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以高水平開放提升我國產業鏈韌性與安全水平

2023-06-06 20:43:52戴翔張二震
開放導報 2023年2期

戴翔 張二震

[摘要] 百年變局下,受經濟和非經濟因素的疊加沖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調整與重構,提升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是統籌開放和安全的題中之義。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內涵應該包括三個維度,即受沖擊時產業鏈供應鏈的扭曲程度以及沖擊后的恢復程度和恢復速度。我國傳統開放發展模式雖然有助于融入國際分工體系,并帶動產業發展尤其是產業規模的快速擴張,但新形勢下卻難以適應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現實需求。以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為主要內容和表現形式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可以有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換言之,高水平開放有助于產業鏈供應鏈在上述三個維度為表現的韌性得以同時提升。面對國際國內環境的深刻變化,中國以高水平開放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總體來看挑戰和機遇并存。化解挑戰,把握機遇,以高水平開放提升中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亟待在擴大開放范圍中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發展,在拓展開放領域中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的“固鏈”,在深化開放層次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融合而不“脫鉤”等方面實現新突破。

[關鍵詞]? 產業鏈? ?韌性? ?高水平開放

[中圖分類號]? F124?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004-6623(2023)02-0032-10

[基金項目] 南京大學區域經濟轉型與管理變革協調創新中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協同創新中心課題:長三角實踐創新中國發展經濟學:國際循環與區域一體化發展(CYD-2022008)。

[作者簡介] 戴翔,南京審計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宏觀經濟;張二震,南通大學對外開放研究院院長,南京大學長江三角洲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方向:開放型經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找準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攻關,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開放條件下中國產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既有錯綜復雜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也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從錯綜復雜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角度看,中美貿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俄烏沖突等重大國際事件,不僅加劇了逆全球化趨勢,而且加速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構,對已經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中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從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角度看,黨的十九大根據我國國情的變化,作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斷,而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并確立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就是高質量發展。顯然,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無疑是新時期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內容。

如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對此,已有研究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產業包括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和發展的路徑,就是“成長于全球化、壯大于全球化、協同于全球化、興旺于全球化”(金碚,2021)。實際上,針對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從諸如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在關系安全發展的領域加快補齊短板、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等多方面進行戰略部署時,特別強調了“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戰略意義和重要作用。毋庸置疑,正是因為融入了經濟全球化,融入了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才會有所謂的外部沖擊,進而引發所謂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穩定問題。換言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穩定問題是開放條件下才有的問題,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高水平開放對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的作用呢?需要指出的是,封閉經濟條件下雖然不存在由于來自外部沖擊而引發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穩定問題,但卻會因此遭致巨大的資源配置效率損失。開放條件下雖然可能會引發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穩定問題,但卻能更加有助于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符合效率原則。因此,為實現更高的效率而面臨可能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穩定問題,同樣也是符合“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的經濟學基本原理的。正是基于這一意義,與“發展中的問題要靠發展來解決”的邏輯一致,開放條件下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穩定問題同樣需要通過開放來解決,即實施更高水平的開放。遺憾的是,目前雖然已有部分文獻注意到乃至強調,要通過高水平開放,來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劉志彪和凌永輝,2021;郭克莎和田瀟瀟,2021;韓保江和李志斌,2022;張其仔和許明,2022;盛朝迅,2022),但卻鮮有文獻對其作用原理和機制進行理論分析。鑒于此,本文力圖對高水平開放緣何能夠提升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問題,作一粗淺探討。而“高水平開放緣何能夠提升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這一總問題,實際上又蘊含著如下幾個方面的核心問題:一是何謂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二是為什么傳統的開放發展模式和既有的開放發展水平,難以實現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水平的目標?三是高水平開放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水平的作用機理是什么?四是以高水平開放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五是以高水平開放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對策思路是什么?

一、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

基本內涵及表現維度

韌性(resilience)一詞來源于拉丁文“resilio”,被譯為“回復到原始狀態”,表示系統或個體在受到外來沖擊或擾動后是否能夠恢復回彈的能力(Holling,1973;Rose,2007)。隨著時代的不斷演進,學術界對韌性的認識也不斷深化,韌性這一概念逐漸被應用到物理學、生態學、工程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領域。當“韌性”一詞被應用于經濟學領域后,不同細分領域、不同研究學者基于特定的研究對象或者自身的理解,給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如在相對宏觀的層面,談及較多的是經濟韌性和城市韌性,前者主要指經濟系統抵御外部沖擊的能力(李連剛 等,2019;魏麗莉和張晶,2021);后者主要指城市系統在應對外來沖擊時表現出來的適應能力、恢復能力和學習能力(趙瑞東 等,2020;張明斗和馮曉青,2018)。在相對中觀的產業層面,使用較多的主要有“產業集群韌性”“產業鏈韌性”等概念。所謂“產業集群韌性”,較為一致的觀點認為主要指產業集群在受到外部沖擊后,所具有的沖擊吸收能力、沖擊適應能力以及恢復更新能力(俞國軍 等,2020;王鵬和鐘敏,2021)。關于“產業鏈韌性”的概念界定,多數學者認為其是指產業鏈各環節在應對內外部風險與挑戰時表現出的維持自身系統穩定、防止斷裂和抗沖擊的能力(段浩,2020)。也有研究認為,產業鏈韌性不僅體現在上述幾個方面,還包括化危為機實現鏈條升級的能力(陳曉東 等,2022)。從唯物辯證法的哲學思想角度看,這無疑有一定的道理,但這種思想其實強調的主要是“危”中蘊含“機”的因素,已經超越了“危”帶來沖擊本身的討論。因此,就經濟學意義上的韌性而言,學術界其實更傾向于討論外部沖擊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經濟體對負面影響的自適應情況。

