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志
貴州茅臺(600519.SH)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5月18日,官方公告信息顯示,貴州茅臺分別認繳出資50億元,共計100億元,成立茅臺招華(貴州)產業發展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簡稱“茅臺招華”)和茅臺金石(貴州)產業發展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簡稱“茅臺金石”)兩只基金,投資范圍包括但不限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大消費等領域的投資機會。
“茅臺會繼續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方向,不斷深化提升價值,為股東創造價值。”公告發布第二天,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雄軍,在貴州茅臺2022年度及2023年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闡述了茅臺成立產業基金的根本原則。目前,董事會會議已審議通過,待提交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后正式執行。
對于茅臺的最新舉措,二級市場觀點不一:部分贊賞茅臺主動跳出“舒適圈”,通過實際行動踐行產業報國的初心;部分認為茅臺首次參與設立的產業基金,能力和經驗有待觀察。
綜合這些年茅臺發展的戰略思想與重要布局,不難發現成立基金或許是必然結果:2022年上半年,丁雄軍在股東大會上強調,茅臺要在“美時代”以“渴望美”的姿態,努力追求創造“美生活”。
如今茅臺勇敢邁出一步,是站在更高的立足點,順應“美時代”的發展,豐富“美生活”的內涵,而這一切都在茅臺能力范圍內。既然在能力范圍內,成功仍然是大概率事件。

單位:萬元。資料來源:貴州茅臺官方公告 制表:顏斌
2022年,丁雄軍首次提出“美時代”的概念,各方普遍將其與市場消費能力掛鉤。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到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2189元穩步提升至36883元。消費能力的提升,勢必引導白酒市場進入“少喝酒、喝好酒”的時代,行業龍頭企業迎來業績快速增長的“美時代”。
從這些年茅臺的成長情況來看,這一點得到印證:三年來,公司全年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從949.15億元與466.97億元,增長至1241億元與627.1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4.35%與15.89%。
然而業績增長是“美時代”的全部內涵嗎?“從貴州白酒來講,茅臺好,大家也好;大家好,茅臺更好。”從2023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圓桌會上,丁雄軍所表達的觀點不難看出,茅臺發展邏輯不僅是業績增長,還要與消費者、產業、生態以及社會需求契合,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從現實來看,茅臺也一直堅定站在履行社會責任的立場,借參與公益活動、共享發展成果、推動產業升級、助力鄉村振興等多種形式,為時代的向前貢獻力量。其最終目標指向非常統一——創建一個廣義的“美時代”。
消費者追求產品品質,茅臺就堅守五匠質量關和傳統釀造工藝,為消費者打造品質過硬的產品;白酒釀造需要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茅臺從2014年起連續10年每年出資5000萬元維護赤水河流域生態;產業發展需要能力升級,茅臺加大技術投入實現綠色用電100%覆蓋。
展望未來,茅臺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有更為豐富的內涵:升級釀造技術,完善產品創新體系,解析探索產業化、現代化、科學化的創新路徑。既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又不能追求“大投入、大產出”的急功近利,成立產業基金成為理想的方案。
因此,進入新階段,茅臺還要繼續豐富“美時代”的內涵和價值。
成立產業發展基金,也許將會對茅臺的發展帶來更大的推動力。
丁雄軍表示,為進一步解析茅臺酒的生態密碼、工藝密碼、時間密碼、品質密碼、健康密碼和微生物密碼,茅臺深化產業、學院、生命健康等方向科學研究,2022年茅臺累計發表文章77篇,其中發表SCI文章27篇。
