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萍,湯艷蘭
襄陽市中心醫院,湖北 441000
消毒供應中心是醫療單位的重要職能部門,在醫院各科室醫療物品回收、清洗、消毒及滅菌過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1]。有研究顯示,若消毒供應中心出現消毒滅菌不徹底則可能導致病人出現交叉感染,對病人身體健康產生嚴重不良影響,造成十分惡劣的結局,因而如何有效管理消毒供應中心,提高消毒滅菌效果已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2]。采用合理的消毒管理干預模式對醫療器械進行處理,規范行為操作,保障醫療器械安全,有利于消毒供應中心高質量、持續性地開展工作,降低醫療單位院內感染風險,提高醫療器械消毒合格率,改善工作質量[3]。多酶清洗液可有效分解黏多糖、蛋白質、糖類及脂肪等人體分泌物,提高醫療器械清洗質量,有利于控制醫院感染[4]。目前,多酶清洗液超聲清洗聯合低溫等離子滅菌法的清洗消毒應用效果鮮有報道,本研究探討多酶清洗液超聲清洗聯合低溫等離子滅菌法對消毒供應中心醫療器械清洗合格率、滅菌效果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操作人員選擇 我院消毒供應中心共52 人,年齡25~54 歲;中專20 人,專科10 人,本科22 人;副主任護師2 人,主管護師15 人,護師4 人,護士1 人,工勤人員30 人;工作年限2~33(8.85±3.23)年。所有工作人員均經統一培訓并合格,符合上崗要求。
1.2 醫療器械選擇 選取我院消毒供應中心的500件醫療器械,剔除丙型肝炎、乙型肝炎、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病人使用的醫療器械。所有醫療器械由經過培訓且合格的護士嚴格按照處理流程及操作規范進行清洗和交接,后由消毒供應中心回收并交由專職工作人員初步清洗,待表面不殘留污漬后將醫療器械依照信封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50 件。兩組醫療器械種類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干預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戊二醛霧化熏蒸法對醫療器械進行處理。嚴格按照戊二醛熏蒸柜操作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使用碳酸氫鈉調節20 g/L 戊二醛消毒液pH至7.5~8.5,經活化后定量加入戊二醛熏蒸柜貯藥箱,柜室內溫度控制為(42±5)℃,戊二醛用量為(700±50)mL,柜室內相對濕度為78%,后預熱40 min、恒溫滅菌260 min、蒸汽脈沖沖洗40 min、烘干30 min、抽氣20 min。
1.3.2 觀察組 采用多酶清洗液超聲清洗聯合低溫等離子滅菌法對醫療器械進行處理。依照1∶270 配制魯沃夫多酶清洗液,將所有醫療器械軸節打開,浸泡5 min 后使用清水刷洗并用蒸餾水沖洗,將所有醫療器械放置在盛有配制好的多酶清洗液的超聲清洗槽內,溫度設定為40~45 ℃,清洗4 min 后依次使用軟水漂洗、純化水沖洗、氣槍吹干,醫療器械干燥后打包。采用低溫等離子滅菌法滅菌,滅菌遵循混合(每次消毒循環混合放置,避免放置同質醫療器械)、向下(滅菌袋透明面向下擺放)、不滿(裝載醫療器械不應過多,保證不接觸滅菌倉鍋壁,距離上端8 cm,無死角消毒)的消毒醫療器械放置原則。等離子體屬于氣態、液態、固態外的第四狀態,是氣體分子在極度真空的腔體內受激發而形成,滅菌前由專職護理人員處理醫療器械,以無紡布雙層包裝,放入指示卡包裹,外用化學指示膠帶封口處理。根據醫療器械種類、急用與否確定循環時間,根據滅菌操作規程進行消毒滅菌操作,滅菌完畢檢測并記錄滅菌結果。