物理學概念中的韌性,主要指物體受壓軋、錘擊、彎曲或拉引等力作用時,所呈現的抵抗能力,一般分為脆性、延展性、撓性、彈性和柔性等,即物體在受到外力沖擊時遭遇的變形程度,以及當外力沖擊消失后,物體能夠恢復到原始狀態的程度。從經典物理學關于韌性的內涵界定出發,基于現有相關研究并聯系經濟發展的實際,我們認為,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可以定義為產業鏈供應鏈在遭受外部沖擊時的有效應對和適應。具體而言,產業鏈供應鏈在遭受諸如來自國際市場需求波動、供給變化、貿易摩擦、疫情傳播乃至局部戰爭等引發的產業鏈供應鏈外部擾動時,產業鏈供應鏈能夠在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環節,保持鏈條穩定和暢通的程度、防止斷裂的能力,以及在遭受一定程度受損后的適應能力和恢復能力。與較為普遍的觀點和理解保持邏輯一致性,此處對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內涵界定不涉及所謂“化危為機”實現鏈條升級的能力。顯然,基于上述內涵界定,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越好,也就意味著在遭遇外部沖擊時,不論這種外部沖擊是經濟性因素,如供給和需求等層面因素的變化,還是非經濟性因素,如自然災害、突發大面積疫情或者地緣政治格局變化等,產業鏈供應鏈受損的程度恢復性越高,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性也就越高。進一步地,受到外部沖擊后,通常而言,一方面,產業鏈供應鏈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或者說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某一或某些環節會發生一定程度的梗阻和不暢,我們可以將之稱為產業鏈供應鏈的扭曲或者變形程度,或者稱之為抗壓度;另一方面,產業鏈供應鏈遭致扭曲或者變形后,經過一段時間調整和適應,能夠恢復到原始狀態的程度,這其中又有兩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即速度和程度。因此,更細致地理解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問題,其實應該包括三個維度,即產業鏈供應鏈遭受外部沖擊后,呈現的扭曲程度、恢復程度以及恢復速度。

1. 扭曲程度層面

這一維度的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較為容易理解。在受到同等的外力沖擊下,如果物體或材料的扭曲程度或者說變形程度越小,通常意味著物體或材料的韌性越強。反之,如果在同等的外力沖擊下,物體或材料的扭曲程度或者說變形程度越大,通常意味著物體或材料的韌性越差。遵從同樣的邏輯,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問題同樣可以置于外部沖擊下可能發生的扭曲程度和變形程度進行考察。在同樣的外部沖擊下,如果產業鏈供應鏈在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某一或某些環節發生的梗阻現象越嚴重,甚至發生了斷裂,那么意味著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相對較差;反之,如果因此發生的梗阻現象越輕,那么意味著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相對較強。從這一角度對現實情況進行觀察,容易發現,不同產業鏈供應鏈在不同的外生沖擊下,其韌性確實會有明顯的差異性。如在世紀疫情的沖擊下,服務業尤其是消費型服務業受到的沖擊程度相對較高,表現出相對較高的脆弱性;而制造業尤其包括基于數字化轉型的制造業,所受沖擊程度相對較低,表現出相對較強的韌性。與之不同的是,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全球貨物貿易出現了所謂“大崩潰”現象,與之相比,服務貿易雖然也呈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并沒有到崩潰的程度(Baldwin,2009;王孝松 等,2014)。

