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佳
斯金納將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是指在環境中增加某種刺激,使得反應概率增加。在教學中,教師對表現出色的學生給予贊許等都屬于正強化。負強化是指當某種刺激在有機體的環境中消失時,反應概率增加。負強化物也就是厭惡刺激,是有機體力圖避免的刺激。例如學生之所以學習是為了避免考試不及格。懲罰和負強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負強化是增加反應的反應概率,而懲罰則是抑制反應發生的概率。任何導致反應減少的過程都是懲罰。
利用以上理論,我制定了“紅黑榮耀格”班級管理制度,在學生們最喜歡的游戲之一“王者榮耀”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在行為習慣方面也為榮耀而戰。榮耀格=紅格總數-黑格總數-綠格總數。最終獲得的榮耀格可以在期末的各種評優評先中獲得優勢,而且可以購買喜歡的東西,例如各種小禮物或“免作業”資格等。
一、采用懲罰機制,減少學生不良行為
(一)正懲罰
獲得黑格的班級規定:1.每天的作業缺交,缺交一科得到一個黑格;2.值日逃跑;3.作業被老師批評;4.午休被本班午休管理員登記批評;5.眼操不認真被本班眼操管理員登記;6.課間操沒有帶隊徽被本班紀檢委員登記;7.早讀不認真讀書被值日班長登記。
獲得綠格的班級規定:1.課間操未帶隊徽被學校學生會登記;2.眼操不認真被學校學生會登記;3.升旗禮服裝不符合被學校學生會登記;4.自習課被學校學生會登記;5.午休被學校學生會登記;6.早讀不認真被學校學生會登記;7.課堂紀律差,惹老師生氣,被老師批評;8.自習課紀律差,惹老師生氣,被老師批評。如果是全班都吵鬧,全班都登記綠格和取消評優資格。這些數據都由值日班長每天到學校的紀檢黑板登記處查看。
一個綠格等于五個黑格,獲得黑格和綠格,其實利用了斯金納的正懲罰,即為了減少學生的某種行為而采取呈現厭惡性刺激。如果有些學生不重視期末的榮耀格總數該怎么辦呢?我們采用的辦法是每周要匯總一次,當黑格總數達到3個及以上時,要找班主任或值日班長背書,由班主任或值日班長現場抽語文、政治或英語的課文,學生放學后到老師處背誦或默寫。
(二)負懲罰
班級重視自習課、課堂紀律和作業情況,課堂或自習課因為講話被批評的,記錄綠格一個,寫500字反思并記錄檔案,獲得一份違紀通知書,需要父母簽名,并取消期末一切評優資格。本學期累計缺交作業6次及以上的,寫500字反思,獲得一份作業缺交嚴重通知書,需要父母簽名,并取消期末一切評優資格。
取消評優資格其實利用了斯金納的負懲罰,即為了減少學生的某種行為而采取消除獎勵性刺激。
二、善用強化機制,增加學生良好行為
(一)正強化
獲得紅格的班級規定:作業被老師表揚;做好人好事,例如幫助老師或同學……我們在期中進行一次匯總,期中表彰大會上,我們會統計出紅格總數最多的前15名學生,如果這些學生的黑格總數小于或等于1個,那么可以獲得“最美有才內秀12班人”,為其頒發榮譽證書,并在家長群和班級公眾號上進行表彰宣傳,激發學生的個人榮譽感。
(二)負強化
班級學期拍賣會前,班主任會先征求各位科任教師的同意,希望各位科任提供一些“免作業”的福利給學生。學生可以對這些免作業項目進行拍賣,拍賣會上起價是30個榮耀格,每次加價必須大于5個榮耀格。每年這個活動都是學生們最喜歡的活動,一是他們可以買到“免作業”資格,二是榮譽感讓他們覺得平時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對于榮耀格比較少的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刺激,他們下個學期自然也會爭取賺多點榮耀格。
此舉措其實也是利用了斯金納的負強化理論,學生為了不寫作業而努力爭取榮耀格,從而逐漸改善自己的行為。
三、增強機制的作用
如何把外部動機轉為內部動機是關鍵。大多數初中生處于內部動機欠缺的階段,實驗證明增強其外部動機在短時間內是有效的。而且一旦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成了一種自然而然的自我要求。例如班級的跳繩打卡,很多學生能每天堅持跳繩一分鐘,雖然一開始他可能是為了增加一個紅格,屬于外部動機,但是后來他堅持下來發現對自己身體好,能提高自己的體育成績,那么就變成了一種自主行動,這就把外部動機轉化為了內部動機,此時他看重的也許已經不再是一個紅格這樣的外部獎勵,而是處于對自身的滿足感的美好體驗。
班級管理中的任何措施都是為了讓學生在這個集體中找到歸屬感。若班級的措施能使得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去追尋自我歸屬感,那么這樣的措施必定能帶來學生們的變化,讓班級向更美好的方向發展。
本欄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