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文明實踐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最后一公里”

2023-06-07 21:42:22林浩卓陳秋
決策與信息 2023年6期

林浩卓 陳秋

[摘? ? 要] 溫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有著良好的歷史條件和廣泛的社會基礎,當前溫州已全面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體系,在凸顯為民辦實事的服務宗旨、統籌整合文明實踐資源、共建共享文明實踐生態系統、強化文明實踐和志愿服務品牌建設、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耦合機制的生成等方面,取得了矚目成效。但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高質量發展角度出發,溫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也存在文明實踐活動基層融合度亟待提高、文明實踐數字化平臺資源呈現碎片化、志愿服務落地不夠精準、志愿者培育環境和政策支持不完善、文明實踐陣地建設與社會治理尚未完全同步、文明實踐整體性運行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從溫州城鄉基層社會治理特性出發,高質量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需推動文明實踐貼近群眾生活、升級文明實踐數字平臺、提升志愿服務供需精準對接質量、創新志愿服務管理新舉措、優化實踐陣地運營機制、完善文明實踐整體性運行機制等優化措施,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關鍵詞]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服務;鄉賢;基層治理;公益慈善;文化禮堂

[中圖分類號] D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23)06-0024-11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載體;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關心群眾、引領群眾、凝聚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新載體新平臺新空間[1];文明實踐,通過“有效調配資源,協調各方力量,增強群眾凝聚力,社會動員力……成為城鄉基層治理的重要依托”[2],是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舉措。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和六中全會都提出要建設和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試點工作。數據顯示浙江省在2017年和2018年全國31個省區市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指數得分中均排在第一位[3],溫州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中國共產黨溫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高水平推進全域文明建設,全面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體系”[4],全面提升新時代溫州人文明素養,建設具有更高水平的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打響“幸福溫州”城市品牌等,其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城鄉基層社會治理的完善。通過系統梳理當前溫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概況、分析文明實踐在助力城鄉基層社會治理領域的價值及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能夠為各地高質量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加強和改進基層社會治理領域,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溫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社會基礎

文明實踐不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其根植于地方悠久文化傳統和濃厚社會文化氛圍。溫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有著良好的歷史條件和廣泛的社會基礎。

(一) 公益慈善的地方“小傳統”

溫州公益慈善文化源遠流長,民間廣泛流傳著“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修橋筑路勝造七級浮屠”“樂善好施必有好報”等俗諺。溫州民眾世代相傳著鄰里幫伙、濟弱扶貧、修橋補路、出糧賑災等公益慈善小傳統。南宋永嘉學派主張“使天下無貧民”“義利并舉”“以利和義”,追求事功與道德的統一;到了明清時期溫州工商業日益發達,官方引導地方鄉賢創立多家救濟團體,倡導養老育孤、慈愛天下等,這股社會思潮傳延到民間,社會公益慈善之風大興,如歷史上溫州民眾自發抱團結盟互助做功德等。溫州鹿城區的白馬殿自明代就開設了施粥、救濟災民活動,到了清代更多的志愿公益救助團體出現,開展各類義舉活動,如“文成會”、永嘉場梯云會、南鄉文成會和武成會等,鄉賢們在各地設立“義倉”,供避旱澇災害和荒年賑災之用。至晚清和民國近代,溫州社會施醫舍藥、扶弱解困、助學濟士、造橋修路、濟婚助喪、賑災施粥等各類公益慈善義舉達到鼎盛。溫州士人群體、行業群體、宗族群體等開展的慈善志愿救助公益活動活躍至今。

(二)基層社會“德治”力量日益增強

黨的十九大以來溫州積極開展以規立德、以文養德、以評弘德、以善成德的“德治”建設,積極推進基層治理三治融合,強化德治先導,奠定溫州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道德底蘊,開創基層社會治理新局面。如引導群眾樹立優良家風,打造紅日亭、狀元亭、三樂亭、“望江亭”等體現溫州慈善、公益和志愿精神的社會“公德地標”。推動移風易俗,培育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環境,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提升民眾道德水平、文明素養以及社會文明程度,也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三)新鄉賢群體壯大

溫州市各地以鄉情為紐帶,充分利用鄉賢扎根本土、貼近群眾的優勢,積極引導鄉賢參與鄉村社會建設。新鄉賢熱心公益慈善事業,通過回鄉開展公益慈善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等,以道德力量教化鄉民、凝聚人心,一定程度上營造了濃厚的崇德尚賢氛圍,日益成長為新時代精神文明實踐的“自覺”群體,并引導群眾在移風易俗、鄉風文明建設等方面實踐創新,助力溫州基層社會治理“三治”融合,進一步激發鄉村社會民眾實踐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力,增強民生幸福底色。

