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姝豫
從北京的首都國際機場啟程,航線穿過寒冷的北極圈。飛機舷窗之外,既有刺眼的閃電,也有玫瑰色的黎明。跨越8514千米,下了飛機,人已身處法國。Bonjour,Paris!
飽滿充實的學習生活
我很幸運能夠通過中法兩國老師的選拔成為一名交換生,在大三期間赴法國留學。這段經歷不僅讓我在專業學術上得到了莫大的提升,同時也是我人生中極其難忘的一段美妙旅程。
法國的大學與中國的大學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異。
法國大學的課程時間安排與國內的不同,每節課有兩個小時,課程之間沒有休息時間,上午四個小時聯排上課是常事,十分考驗學生的耐心與專注力。但在一周五天內,學校必定有一天“全校休息日”,比如我所在的洛林大學,每到周四全校的本科生就可以休息,外加周六和周日,每周共休息三天。此外,法國人還有“搭橋”的習慣,也就是說當周一遇上法定節假日時,學校會在周五也調整休息,以此搭成連續的假期。
我在法國學習的專業是Lettres Modernes,中文翻譯為近現代文學。國內許多大學的法語專業對法國文學的授課模式都是框架式,即按照時間順序讓學生大致了解幾大文學流派。但法國的大學實行的是學者型教育,教授會在自己研究的課題范圍內挑出一到兩本作品,在一個學期內帶領學生共同研究,對某一個流派進行深入探索。剛開始學習時,這種教育模式對我來說有很大的難度,因為我只學習了兩年的法語,對法語中的修辭及法國文人的價值觀都不是特別了解。好在法國的同學們非常熱情,他們會主動和我分享課堂筆記,當我對文章產生疑問的時候,他們也會主動為我解答。雖然我們的母語不同,但這份友愛成為我們深入交流和互相了解的紐帶。
法國的學期考試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筆試,即現場撰寫論文;另一個部分是口試,需要學生拿到題目后和教授進行一對一面試,闡述自己的觀點。這對我的法語寫作和口語能力來說是莫大的考驗,一開始我也不能拿到十分滿意的分數,但是在不懈的努力下,終于得到了提高。
在法國的大學中,老師的授課并不是告訴學生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而是引導和鼓勵學生要有自己的思考。我曾問過法國的一位教授:“您認為一篇論文得高分的標準是什么?”她的回答是,論文的內容沒有標準答案可言,她想看到的是學生自己的思考,既要有屬于自己的想法,也要遵循相當嚴密的邏輯。如果沒有自己的東西,即便論文的文筆再好也是無用的。法國老師的教學帶給了我巨大的啟示,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不僅獲得了相當多的專業知識,而且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更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正如法國哲學家帕斯卡所說:“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人類因思想而偉大。”
獨立生活的喜與悲
在赴法國留學之前,我曾毅然決然地和父母說,我這輩子都不會學習做飯,下廚對我來說是不可能的。然而,到了法國之后,我的廚藝突飛猛進。
法國人的工作與生活以“悠閑”二字著稱,學校餐廳只有周一到周五的中午提供餐食,每天晚上和周末都需要自己解決吃飯問題,完全不像國內大學的食堂一樣實惠、管飽。而且法國餐廳的價格很高,這就意味著不能每頓飯都下館子。于是在法國的獨居生活中,我從一個只能勉勉強強炒熟土豆絲的“小白”,變成了西式甜點會烤蝴蝶酥、中式菜肴會炸小酥肉的大廚。
因為申請到了歐盟獎學金,所以我如愿以償分配到了大學里的公寓。雖然我的房間只有九平方米,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床鋪、獨立衛浴和廚房都很齊全,生活很是舒適愜意。然而剛到法國的時候,這間九平方米的小屋里偶爾會積滿我的鄉愁。情況往往是,早上一睜眼,看著潔白的天花板,我的眼前就出現了武漢的車水馬龍,仿佛又嗅到了熱干面香噴噴的麻醬的味道,長江大橋飛躍在天際,地鐵軌道交通可以把我從武漢最西邊的漢口帶到最東邊的光谷。但回過神來,我還是得打開冰箱,拿出草莓果醬、酸奶和牛角包,開始新一天的生活,屬于法國的一天。
國際視野的不斷開闊
與其稱自己為“法國留學生”,我更愿意自稱為“歐洲留學生”,因為歐洲許多國家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并且其鼓勵留學生在不同國家流動。我在法國留學期間走遍了歐洲近十個國家,體驗了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在游歷的過程中開闊了自己的眼界。憑借法國的學生卡和留居證明,留學生可以在任何一個歐盟國家享受到和本國公民一樣的優惠待遇,比如我持有法國的學生證,去德國和比利時等國家的博物館就可以免票或得到學生折扣。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內保存著倫勃朗的名畫《夜巡》,凡·高博物館內收藏的《向日葵》在綻放,盧浮宮里《蒙娜麗莎》的微笑依然迷人。同時,我也看到了許多不同的風景。在巴塞羅那的海岸,哥倫布雕塑的手正指向新大陸的方向;維也納的黑死病紀念柱上,國王用他的金王冠來向上帝換取臣民的生命;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教學樓里,科學家們正奮力刷新著人類知識的高度。
我很感謝在法國留學的這段經歷,它成為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節點。在法國的學習和生活中,我的法語口語水平和文學專業素養得到了飛速的提高,學會了真正的獨立思考,也漸漸學會了獨立生活。出國留學對大學生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歷練,我們能用自己的雙眼去觀察世界上另一個角落里發生的故事,了解其他國家的人的價值觀,體驗不同的生活,在學術上也能感受到來自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
時至今日,我仍時而想起在法國留學的那段時光,窗外是摩澤爾河在潺潺流淌,夕陽的余暉映射在樹林中。心自由,無牽掛,自己則在堅忍獨立中慢慢地長大。
成為一名交換生的途徑有很多,如參與學校之間的交換項目。但要想真正得到出國留學的機會,最重要的就是在平日里努力學習,保證自己擁有一個好成績。除了在學習方面努力,同學們也要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多參加一些學生活動和志愿者活動,這會讓你在書面申請材料和面試中給國外的教授留下更好的印象。
以法國留學為例,留學申請通過之后,同學們就可以走例行流程了。這個流程需要你抓緊時間準備許多材料,比如語言成績證明,法語專業至少要達到TCF(法語知識測試)或DELF(法語學習證書)的B1水平,最好能達到B2及以上水平。此外還需要父母的存款證明、出生公證(中英法翻譯本)、成績單的學信網驗證等,部分同學還要考慮在國外租房的事宜。
留學路漫漫,前期需要我們耐心做好準備,但不必亂了陣腳,只要時刻留意留學政策和新聞,根據老師的指示去做,加上留學小伙伴之間的互相幫助,相信整個留學的過程必定會順利和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