2. 恢復程度層面

僅僅從外力沖擊導致的扭曲程度或者說變形程度角度觀察,并不能客觀、完整地反映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俗話所說的“剛則易折”和“繞指柔”,其實反映的就是兩種不同特性的韌性問題。越具剛性的材料和物體,雖然在抵御外力沖擊從而發生扭曲和變形方面有優勢,但是其卻有“脆弱性”的特征。也就是說,一旦遭遇了不可承受的外力沖擊,其會發生折斷或者斷裂,并且在外力消失后也難以恢復到原始狀態。與之不同的是,具有“繞指柔”特性的物體或材料,雖然在遭遇外力沖擊時極易發生扭曲和變形,但卻不容易發生折斷或者斷裂,并且在外力沖擊消失后,更容易恢復到原始狀態。對于后者而言,這顯然也是一種韌性表現。上述例子雖然是一個較為極端的情況,但卻能揭示這樣一個道理,即恢復性或者說恢復程度,同樣應該成為測度韌性的另一重要維度。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同樣遵循上述原理,換言之,在受到外部沖擊后,產業鏈供應鏈能夠實現的恢復程度,理應成為衡量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另一重要指標。與外部沖擊發生前的原始狀態相比,沖擊后恢復的程度越高,或者說越是接近原始狀況乃至超出原始狀況的程度越高,說明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越強,反之則說明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相對較差。

3. 恢復速度層面

恢復的程度固然能夠反映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但是對于同等恢復程度的不同產業鏈供應鏈而言,其韌性可能仍然存在差異,這是因為,在恢復的過程中,不同產業鏈供應鏈所需要的恢復時間不同。正如經濟學將生產要素劃分為可流動生產要素和不可流動生產要素一樣,其區別實際上主要在于給予的時間差異,因為只要給予的時間足夠長,幾乎所有的生產要素都是可流動的,因此,所謂不可流動的生產要素只是短期而言。也可以說,所謂長期和短期的劃分,實際上主要基于生產要素實現跨部門流動所需要的時間而定。從這一意義上理解,產業鏈供應鏈在外部沖擊下表現出的韌性,顯然不能僅僅從恢復程度層面進行觀察,因為只要給予的時間足夠長,排除一般的經濟規律作用和產業結構變遷因素外,幾乎所有產業鏈供應鏈同樣也能夠恢復到原始狀態甚至好于原始狀態。關鍵在于,實現同樣的恢復程度,不同產業鏈供應鏈所需要的時間幾何?或者,在同樣的時間范圍內,不同產業鏈供應鏈所能實現的恢復程度有何差異?即產業鏈供應鏈受到外部沖擊后的恢復速度問題。顯然可以認為,恢復的速度越快,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就越強,反之則可以認為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相對較差。就如同不同體質的人患了相同的感冒一樣,體質好的可能只需要三五天即可完全康復,而體質相對較差的則可能需要一周乃至更長時間。

可見,理解和分析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并不可一概而論或者泛泛而談,不同的外部沖擊、不同的產業鏈供應鏈特向差異,其韌性的具體表現可能不盡相同。更加客觀、全面地理解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必須把握住上述三維向度,即受沖擊時的產業鏈供應鏈扭曲程度、沖擊后的恢復程度以及恢復速度。對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上述三維向度的準確把握,是我們進一步分析高水平開放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前提、基礎和邏輯起點。

二、產業鏈韌性提升需求下

傳統開放發展模式的局限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產業發展尤其是制造業的長足發展,是在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中實現的。近年來,伴隨國際分工進一步向服務領域拓展和延伸,以及全球服務貿易規則的不斷推行,服務業全球價值鏈分工得到了快速發展(夏杰長和倪紅福,2017)。在此背景下,中國不斷擴大服務業開放領域,融入服務業全球價值鏈在廣度和深度兩個方向都得到了快速進步。習近平總書記(2018)曾坦言,“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實踐數據以及現有的諸多研究等,均揭示了中國已經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分工體系,成為其中重要的節點和組成部分。聯合國貿發會議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中國出口貿易額為99.55億美元,在全球13104.04億美元中所占比重僅為0.76%,而到2021年,中國出口貿易額上升至33638.35億美元,占同期全球223281.77億美元的比重提高至約15.07%的水平。就規模而言,中國顯然已經從一個國際經濟學意義上的小國,成長為一個對世界經濟具有影響力的大國。如果說,僅僅從出口貿易總額角度看,還無法揭示中國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分工體系狀況的話,那么在總貿易額中的中間產品貿易占比,以及學術研究中所揭示的中國出口國內增加率的變化情況、中國在全球生產網絡中的中心度情況等,可以進一步說明中國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分工體系狀況。聯合國貿發會議的統計數據表明,近年來中國進口的中間產品占進口總額的比重約為80%,由于中間產品貿易是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的重要表現和必然結果,上述占比無疑說明了中國在全球生產網絡中的地位。此外,基于出口國內增加值率測算的一系列研究發現,2000—2007年間,中國制造業出口國內增加值率約在50%—55%之間,而近些年還呈現出一定的下降趨勢(于春海和常海龍,2015)。實際上,導致出口國內增加值率下降的因素很多,其中價值鏈分工深化和細化就是重要原因之一(戴翔和楊雙至,2022)。從總體情況看如此,從不同行業層面看同樣如此。基于國內國際大循環的有關測度結果顯示,中國各行業體系均在很大程度上融入了國際分工(黃群慧和倪紅福,2021;王欠欠和田野,2022)。

