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荊南、巴蜀詩歌為中心"/>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貫休入蜀時間考論
——以其荊南、巴蜀詩歌為中心

2023-06-01 18:19:35逯元玲
泰山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逯元玲

(泰山學院合作發展處,山東 泰安 271021)

貫休(832—912)為晚唐五代時期的著名詩僧,詩書畫皆馳名當時。貫休七歲出家,一生輾轉多地,游學弘法,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歌,與皎然、齊己合稱晚唐五代三大詩僧。貫休圓寂后,其詩歌由其弟子曇域編為《禪月集》而得以流傳,現存詩735 首。

晚唐五代戰亂頻仍,為求得一方清凈安身之處,貫休于古稀之年率弟子入蜀,深得前蜀王建禮遇,度過了十年美好時光后圓寂。貫休所創作詩歌極少表明年代,故其行蹤及詩歌編年成為貫休研究乃至唐詩研究的重要內容。貫休入蜀時間為其生平活動中的一件大事,又涉及數首詩歌的系年,故不可不察。由于文獻記載不明確或錯誤,學界對貫休入蜀時間多有爭議,如馬凌霜利用相關文獻認為《益州名畫錄》記貫休“天福年入蜀,王先主建賜紫衣”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編《唐詩選》中貫休“昭宗天復(901—904)中定居西蜀,受到王建禮遇”皆有誤,并據《郡閣雅談》“后入蜀,值王建稱藩”的記載認為王建稱藩為907年,貫休至蜀當在天復七年(907)。①馬凌霜.貫休入蜀的時間及生卒年補正[J].文學遺產,1981(4):13.田道英依據相關文獻及曇域《禪月集序》“十年已來,迥承天眷,無何,壬申歲十二月……奄然而絕息。”考證貫休于天復二年暮春從黔中到白帝城,是年秋天開始西行赴蜀,并于天復二年秋到達成都。②田道英.貫休生平系年[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4):116.張海認為《唐才子傳校箋》考訂“貫休被黜黔中在天復二年初,天復三年秋貫休已在蜀”的說法有誤,提出貫休入蜀時間可定在天復二年冬末,至遲不超過天復三年初春。③張海.貫休入蜀考論[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尹楚兵對學界關于貫休入蜀時間的考證做了集中梳理,并對各種說法做了評判,以《全宋文》卷二九七楊億《金繩院記》“(貫休)師自壬戌游蜀”及相關文獻為依據,認為貫休入蜀時間為天復二年。④尹楚兵.唐代作家考辨二題[J].文學遺產,2006(5):132—134;尹楚兵.《唐五代文學編年史》商訂[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0(1):131—132.馬凌霜認為王建稱藩為907年有誤,認為王建907年稱帝,稱藩應為天復三年受封“蜀王”。

綜合學術界對貫休入蜀時間的討論,目前集中在“天復二年”及“天復三年”兩種說法。筆者對以上各家對貫休入蜀時間及路線的考察均存有疑義,認為貫休入蜀時間為天復三年秋,所經路線為自南岳衡山啟程,“過洞庭,趨渚宮,歷白帝”,達成都。