(四)文化禮堂全覆蓋

溫州文化禮堂建成10年來,“被看成當下最重要的鄉村公共空間之一”[5],定位“鄉村客廳、鄉愁基地、文化地標、精神家園”,圍繞基層思想政治工作、鄉風文明建設、文化服務供給等方面形成示范和突破,在地市級層面全面盤活地方文化資源,并建立了文化禮堂志愿者隊伍。2022年溫州文化禮堂建設在全覆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目標,完成300多家文化禮堂提升工程(即文化禮堂2.0版),全面引導社區居民文明交往互動,內容包括開展理論政策宣講、鄉風文明弘揚、文明禮儀教化、文化知識傳授等,推動教育教化、禮節禮儀、道德宣講、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等,在文化惠民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培育和弘揚了新時代文明精神,為溫州高質量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積累了豐厚的社會實踐經驗。

二、溫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效

2018年以來,溫州不斷探索發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路徑。新時代文明實踐作為“一把手”工程,通過構建多元化、集成化、高效化的文明實踐服務體系,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真正打造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主陣地”、服務基層群眾的“綜合體”。

(一)凸顯為民辦實事的服務宗旨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凝聚多元主體和社會力量,憑借強有力的組織和制度建設,為社會治理賦能增量。2022年溫州各縣區圍繞黨的二十大召開,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工作推進中謀劃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為民辦實事”亮點行動。平陽縣,非公企業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打造外來務工人員溫暖之家;甌海區,打造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派遣平臺;鹿城區,打造好人宣講團強化榜樣力量;龍灣區,打造精練高品質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樂清市,打造文化禮堂數字共享圈;蒼南縣,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綜合體,等等。以2022年亞運會溫州分會場等重要活動(賽事)為契機,精準設計主題性、專業性、普惠性、風尚性和援助性志愿服務項目,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浙江省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建立高效志愿服務機制,努力突破部門碎片化、資源分散化、項目割裂化的困境,組織聯建、項目聯動、人員聯手、實事聯辦,發動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提高了基層群眾的自治意識和自治能力,提升了基層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廣度和深度,有助于構建政府、社會、群眾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二)統籌整合文明實踐資源

1. 線上線下聯動建設文明實踐新陣地。聚焦群眾需求,科學優化布點,提升服務內容,做好融合疊加文章,建立溫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功能和場館,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打造成管用、實用、好用的服務平臺,不斷提升老百姓的滿意度、認同感和參與度。

一是數字化推動線上平臺實踐陣地建設。各區縣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開發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綜合數字平臺,創新“點單+配送”模式,構建“群眾點單-平臺派單-志愿者接單”的數字化流程,開展點對點上門服務,實現“從指尖到身邊”的文明實踐路徑。依托線上海外傳播矩陣,發揮“80、90、00后”青年宣講團、海外宣講團作用,講好黨的創新理論和溫州故事。平陽縣打通部門壁壘,將全縣662家政府機構、社會組織、文藝團體統一集中納入到理論宣講、教育、文化、科普、健身、衛生、便民等7個子平臺中,為群眾提供5122個服務項目。瑞安市打造“125+N”海外理論宣講新格局,依托豐富的僑務資源,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主陣地,打造“海YOUNG講堂”和“周末僑童學堂”兩大特色宣講品牌,開展青騎團、青思享、青閱讀、青議政、青服務等五大“青”系列活動,組建N支青年宣講隊伍,開展文化交流、社交互動、視頻直播、專題講座、學堂講堂等各類海外傳播活動,形成“125+N”理論宣講新格局,向海外傳遞更多鄉音鄉情,增強海內外華人凝聚力向心力。永嘉縣依托“志愿匯”和溫州市“宣傳嘉”資源,開發“文明之嘉”線上服務云平臺,圍繞群眾所需,首創雙向雙軌點單模式,新增個人用戶發布個性化項目需求清單及幫扶清單,打破了志愿組織提供服務、站所點單的單向模式,打造集信息樞紐和綜合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數字平臺。