由此可見,中國產業發展已經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一方面,中國產業體系的形成、發展和進一步壯大,離不開世界;另一方面,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發展和安全穩定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發展和安全穩定,也產生了重要的推動和保障作用。正如已有研究指出,中國制造業的穩定發展,對于抑制全球經濟波動等均產生了積極的作用(楊繼軍和范從來,2015)。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尤其是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的深度演進,使得世界各國之間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發展格局,從而作為世界大國的中國,在產業鏈供應鏈層面具有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關系,但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世紀疫情沖擊以及俄烏沖突帶來的不確定性等,使得動蕩變革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的突出特征,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遭遇嚴峻挑戰。尤其是部分國家將產業和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不僅嚴重踐踏和破壞了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也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造成了巨大威脅。因此,在和平與發展作為時代主題的總體大環境下,在“效率主導”推動全球分工深度演進的大背景下,中國通過發揮人口紅利等低成本優勢,以“低端嵌入”全球價值鏈的開放發展模式,雖然取得的成就是顯著的,但卻難以適應新形勢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的實際需要。具體來看,其不適應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在外部沖擊下,傳統“低端嵌入”的開放發展模式,不適應降低扭曲程度和提升抗壓度的現實需要。當國際分工從傳統的以產品為界限的分工模式,轉向以產品生產環節和階段為界限的生產模式后,國際分工的形式和性質發生了深刻變化,即經濟活動尤其是生產過程在全球范圍內得以拓展,形成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但是其未發生變化的是,在不同生產環節和階段,仍然存在著要素密集度特征的巨大差異。況且,伴隨國際分工的深化和細化,不同生產環節和階段的生產要素,會進一步發生極化現象,也就是說,在技術和知識等要素密集型生產環節和階段,生產要素的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特定性越來越強,同時也就意味著進入的門檻越來越高;與之相反,在勞動等要素密集型生產環節和階段,生產要素的通用性程度越來越高,同時也就意味著進入的門檻越來越低。這種極化效應造成了不同國家和微觀經濟主體,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分工體系中的地位不同。顯然,在受到外部沖擊時,處于產業鏈供應鏈高端部分的國家和微觀經濟主體,更容易在相對低端的環節和階段實現替代性,從而更有助于減輕或者降低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環節形成的梗阻和不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抗壓能力;與之相比,處于產業鏈供應鏈低端部分的國家和微觀經濟主體面臨外部沖擊時,要想在相對高端的環節和階段實現替代性,則相對較難,從而不利于減輕或者降低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環節形成的梗阻和不暢,產業鏈供應鏈的抗壓能力相對脆弱。

二是在外部沖擊下,傳統“低端嵌入”的開放發展模式,不適應提升恢復程度的現實需要。實際上,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下,產業鏈供應鏈不同環節和階段的差異性,不僅體現在要素密集度特征方面,與此同時還體現在“匹配性”方面。更確切地說,從事高端生產環節和階段的企業,基于產業鏈供應鏈的匹配需要,更容易在中低端環節和階段尋找到匹配對象。反之,從事中低端生產環節和階段的企業,基于產業鏈供應鏈的匹配需要,要在高端環節和階段尋找到匹配對象,就會相對困難。這種匹配性難度之間的差異,實際上意味著在產業鏈供應鏈的不同位置,其競爭的程度有著明顯的差異。高端環節和階段的競爭程度相對較弱,從而基于產業鏈供應鏈匹配的需要,中低端生產環節和階段會面臨匹配彈性不足而剛性有余的現象。相比較而言,中低端環節和階段的競爭程度相對較高,從而基于產業鏈供應鏈匹配的需要,高端生產環節和階段會面臨匹配彈性相對較高而剛性相對較低的現象。這一點,在中國本土企業為跨國公司的配套中表現得也極為典型,即處于中低端的本土企業為了能夠與外資企業配套,面臨的競爭更為激烈(張二震 等,2018)。這種匹配難度的差異性或者說彈性與剛性,在產業鏈供應鏈不同位置之間的差異性,就如同前文分析所指出的“剛則易折”“繞指柔”所代表的兩種情形一般。也就是說,越是處于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中低端位置,其面臨的產業鏈供應鏈匹配剛性也就越強,那么在受到外部沖擊時,其發生斷裂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實現恢復的難度也會越高,從而產業鏈供應鏈會面臨更大的風險和不安全性。