一、貫休“天復二年”入蜀說存疑

田道英以貫休弟子曇域《禪月集序》證明貫休天復三年入蜀是正確的,但又認為“《禪月集序》中提到的‘十年以來’不必認為是確數,貫休達蜀時間定為天復二年秋較妥”。其之所以將貫休達蜀時間定為天復二年秋,是認為貫休《春晚寄張侍郎詩》作于天復二年暮春,為貫休赴蜀途中所作。貫休《春晚寄張侍郎詩》全詩為:“遐想涪陵岸,山花半已殘。人心何以遣,天步正艱難(注:時昭宗在岐下)。鳥聽黃袍小,城臨白帝寒。應知窗下夢,日日到江干?!雹伲ㄌ疲┴炐?,陸永峰,校注.禪月集校注[M].成都:巴蜀書社,2012:282,231,342.“時昭宗在岐下”,據《資治通鑒》卷二六二、二六三載,天復元年十一月,朱全忠進逼京師長安,中尉韓全誨劫昭宗至鳳翔,天復三年正月始還京。故此詩作于天復二年暮春無誤,但“為貫休赴蜀途中所作”則令人生疑。因為天復三年春,貫休還在江陵,還為荊帥成作《上荊南府主三讓德政碑》(詳見后文)。從全詩內容及背景分析,此詩為貫休于天復二年暮春,離開其流放地黔中(今重慶市彭水縣)前往荊州,途徑白帝城時所作。如“為貫休赴蜀途中所作”,則應從黔中沿涪陵江西下至涪陵,再沿長江逆流西上至重慶,進而入成都?!板谙敫⒘臧丁睘樽髡呦胂?,此詩于白帝城所作,“寄”給遠在涪州的好友張侍郎。此“張侍郎”又見于貫休《秋末寄張侍郎》:“靜坐黔城北,離仁半歲強。霧中紅黍熟,燒后白云香。多病如何好,無心去始長。寂寥還得句,溪上寄三張?!雹冢ㄌ疲┴炐荩懹婪澹WⅲU月集校注[M].成都:巴蜀書社,2012:282,231,342.關于貫休流放黔中事,據《北夢瑣言》卷二十“詆訐朝賢”條載:“沙門貫休,鐘離人也。風騷之外,精于筆諸,舉止真率,誠高人也。然不曉時事,往往詆訐朝賢,它亦不知己之是耶非耶。荊州成中令問其筆法非耶,休公曰:‘此事須登壇而授,非草草而言?!闪钽曋?,乃遽于黔中。因病以《鶴詩》寄意曰:‘見說氣清邪不入,不知爾病自何來。’以詩見意也?!雹郏ㄎ宕O光憲,賈二強,點校.北夢瑣言[M].北京:中華書局,2002:364.而《宋高僧傳》卷三十《梁成都府東禪院貫休傳》:“融為休作集序,則乾寧三年(896)也。尋被誣譖于荊帥,黜休于功安,郁悒中題硯子曰:‘入匣始身安’。”④(宋)贊寧,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7:750.今貫休詩集《禪月集》中有數首詩歌關涉其流放地黔中,未見有涉及流放公安者,或許《宋高僧傳》貫休本傳記其流放“功安”乃“黔中”之誤。

關于貫休流放黔中的起始時間,田道英認為貫休流放黔中在天復元年暮春。貫休《與劉象正字》“獨居三島上,花竹映柴關。道廣群仙惜,名成萬事閑。病多唯縱酒,靜極不思山。唯有逍遙子,時時自往還?!雹荩ㄌ疲┴炐?,陸永峰,校注.禪月集校注[M].成都:巴蜀書社,2012:282,231,342.劉象于天復元年春授秘書省正字官職,詩中未提及貫休自己放逐黔中事,估計此詩作于劉象登第后至貫休遭貶黔中前。⑥田道英.貫休詩歌系年[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5):55.據《新唐書》卷一九《劉建鋒傳》:“乾寧元年,取潭州,殺武安節度使鄧處訥,自稱節度留后……(馬)殷至,(張)佶坐受其謁,既而率將吏推殷為留后,詔即除檢校太傅、潭州刺史。殷以成、楊行密、劉隱皆養士以圖王霸”⑦(宋)歐陽修.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5482.及《宋高僧傳》貫休本傳“比謁荊帥成,初甚禮焉,于龍興寺安置。……尋被誣譖于荊帥”來看,荊南節度使成欲圖王霸,禮遇高僧貫休。從晚唐五代圖霸一方的君主信仰佛教的舉動來看,皆有佛教治國意識形態、轉輪王信仰傳統,禮遇高僧幾成為通例?,F未見成禮遇其它高僧的資料,貫休在成心中的地位是極高的,貫休遭貶黔中是成一時氣憤所為,一年以后又重新招致身邊,受到禮遇。貫休流放黔中,心情是壓抑悲憤的,見貫休《秋末寄張侍郎》“靜住黔城北”、《秋過相思寺》“瘴鄉終有出,天意固難欺”、《游云頂山晚望》“黔南在何處,堪笑復堪悲”。上文所舉貫休《與劉象正字》詩絲毫不見壓抑之情,盡顯貫休一貫之灑脫、率真及崇尚自由之性情,故貫休流放黔中在天復元年暮春應無疑義。貫休在結束一年的流放生活后,荊帥成于天復二年暮春將貫休召回荊州,并未從黔中入蜀。田道英以貫休弟子曇域《禪月集序》“遂乃過洞庭,趨渚宮,歷白帝……遂達大國(成都)”中“歷白帝”與《春晚寄張侍郎詩》作于白帝城混為一事,全然未顧“過洞庭,趨渚宮”,想當然認為貫休自黔中至白帝城進而入蜀,故其結論并不令人信服。

