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召開航天技術應用及服務產業2023年度工作會,落實“一穩、兩抓、六推進”工作要求,確保高質量完成年度各項經營任務目標。
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張忠陽,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鄧紅兵,董事會秘書、總經理助理,總部有關部門領導,各院主要領導、兩大產業相關領導,專業公司、直屬單位領導、專職董監事及相關人員,集團公司首批產業鏈鏈長及專精特新有關企業領導,各相關單位所屬重點公司、上市公司主要負責人、專職監事及相關人員等參加會議。會議由鄧紅兵主持。
會議指出,2022年集團公司大部分單位營業收入、利潤水平穩步提高,兩大產業戰線廣大干部職工貫徹落實集團公司工作會議和領導干部會議精神,以實現“三高”全面發展為目標,緊扣“一穩、兩抓、六推進”工作要求,落實“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狠抓深化改革,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水平持續提升。2023年,將繼續推動產業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持續推動兩大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
張忠陽表示,2022年,集團公司各單位產業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更加清晰,產業發展的重點和主體更加明確,產業管理工具也更加規范高效。他強調,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根本依據,將聚焦推進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大力推進航天兩大產業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繼續充分利用融合發展優勢,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航天+信息化+”產業新業態,推動兩大產業高質量發展。
張忠陽針對后續工作提出4點要求:一是要準確把握新形勢新要求,強化使命責任與央企擔當,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產業高質量發展上來;二是要強化戰略管控的落實落地,明確各級責任與管控要素,持續提升經營管控基礎水平及治理水平;三是要聚焦優勢領域優化資源配置,狠抓重點工作見實效,打造支撐兩大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優勢主體;四是要提升經營發展能力,加強產業風險防控,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全年重點工作與經營目標。
鄧紅兵強調,各單位要堅持“一穩”,確保“穩中求進”完成全年目標,落實集團公司提出的“一穩、兩抓、六推進”重要舉措;要堅持“兩抓”,聚焦核心重點,樹立典型示范,將建設產業鏈鏈長和專精特新企業作為今后一段時間產業發展調結構的核心重點來抓;要堅持多措并舉,務求實效,以有力舉措激發產業發展的活力,服務好國家、地方和集團公司產業發展。在后續工作中,各單位一要高度重視兩大產業發展的經驗總結和新時代改革發展的專項研究工作;二要全面推進關于股權投資和公司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實現各級對經營投資管理動態的實時跟蹤;三要繼續壓緊各級責任,推動兩業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真正落地落實落細。
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衛通作為廣電安播和重要通信保障的重點單位,圓滿完成全國兩會安播和重要通信保障任務。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云崗衛星地球站承擔了面向海內外地區轉播大會盛況以及向海內外媒體機構傳送會議相關節目素材的重要任務,共投入150余人次,每日現場盯防32處、檢測重要傳輸節點210個、累計檢測信號1萬余次、累計巡檢線路300余公里,圓滿完成兩會廣播電視安全播出保障任務。中國衛通所屬衛星測控中心、業務運行中心、地球站及香港亞太大埔衛星測控中心等各單位強化協調、密切配合,圓滿完成了兩會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和重要通信保障任務。
為解決國內加氫站建設和運行維護成本高、周期長、關鍵設備大多依賴進口等問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六院101所在國內率先開展了以液氫儲存加注為技術路線的液態儲氫加氫站研制,研究燃料電池車用液氫存儲加氫站工藝、控制及安全流程,解決液氫增壓汽化等技術瓶頸,形成液態儲氫—增壓汽化—高壓氫氣加注總體技術方案,解決了液氫在加氫站內運用的工藝實現和運行策略問題。攻克液氫過流腔相變抑制技術,研制了45MPa級高壓液氫泵,填補國內技術空白,為實現國產化替代創造條件。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六院11所源動力公司成功與客戶簽訂銅箔成套裝備合同,合同額逾8000萬元,將參與年產1.5萬噸高精度儲能用超薄電子銅箔項目建設,助力雙方全年業務布局,實現2023年度戰略合作首季“開門紅”。
近年來,六院11所源動力公司在新能源領域持續突破,搶抓產業快速發展機遇。一方面,加快現有裝備制造工藝、結構設計、精度控制等核心技術突破與產線建設,鞏固銅箔特種成套裝備的市場地位;另一方面,通過與下游企業在銅箔生產工藝上的積極合作,提升銅箔生產全線設備的技術水平,從廠房、設備、人力、財務等方面加大資源配置,多措并舉保交付,實現產能翻番。2022年鋰電銅箔裝備新簽合同逾11億元,再創新高。
近日,航天長征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2023年首臺套半廢鍋航天爐整裝啟運,實現了公司新年保交付的開門紅。
半廢鍋氣化爐利用輻射廢鍋對高品位熱能進行回收和利用,提高氣化爐的技術指標,降低能耗和運行成本,更有利于節能環保,更符合減碳的理念和要求。相較于立式裝配方案,臥式裝配在裝配精度、焊接質量、裝配時間等方面更有保障,為此,航天工程公司就裝配方案與氣化爐制造單位進行了多輪溝通和協調,設計了相應工裝,并制定出了嚴密的臥裝方案。此次任務中,創新使用臥裝方案的大膽實踐,成了行業內氣化爐研制生產的一個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