二是項目化推進線下文明實踐陣地建設。目前,溫州各區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基本都通過購買引進第三方服務。從展示大廳硬件設施到文明實踐內容,項目制運營囊括了平臺建設、服務指導、宣傳培訓、文明展示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內容。以“雷鋒日”“國際志愿者日”“我們的節日”等載體,結合疫情防控等實際工作,在各區推出理論宣講、文明創建、健康衛生、科普推廣、未成年成長、文化服務、便民服務、疫情防控等項目。打造融“學習、宣傳、教育、培訓、服務”功能于一體的志愿服務新載體,帶動各地積極探索推廣志愿服務菜單,如“田頭說事亭”、公益周末、“紅長廊”早餐、愛心茯茶、楠溪小學堂、無障礙觀影、銀齡跨越數字鴻溝、非遺進禮堂、科普行動服務等項目,形成隨手做志愿的良好氛圍。同時各縣區在調查了解群眾普遍性需求的基礎上,結合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委托第三方社會組織設計重點文化惠民項目。如平陽縣以96345服務熱線為紐帶、專業服務團隊為支撐,滿足群眾需求;瑞安市開設有“公益茶道課程”“四點半學堂”;永嘉縣2021年以來開展了“智慧助老”、文明旅游、文明交通、助學支教、法律援助等10項民眾急需的實踐服務活動。

2. 上下聯動強化統籌部署文明實踐陣地。首先,統籌部署建設文明實踐陣地。強化“書記工程”,嚴格落實“實踐中心主任、實踐所所長、實踐站站長”(兼任黨組織書記)三級書記抓文明實踐責任清單,切實靠前部署、靠前指揮、壓實責任、統籌推進。如召開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文化禮堂建設工作推進會、全市志愿服務業務工作會議,確保各項工作“融合推進、發揮實效”。其次,強化考核機制布局各級實踐陣地。各縣(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重點抓好建章立制,建立“中心吹哨、部門動員、各方參與”的工作機制。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監督檢查,納入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標準,推動試點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如蒼南制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十個一”建設標準》,采用明指導、暗察訪等方式對所、站進行優化提質。最后,強調經費建設機制,保障實踐陣地常態化運轉。多渠道籌措資金,落實經費保障常態化機制,溫州市財政安排6007.4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升工作,投入540萬元縣(市、區)文明實踐基金,用于資助全市基層志愿者組織、獎勵時代新人和模范集體,為工作順利推進提供有力支撐。如泰順縣財政投入40萬元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考核激勵機制,投入50萬元對考核名次靠前的所、站、點以獎代補。

(三)共建共享文明實踐生態系統

1. 統籌盤活重塑區域內可運行文明實踐資源。溫州將現有的文化禮堂等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志愿服務團體、社會組織、鄉賢愛心人士等民間力量,進行“大整合”并“系統性盤活重塑”,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陣地資源,顯著增強了資源的聚合效應。

第一,公共文化空間資源的整合。充分利用文化館、黨群綜合服務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婦女兒童之家、廣場公園等現有場所,進行功能整合和提升,加強載體建設,整合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陣地資源。截至2022年10月,已建成文明實踐中心14個、文明實踐所185個、文明實踐站3553個,文明實踐點657個,構建“實踐中心-實踐所-實踐站-實踐點”四級新時代文明實踐聯動網絡。第二,公共服務資源整合。溫州突出“到文明實踐中心去”功能導向,將分散在各個條塊中的公共服務資源整合起來,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縱向貫通和各部門間橫向聯通的“一體化”公共服務模式,推動公共文化、科普教育、文體健身、公共醫療、應急消防、老年服務等部門公共服務資源“最多跑一地”。如2022年以來,市體育局、市財政局聯合體育協會新建百姓健身房45個,切實推動體育資源落到基層、惠及百姓。第三,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團體)的數智資源整合。圍繞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緊扣數字化改革“一號工程”,優化升級溫州“宣傳嘉”數智大腦,加強與工會、共青團、婦聯、紅十字會、殘聯、科協、慈善等群團組織的協調聯系,集納1200多家政府機構、社會組織、文藝團體的線上資源,暢通“線上”輸送服務渠道,做到資源無障礙“下沉”、服務“下鄉”,2022年全市累計配送服務11萬余場次,輸送項目1.2萬多個。依托數字化平臺駕駛艙,實施測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使用效能,做到組織入網、運行入網、活動入網,進一步加強日常精確管理、精密指控。

