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紅文
摘 ?要:學會學習對學生而言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小學生的思維在快速發展時期,利用好這一時期的學生思維發展能力,是引導學生今后學好知識、提升自我學習能力的關鍵。文章要從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面,思考如何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此時引入了兩階提升思維,即從兩個階段去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由此引導學生懂得尋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之路。通過此次文章的分析與探究,旨在其中總結出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方法,從而實現對小學生的有效教學與引導。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兩階提升法
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是小學數學課程發展的必然要求,且當前我國提升增效減負的教育政策,即減輕學生的沉重課業壓力,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自主權,學會利用自己的學習自主權,去開展多元數學課程知識的探索,由此去升華學生的數學知識探究能力,這就是“雙減”政策帶來的教育改革方向與指示。小學數學教學也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學會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層面,去引導學生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方法,結合自主學習的思維,從現有小學數學教育資源中尋找到有用的數學學習內容,這些都是鼓勵學生學好數學課程知識、了解數學教育內容的關鍵,因而也是文章研究的一個重點與方向。
一、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兩階提升法的關注點
(一)關注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只有懂得了自主學習,才能真正引導他們走進數學學習情境,他們也才會去思考如何去理解與掌握一項數學知識點。其中,在兩階提升法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思維下,要明白其中的一個階層提升面就是學生的意識層面,即引導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觀念,明白自我的學習遠比依靠老師、其他同學要來得有價值。此時,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教師就要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學會利用自己的引導性,去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主學習思維意識,從意識階梯層面,升華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讓其懂得自己要去學習,要去開拓自主學習的領域,而不是只會依靠其他人來完成自己的數學知識探索。因此,只有學生具備這種意識后,教師才能做好后續的課程知識教學引導,且學生也能做好各種后續知識的心理準備。所以,教師要注意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過程中的學生意識層面激活,從他們潛在的意識層面去激活自主學習意識,以此為階梯繼續引導學生探究數學課程知識。
(二)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
當小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后,則是引導他們從自我學習能力提升方面,升華自己的自主學習層次,以使得他們掌握一定的數學學習方法,這些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助推器,使得學生能夠短時間內學好數學課程知識、了解數學課程知識的內容。以這個學習階層為例,教師要關注到各種適合當前小學生學習與探索數學課程知識的自主學習方法,這些自主學習方法都是一些基于創新視角之下產生的,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產生積極影響的方法,只有思考到這些思想層面的內容,才能有效引導學生站在一個更高的視角去思考如何做好數學知識的探索。所以,在兩階提升法思維下,教師要關注到哪些數學自主學習方法適合小學生,從學習方法方面,去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給予學生適當的意見去改進自身的學習方法,才是一次有用的數學課程學習。
二、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兩階提升法的具體應用
(一)學會從課前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階梯式培養
對小學生而言,學習往往容易處于一種迷茫的狀態,不知道如何去落實好自己的自主學習任務,這也是小學生缺乏良好自主學習意識有關。教師應該懂得從小學數學課前預習開始,做好小學生的自主意識學習培養,畢竟課前預習是學生自主學習數學課程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能夠幫助學生提前熟悉課程內容,從而為正式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進而由此引起小學生的自主學習共鳴意識。教師要利用起該數學教學環節,引導學生提前預習好課程內容,以初步了解即將學習的數學課程知識內容,這樣學生才可以利用課中的時間去老師、同學探討其他的數學課程知識內容。
但是,在以往的小學數學課前預習中,發現很多小學生預習積極性不高,所用的預習時間不長,沒有真正了解課程所要學習的重要知識點及難點,這些都是他們缺乏良好自主學習意識的體現。此時,教師要懂得利用階梯培養的教學思維方式,學會先從學生的思維意識層面,去影響他們的自主學習思緒。如應該積極采用有效的預習方式,協助學生做好課前的自主預習工作,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利用先進的微課視頻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前預習工作中的運用,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小學生愿意自主參與到課前的預習準備工作。但是,在應用微課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預習小學數學課程知識內容時,教師需要依據課程教學的目標,既要展現微課視頻短且精的特點,還要充分展現微課視頻的生動性和形象性,以有效引導學生完全投入課前自主預習中,使得小學生產生一種自主學習的意識與習慣。
