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萍 周淼葭

地處成都、重慶、西安、蘭州四大城市幾何中心的四川省廣元市,自古就是南來北往商賈云集之地,這里山川秀美、生態宜居;這里資源富集、潛力巨大。
當前,廣元市正認真落實四川省委“總牽引、總抓手、總思路”的總體布局,大力實施“1345”發展戰略,緊扣加快建設川陜甘結合部現代化中心城市“一個總體定位”,加速推進通道優勢向經濟優勢、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環境優勢向競爭優勢“三個轉變”,深入開展產業集聚提速、城市能級提升、民生保障提質、干部爭先提能“四大行動”,聚力實現中國綠色鋁都、大蜀道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養度假勝地、脫貧地區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和成渝地區北向重要門戶樞紐、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典范城市“五項目標”,在新征程上奮力寫好中國式現代化廣元篇章。
完善鏈條 千億鋁產業厚積薄發
湛藍晴空之下,一邊是剛剛完成主體工程建設的廠房,一邊是陳列規整的試生產鋁板帶,這是位于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袁家壩鋁產業園的四川萬順中基鋁業有限公司。
“這家企業擁有相對完整的鋁壓延加工深加工技術,具備覆蓋大部分高精度鋁箔、鋁板帶產品能力。項目在今年5月建成投產后,對加強廣元市鋁產業鏈條、做大做強做優鋁產業基地將發揮重要作用,有力推動鋁箔原材料及鋁箔產業向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化發展。”2月28日,廣元市委書記何樹平向前來調研的四川省縣域經濟學會會長、省委省政府決咨委副主任唐利民一行詳細介紹高精鋁板帶箔生產項目的具體情況,項目建成后可形成年產50000噸雙零鋁箔坯料板卷、80000噸鋰電池正極用鋁箔坯料的生產能力,廣元市對此寄予厚望。
同樣位于袁家壩鋁產業園的四川廣榮鋁精深加工項目年產可達10萬噸,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5億元、上繳稅收600萬元、解決就業100余人。此外,作為廣元市綠色水電鋁生產企業的中孚鋁業,年產量已達43萬噸。目前,廣元中孚高精鋁材正在加快實施年產5萬噸高純鋁材項目,積極謀劃實施高純鋁下游高壓電容器鋁箔、高性能導線、集成電路基板、鋁空氣電池等項目,打造高純鋁鏈。
由此可見,廣元市作為四川省布局發展鋁基材料產業唯一基地市,已基本建成“綠色水電鋁—鋁精深加工—鋁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鏈,正在著力打造西部地區重要鋁基材料產業基地。
為優化鋁基材料產業布局,科學有序壯大產業規模,全面提升產業發展效益和綠色水平,早在2021年12月就出臺了《廣元市鋁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為廣元鋁基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規劃指引。而在不久前印發的《廣元市工業經濟提振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中,進一步提出要聚力打造中國綠色鋁都,包括加快鋁基材料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搶抓川渝鋁產業鏈協同發展機遇,在新型合金、高強高模鋁材等領域開展合作研發,促進兩地電解鋁、氧化鋁產業優勢互補。
針對鋁產業未來發展規劃,廣元市發改委主任彭仕揚告訴《當代縣域經濟》記者,廣元還將積極發展再生鋁,充分利用川渝地區汽摩、建材等消費市場集中和當地天然氣資源豐富條件,通過逆向物流和引進廢鋁資源打造循環再利用體系,支持高效低碳電解技術開發利用,促進電解鋁單位產品能耗達到行業標桿水平。到2025年,力爭實現鋁產業總產值1000億元以上。
以商招商 帶動關聯企業落地生根
從袁家壩鋁產業園到石龍工業園,僅需15分鐘車程。
四川白龍湖飲品有限公司就選址于此。走進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天然山泉水、電解質水、無糖氣泡水等健康飲品有序碼放在一旁,產品類型十分豐富。正在贊嘆時,一位公司負責人遞給記者一瓶企業生產的白龍湖青檸味電解質水,開蓋品嘗了一下,入口清涼,回味甘醇。
何樹平介紹,白龍湖小分子水生產項目計劃分兩期建設,目前均已竣工投產。值得一提的是,二期果蔬飲品生產線于2022年5月簽約后,僅4個月時間就讓24000瓶/小時、年產5萬噸果汁飲料的生產線全面建成投產,速度之快,嘆為觀止。目前,該企業共有3條生產線,年產能達39萬噸。

