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鑒宇,毛金芬
(1.無錫科技職業學院;2.馬來西亞管理與科學大學;3.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區塊鏈技術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分布式網絡、加密技術、智能合約等多種技術集成的新型數據庫軟件。隨著區塊鏈金融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逐步形成了開放式共享經濟,在區塊鏈技術助力金融發展的背景下,融資模式也在不斷創新,為解決農村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途徑較少等問題提供了更好的方法,降低了農村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資金風險。因此,研究區塊鏈技術下融資模式的創新,對農村中小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有著重要的意義。
隨著近年來區塊鏈技術與金融的不斷融合發展,區塊鏈金融在中小企業融資方面的應用相關研究較為豐富。例如,陳小梅(2018)分析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并提出利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王國才(2019)介紹了江蘇省農村中小企業融資現狀,研究了互聯網金融下的融資模式創新;劉洋(2021)基于“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背景,分析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并提出利用“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為中小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張棟(2022)以云圖農服供應鏈金融為例,介紹如何將區塊鏈應用于農業供應鏈金融,分析了區塊鏈應用于農業領域的現狀與困難,并提出對策與建議;米巖、張娜(2022)分析了區塊鏈技術以及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并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提出建議。
以上學者主要提出了區塊鏈技術應用于中小企業融資方面的建議,但相關的實踐案例與經驗介紹涉及較少。基于此,本文以江蘇省農村中小企業為例,分析其融資現狀以及區塊鏈金融在農村中小企業融資方面的應用,以期為農村中小企業融資模式的創新提供借鑒。
江蘇省農村中小企業發展較快,有著較大的借貸需求,但存在融資難題。一方面,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導致銀行放貸難,中小企業面臨融資約束和投資不足等問題。有些急需用錢的企業只能選擇民間借貸的方式,支付高額利息來融資,這樣的狀況無疑會造成中小企業短暫的虛假繁榮,并不能真正地保證中小企業融資穩定。且民間借貸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極易造成融資風險。另一方面,融資與企業管理者自身能力息息相關。農村地區部分中小企業管理者的管理經驗不足,綜合素質不高,管理創新意識與法治意識較為薄弱。在這種情況下,會造成一定的企業管理風險,不利于企業融資。由此可見,江蘇省農村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是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是農村中小企業的規模較小,資金周轉困難,抗風險能力較低,且部分中小企業誠信意識薄弱,經常出現債務糾紛。二是農村中小企業財務不夠透明、行為不夠規范,財務報表難以呈現真實經營情況,導致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的信息嚴重不對稱,而銀行為了貸款項目正常回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業的貸款項目種類,同時設立了多項審核手續,使得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的難度增加。 同時,貸款門檻提高后,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不管是從時間上還是金錢上,所耗費的成本都是較高的,這嚴重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若想促進農村中小企業發展,就要強化中小企業的誠信意識,降低自身信用擔保風險。
農村金融服務項目較少是江蘇省農村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盡管近幾年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優化,但仍然不夠完善。農村金融機構種類較少,中小企業在進行融資時,能夠獲得的金融服務項目不多,且自身信用擔保風險較大,導致其融資較為困難(見圖1)。

圖1 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從圖1 可以看出,農村地區主要有3 類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這些傳統的金融機構有一些不足之處,例如,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有限,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競爭力不足,發放農業貸款積極性不高、手續繁雜,耗時長、成本高。金融機構信貸管理嚴格,審批手續復雜,向農村中小企業提供的金融產品較為單一,且服務水平不高,中小企業在申請貸款時話語權比較小。一些偏遠地區還未建立任何金融機構網點,若當地人要辦理相關金融服務項目,只能去往距離較遠的城鎮網點辦理。要創新發展農村金融服務,卻沒有制定清晰的發展戰略來解決農村金融服務項目較少的問題,導致農村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狹窄。
