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潔



本期撰稿
劉小潔,高級教師,江蘇省鹽城市學科帶頭人,任教于東臺市實驗中學教育集團。
統編語文教材七(下)第三單元課文的人文主題是“凡人小事”,彰顯了平凡人物身上閃現的優秀品格,意在引導同學們向善、務實、求美。這些課文讓我們了解了關于“小人物”的平凡故事:《阿長與〈山海經〉》中的阿長地位卑微,卻天性純樸善良,仁厚慈愛,讓作者充滿感激與思念;《老王》中的老王,哪怕是處于窘迫孤苦的境地中,仍然展現了純樸、仁義、善良的品性;《臺階》中的父親,是一個一生渴望被尊重,并堅忍不拔地追求生活理想的樸實農民;《賣油翁》中,賣油翁雖然只是個小人物,卻詮釋了一個大道理,真是應了“高手在民間”這句俗語。
這些小人物展現了平凡人物的光芒。他們沒有鮮亮的外表,沒有優雅的舉止,沒有體面的工作,更沒有輝煌的經歷。但是他們在苦難中,依然善良包容;在坎坷中,依然豁達堅強;在困頓中,依然樂觀真誠。這些普通的平凡人,帶給我們一種平實、真切、直抵內心深處的感動。他們在不起眼的位置上,演繹著人與人之間最樸素、最真誠、最珍貴的愛,用一言一行告訴我們:普通人一樣可以活得深情,活得精彩,活得有價值。
感謝這些平凡、普通的小人物,讓我們從他們身上汲取生生不息的前行力量。但愿這些平凡的感動、溫暖、力量,都能被世界看見!
任務一:準備人物檔案手卡
人物檔案手卡是介紹人物基本信息的卡片,一般包含名字、性別、年齡、職業、特點、經歷……
提示:
1.人物的基本信息可以從文本中獲得;有些信息不太明確的,可根據文章情節進行合理推測。
2.人物的經歷和性格特點需要在整體把握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提煉概括。
競演需要準備相關人物檔案手卡,方便表演者更準確地理解人物。請根據提示,完成本單元課文主要人物的基本信息搜集。
人物檔案手卡制作是幫助同學們梳理文本內容的一種方式。同學們在讀過文本之后,可以根據文本,提煉或合理化想象人物的各種信息。這個設計意在讓同學們整體把握文本,形成對人物的初印象。手卡制作既訓練了同學們篩選信息的能力,又強化了從人物的典型事例中感知并概括人物主要性格的意識。顧力同學制作的“阿長”手卡,僅是對其姓名的介紹,便已經是認知人物的一個抓手;再結合典型事件,人物初印象便呼之欲出。
任務二:設計特寫鏡頭
課本劇是通過合理想象和拓展,對文本內容進行改編、豐富、升華、演繹的舞臺故事表現形式。課本劇需要有突顯人物特點的特寫鏡頭表演。請根據示例,選出文本中合適的特寫鏡頭文字,述明選擇理由,并說明想要達成的表演效果,完成本單元4篇文章特寫鏡頭的解說。
特寫鏡頭簡稱“特寫”,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用近距離拍攝的方法,把人或物的局部加以突出、強調的電影藝術手法。
提示:
1.特寫鏡頭的選擇要對人物或其他對象的特征有強調作用。
2.特寫鏡頭要用得恰到好處,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設計表演特寫鏡頭,是為了讓同學們聚焦文中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情感的細節,主動從字里行間的品讀鑒賞中,深刻理解那時那地那境中的人物的思想情感,讀出文字背后的潛臺詞,并能在反復咀嚼中,讀到一個更豐富、立體的小人物形象。崔同學的示例聚焦于文中非常精彩的人物描寫來研究人物。崔同學不僅讀出了文字所展現出的人物外在的“形”,更是將文字背后小人物的內心世界,透過特寫鏡頭表演設計挖掘了出來。這個示例啟發同學們在解讀文本時,要能抓住最能表現人物特點的神態、動作、語言等細節描寫,反復揣摩,深刻理解小人物的思想情感。
任務三:補寫內心獨白
為了讓課本劇表演更精彩,請結合本單元課文的相關情節,分別為幾篇文章中的“我”配上一段內心獨白,更好地表現人物特點。
內心獨白是文學作品中人物語言的表現形式之一。它是指通過人物內心表白來揭示人物隱秘的內心世界,充分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讀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它的表現方式通常有:
1.讓人物自己跟自己說話;
2.在心里和別人說話;
3.表達人物的猜測;
4.表達人物內心的想象和幻想;
……
提示:
內心獨白的設置要注意前后文之間的銜接;可以進行回憶聯想,想象補充;內容要能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
同學們能把那時那地那境中人物復雜的心理變化用獨白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樣的設計是對同學們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一種考查和培養,是為了從不同的層面去理解主人公,豐富解讀的層次。而王同學的示例準確抓住了文中作者情感的轉折點,從最具有表現力的人物描寫中,真正理解人物所做的事情背后的情感動因,從而真正地理解小人物,從內心生發出對小人物的敬意。
任務四:征選主題曲
為了渲染氛圍,突出演出主題,取得更好的表演效果,也讓觀眾更好地融入表演,課本劇需要有貫穿始終的主題曲。“人世間·小人物”課本劇競演策劃組想給這個單元的課本劇選配競演主題曲,請社團成員推薦并陳述理由。
主題曲是指表述影片主題思想或概括影片基本內容、人物性格、戲劇矛盾沖突的歌曲,常在影片中反復出現。
它往往有以下特點:
1.可以重復出現,也可根據劇中內容的需要,在音樂或歌詞上作相應的變化和處理;
2.是音樂藝術與文學藝術的緊密結合,具有廣泛的群眾性。
我推薦《最美》這首歌作為競演的主題曲。歌中這么唱道:“勤勞善良的你最美,胸懷寬廣的你最美,流淌汗水的你最美,救死扶傷的你最美。你是人間最美的最美,你是花中最迷人的花蕊,多少次流出感動的淚,在我心里你是最美。”這首歌中,“勤勞善良、胸懷寬廣、流淌汗水”正是“阿長”“老王”等小人物的生動寫照。這些優秀品質正像迷人的花蕊一樣,讓我們感動、沉醉。
(陳紀玲)
選配主題曲也是理解文章情感和主旨的一種方式。同學們若能從內容和情感上找到一首貼合單元主題的歌曲,就真正理解了這些小人物的精神。要求同學們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選擇,這又是對語言運用能力的一種考查。陳同學的示例將歌詞和自己對小人物的理解結合起來,用詩意的語言突出了小人物之光,表現出了小人物平凡卻不平庸的品質。他們用真誠的心追求屬于他們的美好,實現他們的自我價值。他們不耀眼,卻如星辰,照亮黑暗的夜空,傳遞著人性中的真、善、美,并深深地感染著我們。
任務五:撰寫推介詞
“人世間·小人物”系列課本劇即將在校園公開競演,策劃組擬從初中生名著閱讀作品中,再增加一位小人物的故事競演。文學社團的李明同學向導演組力薦他們排演的《創業史》片段。請你根據《創業史》中的一段內容,為他設計一段推介詞。
推介詞,就是推廣、介紹作品的文稿。可以從作品內容、主題思想、寫作手法、人物形象、語言特點等方面進行介紹。
創業史(節選)
于是讓歡喜記數,生寶就開始給大伙分稻種了。人們擁擠著,喧嚷著,一霎時把生寶弄得頭昏腦脹……
當院里只留下生寶一個人的時候,他把剩下的稻種一稱,不住地惋惜地咂嘴。
“把它的!弄下這事!”
“怎呢?”媽在屋里問。
“弄得咱不夠了。”
生寶媽坐在草棚屋炕上做鞋幫,通過敞開的窗口,溫和地責備兒子:“你常是冒冒失失,做事沒個底。我說你先把自家的稻種舀出再分,你說不好,要先人后己。這陣好!看弄得自家不夠了吧?”
“罷哩!咱用上一部分舊稻種算哩。”生寶樂呵呵地說,因為自己對群眾有用而情緒很高。
大家好!我向大家推薦梁生寶的故事參加“人世間·小人物”的競演。生活在陜北“蛤蟆灘”的梁生寶是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帶頭人,有著勤勞、能干、淳樸、善良的美好品質。就像從上文片段中所看到的,在分稻種的過程中,他公而忘私,勇于犧牲個人利益,自覺擔當起幫扶貧農的責任。他和阿長、老王、《臺階》中的父親一樣,都是最普通、最平凡的勞動者,但是他們一樣堅韌、頑強、無私、友善,也有自己的夢想。梁生寶的故事登上競演舞臺,會讓我們收獲更多的溫暖和善意,更深地理解小人物的風采。
(張暉林)
推介詞的撰寫要求作者一方面對作品本身有著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對活動主題要有精準的認識。此外,推介詞要起到宣傳推介作用,對同學們的語言功底是一種考驗。張同學既對人物形象有宏觀的把握,又能聚焦節選片段,準確把握人物在這個場景中展現的美好品質,并注意和整個活動主題相勾連,和競演的其他小人物進行共性提煉,用詞簡練、精準,值得同學們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