無獨有偶,與四川白龍湖飲品有限公司相鄰的四川依能飲品有限公司正在如火如荼建設廠房、安裝設備。
“這個項目是‘以商招商’‘二次投資’的典范,依能公司對企業帶動力強,先后在開發區招引落地白龍湖小分子蘇打水、優珍食品飲料及包裝配套等項目3個,總投資20億元。”彭仕揚介紹說,該項目市場潛力很大,依能系列飲品是“中國知名品牌”,連續3年年均銷售額在10億元以上,在華南、華北等地區市場占有率20%以上。如今落地廣元,綜合效益將會很可觀,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產40萬噸系列飲品,年產值達10億元、上繳稅收1300萬元。
記者在園區走訪時發現,彭仕揚所說的3個項目不僅毗鄰,更是互為鏈條。以優珍食品飲料及包裝配套項目為例,其屬于全鏈條產業項目,配套建設瓶坯、瓶蓋、無菌膜、罐裝、包裝材料、飲品等11條生產線,其生產的包裝產品不僅可以滿足白龍湖小分子水和依能產品,更與名仁等國內知名品牌長期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其建成后將填補食品飲料包裝材料的市場空白。
從這些項目的落地投產可以看出,良好的營商環境贏得企業青睞,不斷變優的園區環境獲得群眾好評。如今,廣元經開區不斷完善園區配套功能,一個個工業園區變成一個個產業新城,“園區成片、產業成鏈、企業成串、服務成線”正變為現實。
通道優勢 國際鐵路物流園錦上添花
2022年8月底,廣元市委工作會議提出:“努力把通道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優勢,讓現代物流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那么,廣元的通道優勢表現在哪里?區位上,廣元位于成都、重慶、西安、蘭州四大城市的幾何中心,“北向東出、南向西進”,可謂四通八達。
隨著蘭渝鐵路、西成高鐵相繼通車,嘉陵江“黃金水道”再次全江通航,廣元成為四川省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5種交通運輸方式齊備的市(州)之一,于去年入選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名單。
此外,廣元還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城市、中歐班列(成渝號)必經之地,寶成、廣巴、蘭渝、西成4條鐵路在此交會,做到了縣縣通鐵路,成為四川省第二大鐵路樞紐。

這均為廣元市建設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奠定了堅實基礎,廣元國際鐵路物流園項目就在此時提上了日程。
記者在現場看到,物流園建設場地的紅字標語激勵人心,多臺車輛與機械設備往來穿梭,勢必要跑出建設加速度。“這是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基金)支持項目,從立項審批到開工建設僅用了3個月。”彭仕揚的話印證了記者先前的判斷。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800余畝土地統籌利用,布局了運輸組貨、海關監管、多式聯運、集裝箱管理、綜合保稅等功能,由此形成鐵路物流園區。
“我們在去年就已初步形成《廣元國際鐵路港控制性規劃專題研究》成果,瞄準廣元市境內12個具備鐵路專用線接軌條件的貨運站場,深入開展廣元鐵路專用線布局研究,著力打造以廣元國際鐵路港為主體,寶成、蘭渝、廣巴等沿線多個鐵路站場為支撐的‘1+N’鐵路物流產業布局,預計可新增鐵路物流園9700余畝、提升全市鐵路貨運能力8000萬噸/年。”廣元國際鐵路港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項目建成后,將填補川陜甘結合部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綜合保稅中心等空白,構建“一站式”多式聯運綜合服務中心、集裝箱運營中心,促進廣元常態化開行國際班列,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供應鏈體系,為推動廣元通道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提供強有力支撐。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廣元市發展改革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