1.4 觀察指標 ①醫療器械清洗質量:采用ATP 檢測法及目測法對醫療器械清洗質量進行檢測。目測法通過肉眼觀察,于清洗完畢觀察無污漬后,采用放大鏡觀察醫療器械表面及管腔內部無菌棉簽擦拭結果,若出現污漬則判定為清洗不合格。ATP 檢測法是依照ATP 檢測法說明書進行操作,并采集樣品進行檢測。②滅菌效果:采用咽拭子培養法對滅菌效果進行評價,采用浸有生理鹽水的無菌咽拭子在醫療器械螺旋、齒紋及管腔內壁等不易清洗和滅菌到位的部位進行取樣,培養72 h 后觀察菌落培養情況,若無菌落則為陰性,滅菌合格;若形成菌落則滅菌不合格。③工作人員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我院250名工作人員進行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滿意率=(非常滿意人數+滿意人數)/總人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ˉ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以頻數及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醫療器械清洗質量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醫療器械清洗質量比較單位:件(%)
2.2 兩組醫療器械滅菌效果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醫療器械滅菌效果比較單位:件(%)
2.3 兩組工作人員滿意度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工作人員滿意度比較
進入人體的各種診療醫療器械,操作后多附著大量有機物,若無法有效徹底地清洗干凈有機物,則可能導致醫療器械表面形成生物膜,阻止消毒劑穿透,將致病菌等諸多物質包裹在其中,導致交叉感染的發生[5]。醫療機構消毒供應中心作為重要的負責醫療器械消毒滅菌的職能部門,主要負責為其他臨床科室提供無菌敷料、醫療器械等用品,其消毒效率與病人治療安全及康復直接相關[6]。已有研究顯示,消毒供應中心采用科學的措施對醫療器械進行處理,可有效提高醫療器械消毒處理合格率,改善工作質量[7]。有效提高消毒供應中心的消毒滅菌效果已成為各大醫療機構的關注熱點[8]。
醫療機構消毒供應中心傳統的消毒方法為戊二醛熏蒸法,戊二醛氣霧狀態具有高效的消毒滅菌能力,且從時間角度來看,熏蒸法相對迅速,可滿足多數情況下的臨床緊急手術滅菌要求[9]。但有學者研究后指出,采用傳統的戊二醛熏蒸法干預后可能導致被消毒滅菌的醫療器械物品上殘留戊二醛,增加醫療人員暴露風險[10]。同時,傳統戊二醛熏蒸法實施過程中,部分醫療器械管腔孔徑較細可能導致管腔內戊二醛濃度較低,無法有效殺滅細菌芽孢[11]。此外,采用戊二醛熏蒸時由于蒸汽穿透力較差,可能導致消毒殺菌能力降低,且醫療器械疊壓和環繞,擺放后不能充分暴露以及操作人員疏忽也可能導致消毒滅菌效果不佳[12-13]。
為提高醫療機構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質量,我院將徹底清洗作為消毒滅菌的前提,選取多酶清洗液超聲清洗改善清洗效果,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過氧化氫等離子低溫滅菌處理,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多酶清洗液超聲清洗聯合低溫等離子滅菌法對消毒供應中心醫療器械處理后,目測法及ATP 檢測法檢測結果均顯示效果優于傳統戊二醛熏蒸法,且醫療器械滅菌合格率高于傳統戊二醛熏蒸法,工作人員滿意率高于傳統戊二醛熏蒸法(P<0.05)。采用多酶清洗液超聲清洗聯合低溫等離子滅菌法對醫療器械進行清洗、消毒、滅菌,可有效地將醫療器械孔隙及死角、間隙殘留污漬清洗干凈;同時,多酶清洗液超聲清洗過程中產生空化效應,直接作用于醫療器械各部位,也有利于做到無死角清洗,進而提高消毒質量,有效提升清洗合格率;此外,在處理過程中使用多酶清洗液還可通過生物酶有效分解醫療器械表面殘留蛋白質,避免殘留蛋白質形成生物膜進而影響滅菌效果。在采用多酶清洗液超聲清洗聯合低溫等離子滅菌法處理醫療器械過程中應做到多酶清洗液現配現用,避免降解;應及時將回收后的醫療器械浸泡在酶液中清洗,避免有機物凝固;在處理醫療器械過程中應將醫療器械軸節打開,使各部分充分浸泡在多酶清洗液中;在操作過程中所有操作人員應注重自身防護,避免皮膚、黏膜接觸酶清洗液,若不慎出現接觸則應使用大量清水迅速沖洗,避免造成進一步傷害[14]。
采用多酶清洗液超聲清洗聯合低溫等離子滅菌法對消毒供應中心醫療器械進行處理,可有效提高清洗合格率、滅菌效果。但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后續需擴大研究范圍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