2. “志愿者—群眾”互動交融的文明實踐良性循環生態。一方面,五個縣(市、區)成立了志愿服務聯合會。吸納153名會員成立溫州市志愿服務聯合會平臺,加強對各級各類志愿服務組織的監督管理,同步指導各地成立聯合會,發揮文明實踐陣地的“集聚效益”。截至2022年底,溫州5個縣(市、區)均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聯合會,如龍灣區“羅山紅”志愿服務隊形成“1+69+52+N”志愿隊伍體系,實行統一對外形象、統一服務標識、統一管理標準,確保志愿服務體系上下相通,高效運作。另一方面,營造向上向善、互幫互助的社會氛圍。各地推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禮遇辦法(試行)”,激勵更多群眾投身志愿者事業,志愿者為服務對象提供服務,服務對象再轉變為志愿者為他人服務,志愿者在遇到困難時也可以成為被服務對象,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志愿者群體,及“志愿者—群眾”互動交融的文明實踐良性生態。如平陽縣麻步鎮顯橋村村民積極爭當志愿者,并成立了黨員志愿隊、巾幗大媽志愿隊、老教師志愿隊、鄉賢志愿隊、鄉村藝術志愿隊等5支志愿者隊伍,形成了良性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全域性的循環生態系統。

(四)強化文明實踐和志愿服務品牌建設

1. 浙南紅色文化引領優化陣地資源建設。平陽縣是中共浙江省第一次黨代會召開地,泰順縣是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成立所在地,永嘉縣是紅十三軍誕生地……溫州是浙西南革命老區,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陣地資源和文化資源。2022年溫州遴選了100家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打造10條“紅動浙南”紅色研學線路,作為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紅色基地”。僅平陽“省一大”舊址就累計接待黨員群眾超10萬人次開展紅色教育,泰順利用紅色舊址遺跡將建成“老東家”黨群工作法主題館、紅軍學校,作為群眾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紅色學堂”。同時開展紅色文化全民互動齊參與文明實踐項目,開展“可看、可學、可唱、可秀、可品”的“五個一百”文藝文化活動,開展線下視覺藝術巡展80余場,全市鋪設1000個線下音樂唱吧,開展“百首愛國歌曲我來唱”活動,吸引超10萬群眾謳歌偉大新時代;舉辦“百年榮耀·潮涌甌江”大型圖片展,千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動參與VR線上“云展廳”,累計吸引130萬人次觀展,紅色文化引領優化陣地資源建設,推動文明實踐的品牌化建設。

2. “善行天下”志愿服務品牌豐富陣地資源。到2022年底溫州各區縣文明實踐所、站覆蓋率達80%,建成14個文明實踐中心、185個文明實踐所、3553個文明實踐站和657個文明實踐點,基本建成志愿服務“15分鐘服務圈”,三大(組織體系、培訓交流體系、典型培育體系)志愿服務和管理體系,志愿服務組織達878個,281萬人注冊志愿者,數量名列全國地市級城市第一,城市志愿者服務指數名列全國第二。

一方面,從“商行天下”到“善行天下”的志愿者文化。溫商義利并舉,踐行企業家和企業的社會責任,在公益慈善領域進行了全面探索,救災募捐、扶貧濟困、愛心獻血、義工服務等各方面都有溫州商會的身影;溫州商人兼濟天下、澤被家鄉的“善行傳統”一定程度上引領了現代社會的志愿者精神。溫州現有注冊志愿者289萬人,注冊志愿服務組織7638家,名列全國地級市第一。2022年以深入貫徹落實《浙江省志愿服務條例》、迎亞運等重要活動(賽事)為契機,溫州精準設計了各類主題性、專業性、普惠性、風尚性和援助性志愿服務項目,探索“社會眾籌+政府購買+基金扶持”的公益資源集聚模式,舉辦全市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對獲獎的志愿服務項目及團隊給予公益創投、團隊孵化、導師幫扶、人才招募、跟蹤培育等“一攬子”扶持激勵措施。另一方面,進行“志愿者文化”品牌化探索。大力發展公益類、社區服務類志愿服務組織,鼓勵公眾、企業、高校、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志愿服務事業。組織開展市直單位掛鉤社區志愿服務共建活動,持續打響“新青年下鄉”“四千結對”服務活動,組織12所在溫高校918支實踐團隊、5.1萬名青年學生奔赴基層一線開展實踐服務,形成內容日益豐富、領域不斷拓展、參與人員不斷增多的良好局面。2021年,溫州“宋”教到“家”、景賢里巷、僑幫僑、小泰氧、“講習故事”特色宣講5個志愿服務品牌入選浙江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創新案例匯編。

(五)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耦合機制的生成

浙江省探索數字化特征鮮明的農村文化禮堂2.0版,運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知,對農村文化禮堂從硬件到軟件、從內容到功能、從管理到運行進行統籌規劃,推動建成文化禮堂和新時代的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系統性耦合機制。

