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輝


摘 要:農產品在人們的生活中必不可少,因此,強化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理論與實踐,不僅可以保障農產品質量,提高農產品的物流效益,還可以幫助農戶增加收入。在目前的供應鏈環境下,對冷鏈物流的網絡結構進行進一步調整,建立冷藏運輸系統的信息化管理體系更是十分重要。文章以河南省為案例,對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為促進我國農產品供應鏈物流的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河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
中圖分類號:F259.27文獻標志碼: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04.042
Abstract:?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essential in people,s life.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an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improve the logistics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increase the income of farmers. In the current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 it is necessary to adjust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and establish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refriger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is paper takes Henan Province as a case,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and realiz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Henan Province;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0? ? 引? ? 言
從2010年開始,我國居民主要食物消費結構發生了明顯改變,在居民的主要消費食物中,普通食物的整體比重有所下降,生鮮、進口海鮮的消費量不斷增加,特別是水果類增幅達5%。然而,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的構建和普及量與農副產品消耗的增加有著很大差距。由于我國的農業發展相對滯后,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物流環節成本高、損耗嚴重等問題。在世界經濟發展水平上,目前世界上發達地區的農產品的流通腐損率都在5%以下,而在我國的流通腐損率如表1所示。
河南省借此東風,冷鏈物流急速發展,目前已經處于國內前列,擁有超840 000m2冷庫、15 000多輛冷鏈運營車,“十三五”時期平均每年增長10.6%和13.8%。鄭州被評為冷鏈運輸核心中心,9家企業被評為“中國冷藏運輸百強”,認定22個省級商貿物流示范園區,城市共同配送、城鄉高效配送、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然而,就算發展速度較快、發展情況較為良好,河南省的冷鏈物流體系依舊存在一定問題。牛秀明等(2022)基于中國農業冷鏈物流迅速發展和后疫情時期的新要求,參考美國、荷蘭和日本的發展歷史和實踐,探討在新形勢下,我國農業供應鏈發展的有效途徑[1]。張潤卓(2022)在理解了農產品綠色物流的含義之后,針對其重要意義,從當前我國的發展狀況出發,分析了制約其發展的關鍵要素,并在此基礎上,以可持續發展策略為基礎,給出了行之有效的發展策略[2]。張鵬等(2022)認為:“供應鏈中的質量評估指數的數值將會對質量評估的結果產生直接作用,通過對指數數值的改進與調整,可以持續提高農產品冷藏物流的質量評估效率,而且在實際運用中,還可以在最少的費用下、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對各指數數值的調整,使其在滿足商品的質量與新鮮度上得到保障[3]。”苗渝等(2021)基于農產品物流特征,剖析了目前制約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的各種要素,并探索了強化農產品物流發展的策略[4]。梁艷(2021)基于目前的生鮮農業物流狀況,對其內涵進行界定,并從供應鏈視角出發,從供應商的產后預處理、中間商的流通和顧客服務滿意程度三個層面找到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應對策[5]。
1? ? 冷鏈物流的概念與特點
1.1? ? 冷鏈物流的概念
冷鏈物流是指在產品生產、儲存、運輸、銷售等環節中始終保持低溫環境的物流;其基本形式包括運輸冷藏方式,如冷藏集裝箱、冷藏汽車、冷庫等;儲存方式,如冷藏庫、冷庫等;加工方法,如冷凍加工、保溫包裝等。
我國冷鏈物流概念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但是冷鏈物流概念的提出還是近幾年的事情。早在2004年,商務部等部門發布的《農產品流通產業發展規劃(2011—2015)》中,將農產品冷鏈物流定義為圍繞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儲運及銷售過程中各環節的冷鏈技術與設施、設備,對低溫食品與其他易腐產品在加工和流通過程中進行低溫控制的一種服務。
1.2? ? 冷鏈物流的特點
1.2.1? ? 物流鏈環節多、鏈條長
冷鏈物流是具有一定規模的冷鏈物流體系,由采購、儲存、加工、包裝、配送等多個環節組成。每個環節都可能出現差錯,影響整個鏈條運行,造成產品的品質下降,甚至使其喪失食用價值。這就要求冷鏈物流系統必須保證冷鏈物流鏈各環節的可靠性與高效性。
1.2.2? ? 設備損耗嚴重,資源浪費巨大
在整個冷鏈物流過程中,由于運輸、儲存、加工等環節需要大量制冷設備和相應的配套設施,導致大量能源消耗和資源浪費,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同時,冷鏈物流運輸中對設備要求高、對環境要求高,有時設備損耗嚴重。
