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陳理文革命生涯文物賞析"/>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李國鴻(海南省民族博物館,海南 五指山 572299)
海南省民族博物館(以下簡稱海南民博)藏有一批由陳理文親屬捐獻的革命文物,包含9枚徽章和1本立功證明書。通過這些文物,我們不僅看到了陳理文從一名普通的黎族戰士成長為“突擊英雄”、瓊崖縱隊“特等功臣”和“全國戰斗英雄”的光榮歷史,也體會到了無數革命先輩在革命戰爭中不怕犧牲、英勇奮斗的精神,他們應該永遠被銘記。
陳理文,黎族,男,海南保亭人,1928年生。他家庭窮貧,自幼便是一名放牛娃,飽嘗艱苦。1939年,陳理文在侵瓊日軍的逼迫下去當勞工,被迫修路、挖礦。1941年9月,陳理文加入張開泰帶領的瓊崖抗日游擊隊獨立總隊第三支隊擔任勤務兵,從而開始了十年的軍旅生涯。參軍后的陳理文英勇戰斗,多次受到表彰:1949年被授予“突擊英雄”稱號;1950年6月被瓊崖縱隊授予“特等功臣”稱號;1950年9月作為瓊崖縱隊代表赴北京參加全國戰斗英雄代表大會與全國工農兵勞動模范代表大會(以下簡稱首屆英模大會),被授予“全國戰斗英雄”稱號。海南解放后,陳理文先后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工作,勤政為民,后因操勞過度和身患重病,于1986年4月15日去世。1986年6月22日,陳理文的親屬將他獲得的徽章和立功證明書共10件文物捐贈給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館(海南民博的前身)。
1950年6月9日,為慶祝海南的解放,瓊崖縱隊召開了慶功大會,陳理文以突出的軍功(見下文立功證明書的“立功事跡”)被授予“特等功臣”稱號,獲得此榮譽的共有23人,每人都獲頒勛章一枚。如圖1所示,此枚獎章為圓形,直徑2.9厘米,厚0.15厘米,正面由“特等功臣”文字、齒輪和正中一名手持八一軍旗的戰士等圖案組成,背面有“瓊縱司政部頒發 1950.6”文字以及編號“44”數字。

圖1 “特等功臣”章
證書長13.5厘米,寬9.5厘米,紅色布質封面上印有“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立功證明書”繁體文字(圖2)。證書的主要內容由“功臣簡歷”和“立功事跡”兩部分組成。在“立功事跡”部分寫著:“一九四九年月 日立功四次”,在此部分的“功績摘要”一欄有如下幾行手寫文字:

圖2 立功證明書
南辰參加突擊班破壞一組剪鐵絲網,在敵人□密的火線下負傷而完成任務。
東號參加突擊班不□多層的鐵絲網,勇猛的沖鋒越過敵人壕溝,占領敵人防御工事,□□用手榴彈消滅敵人,輕傷不下火線。
重興第一夜完成破壞任務,第二夜負責突擊隊長沖鋒□英勇迅速,在敵人火線下受傷。
好保負責突擊班,勇猛沖鋒,沖過敵人壕溝,占領敵人哨堡,完成殲敵任務。
新州敵人突圍時,領導隊伍頑強的打擊敵人,殲滅突圍的敵人。
南呂帶領一組突擊隊,英勇地指揮完成殲敵任務。
上述內容簡要記述了陳理文參加過的儋縣南辰、樂東縣東號、文昌縣重興、澄邁縣好保、陵水縣新州和屯昌南呂等幾場重大戰斗,通過這些戰斗描述,陳理文英勇無畏的形象躍然紙上。根據《全國戰斗英雄陳理文》一書,陳理文自參軍到海南解放期間參加的戰斗共一百多次。他不怕流血犧牲,多次主動擔任突擊隊隊長,帶頭攻堅克難,堅決完成任務并立功受表彰。其中,陳理文的“突擊英雄”稱號就是在南辰戰役中取得的,其英雄事跡還被新華社以戰斗通信的方式在全軍宣傳。1994年,由中國軍事博物館研究員陳肇慶、《中國博物館》主編蘇東海等人員組成的全國館藏一級文物革命文物確認專家組到海南民博開展革命文物鑒定工作。陳理文是瓊崖縱隊的“特等功臣”,其功績使他獲得此立功證明書,后來更是成為海南地區唯一一位“全國戰斗英雄”稱號的獲得者,因此他的“特等功臣”獎章和立功證明書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兩件文物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1950年5月,為祝賀包括海南島在內的中南地區獲得解放,中南軍政委員會決定向參戰部隊和有關人員頒發“解放華中南紀念章”。此枚紀念章整體為圓形,直徑3.5厘米,厚0.2厘米,質地為銅質鍍鉻,重13.2克(圖3)。紀念章正中圖案是一名身背步槍,雙手持八一軍旗的解放軍戰士,其兩側有麥穗包圍,軍旗上有八個字:“解放華中南紀念章”,旗幟往右成長條環狀,左邊為齒輪條,戰士圖案下方有“1950”年份標志。紀念章背面有別針便于佩戴,鑄有“102”數字和“中南軍政委員會頒發”等繁體文字。

