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超杰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電子商務行業得到了迅猛發展,跨境電商也在此背景下得以崛起與成長。而跨境物流作為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的關鍵基礎,伴隨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迎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特別是在當前“一帶一路”的倡議推進中,跨境物流行業更是保障跨境電商產業穩定增長的重點。基于此,文章將重點針對我國跨境電商產業鏈下的物流模式展開研究,總結當前跨境電商物流模式中存在的不足,進而提出針對性的發展策略,助推我國跨境電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跨境電商;產業鏈;物流模式;發展
中圖分類號:F752;F259.2文獻標志碼: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04.003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level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e-commerce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cross-border e-commerce has also risen and developed in this context. As the key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dustry, cross-border logistics has ushered in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especially in the promotion of the curren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ross-border logistics industry is the focus of ensuring the stable growth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dustr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logistics model under China,s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dustry chain, summariz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cross-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 model, and then propose targete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dustry.
Key words: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dustrial chain; logistics mode; development
0? ? 引? ? 言
在經濟發展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中,跨境電子商務貿易需求日漸增長,特別是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平臺,借助我國“世界工廠”的優勢,打造了已初具規模的跨境電商發展模式,充分凸顯出了電子商務貿易的價值,預示著跨境電商正迎來發展契機。因此跨境物流同樣需要順應時代發展態勢,找出目前跨境物流模式中存在的弊病,并作出針對性地優化,從而推動我國跨境電商產業鏈下物流行業的發展,實現跨境電商與跨境物流行業的協同進步。
1? ? 我國跨境電商產業鏈下的主要物流模式
1.1? ? 傳統物流模式
傳統的跨境電商物流模式主要有國際航空快遞、快遞包裹、國際快遞等。當前,從事國際快遞物流的主要是物流行業內的著名國際快遞企業,比如UPS、USPS、FedEx等,國內能夠獨立開展國際貨物運輸業務的物流企業有順豐、圓通、韻達等,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知名度[1]。另外,部分快遞企業也開通了國際航運與快遞包裹貿易業務,而國際快遞包裹業務不會限制客戶群體類型,不同國家、不同商品類型及規格的貨物,均可采取國際快遞的方式運輸。國際快遞的優勢是時效強、丟件率低,但是物流成本相對較高,特別是在部分偏遠地區,物流成本甚至會超過商品本身的價值。