同年,在推進與數字技術融合方面,茅臺上線直銷平臺i茅臺,實現酒類不含稅收入118.83億元,超過2010年茅臺全年收入。
這些成果的取得,建立在茅臺提升運營成本的基礎上。結合2022年報數據,茅臺全年的研發投入為5.59億元,相比2021年大幅增長194.21%。
完成100億元投資后,茅臺能夠借助產業發展基金的力量實現能力升級,既能轉化之前學術研究成果,繼續提升數字化能力,又能為未來靈活布局產業鏈上下游,實現現有業務協同,攻克各環節痛點做好充分準備。
眼下,解析產品多重密碼,上線i茅臺推動數字化改造,這兩樣探索已經與產業基金關注的“生物技術”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相耦合。隨著實打實的投入不斷落地,產業發展基金影響力將會進一步釋放。在這方面的經驗,正是本次合作方的強項。
茅臺招華基金管理人為招商局資本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招商資本”),背靠招商局集團,2022年底管理總資產超過3000億元,投資億緯鋰能、科大訊飛、比亞迪半導體等知名項目;茅臺金石基金管理人金石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金石投資”)為中信證券的專業私募投資基金子公司,有數據顯示其管理總資產超過2300億元,累計投資項目超560單,成功退出超220單。
與頭部投資基金合作,同時按照可持續的思路設定運營機制,無疑提升了產業基金的安全系數。業內評論認為,茅臺與管理人對基金收益目標一致,將促使基金管理人積極導入優質項目資源,保證茅臺產業基金運作效果。
至于兩只產業基金各投資1000萬元的茅臺(貴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茅臺私募”),其對外投資的13個項目中已有5個完成IPO,在股權投資市場如此“高命中率”,可謂專業。
公告信息顯示,兩只產業基金總共認繳出資不超過100億元,基金實繳按照40%、30%、30%的比例分三期繳款到賬。
采取分期實繳模式,茅臺延續了一直以來穩健、審慎的管理風格;只是現在十分充裕的資金,后期是否會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無法按期認繳?對其他企業而言,這是必須考慮到的風險點;不過對茅臺而言,壓力不會太大。
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貴州茅臺實現營收1240.9億元,同比增長16.9%;歸母凈利潤為627億元,同比增長19.6%。兩組數據的同比增速是近三年中最快的一年,已經超過新冠疫情之前(2019年)的增速。
進入2023年一季度,茅臺的向上勢頭并未減弱,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同比20%左右的增長,分別為387億元和208億元。持續向上的勢頭證明,茅臺的健康成長具備確定性,能夠形成穩定現金流,確保產業發展基金的資金及時到位。
有了牢固的根基,茅臺的一系列創新就得到了成功落地的“活水”。官方數據顯示,數字營銷平臺i茅臺上線一年后(截至5月18日),累計注冊用戶超4000萬,累計銷售額超230億元;2023年一季度實現酒類不含稅收入49.03億元,對直銷渠道增量的貢獻占比為71%。
借助i茅臺在不同消費群體之間的“橋梁”屬性,茅臺進一步完成渠道拓展工作,尤其在年輕消費群體中實現茅臺冰淇淋影響力最大化。丁雄軍在茅臺2023年度市場工作會上透露,茅臺冰淇淋在2022年實現營收約為2.62億元。
至于未來發展,茅臺同樣不缺少想象空間。2022年在茅臺酒成為中國酒行業歷史上第一個千億單品的同時,醬香系列酒也迎來高光時刻——全年銷量3.03萬噸,增長0.32%;銷售收入159.39億元,增長26.55%,可見茅臺1935等主力產品獲得市場認可,茅臺醬香系列酒的產品結構明顯優化,利潤貢獻率將進一步提升。
就在產業基金將大消費作為投資方向之一時,茅臺在文旅板塊的布局也在逐步深入。不久前(5月12日),茅臺集團與長隆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資源整合,推動茅臺“酒主業、酒文旅、綜合金融”三大主業融合發展,全新模式的探索也將成為拉動白酒業務快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三大主業互為補充,并且在生態圈資源、人才團隊協同,以及信息大數據等領域推進融合發展。”酒業營銷專家肖竹青表示,在三大主業內部形成正向化學反應后,白酒業務的增長還有更大的空間。
不難看出,穩定的大盤、新業務的成長、模式的創新,都將為產業基金健康成長,提供更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