三是在外部沖擊下,傳統“低端嵌入”的開放發展模式,不利于加快恢復速度的現實需要。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分工體系下,面臨來自外部沖擊而導致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任何環節梗阻、不暢乃至斷裂,其修復都要一定的時間,即前文分析指出的恢復速度問題。同樣地,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不同位置,在遭遇外部沖擊從而在特定環節出現梗阻、不暢乃至斷裂時,其所需要的修復時間也不盡相同。更確切地說,處于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相對高端位置的部分,其產業鏈供應鏈在遭受外部沖擊時,能夠實現更快的修復和恢復,而處于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相對中低端位置的部分,其產業鏈供應鏈在遭受外部沖擊時,實現修復和恢復的速度就會相對較慢。導致這一差異的原因,一方面,固然與上述分析所指出的抗壓度和恢復程度的特征差異有關,因為通常而言,抗壓能力越強,在遭受外部沖擊后其恢復的能力越強,恢復的速度也就越快,同樣地,“剛性”或者“柔性”的特性不同,其在遭受外部沖擊后的恢復能力和恢復速度自然也不同;另一方面,還與自身的轉型升級能力有關,也就是說,通過轉型升級通常也是應對外部沖擊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如對于因經濟周期規律作用而產生的外部沖擊,實現自身轉型升級就是應對沖擊的相對有效舉措。而一系列的理論和實證研究表明(王玉燕 等,2014;任保全 等,2016),越是處于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高端位置的部分,由于其在技術、知識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越有助于其快速實現轉型升級;越是處于中低端位置的部分,由于其在技術、知識等方面的劣勢,越不利于其快速實現轉型升級。

三、高水平開放提升產業鏈韌性與

安全水平的作用機理

當前,經濟全球化雖然遭遇一定的逆風逆流,但進一步深度演進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因為這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規律,更何況,當前的一些逆全球化傾向和舉措,從本質上看也并非真正意義上的逆全球化,而是某些國家霸權思維模式作祟下的“去中國化”。因此,繼續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分工體系,不僅是實現中國自身產業更好發展的需要,也是確保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發展的需要,更是順應歷史發展大勢的需要。但是,正如前文分析指出,由于當前中國開放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已經發生深刻變化,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顯,而以“低端嵌入”為主要特征和表現的傳統開放發展模式,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方面,又面臨三個不適應,因此,必須加快實施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戰略。問題的關鍵在于,高水平開放緣何能夠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對此,針對上述“三個方面的不適應”分析,實際上其中已經蘊含了部分可能的答案,因為上述分析意味著邁向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高端,本質上有助于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顯然,邁向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高端又是實施高水平開放戰略的題中應有之義。當然,實施更高水平的開放并非完全等同于邁向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高端,因此,仍然有必要對高水平開放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的作用機理作進一步分析和探討。

與前述分析問題的邏輯一致,明晰高水平開放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水平的作用,仍然可以從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三個維度逐一進行分析。在明晰這一問題之前,首先有必要對什么是高水平開放進行簡要說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托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在對“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進行戰略部署時也明確指出,要“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張二震和戴翔(2021)曾撰文分析指出,所謂更大范圍的開放,是指不但要繼續堅持對發達國家開放,更要擴展對發展中國家的開放,即在對外開放的外部空間上要不斷擴大我們的“朋友圈”;所謂更寬領域的開放,是指不僅繼續堅持擴大制造業開放,還要擴大服務業開放,即產業領域開放的范圍越來越廣;所謂更深層次的開放,主要指不僅要擴大“邊境”開放,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更要推進“邊境內”開放,以制度型開放推進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正是因為高水平開放具有上述三個方面的基本內涵,因此,其對提升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可以同時在三個維度而非某個單一維度上發揮作用。

首先,高水平開放有助于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抗壓度。基于前文分析可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或者說從扭曲程度和抗壓維度看,主要表現為受到外部沖擊后,產業鏈供應鏈中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環節出現的梗阻和不暢程度。如果梗阻和不暢通的程度相對較輕,說明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較好,反之則意味著較差。而高水平開放的要義,根本在于有助于暢通各環節的循環,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梗阻和流通不暢問題。如從實施更大范圍對外開放角度看,以往“低端嵌入”全球價值鏈的發展模式,由于主要嵌入的是發達國家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因此,開放的對象也主要是發達國家,而實施更大范圍對外開放,就是要在繼續放大向東開放優勢的同時,做好向西開放的文章,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朋友圈”。“多個朋友多條路”,伴隨開放“朋友圈”的不斷擴大,產業鏈供應鏈無論是生產還是消費層面等,在路徑的選擇性方面都會更加多樣化,一條道路的梗阻或者不暢,還可以繼續走其他道路,從而大大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抗壓度。實施更大范圍對外開放有此作用,實施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同樣具有此作用。如從更深層次開放角度看,由于更深層次開放本質上就是開放舉措由“邊境”向“境內”延伸,是規則、規制和標準等實現國內國際的對接,顯然,這種“對接”本質上是為了暢通產業鏈供應鏈,或者說,為了更好地實現分布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不同產業鏈供應鏈環節之間實現無縫對接。可見,高水平開放有暢通產業鏈供應鏈之作用,從而有助于在抗壓層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