1.2? ? 新興物流模式
近些年,伴隨著國際物流貿易的發展,許多相對合理、適用性更強的新興物流模式相繼出現,這類物流模式在運輸成本、倉儲管理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所以能夠更加快速、安全地將跨境貿易的商品順利交付到消費者手中。當前我國跨境電商的新興物流模式主要有海外倉、邊境倉、集中貨運、海關倉儲物流等。其中,海外倉是在目的國建立存儲倉庫,通過國際物流提前將貨物運送到當地存儲倉庫中,客戶下訂單后,就能直接從海外倉發貨,減少顧客的等待時間,降低貨物運輸過程中的風險。近年來有許多電商企業開始建設海外倉,目的就是擴大市場占有份額。
2? ? 目前我國跨境電商產業鏈下物流模式存在的不足
2.1? ? 配送成本高且不能保證時效性
目前我國的跨境電商物流主要有國際快遞、國際郵政兩種主要類型,只有少數物流企業進行海外物流節點的建設,整體物流配送效率有待提高。數據顯示,70%左右的跨境電商貨物會通過郵政小包的方式出口,不僅運輸遲緩、頻繁丟件,而且對貨物的規格、重量等有著嚴格限制[2]。如果交給大型快遞企業進行運輸,雖然時效性良好,但成本非常高,無法廣泛采用。此外,雖然建設海外倉能夠降低跨境物流的配送成本與時間,但是會面臨貨物庫存積壓、資金周轉難度大等風險。
2.2? ? 跨境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與國內商品貿易不同,跨境電商貿易必須要解決跨境倉儲、配送、運輸、退換貨等一系列問題,種種問題都指向物流設施建設。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能夠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但是跨境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嚴重不足,也導致跨境電商物流配送成本普遍偏高且效率低下的局面。
2.3? ? 物流企業協同性匱乏
跨境電商物流無法只依靠一家物流企業完成,往往需要多家物流企業合作,才能給商家與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購物體驗。但是在跨境物流運輸中,會發現物流企業之間存在合作協同性差的情況,對物流的服務質量產生負面影響。舉例來講,隨著如今深海捕撈行業的發展,國際生鮮配送成為跨境物流運輸的關鍵組成部分,為了保證海產品能夠新鮮地配送到消費者手中,就需要多個物流企業進行合作,首先要通過物流集團將捕撈上來的海產品運送到目的國的物流站點,再由目的國物流企業配送上門,并且要保證全程冷鏈配送。但是,部分跨境物流企業與目的國的物流企業協同性差,在溝通中可能因為溝通不暢的問題導致生鮮沒有得到及時派送,造成生鮮產品變質。所以,一定要重視物流企業協同性問題,只有解決好物流企業的協同合作問題才能解決跨境電商物流運輸的問題。
2.4? ? 跨境物流網絡體系尚未建立
物流運輸的流程包含國內物流、國際物流、目的國物流三個環節,所有環節都要保證精準對接與高效協同,如此才能構建完善的跨境物流網絡體系,保障跨境物流配送的質量與時效。但由于各國的社會現狀、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差異,所以物流服務行業發展程度也不盡相同,很難實現高效對接,導致跨境物流的發展受到阻礙[3]。舉例來講,在物流信息查詢中,跨境電商物流配送一定要保證物流信息的實時更新和可追溯,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但是國內與國外的物流信息管理不在一個系統內,用戶只能看到貨物在國內的物流信息,而貨物在境外的狀態則無法及時查詢到。
2.5? ? 國際物流專業人才不足
作為國際貿易行業的關鍵組成,跨境物流的健康發展一定少不了專業國際物流人才的支撐。雖然近些年我國對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重視度不斷提高,但是依舊存在供需關系失衡的情況,而且物流專業人才在學校掌握的技能與現代化物流技術實際需求不匹配,導致他們走向工作崗位后依舊要“從零開始”。此外,如今物流企業的信息收集、處理及分析需求逐步提升,懂物流且擁有較強信息處理能力的人才較為匱乏,無法為物流企業的發展帶來重要技術支持。
3? ? 我國跨境電商產業鏈下物流模式的創新發展策略
3.1? ? 推進跨境物流與跨境電商的協同發展
跨境電商與跨境物流之間存在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系,但眼下的跨境物流服務水平卻遠遠達不到跨境電商的發展要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跨境電商的發展。因此,在我國跨境電商產業鏈背景下,推進跨境物流與跨境電商的協同發展十分迫切。而二者的協同發展應當從不同維度著手,比如在資源共享、全面整合、技能同步等方面,才能為協同發展夯實基礎[4]。通常來講,技術進步來源于社會的需求,這一點正好解釋了跨境電商為何會領先目前跨境物流行業的發展水平,因此,在跨境電商與跨境物流的協同發展過程中,要求電商企業與物流企業展開密切交流,在信息方面互通有無,通過彼此的交流使跨境物流企業及時發現自身發展中的不足,針對性予以優化,同時調整發展方向,更好地滿足跨境電商產業鏈的發展需求。因此,跨境電商企業與物流企業應當形成長久的合作關系,協商制定一致性的目標,展開統一化管理,這樣的話,不僅能提升跨境物流效率,而且也能實現兩者的協同發展。
