中采用各自獨立的網絡系統,增強對內部數據的安全防護,也減少對外部數據信息的干擾,方便外部企業能夠對自身的數據資料進行獨立管理,以增強數據的安全可控。
參考文獻:
[基金項目]2021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數字經濟時代下高校智能財務發展研究”(項目編號:2021SJA0215)。
[作者簡介]王慧敏(1993—),女,漢族,江蘇淮安人,碩士,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許敏(1964—),男,漢族,江蘇徐州人,博士,北京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后,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數字經濟;張開顏(1997—),女,漢族,山東曲阜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財務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