一是文化禮堂活動為民眾積累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經驗。溫州推進農村文化禮堂項目運營,要求有活動、有隊伍、有機制。各村利用農村文化禮堂開展鄉風文明、文體娛樂、節慶禮儀、教育培訓等各類活動,通過活動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養、農業實用技術和法律知識等,增強對黨的理論和政策的了解,提高村民參與村級治理的積極性等,這些都為民眾積累了寶貴的文明實踐經驗。二是文化禮堂空間為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供效能載體。“文化禮堂、精神家園”,硬件建設和軟件內容建設同步,農村文化禮堂在提升村民素質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功能,也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供了有效的載體。2019年,各區縣農村社區在文化禮堂和文明實踐站基礎上,新建了婚慶喜宴中心,提倡全村大事小事、紅白喜事都在此實踐站舉辦,方便村民的同時也節省了費用,推動了移風易俗,讓文明實踐站辦喜宴成為當代農村新時尚。三是文化禮堂建設和運營培育了新時代文明的實踐主體。文化禮堂活動主體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體都是群眾。文化禮堂布局、項目運營等一定程度上都是民眾追尋鄉土和“鄉愁”的情結使然。2013年平陽縣麻步鎮顯橋村,村兩委和黨員、干部示范帶頭,村民、鄉賢和一些信教群眾半個月眾籌資金102萬元,在基督教堂對面建立文化禮堂,2018年平陽入選全國首批5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之一,村民代表召開大會,提議將文化禮堂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陣地,提升禮堂功能,建成了禮堂、學堂、鄉風民俗廊、非遺傳承廊、村情村史廊、圖書室、電腦室、棋牌室和老年活動室等“兩堂五廊六室”,供村民開展各類活動。從文化禮堂到文明實踐陣地的建設,彰顯了民眾的主體性。

三、溫州高質量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存在的問題

總體上看,溫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推動了基層黨建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形成了示范效應。但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距離,高質量推進溫州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仍存在以下六個問題。

(一)文明實踐活動基層融合度亟待提高

一是基層群眾和管理者對文明實踐認知不足,容易和文化禮堂的運行混淆。調研走訪中發現很多村民對本村(社區)開展過的一些文明實踐活動不清楚,或者表示沒參與過;村干部和實踐點管理員對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缺乏系統認識,往往將之與農村文化禮堂等工作職能混淆。二是基層群眾文明實踐活動參與度整體還不高。調研走訪中只有部分群眾經常參與文明實踐活動,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員和在校學生、老人是參與主體,其他中青年群體參與較少。三是文明實踐活動內容設計較宏觀。基層干部反映近兩年的文明實踐活動主要圍繞文明城市創建、理論宣講、疫情防控展開,與基層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開展相對較少。四是一些基層的文明實踐具體工作存在“拍照主義”現象。從文明實踐管理者和基層干部的訪談獲悉,文明實踐所的項目在基層開展以來,站和點的群眾參與度并不高,存在打卡簽到、完成下達任務、完成業績考核、為宣傳拍照完事等形式主義問題。

(二)文明實踐數字化平臺資源碎片化

目前溫州縣區的實踐數據平臺普遍呈現出多頭管理。一是志愿服務平臺多元且相對獨立。市一級建有“宣傳嘉”平臺,縣一級有2個自建平臺和3個謀劃自建平臺,民政、慈善總會等公益部門也有各自開發的數據平臺,不同平臺的志愿者注冊、考勤、服務時長、活動人次等數據難以共享。二是文明實踐與文化禮堂數字化平臺大部分相互獨立。文明實踐與文化禮堂的運營有耦合機制,但二者數字化平臺相互獨立,這直接導致基層管理員和活動參與者在進行活動預約、簽到和后期考核資料上傳等數字化體驗出現大量重復性操作。三是“志愿浙江”平臺運行的籠統性帶來基層志愿活動體驗碎片化。目前“志愿浙江”與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數據已經整合,但整合后直接導致各地數字平臺針對志愿服務個性化積分獎勵、考評措施的設置和運用出現諸多梗阻,增加了“志愿浙江”操作的復雜度,這也直接導致很多老年志愿者對平臺操作和運用存在困難。

