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小芳
《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指出:幼兒園要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為入學做好基本素質準備,為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有研究指出,早期閱讀對 5-6 歲學前兒童的認知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具備良好的入學準備水平能減緩幼升小中 5-6 歲學前兒童對小學學習的不適應。同時,良好的早期閱讀習慣能促進幼兒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早期閱讀經驗與認知發展規律相輔相成,早期閱讀經驗能提升學前兒童的入學準備水平。
一、早期閱讀對于學前兒童入學準備的意義
(一)早期閱讀經驗對幼兒認知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早期閱讀經驗是指兒童在閱讀圖畫書過程中積累的關鍵性經驗,包括了前閱讀經驗、前識字經驗、前書寫經驗,以及幼兒在閱讀過程中的體驗性經驗。閱讀能力在幼兒的學習中是不可缺少的,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早期閱讀經驗與認知發展規律相輔相成。
(二)早期閱讀經驗能提升幼兒入學準備水平
一方面,早期閱讀經驗有利于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通過培養幼兒認真傾聽、專注閱讀圖書、分享、記錄圖書內容等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幼兒通過閱讀相關心理準備、人際關系、時間管理等圖書,進行繪畫、手工、表演等方式再現圖書的故事情節、人物關系,幫助幼兒做好各方面的入學準備。良好的早期閱讀經驗能促進幼兒入學準備中語言能力、數學能力等的發展,讓幼兒快速適應不同的學習模式,早日適應小學生活。
二、基于幼小銜接視角的早期閱讀指導策略
(一)重視班級閱讀區與公共閱讀場所的環境創設
1.重視班級閱讀區環境創設。科學合理地規劃閱讀區,設置一個相對安靜舒適、不受干擾、光線既充足又柔和的班級閱讀區,在閱讀區設置聽賞角、表達角、閱讀角、書寫角滿足幼兒傾聽、表達需求,增強閱讀興趣,積累前書寫經驗。注重活動區域之間的動靜分離;合理設置、安排閱讀區空間,閱讀區容納5人較為合適。讓幼兒一起參與制定規則,明確閱讀區規則,讓幼兒在自主的閱讀活動中逐步建立規則意識。
2.重視公共閱讀場所環境創設。教師明確公共閱讀場所與班級閱讀區環境創設目標,注重兩者之間的功能能夠互補,最大化發揮兩者之間的教育功能。在公共閱讀環境的創設中,注重實用性、避免互相干擾。如閱覽室的環境創設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圖書的擺放方便幼兒取放,鼓勵幼兒用圖畫、文字、符號等方式制作標識對圖書進行分類,促進幼兒參與閱讀活動的積極主動性。
(二)教師要重視基于幼小銜接視角下的早期閱讀指導
1.教師應該明確指導方向。基于幼小銜接視角下的早期閱讀準備中教師注重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傾聽表達能力,保護幼兒前書寫興趣、做好必要的書寫準備,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實踐、反思,提升指導能力。教師還要有階段目標,不同年齡的幼兒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標。
2.完善教師相關的學習、培訓制度。幼兒園要為教師提供更多學習、培訓的機會。重視相關培訓活動,組織教師到其他優秀閱讀特色幼兒園參觀。幼兒園要協同小學提升幼兒園教師的培訓制度,組織教師與小學教師一起教研,了解小學的學習情況。建立幼小學段互通、內容融合的聯合教研制度。同時,幼兒園要加強相關的園本教研。完善園本教研制度,創設教師寬松的學習、教研環境。鼓勵幼兒教師教研后在教育教學中的實踐與反思,不斷在實際鍛煉中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和水平。
(三)加強家園合作提升幼兒早期閱讀經驗
家園合作的模式應成為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依托。教師和家長把幼兒生活中喜聞樂見的事物與幼兒的早期閱讀經驗和入學準備進行關聯,家長、教師應該對 5-6 歲學前兒童入學準備的數學能力、語言溝通能力等做好準備,全面提高入學準備發展水平,幫助幼兒做好入學準備。首先要提高教師家園合作的意識。一方面,幼兒園多舉辦家長開放日,舉行幼小銜接相關活動與培訓,讓家長了解入學準備與早期閱讀理念,及時為家長答疑解惑。另一方面,重視家長在幼兒閱讀活動中的教育作用。讓家長參與到幼兒早期閱讀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在幼兒園中開展早期閱讀教育教學活動后,讓家長和幼兒在家里共同延續幼兒園里的閱讀活動。其次要重視親子閱讀。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