其次,高水平開放有助于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受沖擊后的恢復程度。產業鏈供應鏈受到沖擊后,所能實現的恢復程度如何,在不考慮時間因素作用下,或者說在給定時間范圍內能夠實現的恢復程度,根本上取決于梗阻和不暢的部分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得以暢通。顯然,從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的匹配關系角度看,其暢通實際上有兩層含義,一是原有匹配關系的恢復,即原有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關系的正常化;二是匹配關系的另辟蹊徑,或者說重新尋找替代品以盡快構建新的匹配關系,以彌補原有產業鏈供應鏈的渠道不暢乃至關系斷裂。實際上,期望通過原有渠道的再暢通以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的正常化,往往取決于產業鏈供應鏈上其他各方的情況,而難以由自身決定。作為產業鏈供應鏈上的一環,能夠更加具有主動作為的是,在原有產業鏈供應鏈遭到一定破壞后,能夠迅速建立起新的匹配關系,或者說通過擴大其他匹配關系的合作范圍和合作程度,以彌補遭致損失的匹配關系。這正是前面所說的第二種情形。舉例而言,A與B、C同時構建了產業鏈供應鏈關系,那么在遭遇來自B的供給沖擊時,A可以擴大與C的合作從而彌補來自B的供給萎縮,或者進一步建立與D的合作關系。其實,無論是從合作的主體范圍看,還是從合作的客體范圍看,其領域的不斷擴大都更加有助于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因為客體范圍的擴大實際上意味著可替代品的增多。而上述兩種意義的范圍擴大,正是高水平開放中的更大范圍、更寬領域開放。至于深化開放層次,無論對于擴大開放范圍還是擴大開放領域,都大有裨益,因而也是有助于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受沖擊后的恢復程度。

再次,高水平開放有助于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受沖擊后的恢復速度。高水平開放無論是從擴大開放范圍看,還是從拓展開放領域看,抑或是從深化開放層次上看,都有助于推動全球價值鏈分工地位的提升,換言之,有利于改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位置,對此,已有文獻已經作出了探討(遲福林和方栓喜,2022)。如前所述,從恢復速度的特定維度看,不同的分工地位是影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重要因素,即更加有利的分工地位有助于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受沖擊后的恢復速度。實際上,高水平開放除了能夠通過改善分工地位從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在恢復速度維度上的韌性外,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多元化選擇或者說在產業鏈供應鏈更加多元化的背景下,拓展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關系乃至重新構建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關系,所需要的時間成本都更低,也就是說,從消除產業鏈供應鏈梗阻和不暢的角度看,所需要的時間會更少。仍以前述例子為證。如果A僅與B建立了產業鏈供應鏈關系,那么一旦發生了來自B的沖擊,A需要重新尋找并構建新的產業鏈供應鏈關系,所需的各種成本包括時間成本顯然都會比較高。但是,如果A的產業鏈供應鏈實現了多元化,即在與B構建了產業鏈供應鏈關系的同時,與C也構建了類似的產業鏈供應鏈關系,如果再發生來自B的沖擊,那么A只需要擴大與C的合作規模即可在很大程度上實現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顯然,與重新構建新的產業鏈供應鏈關系相比,這種方式所能實現的時間成本節約效應更為明顯。同樣的邏輯不僅存在于合作主體的多元化,也存在于合作客體即產品和服務本身選擇的多元化。這就是更大范圍、更寬領域開放的作用所在。進一步從深化開放層次角度看,亦是如此。實際上,如同前文所述,由于深化開放層次主要指規則、規制和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因此,其作用不僅在于更加有助于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開放,在規則等方面的“無縫對接”,也更加有助于構建新型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關系。總之,從節約時間成本角度看,高水平開放無疑有助于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受沖擊后的恢復速度。

四、以高水平開放提升產業鏈

韌性和安全水平的對策思路

習近平總書記(2020)指出,“當前,世界經濟面臨諸多復雜挑戰,我們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與此同時,還特別強調“越是開放越要重視安全,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增強自身競爭能力、開放監管能力、風險防控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無疑是“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的重要內容。目前,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對中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既帶來了挑戰,也蘊含了一定的機遇。就挑戰而言,世界經濟進入動蕩變革期,中國開放發展的外部環境變得更加復雜,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更多,以及由此加速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調整和重構,特別是以美國為代表的部分發達國家,試圖推動“去中國化”的新一輪全球化發展等,顯然對中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帶來了巨大挑戰。加之中國目前在某些產業領域的控制能力相對較弱,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相對較高,很多“卡脖子”問題依然存在,因此,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無疑任重而道遠。當然,在充分認識新形勢下中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面臨的挑戰和困難的同時,也要看到其中可能蘊含的重大戰略機遇。如目前中國具備了其他任何國家所不具備的完備的產業體系優勢。有研究指出(洪永淼,2022),“目前我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又如,中國有著超大本土市場規模優勢,利用好這一優勢,就可以有效對沖產業鏈供應鏈高端向部分發達國家“回流”,以及中低端向其他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分流”的壓力,等等。總之,在亟待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的新發展階段,中國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并存。化解挑戰,把握機遇,以高水平開放提升中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亟待在如下幾個方面實現新突破。