(三)志愿服務落地不夠精準

首先,鄉村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資源相對匱乏。目前溫州城市(中心)和集鎮(所)聚集了大量的志愿者和志愿者組織機構,但鄉村則相對少,然而廣大鄉村是最需要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資源的。很多村文明實踐站、點的志愿資源基本上都依賴中心和所的項目,自上而下的項目化推進模式,導致鄉村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連貫性不夠,鄉村不少文明實踐資源往往呈現供需脫節現象。其次,落地的文明實踐項目設計面比較窄,大多集中在助學、扶老、助困、文化娛樂等領域,面比較窄且“懸浮于鄉村社會”,和鄉村振興相適應的鄉村產業發展等精準化服務項目不多。最后,項目化也導致出現一定程度的文明實踐形式化。文明實踐由“活動”向“項目”轉變,一些文明實踐站、所“發包”的項目一般都非常豐富,但也存在缺乏與鄉村文化內核相匹配的文藝活動等問題。

(四)志愿者培育成長的環境和政策支持不夠完善

第一,“任務接受式志愿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主體力量是志愿者,新冠疫情期間注冊志愿者隊伍爆發式增長,其中大量機關干部和黨員因“被要求”成了“注冊志愿者”,帶來“志愿服務”也是“任務接受式志愿服務”,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倡導的志愿者精神尚存在一定距離。第二,一些疫情中成長壯大的志愿服務團隊未及時得到注冊。如果同一區域已有類似業務服務的社會團體,后成長起來的同類志愿者團隊往往無法及時獲得注冊,他們開展文明實踐活動產生的經費也就無法按照正常途徑去爭取,這不利于專業化志愿服務的持續發展。如永嘉縣城南街道“一合名剪”理發店在疫情期間發起“理發義工隊”,進社區提供理發服務,并帶動了當地一批鎮村理發行業從業者加入志愿服務義工隊伍,廣受群眾歡迎,但因永嘉縣愛嬰公益服務中心已有同類的服務項目于是難以完成注冊。第三,志愿者禮遇機制不能共享。溫州各縣區立足于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志愿者激勵機制,但同在溫州市內不同縣市區跨區域的志愿者共享禮遇機制不完善,比如樂清的志愿者積分是不能到蒼南、平陽等其他縣市區兌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明實踐資源的盤活。第四,志愿者隊伍年齡老化嚴重。溫州老年志愿者隊伍特別強大,部分有影響力的志愿服務品牌的骨干力量基本都是60歲以上,如紅日亭、三樂亭、旭日亭三個施粥品牌,民間稱為“慈(慈善)二代”,但隨著社會發展轉型這些“慈二代”最擔心由于年齡增長退出隊伍,“慈三代”還未培養出來團隊就面臨解散的風險。

(五)文明實踐陣地建設與社會治理尚未完全同步

一是不少所站點存在“空轉”現象。部分鄉鎮實踐所和村級實踐站點僅將各種文明實踐制度掛上墻,應付上級“檢查”而缺少常態化運行考核,不僅不能滿足基層群眾的需求,還造成陣地資源閑置。二是陣地建設的“景觀化”現象。各地建設文明實踐建筑景觀,對場館布置等投入往往不遺余力,但在開展志愿活動和志愿者培訓方面的投入卻相對匱乏。三是實踐站管理員隊伍身兼多職。實踐站管理工作主要由農村文化禮堂管理員或村務工作者兼任,部分管理員還要承擔村務管理、禮堂管理、文書、財務等多項工作,這也導致他們不能集中精力投入文明實踐工作。四是陣地延伸力度不夠。歷史上民間信仰場所都有著民間救濟公益等文化傳統,當前文明實踐陣地幾乎未延伸到這些與民眾生活相契合的文化空間,導致陣地資源整合不徹底。五是實踐活動運營經費少。各縣市區針對實踐中心的運營和活動經費非常緊張,地方財政沒有針對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專項支出預算,大多是靠文化禮堂的經費支撐著,一些縣1年只有10余萬元活動經費,只能維持中心日常運營、文明創建活動以及志愿者項目大賽,嚴重限制了后續的常態化、高質量發展。

(六)文明實踐整體性運行機制不完善

溫州已形成系統完備的文明實踐三級陣地,但很多運行環節還不夠順暢:一方面,部門職責不夠明確。文明實踐中心的硬件建設、志愿服務活動、考核辦法、數據平臺由不同的機構和職能部門負責,12個縣(市、區)文明實踐中心工作中有7個由宣傳部負責,5個由精神文明指導中心負責,工作對接上難免有不暢。另一方面,資源整合不到位。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要求整合各領域各部門資源,然而對于著重整合哪些公共資源,由誰來整合資源,怎樣整合資源等問題,實際操作中存在著諸多邊界不清、資源難共享等問題。如黨群服務中心主要引導黨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歸屬團委領導,尤其是文化禮堂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組織社區群眾生活的過程中,存在著內容同質和活動項目重合現象,混淆了群眾對文明實踐活動的認識,有人甚至質疑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的必要性。