除此之外,電商企業與物流企業還應制定互信合作的相關制度,完善互信合作體系,以具體制度明確規定雙方在合作中的職責,特別是細化雙方的保密義務以及出現違規情況的處罰措施,此舉能保障電商企業和物流企業的合法權益以及商業機密不被泄漏,這也是協同合作的基礎,便于電商企業對物流企業的實力進行精準評估,進而依據電商企業的銷售情況去制定針對性的物流合作方案。物流企業也能基于電商企業提供的數據提前備好物流資源,從而保證旺季擁有充足的物流供應能力,在淡季適當降低對物流資源的投入,對空置的倉庫進行出租,回籠一部分資金,以解決以往資源浪費的問題。
3.2? ? 重點建設海外倉儲與物流基礎設施
從跨境電商物流企業角度來看,建設海外基礎設施能夠顯著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因此,企業一方面要在國家政策方針的引導下有效建設跨境電商物流基礎設施,比如通信網絡、邊境倉、海外倉等;另一方面,要對交通運輸樞紐予以合理規劃,全面提高運輸效率。同時,用戶體驗及用戶支出成本也是跨境電商物流企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方式中,建設海外倉儲屬于必要手段,能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激起更多海外用戶的網購欲望,對于物流企業而言也能提升經濟收益[5]。建設海外倉能將要銷售的產品提前運送到倉庫當中進行儲存,待海外用戶完成支付后便能直接從離客戶最近的海外倉發貨,省去了檢驗、清關等環節,既能節省大量時間,也能降低跨境電商的物流成本。
結合實踐來看,海外倉儲的優勢體現在能夠激發海外消費者的網購興趣,提高產品單價和產品銷售轉化,縮短發貨周期與發貨時間,從而促使產品銷售品類更加齊全;最重要的是使電子商務環節中的退貨售后變得更加高效與靈活。所以,對于我國的跨境電商企業而言,一定要高度重視對海外倉的建設投入力度,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跨境電商物流運作方案。在建設海外倉的過程中,國內的跨境電商企業一方面要不斷優化倉儲管控,另一方面建設海外倉的過程中要結合當地國家的相關政策措施及當地群眾的生活習慣,才能保證海外倉儲的規范化管理。
舉例來講,京東物流在2022年8月23日發布了二季度及上半年業績數據報告,顯示上半年營收為586億元,同比增長20.9%,與此同時京東物流正在抓緊時間布局全球物流設施建設,在歐美、東南亞各國紛紛投入了海外倉的建設。截至2022年6月30日,京東物流在全球范圍內已投入使用90余個海外倉,倉儲面積超過90萬平方米,實現同比增長逾70%。由此可見,京東物流的“織網計劃”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為京東物流跨境業務開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3.3? ? 構建立體化跨境電商物流模式
跨境物流不僅距離長,而且整個運輸過程會涉及國際政策、海關政策等,所以要耗費的時間也非常長,路途中不可預估的影響因素眾多。可見,跨境電商貿易活動中,產品銷售不僅僅是買賣雙方的交易行為,從宏觀意義上看也是國家與國家之間進行的交易。然而,由于各國的物流水平參差不齊,加之跨境電商商品貿易的類型多且復雜,這對物流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與國內電商最大的區別在于,跨境電商無法用單一化的物流運輸模式實現對商品的全程運輸,所以一定要構建立體化的跨境電商物流模式,啟用多種物流運輸模式,與兩家或以上的物流企業合作,采取“國際物流+國際郵政+海外倉”或者“國際物流+保稅區”等的模式,考慮到交易雙方國家與產品的差異,在多種物流模式的協調配合之下,保證商品的高效運輸,發揮出立體化物流模式的集聚效應[6]。
在立體化跨境電商物流模式的構建中,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加豐富、全面的物流服務,應該從橫向與縱向兩個層面予以分析:首先,從橫向層面分析,對一批貨物進行運輸,可采取兩種或以上的物流模式,將這些物流模式進行組合,結合現實情況進行合理選用,從而達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運輸效率的目的。其次,從縱向層面分析,物流企業應當立足消費者角度,依據真實消費需求,選擇合適的物流方式。比如要運輸的貨物價值與數量均適中,客戶對交貨期限無特定要求,則選擇運費低的物流方式即可,一般可選用經濟實惠的國際普郵;倘若運輸貨物價格較高,消費者對物流的速度、安全保障均有一定要求且愿意為運費花費更多,則可選用航空快遞滿足消費者要求。結合分析不難總結,今后跨境電商物流模式的發展一定會朝著立體化方向前進,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逐步完善運輸方式推動跨境電商企業的健康發展。