1.2.3? ? 經營成本高
冷鏈物流最明顯的特點是高成本和高附加值。物品在整個配送過程中都處于低溫條件下。因此,冷凍品對環境溫度的要求較高,為了保證物品在各個環節都能保持低溫,需要投入大量制冷設備運行,這些投資往往是普通物流成本的數倍乃至數十倍,這就導致經營成本高;同時冷鏈物流的作業時間相對較長,從生產到消費需要一定時間間隔來保證物品的溫度。因此,這些投資都將導致經營成本很高。
1.2.4? ? 信息管理難度大、操作復雜
冷鏈物流鏈涉及多個環節和企業主體,在整個配送過程中需要記錄大量數據信息以供查詢。但由于這些信息都是以冷鏈物流系統形式存在的,企業本身不具有信息管理能力和技術,只能通過第三方專業人員完成信息管理工作從而造成信息管理難度較大,并且操作也較為復雜。
2? ? 供應鏈視角下河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需要優化之處
2.1? ? 冷鏈物流企業發展緩慢,市場體系需要完善
近年來,河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業雖然發展迅速,但部分冷鏈物流企業仍存在“小、散、弱”的問題,這些企業在信息獲取、業務合作、產品質量控制等方面沒有形成科學、規范的經營模式,難以形成規模效益。部分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一些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成立時間短,缺少積累資金,技術、人才方面存在不足;二是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經營機制,沒有形成競爭機制;三是冷鏈物流行業還未形成規模化經營、組織化運作的“小、散、弱”狀態;四是缺乏專業人才和基礎設施、缺乏創新精神等。
2.2? ? 冷鏈物流信息化水平相對較低
河南省冷鏈物流體系發展緩慢,重要原因之一是冷鏈物流信息化水平低,信息系統落后。首先,冷鏈物流企業的內部信息管理系統不完善。農產品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對低溫、高質量、及時配送等要求很高,這就需要企業內部信息管理系統有較高的信息化水平。目前,河南省冷鏈物流企業多數使用傳統的 ERP、 SCM等信息化技術,雖能實現基本的信息處理功能,但是整體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與實際生產需要有一定差距。其次,缺乏高效、可靠的信息平臺。在河南省冷鏈物流行業中,信息管理系統與物聯網技術應用得較少,難以實現高效、可靠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信息共享。最后,冷鏈物流信息標準不統一。河南省冷鏈物流行業普遍存在不同企業所采用的標準不統一的情況;并且企業之間的基礎設施和管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難以實現冷鏈物流管理系統資源共享。雖然河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緩慢,但規模較大,并且河南省已有90%以上大型超市實現了食品全程溫度監控(2~8℃)并配有報警系統;專業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大型超市也配備了相應的設備用于監測溫度和濕度等。但是目前河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信息化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水平、管理模式等仍待提高。
2.3? ? 農產品冷鏈物流人才缺乏
農產品冷鏈物流是新興產業,正處于發展初期,相關專業人才較為缺乏,相關的理論研究、實踐操作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在農產品冷鏈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上,以冷鏈物流知識、技能的教育為主,涉及基礎知識、實踐操作技能等多方面內容,對人才的綜合能力培養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同時,目前的農產品冷鏈物流課程設置、教材等與市場脫節現象較為嚴重。在專業技術方面,冷鏈物流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導致了其技術應用的特殊性,因此相關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目前國內許多企業對農產品冷鏈物流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在農產品冷鏈物流技術、設備的應用等方面存在不足。
2.4? ? 協同機制不完善,供應鏈整體效益提升緩慢
由于缺乏有效的協同機制,供應鏈各節點企業之間的信息不能共享,造成物流配送中心的運營效率低下、庫存積壓,以致整個供應鏈的效益不高。另外,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還不完善。目前,河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政府尚未制定出相應的發展政策,而大部分農產品生產企業與農產品流通企業又尚未與專業的冷鏈物流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這就導致農產品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無法借助專業的冷鏈物流企業對農產品進行包裝、存儲、運輸,造成了冷鏈物流資源的浪費,不利于冷鏈物流整體效率的提高。
3? ? 供應鏈視角下河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優化措施
3.1? ? 健全市場體系,提高企業活力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建立完善的冷鏈物流市場體系,充分發揮農產品冷鏈物流協會的作用。在物流運作過程中,企業在農產品供應鏈中不僅要注重提高物流成本的控制,還要提高企業自身活力,使企業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政府要在政策上給予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更多的優惠和支持,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此外,政府要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的服務質量,增強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程度,建立起更加穩定、完善、順暢且高效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網絡體系。