張海上揭文以貫休《蜀王入大慈寺聽講》中自注“天復三年作”及描寫秋景,認為天復三年秋貫休已在蜀,此為確論。然張??加嗀炐荨肚锬┘膹埵汤伞吩娮饔谔鞆投昵?,貫休天復二年初被黜黔中,此論有誤,上文筆者已考訂。張海又以貫休《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作于天復三年正月前,貫休已在蜀,進而認為貫休于天復二年深秋開始從黔中出發,經三峽,沿長江逆流而上,于是年冬末,至遲不超過次年(即天復三年)初春到達成都。張海以《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第三首中“惆悵鑾輿尚未回”為唐昭宗天復元年十一月,朱全忠進逼京師,中尉韓全誨劫昭宗赴鳳翔,天復三年正月己巳還京事,此有誤。“惆悵鑾輿尚未回”并非指韓全誨劫昭宗赴鳳翔事,而是朱全忠脅迫昭宗遷都洛陽事。據田道英考證,此詩題中的“蜀王”指前蜀王建。王建于天復三年八月進爵蜀王,故此詩作于天復三年八月后?!拌庉浬形椿亍碑斨柑煸晏普炎谑苤烊颐{迫遷都洛陽之事,故貫休《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的寫作時間,應在天元年(904)八月昭宗遇弒前。①田道英.貫休詩歌系年[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5):56.據《資治通鑒》卷二六四、二六五“天元年”載:“正月壬戌,車駕發長安,全忠以其將張廷范為御營使,毀長安宮室百司及民間廬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長安自此丘墟矣。……甲子,車駕至華州……二月乙亥,車駕至陜……(閏)四月甲辰(十日),入宮,御正殿……八月,壬寅(十一日),史太追而弒之?!薄拌庉浬形椿亍敝柑普炎诘诌_洛陽至被弒前,故此詩寫于天元年閏四月甲辰至八月壬寅之間。張海以“天復三年正月前,貫休已在蜀”立論,進而認為貫休“于是年(天復二年)冬末,至遲不超過次年初春到達成都”的結論顯然不能成立。