3.4? ? 全面推動跨境電商網絡協同
影響跨境電商物流網絡協同效應的因素眾多,其中主觀意愿、規劃方案、供應鏈管理水平技術開發、溝通順暢程度等最為關鍵。在跨境物流的運輸過程中,會涉及眾多環節,比如境內物流、國際物流、目的國商檢與清關、目的國配送等,如果對其中環節進一步細分,還可以分成接單、倉儲、分揀、包裝、運輸、報關、售后等。在這一系列過程中,一般會涉及多個國家和多個企業的合作,所以在跨境電商的運營模式下,構建跨境物流網絡非常重要,一定要加強跨境物流網絡體系的協同發展,特別是對于涉及多國的物流運輸而言,牽涉的物流節點非常多,必須在每個節點中都要融入協同意識,加強供應鏈管理的溝通,在商品銷售、包裝、運輸、路線選擇、售后等環節積極配合,才能進一步完善跨境物流網絡,滿足跨境電商的發展需求[7]。
同時,國內外的物流企業同樣要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打造高效、多元、多層次的物流服務平臺,才能保證中國的物流遍布全球,有效處理不同物流企業配送之間出現的對接問題。舉例來講,國內韻達快遞早在2018年便建立了跨境直郵網站——優遞愛(UDA),該平臺不僅對跨境品牌的零售電商進行了整合,而且為不同國家與企業的跨境物流運輸配合提供交流方面的解決方案,促進了跨境物流網絡的高效協同[8]。
3.5? ? 重視國際物流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育
跨境電商產業的高速發展,促使國際物流需求急速擴張,在這一過程中必須保障國際物流的運作水平,否則將會直接影響跨境電商的運營效率。而在跨境物流發展中,人才是各項工作開展的關鍵基礎,所以必須重視人才的引進與培育工作。為了保證今后國際物流行業能夠安全、健康、高效、可持續地發展,需要對該領域人才進行重點培訓。“人才戰略”早已成為現代社會重點領域持續發展進步的核心動力。因此有必要從高等教育事業改革著手,結合現代市場發展需求,對當前國際物流、電子商務等專業教學模式進行分析,從而重新規劃或優化國內高等教育機構的國際物流方向。現階段,許多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均有著長時間的實習經驗,在理實一體化的培育模式下,能夠成長為高學歷且有扎實專業基礎、專業技能的高級物流人才。
4? ? 結? ? 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跨境電商產業鏈發展中,跨境物流屬于關鍵組成部分,但因為跨境物流行業有明顯的復雜性,各國之間在政治、文化、經濟、貿易政策、物流水平等方面均有差異,所以一定要對跨境電商物流模式進行全面了解,分析目前跨境電商產業鏈下物流模式存在的弊病,進而提出針對性的優化措施。結合本文所述可知,目前我國跨境電商產業鏈下的物流模式還存在配送成本高且時效低、跨境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物流企業協同性差、跨境物流網絡體系尚未建立、國際物流專業人才不足等問題,應當采取推進跨境物流與跨境電商協同發展、重點建設海外倉儲體系與物流基礎設施、構建立體化跨境電商物流模式、全面推動跨境電商網絡協同、重視國際物流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育等措施,實現降低跨境物流成本、保障跨境物流安全運輸、提高客戶滿意度等目標,驅動跨境電商與跨境物流的同步發展,為我國對外貿易活動的發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繆友萬.關于跨境電商物流發展模式及渠道優化的思考[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2,44(11):59-61.
[2] 秦瑞.中國跨境電商物流科技運用與商業模式創新研究[J].中國儲運,2022(12):202-204.
[3] 張寧彥.跨境電商視域下國際貿易創新發展路徑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2(23):37-39.
[4] 鐘燕.供應鏈視角下跨境電商物流生態系統的構建與實施路徑[J].中國商論,2022(24):98-100.
[5] 鐘菁.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模式的創新與發展趨勢[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2(12):164-166.
[6] 林益靜.跨境電商環境下國際物流模式研究[J].商展經濟,2022(20):100-102.
[7] 謝蘭星.跨境電商視角下的智慧物流變革及走向——以京東和菜鳥物流為例[J].武漢商學院學報,2022,36(5):58-63.
[8] 張立平.跨境電商背景下新電商物流運作模式探析[J].中國商論,2022(22):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