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跳有點快,要不要去醫院?”“我的心跳每分鐘120多下,是不是得了心肌炎?”……“陽過后小心病毒性心肌炎”話題一度沖上熱搜榜第一。病毒學家、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表示,在新冠并發癥中,急性心肌炎確實需要引起關注。
任何年齡段都可能患心肌炎
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癥性疾病,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可能患病,發病前后有病毒感染前驅癥狀,多數患者為輕癥心肌炎,少數發展成急性暴發性心肌炎,可出現心源性休克、惡性心律失常、死亡等情況。暴發性心肌炎屬于急性重癥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肌炎最嚴重和特殊的類型,主要特點是起病急驟,早期病死率極高。
暴發性心肌炎多發于冬春季
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患者大多起病前2周以內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對于一些抵抗力差的人群,如幼兒、有慢性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或者因工作疲勞、熬夜、受冷等原因導致短期免疫力下降的人群,病毒就可能突破呼吸道黏膜屏障,通過血液暗藏在心肌,從而引發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炎的病程可能會持續數小時到數月不等。暴發性心肌炎多發于冬春季,極度勞累后易發病。大部分患者早期表現為與病毒感冒相同的前驅癥狀,如發熱、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腹瀉等。但不同的是,心肌炎患者還合并心肌受損的表現,如胸悶、胸痛、心悸、氣短、呼吸困難等,如病情不能得到控制,部分患者疫情會迅速惡化。因此,若出現顯著胸悶、極度乏力等癥狀,應立刻前往醫院做心電圖、心肌酶等相關檢查。
輕度心肌炎無需治療也能自愈
輕度的心肌炎沒有癥狀,只要好好休息,多吃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不需要治療也能自愈。但是,重度心肌炎如果不及時救治,會迅速發展成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時候心肌炎的表現和肺炎的表現很相似,需要加以區分。
預防心肌炎最重要的是預防病毒性感冒,科學鍛煉,合理飲食,積極接種疫苗。
摘編自《半島晨報》《東江時報》《襄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