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薇

我愛過那些無法長久的事物
劃亮一根火柴
看著它在手指間燃盡
我愛過那些無法長久的事物
就像習慣命運的反復—
一手賜予
一手又收回
愛情
所謂愛情
開始即巔峰
之后便是自由落體
無可挽回的
降維打擊
戀人間的相互傷害
比相愛還要深
這悲劇的消音過程
像水表
計算著每一滴水
慢慢活著
從前,我索要永遠
友誼長存
不滅的愛……
如今,我只要安心
確認樹葉還綠
大海還藍的安心
不必成為最好
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
開悟的人會保留一個氣孔
放棄對錯
拒絕恩典與寵愛
“那里,你止痛于河水下的流速”
認知
如果,我們眼見的一切
樹、石頭、星星只是一個幻覺
是某種形式的空間褶皺
那么,我們活著的這一生
可能只是一個夢
而死,便是從夢中醒來
總有一天
我們之間
是一個朝代
兩座城池
四光年
半厘米
我不能永遠保證記住
甚至都不能保證忘記
總有一天,總有一天
你的生命中
將再也沒有我的消息
讀茨維塔耶娃書信
請用披肩關閉我
將我關閉
我只想知道
今天
誰會給我
這種迷離,這種狂亂
誰會這樣擊打幸福
“讓我像棍棒一樣飛散 ”
落日倉皇
將愛灼燒,彎曲
我濃煙滾滾
等你像火災一樣降臨
風景畫
起風了? ?樹木擦過空氣
途中的黃葉掛滿鳥聲
上面飛走的秋天
紛紛掉下來
風遠遠而來
刮斷地平線
失去約束的山脈向海流去
使一天的落日變咸
風越來越大
馬蹄嗒嗒奔過
像一枚枚釘子敲進原野
不讓大地翻卷
羞愧
一直很羨慕那些
能夠把自己的詩
讀出聲音的人
聽眾報以的熱烈掌聲
令我更加羞愧
我的詩都不適合朗誦
它們只能無聲
把訴說化作沉默
即使快樂
也是刀尖在心中旋轉的
那種快樂
歲月無辜
終于安靜下來
生活好像又回到
原來的地方,但已不是
當初的樣子
給予后再拿走
比從來沒有過更空白
仿佛從高處跌下來
對歡樂與痛苦
懷有同樣的感激
石頭來自激情
門來自理性
歲月無辜,草木不驚
“我將學會愛黑暗的日子
一如愛明媚的日子”
答謝
感謝離去
良辰有時
世間萬物皆有期限
感謝絕境
命運偏愛走投無路的人
一切關上的門
都意味著打開的窗
感謝惡意
那些毀不掉你的
只會讓你
絕處逢生
感謝孤獨
大雨滂沱,人世倥傯
世上沒有哪種陪伴
是理所當然
感謝辜負
感謝遺憾
感謝涼薄世間
那一碗粥的悲憫
世說新語
能錦上添花的人
有一天也會
落井下石
農夫與蛇之后
天地知道
從此,農夫不再
而蛇會常有
萬物各成其美
據說櫻花飄落的
速度,是每秒五厘米
如果換算成距離
就像兩個背對背出發
以越來越遠的方式走向對方的人
“唯獨你保持著
整個悲劇的漏壺默無聲息”
萬物各成其美
一切問題都是時間問題
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其實生死也是
旋轉舞
目眩時更要旋轉
自己痛不欲生的悲傷
以別人的悲傷
便能夠治愈
—此乃亞瑟王的秘籍
低回、婉轉、蔓延不絕
世界的本質是天旋地轉
過去即他鄉
“此刻,不過是偽裝成現在的往昔”
攤開掌心你看見
一只黑鳥疾速地穿過了兩三個行人
聽布羅茨基讀詩
我在聽你讀詩
親愛的
聽你在大雨中,追憶
……逝去的愛情
你的聲音變得喑啞了
上面太多失眠的劃痕
而記憶已經卷刃
聽上去不再那么揪心
這是多年前的錄音
在電腦的某個文件夾里
我聽到它時你已不在人世
當年發錄音的人也杳無音信
只有沙發、手帕和眼淚
還在詩里
被我來回搬動
自愈力
醫生說
許多病會自愈
看病吃藥
無非是激發
人的自愈力而已
有時,疾病如困倦襲來
“睡一覺就好”
—就像忘掉
遠一點
遠一點,我對自己說
再遠一點
道不同不相為謀
不在一起笑的人
哭的眼淚也不要混淆在一起
鬧劇時代的狂歡
被邊緣是幸運
失去即榮耀
雨在回憶我
十年之后
我又回到這里
出租車、街道、紅綠燈都沒有變
只是雨,大不如從前
既不是背景
也不構成事件
雨只是記得
……習慣了回憶
冰冷的、溫暖的那種
“親切的敵人又回來了”
我坐在臨街的窗前
沒有你
窗外的風景就像是偷來的
一些時刻
無論如何
一些時刻
抒情可以解酒
反諷可以止吐
“有一種絕望酷似希望”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幸存者
像生者的遺物
像死者搬運著活人
向日葵
清晨的水龍頭
清晨的
嘩啦啦的陽光
沖洗,睡過火焰的臉
逝者
這些年送別過一些人
他們都在我的手機里
一個也沒有刪
有時我會點開來
看看我們曾經說過的話
或者,聽一首歌
那是他們中的某位
在深夜醉酒之后發給我的
現在成了我手機里的循環單曲
在一些特定的節日
我仍會給他們發送短信
向他們問好
祝他們快樂如昔
一定還會再見面的
無論活著還是死去
有愿力,就有重逢
是創傷讓我與眾不同
依舊是恥辱
依舊是,泡沫的狂歡
庸人的不朽
個人的困境
也是時代的
世道人心里
有無聲的相擁與坍塌
我知道,是創傷
讓我與眾不同
是時候了
告別曾經的、蔑視的、厭惡的和愛過的
那些過不去的坎
也可以不那么痛
“讓你難過的事
有一天,你一定會笑著說出來”
香奈兒5號
最著名的香水,靈感
來自1921年的一束花草
取悅于五年后出生的美人
當年巴黎記者問瑪麗蓮·夢露晚上穿什么睡覺
她說,香奈兒5號
在全球,每半分鐘就能賣掉一瓶
香奈兒5號,如今
成了全世界女人的睡衣,作為對觸摸的虛構
—它比皮膚更像是她們的皮膚
“強烈得像一記耳光一樣令人難忘。”
作者簡介
當代女詩人,專欄作家,新聞記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詩集三部,另有散文隨筆若干。曾獲《十月》詩歌獎,漓江出版社首屆年度詩歌特別推薦獎,新世紀中國詩歌十大名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