尹楚兵對傅璇琮先生主編的《唐五代文學編年史》②傅璇琮.唐五代文學編年史[M].沈陽:遼海出版社,1998.晚唐卷“貫休約天復二年十月前后離黜居地黔州游云頂山,旋即經三峽赴蜀,約當年冬至蜀”及五代卷“貫休入蜀在天復三年秋”二說做了考訂,并據《全宋文》卷二九七楊億《金繩院記》認為貫休應為天復二年入蜀。③尹楚兵.唐代作家考辨二題[J].文學遺產,2006(5):132—134;尹楚兵.《唐五代文學編年史》商訂[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0(1):131—132.《唐五代文學編年史》晚唐卷謂“貫休約天復二年十月前后離黔州赴蜀,當年冬至蜀”,系據《唐才子傳校箋》卷十《貫休傳》箋,定貫休《秋末寄張侍郎》詩于天復二年九月作于黔州;又云貫休《游云頂山晚望》有“菊歇香末歇”及“黔南在何處”句,當在離黔州后不久。貫休又有《三峽聞猿》詩,蓋即此時入蜀經三峽時作,“其本年十月前后已由黔州往蜀,則推其抵達時間或即在本年十一、十二月間”。尹楚兵認為晚唐卷此說有兩個錯誤:一是《秋末寄張侍郎》詩于天復二年九月作于黔州不能成立;二是入蜀路線與曇域《禪月集序》“遂乃過洞庭,趨渚宮,歷白帝……遂達大國”及后蜀何光遠《鑒誡錄》卷五“禪月吟”所云“上人天復中自楚游蜀”不符,且據《太平寰宇記》載云頂山在金堂縣東四十五里,與成都毗鄰,貫休焉有到了成都附近,再折返三峽入蜀之理?《唐五代文學編年史》五代卷亦據《唐才子傳校箋》卷十《貫休傳》箋及云曇域《禪月集序》稱貫休入蜀后“十年已來,……壬申歲十二月……掩然而絕息”,由壬申歲(912)上推十年為天復三年;據貫休《蜀王入大慈寺聽講》天復三年秋其已在蜀,又貫休《游云頂山晚望》《秋末寄張侍郎》《春晚寄張侍郎》《大蜀高祖潛龍日獻陳情偈頌》及劉昭禹《送休公歸衡山》等詩,貫休天復二年秋末尚在黔中,其后又隱南岳,故其入蜀可確定在天復三年秋。尹楚兵認為,此說云貫休天復二年秋末尚在黔中,同樣系誤將《秋末寄張侍郎》詩于天復二年九月作于黔州。另,古人詩文中所謂“十年”多為約略之詞,據此推斷貫休天復三年入蜀并無確據。筆者基本認同尹楚兵對以上二說的質疑,但對其曇域《禪月集序》“十年已來”中“十年”為約略之詞存有疑義?!笆暌褋怼敝耙选币驯砻鞔_夠十年(詳見下文)。尹楚兵最后據《全宋文》卷二九七楊億《金繩院記》“金繩禪院者,舊號龍華院。唐天復,有禪月大師貫休者……久寓荊渚。藩牧致禮,邑子傾向。時王氏奄據蜀土,將為西帝,延致千里之客,彌豐四時之供。師乃遐冒重阻,往干典謁……錫之紫服,待以賓友,請住茲院,極其禮遇。師自壬戌游蜀,至丙寅定居,比壬申入滅,凡歲星一周于天矣?!庇涁炐萑尚缬问?,即將貫休入蜀時間定為天復二年,筆者認為此為孤證,又缺乏相關證據鏈,故對尹楚兵所持“貫休天復二年入蜀”說實難認同。

楊億(974 ~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據《宋史》卷三五《楊億傳》:“雍熙元年(984),宋太宗聞其名,招至京師,授秘書省正字。后因父去世,回鄉居喪,服除,往許州(今河南許昌)投其從祖父楊徽之。淳化中,賜進士第,之后在京師任職。宋真宗即位后,乞知處州(今浙江麗水),后召回京師任職。景德初,以家貧,乞典郡江左,不久即召回,景德三年任翰林學士、同修國史。大中祥符初,加兵部員外郎、戶部郎中,五年,以疾告,許其于陽翟(今河南禹州)別墅療養,七年,病愈,起知汝州(今河南汝州)。天禧二年冬,拜工部侍郎,四年十二月,卒?!雹伲ㄔ┟撁摚问罚跰].北京:中華書局,1977:10079—10083.從楊億行蹤及履歷來看,其未到過成都,故對貫休駐錫過的金繩禪院掌故不熟,其撰《金繩院記》或據別人口述資料,或依別人提供相關資料撰寫,且距貫休圓寂已百年左右,遠不如貫休弟子曇域《禪月集序》所記可靠?!督鹄K院記》載“師自壬戌(902年)游蜀,至丙寅定居(906),比壬申(912)入滅,凡歲星一周于天矣?!奔词关炐萏鞆投甏河问?,至其圓寂,也不超過十一年,與“一周天”相差一年有余。另,《金繩院記》載“久寓荊渚。藩牧致禮,邑子傾向。時王氏奄據蜀土,將為西帝?!蓖踅ā把贀裢痢碑敒樘鞆腿臧嗽逻M爵蜀王之事,且自荊渚赴蜀。而據前文考述,貫休于天復二年暮春尚在黔中,故《金繩院記》載貫休“壬戌游蜀”殊不可信。