3.2? ? 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河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主要集中在冷鏈基礎設施建設上,但是其中仍有部分問題需要解決,比如信息技術系統的建立與使用程度不足、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冷藏運輸設備不足、缺少專業人才等。因此,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實現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標準化和現代化。同時,還要提高基礎設施的使用效率,建立起先進、高效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改善農產品供應鏈的運作效率;另外,還可以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推動冷鏈物流運輸過程中的自動化與信息化建設,建立起信息化管理平臺和智能化管理體系。
3.3? ? 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專業人才培養
目前,河南省的農產品冷鏈物流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企業對冷鏈物流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不足、缺乏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以及師資力量不足等,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產品冷鏈物流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因此,河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整合教育資源,加強高校、培訓機構與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同時,河南省還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師引進制度,鼓勵高校和科研機構積極開展教學科研活動,為冷鏈物流人才的培養提供有力支持。除此之外,河南省還需要加大農產品冷鏈物流專業人才的培訓力度,通過政府主導、學校與企業聯合等方式對河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專業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此外,還需要對現有人員進行職業技能鑒定,通過考核鑒定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
3.4? ? 促進農產品冷鏈物流資源的整合與共享
針對目前河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資源浪費和低效率問題,加強各地區農產品冷鏈物流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實現省內乃至全國農產品冷鏈物流資源的整合與共享,使政府、企業、農戶在冷鏈物流資源利用中能夠實現信息互通,從而提高河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運作效率。此外,政府還要加強對冷鏈物流行業的宏觀調控,從宏觀層面調整河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結構、優化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布局以及健全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相關法律法規。
4? ? 結? ? 語
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需要從根本上提升信息化水平,建設完整的、智能化的供應鏈平臺,將客戶、供應商和物流公司等信息整合起來,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滿足客戶和供應商的需求。因此,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必須對現有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式進行創新和完善,從產品供應鏈的角度對農產品冷鏈物流進行整合與優化。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消費者對生鮮類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生鮮類農產品會在市場中占有越來越大的份額,因此加強對這類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非常重要,對提升企業競爭力、保證食品安全、促進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牛秀明,余建群,艾振,等.國外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經驗及啟示[J].物流技術,2022,41(11):22-26.
[2] 張潤卓.農產品冷鏈綠色物流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儲運,2022(9):191-193.
[3] 張鵬,周恩毅.農產品冷鏈物流供應鏈質量評價體系構建及實證[J].統計與決策,2022,38(11):179-182.
[4] 苗渝婧,謝洋.農產品冷鏈綠色物流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1(4):77-78+80.
[5] 梁艷.供應鏈角度下的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研究[J].新農業,2021(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