(一)在擴大開放范圍中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發展

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發展,基于前文分析可見,對于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為此,從對外開放的空間范圍看,需要在繼續放大向東開放優勢的同時,依托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做好向西開放文章。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我國已與145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余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涵蓋投資、貿易、金融、科技、社會、人文、民生等領域。客觀而言,黨的十八大以來,“一帶一路”建設確實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已經成為“實施更大范圍的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和抓手。未來,要以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為指引,堅定不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和文明之路,夯實不斷擴大開放范圍的堅實基礎。實際上,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其作用和意義不僅限于有助于中國擴大開放發展的“朋友圈”,從而在“實施更大范圍”開放中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發展,同樣在于不斷擴大和深化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產能合作,從而有助于實施更寬領域的對外開放,這對于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發展同樣重要。

(二)在拓展開放領域中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的“固鏈”

眾所周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分工深度演進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不同環節和階段的國際梯度轉移。顯然,不同環節和階段的國際梯度轉移,從地理空間布局角度看,其究竟轉移到哪里,不僅取決于要素稟賦等所決定的比較優勢,更取決于能否將比較優勢真正轉化為參與國際分工優勢的開放舉措。換言之,開放領域的確立,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所能承接的產業鏈供應鏈國際梯度轉移程度。正是基于這一意義,拓展開放領域,實際上有助于在承接國際梯度轉移中實現國內價值鏈的延伸,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國內支撐。改革開放以來的很長一段時期,中國融入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主要發生在制造業領域,服務業領域對外開放相對滯后,亟待進一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北京率先設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以來,2023年國務院又同意在沈陽、南京、杭州等6個城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至此試點地區增加至11個。因此,未來一方面要以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為平臺和抓手,探索服務業擴大對外開放的路徑,以及相關的體制機制安排;另一方面要將試點形成的經驗和舉措,盡快向全國推廣,通過不斷拓寬服務業開放領域推動中國高水平開放,提升中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三)在深化開放層次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融合而不“脫鉤”

高水平開放的另一重要維度就是深化開放層次,深化開放層次的本質就是要不斷推動制度型開放,制度型開放的核心則在于優化營商環境。毋庸置疑,營商環境的優化對于吸引和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和意義。尤其是在部分發達國家政客推動的“逆全球化”從而導致“脫鉤斷鏈”風險不斷上升的背景下,通過優化營商環境以吸引更多外資,尤其是高質量外資等一攬子全球高端要素的流入,可以夯實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的微觀經濟基礎,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融合水平,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斷裂和“脫鉤”的難度。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作為微觀經濟體的跨國公司越來越具有全球屬性,并不完全與所在母國的政客利益一致,因此,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吸引全球高端要素的“強磁場”,有助于在微觀層面上進一步捆綁與跨國公司的利益,從而實現在深化開放層次中提升融合而不“脫鉤”。因此,未來需要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為目標指引和相關戰略部署,以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以及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為抓手,在進一步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以及推動制度創新方面實現更大的突破、取得更豐碩的成果,不斷改善和完善營商環境,以制度型開放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參考文獻]

[1] 陳曉東,劉洋,周柯.數字經濟提升我國產業鏈韌性的路徑研究[J].經濟體制改革,2022(1):95-102.

[2] 遲福林,方栓喜.以高水平開放打造雙循環的重要支點——河南在國家新發展格局中戰略地位的幾點思考[J].區域經濟評論,2022(5):5-9.

[3] 戴翔,楊雙至.數字賦能、數字投入來源與制造業綠色化轉型[J].中國工業經濟,2022(9):83-101.

[4] 戴翔,張二震.“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制度型開放[J].國際經貿探索,2019,35(10):4-15.

[5] 段浩.新冠疫情對我國產業鏈韌性的壓力測試及應對舉措[J].中國工業和信息化,2020(3):94-96.

[6] 郭克莎,田瀟瀟.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與制造業轉型升級路徑[J].中國工業經濟,2021(11):44-58.

[7] 韓保江,李志斌.中國式現代化:特征、挑戰與路徑[J].管理世界,2022,38(11):29-43.

[8] 洪永淼.從當前世界變局看中國經濟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構想的重要意義[J].財貿經濟,2022,43(9):19-22.

[9] 黃群慧,倪紅福.中國經濟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測度分析——兼論新發展格局的本質特征[J].管理世界,2021,37(12):40-58.

[10] 金碚.以自主可控能力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J].中國經濟評論,2021(2):14-16.

[11] 李連剛,張平宇,譚俊濤,等.韌性概念演變與區域經濟韌性研究進展[J].人文地理,2019,34(2):1-7+151.

[12] 劉志彪,凌永輝.在主場全球化中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前提、重點任務及政策保障[J].產業經濟評論,2021(6):5-13.