二、貫休“天復三年”入蜀說補證

據曇域《禪月集序》:“……后隱南岳□□不□先聃為備者曰:‘吾聞岷峨異境,山水幽奇。四海騷然,一方無事?!炷诉^洞庭,趨渚宮,歷白帝。旋聞大蜀開基創業,奄有坤維。嘆曰:‘不有君子,寧能國乎?’遂達大國,進上先皇帝詩。……尋賜師號曰‘禪月大師’,曲加存恤,優異殊常。十年以來,迥承天眷。無何,壬申歲(912)十二月……奄然而絕息……”②(唐)貫休,陸永峰,校注.禪月集校注[M].成都:巴蜀書社,2012:529.《資治通鑒》卷二六四“天復三年”載:“八月庚辰(十三日),加西川節度使西平王王建守司徒,進爵蜀王?!雹郏ㄋ危┧抉R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8613.曇域為貫休親傳弟子,貫休入蜀時已71 歲,曇域不太可能是貫休在四川的入室弟子??h域能擔當編撰其師詩集的重任,應該是貫休最親近信任的弟子,且縣域陪其師在荊南活動,其記載應更為可信,故貫休入蜀應在天復三年八月底。

從以上考察可知,貫休并非于天復二年暮春從黔中出發赴蜀,其入蜀路線應為南岳衡山→洞庭→渚宮(荊州)→白帝→成都。貫休于天復二年暮春從黔中出發赴荊州,緣何又至南岳,并從此沿長江逆流而上赴蜀?其中緣由與天復三年荊帥成敗亡于洞庭湖君山有關。

貫休《上荊南府主三讓德政碑》載:“明明赫赫中興主,動納諸隍冠前古。四海英雄盡戢兵,皆如圪圪天金柱。萬姓多論政與德,請樹豐碑似山岳。一從寇滅二十年,琬琰雕鐫賜重疊。荊州化風何卓異,寡欲無為合天地。雖立貞碑與眾殊,字字皆是吾皇意。君侯捧碑西拜泣,臣且何人恩及。鳳凰銜下雕龍文,德昧政虛爭敢立。函封三奏心匍匐,堅讓此碑聲蓋國。我恐江淹五色筆,作不立此碑之碑文不得?!雹伲ㄌ疲┴炐?,陸永峰,校注.禪月集校注[M].成都:巴蜀書社,2012:126,529.“一從寇滅二十年”之“寇”當為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據《資治通鑒》卷二五六“中和四年(884)”條:“秋七月壬午,時溥遣使獻黃巢及家人首并姬妾,上御大玄樓受之?!雹冢ㄋ危┧抉R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8312,8613.至此黃巢起義宣告失敗。詩云“一從寇滅二十年”,即天復三年。據田道英考察,此“二十年”蓋是略數,且詩中未提及自己遭貶黔中事(貫休于天復元年暮春遭貶黔中),則此詩當寫于天復元年暮春或稍前。③田道英.貫休詩歌系年[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5):55.筆者認為,此“二十年”并非略數,因此句詩后為“琬琰雕鐫賜重疊”,牽涉此碑的雕刻時間,馬虎不得。如此詩作于天復元年春,則此句完全可作“一從寇滅十八年”,絕不影響此詩的美感。另,此詩充滿對府主成的頌揚,覺非如前引貫休《鶴詩》那么直率、刻薄。