區塊鏈金融數據具有開放性,支持公開接口查詢,不存在任何中心機構或中心服務器,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可以在中小企業融資時縮短時間,減少審批流程。同時,能夠使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的時候,不需要第三方機構代為保存交易信息,提高了信息傳播的效率,解決了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降低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此外,應用區塊鏈金融匿名交易方式時會對信息進行加密,增強了區塊鏈中信息傳播的安全性;加上區塊鏈金融的去中心化是由多方參與監督完成的,有助于培養中小企業管理者的法治意識,提高管理者的綜合素質,降低融資風險,提高中小企業融資的效率,促進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
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信息造假、公司制度不完善、經營透明度低、財務報表可信度低等問題,在合作過程中可能會損害銀行的利益,致使雙方發生糾紛。應用區塊鏈金融雙密鑰可保證記錄不可篡改,且區塊鏈時間戳技術能夠快速查詢到區塊鏈上的信息;區塊鏈上存在多個節點,各節點受多方監督,若想要篡改信息,需要修改區塊鏈中51%以上的節點,但每個節點都被監管使得篡改不可行,因此,區塊鏈上的信息具有一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區塊鏈金融的公開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可減少銀行對中小企業信用風險的擔憂,為江蘇省農村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有力支撐。
作為構造整個區塊鏈底層的核心技術之一,分布式賬本的存在無疑是最關鍵的。傳統的集中式存儲模式存在兩個問題:一是集中式存儲模式可能會導致服務器崩潰,容易造成數據的缺失;二是集中式存儲模式可能導致部分數據存儲錯誤,影響到整個數據庫的存儲、更新、正常運轉。而區塊鏈技術是由各個節點參與記賬和存儲,每個節點具有記賬、驗證、存儲等不同的用途,所以區塊鏈系統中不會出現數據集中存儲的情況,即便是區塊鏈中有幾個節點出錯,也絕對不會影響到整個數據庫的存儲、更新、正常運轉。兩者相比之下,區塊鏈技術有效地保證了融資數據的安全性。
隨著中小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加,融資需求也在不斷增大。由于傳統的融資渠道過于狹窄,向銀行貸款手續繁多,耗時長,成本高,限制了中小企業的融資發展;民間借貸雖耗費時間短,手續簡易,成本較低,但存在潛在風險,所以拓寬農村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具有必要性。應用區塊鏈金融能夠使貸款的功能和結構更加完善,從而滿足不同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中小企業可以利用區塊鏈中的多元化平臺提供的金融服務籌集資金,為自身拓寬融資渠道,解決融資難題。中小企業可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公開透明性與不可篡改性來實現融資信息共享。由此可見,區塊鏈技術能夠幫助中小企業實現信息共享、提供金融服務,彌補了傳統融資渠道的不足,可以更好地助力農村中小企業的發展。
區塊鏈技術與中小企業融資相結合,有利于中小企業解決信息不對稱、融資成本高等問題,幫助中小企業提高融資效率,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為了進一步研究區塊鏈金融在農村中小企業融資中的創新應用,筆者設計了區塊鏈金融的應用模式,見圖2。

圖2 區塊鏈金融應用模式
從圖2 可以看出,區塊鏈技術是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以及相關合作企業之間的中樞環節。首先,相關合作企業向區塊鏈金融申請融資,區塊鏈金融向其反饋記錄的匯款信息并產生憑證;與此同時,金融機構得到區塊鏈金融提供的材料,向相關合作企業放出貸款并向區塊鏈金融提供放款信息。其次,中小企業與相關合作企業簽訂合同,確認應收錢款,同時向金融機構償還所有錢款,并在區塊鏈金融中進行信息核對,確權上鏈。最后,形成整個區塊鏈金融與相關合作企業、中小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的聯系閉環。以上程序充分地體現了區塊鏈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分布式記賬的特點,為中小企業解決了信息不對稱、信用風險較高等問題。因此,區塊鏈金融對推動中小企業發展以及江蘇省農村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本文在經過調研與分析的基礎上,對區塊鏈技術與金融的結合,以及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中小企業信用風險大、資金運用效率低、支付處理成本高等融資難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中小企業不僅要根據實際情況完善自身管理體系,還要利用區塊鏈技術更新融資觀念,提高融資能力,從而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