四、高質量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優化措施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決策,“由試點縣(市、區)向縣級行政區全面覆蓋”,目前溫州各地市級更加深入、更大力度布局謀劃,高質量推進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運行,打通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從基層治理的特性出發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6],推動城鄉基層社會治理的完善。

(一)推動文明實踐貼近群眾生活

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從基層群眾的實際出發堅持問題導向,采取更有針對性、操作性的務實措施,更細、更實、更有效地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基層民眾尤其是鄉村民眾在文明實踐中的主體性,提升文明實踐工作。深入調研基層群眾文明生活的需求,列出基層地方問題清單,在明確上級統一規范要求基礎上,突出基層需求。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可以定期在基層社區開展“志愿集市”活動,堅持與群眾協商,收集群眾所需的志愿服務項目,設計鄉村性“志愿項目”,貫徹《溫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利用“迎亞運、講文明、提品質300天大會戰”契機,將垃圾分類、文明就餐等百姓生活“關鍵小節”等文明的養成,列入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重要內容;倡導各地實踐站以地方特色傳承的家庭文明帶動鄉風文明建設;引導民眾逐漸成長為新時代鄉村文明實踐的主體,讓更多群眾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加快新時代“文明實踐共同體”建設,推進文明實踐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二)升級文明實踐數字平臺

建立文明實踐數字平臺多方供需對接、使用、監管機制。以省農村文化禮堂2.0版建設為契機,通過平臺端口的一鍵式導入,實現跨區域、跨系統、跨層級的數據共享。優化架構打通數據流,精準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建立文化禮堂文明實踐中心與文化禮堂在數據端口的耦合機制,建立特色功能窗口,打破信息孤島的桎梏,實現跨部門、跨層級之間的數據互通。此外,建立培訓老年志愿者學習使用數字化平臺的長效機制。老年志愿者群體龐大是溫州志愿者群體的一大特色,各文明實踐中心、站、所需要設計老年人可以接受的培訓學習體驗方式,提升其對數字化平臺終端的使用能力,以便志愿服務數據平臺管理者能夠更便捷、有效地獲得各地文明實踐活動的真實有效數據,讓更多的民眾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數字平臺獲得及時、有效的志愿服務項目信息、參與更多的文明實踐活動。

(三)提升志愿服務供需精準對接質量

一是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之間的供需精準對接機制,志愿者能夠快速便捷地找到志愿服務機會,志愿服務組織能夠快速精準地招募到志愿者。二是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服務對象之間的精準供需對接機制。在公交、地鐵等人流密集的地方開展志愿服務項目供需對接宣傳。精準定位,避免公益福利疊加或配置錯位造成資源浪費,實現快速對接,及時有效幫助服務對象解決問題。三是健全基層志愿服務網絡。定期進行基層志愿服務工作者的專業化培訓,避免志愿者隊伍“熱心人多、內行人少”現象,避免文明實踐項目設計供需對接不精準。建立社區民眾志愿項目意愿信息庫,定期動態調整,根據民眾的意愿及時進行調整儲備項目類型,滾動更新。

(四)創新志愿服務管理新舉措

第一,發揮市縣兩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者服務聯合會的功能,把所有體制內外的資源、志愿者匯合到聯合會旗幟下來,加強志愿者培訓學院等專業培訓基地建設,健全基層志愿服務網絡。第二,建立全市鄉賢志愿服務體系,廣泛發動鄉賢成為志愿者,充分發揮新時代鄉賢參與文明實踐引領作用。如R志愿者服務團,集納了一批鄉情深人脈廣的退休老干部鄉賢群體,為鄉村發展出謀劃策,廣受民眾歡迎。第三,加強志愿群體骨干力量培育。鼓勵企事業單位年輕力量加入志愿者隊伍,將長期支持志愿服務事業的企業負責人發展為志愿服務聯合會理事等。第四,建立全市鄉賢、歸僑的志愿服務網絡。廣泛發動鄉賢、歸僑成長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志愿者群體,充分發揮愿意為家鄉建設出錢出力的鄉賢和歸僑的志愿者功能。第五,放寬文明實踐站的志愿服務團體準入條件,按照活動地域適當放寬文明實踐站、點的志愿服務隊伍注冊登記條件,同時積極清理“僵尸型”志愿者組織,保持志愿服務組織的動態活力。六是建立跨縣市區的志愿者禮遇共享機制,積分等禮遇政策可跨縣區通用,盤活各縣市區的志愿者資源及文明實踐的活動資源;解決“禮遇志愿者的政策”看似各地都有,但缺乏可操作性,大多難以落實的局面,形成全社會禮遇志愿者的濃烈氛圍,讓更多人參與到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中來。