《宋高僧傳》卷三十《梁成都府東禪院貫休傳》載:“……與處默同削染,鄰院而居,每隔籬論詩,互吟尋偶對,僧有見之,皆驚異焉?!瑢幊酰逯局]吳越武肅王錢氏,因獻詩五章,章八句,甚愜旨,遺贈亦豐?!源擞西痨ǎc唐安寺蘭梨道合。后思登南岳,比謁荊帥成,初甚禮焉,于龍興寺安置。”④(宋)贊寧,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7:749.然據曇域《禪月集序》:“先師名貫休,……年齒漸高,屬天下喪亂。時處默和尚謂師曰:‘吾師抱不羈之才,懷自然之道,時不與我,能無傷哉?’復為先師曰:‘分袂無血淚,望處空闌干?!箅[南岳。”⑤(唐)貫休,陸永峰,校注.禪月集校注[M].成都:巴蜀書社,2012:126,529.及《北夢瑣言》卷五“吳融天幸”條:“錢尚父始殺董昌,奄有兩浙,得行其志,士人恥之。吳侍郎,越州蕭山縣人,舉進士,場中甚有聲采,屢遭維縶,不遂觀光,乃脫身西上。將及蘇臺界,回顧有紫綬者二人追之,吳謂必遭籠罩。須臾,紫綬者殊不相顧,促遽前去,至一津渡,喚船命吳共濟,比達岸,杳然失之。由是獲免?!雹蓿ㄎ宕O光憲,賈二強,點校.北夢瑣言[M].北京:中華書局,2002:102,107.吳融為貫休好友,曾有《春晚寄吳融、于兢二侍郎》詩見贈,故貫休離開家鄉,似乎是貫休因好友處默之勸說及吳融之遭遇而被迫離開吳越王錢,或其兼有“士人”之風而恥于與錢為伍而決然離鄉??傊?,貫休在吳越并不得志,但在錢處并無把柄,故得以全身而退。貫休至荊南成處,“初甚禮焉,于龍興寺安置”,后因得罪成而遭貶黔中。按當時的情勢,貫休完全可以從黔中入蜀,為何如實待在黔中,除非成監管甚嚴,或在成處留有把柄,或對成知遇之恩而不忍離去,或三者皆有之。故貫休遭成流放瘴鄉黔中一年重返荊州后,其鋒芒大為收斂,決心吸取前兩次錢王與荊帥的教訓,“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對成極力頌揚,以爭取成支持,拓寬傳法空間,為廣大及門弟子計。因此,《上荊南府主三讓德政碑》作于天復二年暮春貫休回荊州至天復三年四月,成受朱全忠派遣,出兵救杜洪期間。《資治通鑒》《北夢瑣言》《新五代史》均有記載。

《資治通鑒》卷二六四天復三年載:“……三月,淮南將李神福圍鄂州……四月乙未,杜洪求救于朱全忠,全忠遣其將韓?將萬人屯灄口,遣使語荊南節度使成、武安節度使馬殷、武貞節度使雷彥威,令出兵救洪……五月,成行未至鄂州,馬殷遣大將許德勛將舟師萬馀人,雷彥威遣其將歐陽思將舟師三千余人會于荊江口,乘虛襲江陵,庚戌,陷之,盡掠其人及貨財而去?!勺?,神福遣其將秦裴、楊戎將眾數千逆擊于君山,大破之,因風縱火,焚其艦,士卒皆潰,赴水死,獲其戰艦二百艘?!讖┩篇湚埲?,有父風,常泛舟焚掠鄰境,荊、鄂之間,殆至無人。……”⑦(宋)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8312,8613.

《北夢瑣言》卷五“成令公和州載”條載:“……舟次破軍山下,為吳師縱燎而焚之,中令溺死,兵士潰散……湖南及郎州軍入江陵,俘載軍人百姓、職掌伎巧、僧道伶官,并歸長沙?!雹啵ㄎ宕O光憲,賈二強,點校.北夢瑣言[M].北京:中華書局,2002:102,107.

《新五代史》卷四一《雷滿傳》載:“楊行密攻杜洪于鄂州,荊南成出兵救洪,戰敗,溺死于君山。滿襲破荊南,不能守,焚掠殆盡而去?!雹幔ㄋ危W陽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445.