圖3 “解放華中南紀念章”
“解放海南島紀念章”(圖4)為圓形,銅質鍍鋅,直徑3.1厘米,厚0.1厘米,重7克。紀念章正面上部邊緣是青天,正中圖案是白云之中有“解放海南島紀念章”八個醒目大字,下方有一排飄揚著八一軍旗的木帆船,此刻木帆船在洶涌的波濤中沖鋒向前。紀念章背面則有一別針和“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頒發”等12個繁體字。這枚紀念章不僅是我軍英勇強渡瓊州海峽、解放海南島的歷史見證,也生動展現了我軍用木帆船打敗鋼鐵軍艦的軍事奇跡。

圖4 “解放海南島紀念章”
這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解放海南島的最后一次戰斗發生于1950年5月1日的東方八所、北黎一帶,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可知,“解放海南島紀念章”的頒發命令是當年4月20日發布的。為何提前發布命令?因為自渡江戰役之后,我軍勢如破竹,國民黨部隊不堪一擊。至1949年年底,整個華南地區除沿海島嶼外已經全部獲得解放。在瓊崖縱隊的接應下,40軍118師352團的一個加強營首先于3月6日在海南島西北部的預定登陸點白馬井地區強行登陸成功,至4月1日已經有兩批潛渡部隊四次成功登陸。4月16日,解放軍主力部隊發動大規模的渡海作戰,一舉突破了國民黨精心構筑的海、陸、空立體的“伯陵防線”,從而順利登陸,解放全島已是指日可待。中南軍區和四野決定提前準備紀念章,意在彰顯我軍必獲全勝的信心,此舉可激勵戰士們繼續英勇戰斗,殲滅全部敵軍。
為表彰戰斗英雄和工農兵勞動模范,黨中央于1950年9月25日在北京召開首屆英模大會,陳理文作為瓊崖縱隊的代表出席會議并獲得兩枚戰斗英雄代表會議紀念章。
“全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紀念章”為長方形(圖5),長4厘米,寬1.4厘米,厚0.1厘米,重3.8克,正面圖案有八一軍徽、藍天、軍艦、飛機、坦克等圖案,以及“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紀念”和“1950.10.1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贈”等文字,背面有別針,編號“315”等數字。

圖5 “全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紀念章”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斗英雄代表會議紀念章”為圓形(圖6),直徑4.6厘米,厚0.1厘米,2.6克,正面由齒輪、麥穗、八一軍徽等圖案以及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戰鬥英雄代表會議紀念章”文字的飄帶組成,正中是一名肩扛步槍的解放軍戰士形象,背面有“軍委政治部贈”文字和編號“559”。紀念章上方原有別針、鐵環等配飾,但已經缺失,僅剩紅色綬帶系在紀念章上。

圖6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斗英雄代表會議紀念章”
除了上述介紹的徽章和立功證明書,陳理文親屬捐獻的這批文物里還有“淮海戰役紀念章”“渡江勝利紀念章”“解放西南勝利紀念章”和“1950英模紀念章”(此章由西南軍區頒發)。因為陳理文作為瓊崖縱隊戰士參加的都是發生在海南島上的戰斗,并不符合這些紀念章的頒發條件,筆者推測應是其他解放軍部隊的戰士贈予陳理文,與其革命生涯沒有直接關系,故省略不述。
陳理文親屬捐贈的這些徽章和立功證書雖然已經褪色或銹跡斑斑,但每一件都值得珍藏,因為它們共同記錄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光輝歷史。如今,這些文物不僅讓我們了解到陳理文的革命生涯,更為重要的是,它提醒著我們:要牢記今天的和平是由無數個像陳理文這樣不怕犧牲、英勇戰斗的革命先輩創造出來的,應該永遠銘記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