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政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一帶一路”經歷了中國提出倡議、世界逐步認識、內涵不斷豐富、合作獲得實惠的過程。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合作發展愈發緊密,足跡遍布亞歐非大陸,涵蓋投資、貿易、金融、科技、人文、民生等多個領域。“一帶一路”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范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地緣政治沖突此起彼伏,國際貿易爭端不斷升溫,退群斷鏈頻頻發生,向人類發出時代之問、歷史之問、前途之問。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發出了中國聲音,提出了中國主張。從最初提出的“五通三體”到“人類命運共同體”,都鮮明地表明了百年變局下中國的主張、努力、追求與示范。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一帶一路”不僅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成為我國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的有力抓手。
十年征程,我們既有成功的寶貴經驗,需要認真總結,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斷加以改進。
2021年11月19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發表講話,強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鞏固互聯互通合作基礎,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扎牢風險防控網絡,努力實現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給質量、更高發展韌性,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對“一帶一路”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標志著“一帶一路”由規劃、起步階段磅礴揮灑的“大寫意”,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精謹細膩的“工筆畫”。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這需要從國家戰略高度謀篇布局。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共建“一帶一路”主要著力點放在服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上,這是在新起點上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思路。因此,思考“一帶一路”新征程,既要經濟上可行,也要合作方有意;既要與合作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也要高度重視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感受;既要看到光明前景,又要高度重視風險防范。
在新起點上推動“一帶一路”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的大課題。既需要進行系統研究,從理論高度給人以啟迪;也需要直接參與踐行“一帶一路”實際工作的投資者、經營者、建設者,將實踐經驗轉化為發展新動能。本期一組論題文章從不同角度進行探究,以期為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作者系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