劉昭禹《送休公歸衡山》:“草履初登南岳船,銅瓶猶貯北山泉。衡陽舊寺春歸晚,門鎖寒潭幾樹蟬。”“初登”表明貫休首次坐船至南岳衡山?!般~瓶猶貯北山泉”表明貫休隨身攜帶的飲水銅瓶中尚儲存有來自荊州北山的山泉水。荊州確有座“北山”,據唐道宣《續高僧傳》卷六《釋僧遷傳》“(僧遷)以天保十二年四月十七日移神大寶精舍,春秋七十有九,二十日葬于江陵中華北山”。①(唐)道宣,郭紹林,點校.續高僧傳[M].北京:中華書局,2014:215.“銅瓶猶貯北山泉”說明貫休剛從荊州被擄掠到長沙,“衡陽舊寺春歸晚,門鎖寒潭幾樹蟬”表明此時的時間是農歷五月份,正合貫休剛被擄掠到長沙的時間。

當時的荊楚大地戰亂頻仍,處于顛沛流離中的貫休深感荊楚并非其理想的傳法地,故在衡山即有赴蜀地傳法的念頭,此即曇域《禪月集序》所謂“吾聞岷峨異境,山水幽奇。四海騷然,一方無事?!碧鞆腿昶咴禄虬嗽鲁?,貫休決定搭船赴蜀?!侗眽衄嵮砸菸摹肪硪弧跋螂[射覆”條:“唐天復中,成鎮江陵,監軍使張特進元隨溫克修司藥庫……成鄂渚失律不還,江陵為朗人雷滿所據。襄州舉軍奪之,以趙匡明為留后。大梁伐襄州,匡明棄城出奔,為梁將賀環所據,而威望不著,朗蠻侵凌,不敢出城,自固而已。”②(五代)孫光憲,賈二強,點校.北夢瑣言[M].北京:中華書局,2002:376.長江咽喉荊州此時被后梁朱溫大將賀環所據,“不敢出城,自固而已”,貫休得以順利過洞庭、荊州,到三峽白帝城,此時已是八月?!缎挛宕贰肪砹肚笆袷兰摇罚骸啊ㄌ鞆腿晡逶拢┦菚r,荊南成死,襄州趙匡凝遣其弟匡明襲據之,建承其間,攻下夔、施、忠、萬四州?!雹郏ㄋ危W陽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786.夔州(今重慶奉節)已為前蜀王建所占據,白帝城位于重慶奉節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故貫休在此得知王建已進爵蜀王,正是自己苦苦尋求的能助其“立法事”的“國主”,遂感嘆“不有君子,寧能國乎?”遂達成都。貫休自白帝城抵達成都的路線史籍無載,但據貫休《游云頂山晚望》“云頂聊一望,山靈草木奇。黔南在何處,堪笑復堪悲。菊歇香未歇,露繁蟬不饑。明朝又西去,錦水與峨眉。”云頂山在成都北郊金堂縣,“菊歇香未歇,露繁蟬不饑”可知此詩作于天復三年九月,可推斷貫休自白帝城逆長江西至重慶,又沿涪江逆流北上,于遂州或梓州舍船登陸,經金堂至成都,至成都的時間為天復三年九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在线天堂|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毛片在线区|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二区| 69视频国产|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精品丝袜美腿国产一区|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青青青草国产|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国产精品七七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青青久久91|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成人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亚洲成a人片| 亚洲午夜18| 性视频久久| 国产男人的天堂|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日韩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香蕉久久永久视频|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丝袜美腿国产一区| 久久a级片|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国产美女人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国精品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午夜小视频在线|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欧美精品aⅴ在线视频|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一本综合久久| 激情综合五月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久久77777| 在线99视频| 久久一级电影| a毛片在线| 九色最新网址|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亚洲最大情网站在线观看 | 91青青视频| 国产96在线 | 欧美69视频在线|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日韩小视频在线播放| 成年人午夜免费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国产成人凹凸视频在线| 国产91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