[13] 任保全,劉志彪,任優生.全球價值鏈低端鎖定的內生原因及機理——基于企業鏈條抉擇機制的視角[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16(5):1-23.

[14] 盛朝迅.從產業政策到產業鏈政策:“鏈時代”產業發展的戰略選擇[J].改革,2022(2):22-35.

[15] 王鵬,鐘敏.危機沖擊下產業集群韌性演化與提升路徑研究[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21(6):76-88.

[16] 王欠欠,田野.中國經濟雙循環的測度及增長結構分解[J].經濟學動態,2022(11):58-74.

[17] 王孝松,翟光宇,謝申祥.中國貿易超調:表現、成因與對策[J].管理世界,2014(1):27-39+188.

[18] 王玉燕,林漢川,呂臣.全球價值鏈嵌入的技術進步效應——來自中國工業面板數據的經驗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4(9):65-77.

[19] 魏麗莉,張晶.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有制變革推進經濟韌性提升[J].上海經濟研究,2021,(5):5-18.

[20] 習近平.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N].人民日報,2020-11-05.

[21] 習近平.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10-15.

[22] 習近平.開放共創繁榮 創新引領未來[N].人民日報,2018-04-11.

[23] 夏杰長,倪紅福.服務貿易作用的重新評估:全球價值鏈視角[J].財貿經濟,2017,38(11):115-130.

[24] 楊繼軍,范從來.“中國制造”對全球經濟“大穩健”的影響——基于價值鏈的實證檢驗[J].中國社會科學,2015(10):92-113+206.

[25] 于春海,常海龍.再論我國制造業增加值率下降的原因——基于WIOD數據的分析[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5(2):20-30.

[26] 俞國軍,賀燦飛,朱晟君.產業集群韌性:技術創新、關系治理與市場多元化[J].地理研究,2020,39(6):1343-1356.

[27] 張二震,戴翔.更高水平開放的內涵、邏輯及路徑[J].開放導報,2021(1):7-14.

[28] 張二震,李遠本,戴翔.從融入到推動:中國應對全球化的戰略轉變——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J].國際貿易問題,2018(4):1-10.

[29] 張明斗,馮曉青.中國城市韌性度綜合評價[J].城市問題,2018(10):27-36.

[30] 張其仔,許明.實施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導向型產業政策的目標指向與重要舉措[J].改革,2022(7):82-93.

[31] 趙瑞東,方創琳,劉海猛.城市韌性研究進展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20,39(10)1717-1731.

[32] Baldwin, R. E. The great trade collapse :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prospects.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2009.

[33] Holling, C.S.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J].Annual Review of Ecological Systems,1973,04(11):1-23.

[34] Rose A. Economic Resilience to Natural and Man-Made Disasters: Multidisciplinary Origins and Contextual Dimensions[J].Environmental Hazards,2007,7(04):383-398.

Enhance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Chain Resilience and Security with High Level of Opening Up

Dai Xiang1, Zhang Erzhen2,3

(1.School of Economics,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815; 2.Institute of Opening-up,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226019; 3.Research Center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08)

Abstract: Under the impact of economic and non-economic factors, accelerating the adjustment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and supply chain and enhancing the resilience of China's industrial chain and supply chain are the key to overall openness and security. The connotation of the resilience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supply chain should include three dimensions, namely, the degree of distortion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supply chain when impacted, and the degree and speed of recovery after the impact. Although China's traditional open development model helps to integrate into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system and promot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rapid expansion of industrial scale,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alistic needs of improving the resilience of industrial chain and supply chai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t a high level with a wider scope, a wider field and a deeper level as its main content and manifestation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resilience and security level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supply chain. In other words, a high level of openness helps to enhance the resilience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supply chain in the above three dimension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face of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 China has improved the resilience and security level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supply chain by opening up at a high level. Overal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oexist. In order to resolve challenges, seize opportunities and enhance the resilience and security level of China's industrial chain and supply chain with a high level of opening up, it is urgent to promote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hain and supply chain in expanding the scope of opening up, to realize the "fixed chain" of industrial chain supply chain in expanding the open field, and to achieve new breakthroughs in deepening the opening level.

Key words: Industry Chain; Resilience; High Level of Openness

(收稿日期:2023-03-02? ?責任編輯:羅建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99精品视频播放| 97在线国产视频|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欧美成在线视频| 在线国产毛片手机小视频| 欧美激情二区三区|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久久综合色88| 国产在线日本| 国产农村1级毛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苍井空| 亚洲有码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中文无码影院|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免费在线a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大陆国产精品视频|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综合天天色|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色AV色 综合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 99视频在线看|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爽爽视频|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九一九色国产| 91亚洲免费|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国产|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xx在线观看| 国产玖玖视频| 国产精品v欧美|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色AV色 综合网站|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先锋资源久久|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操操操综合网|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三区五区|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她的性爱视频|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在线欧美日韩|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922|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永久毛片在线播|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99视频全部免费|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 欧美在线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