(五)優化陣地運營機制

一是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工作的統籌規劃、協調指導和督促檢查。二是整合公共服務資源,系統化重塑現有公共服務資源,增強文明實踐資源的聚合效應。如龍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心建有一個專職負責文明實踐工作的實體機構,以系統觀念打破條塊分割,以文明實踐中心為主體,融合統籌管理全區文明實踐所、站的資源,建立了有機協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集群。三是杜絕文明實踐活動中的“拍照主義”亂象。可以推廣平陽縣“志愿者監督團”的做法,“監督團”由60多名素質優良的志愿者組成,定期督導志愿服務工作。四是探索信俗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為文明實踐資源路徑。如民間信仰場所可融入新時代文化實踐陣地的建設,信仰場所也是民眾接受道德教育場所,可以發展為家庭及群眾糾紛調解場所,按照“有場所、有標識、有隊伍、有項目、有活動、有機制”的“六有標準”統籌整合各地信俗文化場所資源,引導其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功能,更好地滿足群眾需求。此外,各類民間信俗團體可以發展壯大為志愿者隊伍,如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導下組建“新時代信俗文化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支隊”,在各村組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小隊”,各服務隊伍根據各村民眾需求和自身實際情況,將身邊民間信仰信眾納入到志愿服務隊伍中來。

(六)完善文明實踐整體性運行機制

首先,強化考核,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升為黨建工作內容,提高其在文明創建績效考核中的占比,將文明實踐所站管理納入鄉鎮(街道)的年度考核,通過考核倒逼各縣、鄉、村重視文明實踐工作。其次,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研究團隊,長期跟蹤研究,總結提煉各地文明實踐工作經驗,同時發現問題并及時反映解決。再次,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社會治理和資源整合優勢功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各級陣地需與黨委政府部門、社會團體保持密切業務溝通與協調,大力發揮其所具有的社會治理和資源整合優勢,提升所 (站)實踐水平,發展其為有人氣的群眾性公共文明生活空間,實現功能再造。最后,強化資金保障,盡快出臺文明實踐站資金獎補辦法,撬動文明實踐所站資金獎補的杠桿作用,加大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志愿者培訓等資金投入力度,確保各項活動順利開展。

溫州新時代文明實踐與移風易俗、環境整治、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工作緊密結合,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的實踐探索,彰顯了其在基層社會治理領域的獨特功能和價值,對加強和完善城鄉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用好這一創新載體,整合資源力量,融合內容任務,將是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和完善的有益補充。

[參考文獻]

[1]? 平陽縣精神文明建設指導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平陽[M].福州: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 中央文明辦一局.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導手冊[M].北京:學習出版社,2021.

[3]? 彭雷霆,歐陽樣,張靈均.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水平探析 —— 基于全國31個省(區、市)2015-2018年的實證分析[J].決策與信息,2021,(12).

[4]? 全文來了!劉小濤同志在中國共產黨溫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浙江新聞網,2022-02-24.https://zj.zjol.com.cn/red_boat.html?id=101242000.

[5]? 謝安民.精英合作與鄉村公共空間生產——浙江F村文化禮堂建設[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6).

[6]? 楊達.貴州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基層治理探索[J].紅旗文稿,2019,(24).

[責任編輯:汪智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AV网站中文| 亚洲综合片|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国产97色在线| 天天婬欲婬香婬色婬视频播放| 亚洲天堂网视频| 中国国产一级毛片| av在线无码浏览|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亚洲伊人电影|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999|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久久五月视频|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毛片久久久| 国产特级毛片| 激情综合五月网|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小说|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97av视频在线观看| 播五月综合| 亚洲欧洲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欧洲极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韩日免费小视频|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久久青草免费91观看|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奇米777| 最新痴汉在线无码AV|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老司机aⅴ在线精品导航| 色天天综合|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永久毛片在线播|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 国产亚洲第一页|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99免费视频|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观看| h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天天操天天噜|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思思99热精品在线|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国产精品99一区不卡|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三级毛片| 2020极品精品国产|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国产毛片久久国产|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婷婷综合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