接下來簡要說一說如何從思緒意識階梯層面,去提升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能力。如以小學數學教育中的圖形認知方面內容為例。首先,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將相關的圖形知識內容制作成相關的微課小視頻。但是,必須盡可能精簡內容,保證視頻內容的生動性和形象性,這就需要教師加入大量的圖形數據信息,以這些形象生動的圖形內容,來引發學生的學習共鳴,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不同的圖形結構以及特征。比如在講解長方形這個圖形內容時,教師可以選取一些生活中常見的長方形圖形物體,如筆盒、黑板,并結合音頻講解圖形的性質及特點等,以利用生動的視頻內容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其次,在預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利用好自己課前時間,做好視頻內容的學習,且要做好相關的記錄性工作,說一說、寫一寫自己學習到了哪些圖形知識內容,由此從這個階梯層面去提升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從而完成階梯層面的學生思緒意識培養。
(二)重視從課中這一階梯提升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思維能力
當小學生進入到小學數學課堂學習時,就要思考到如何利用這一教學環節來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意識,由此進一步去升華學生的自主學習階梯意識,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上升到一個重要的自我覺悟階梯。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讓學生迅速適應小學數學課堂,能讓小學生愿意放心自己的戒備心理,積極參與到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從而對小學數學課程新知展開自主的學習和探究。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要知道良好的學習環境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欲望的重要條件,教師可以將問題情境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這有助于營造良好的自主探究環境,對啟發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思維,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都起到一定幫助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從探究中把握好數學知識的含義及本質,使學生的自主學習依然朝著更高的階梯式發展。
以認知“三角形”內容為例,教師先創設的問題情境必須做到首尾呼應,銜接好新舊知識內容,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問題情境的教學效果,盡可能激發學生對新知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欲望。比如先讓學生回顧之前學過的三角形性質及特點,并詢問學生一共學習了哪些類型的三角形。此時,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學生見過的三角形圖形,并且引導學生從三角形的邊、角方面,去分析這些三角形的結構特征,以及這些圖形屬于哪些三角形。期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在屏幕上播放幾種不同類型的三角形,并向學生提出問題:請同學們指出圖中哪些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都認真仔細地觀察著,接著就會有學生回答出問題,那么教師再引入下一個問題“在這些三角形中有沒有形狀和大小相似的兩個三角形呢?那么我們怎么去將這些三角形展開分類呢?”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互相的交流與互動,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在這個學習階梯層面中,依然是以鍛煉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主要目的,做好這一階梯學習意識層面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方法。教師在講解各種三角形的定義內容時,學生就會順理成章地接受新的知識內容,而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將學習形成一條路線,有利于小學生找到自主探究的思路與方向,這些都是提升小學生自主學習思維意識的一次有效嘗試。
(三)學會關注數學課堂之后的實踐階梯層面自主意識培養
對小學生而言,真正理解與掌握一項數學知識,都是要經歷一次次的實踐探索才能真正掌握數學知識的原理與性質。因此,教師要懂得從實踐自主學習這個階梯層面,引導學生從意識形成到方法尋找這個層面,展開一次自主學習能力的升華。這就是自主學習能力兩階提升之后的一個重要層面,也就是從自主學習能力方法的尋找層面,完成對數學課程知識的探索。
在第二個階段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過程中,教師不再僅僅是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是重視小學生的思維方法選擇方面,引導他們學會尋找到是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方法,并且將這些學習方法付諸實踐,才能真正理解與掌握數學課程知識。此時,教師就可以從趣味性的教學實踐環節開始,鼓勵學生參與到小學數學知識探索中,由實踐層面,去開發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自主操作能力,畢竟實踐是數學教學的推動劑,能夠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并推動學生不斷投入數學課程的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教師可以適當加入趣味性實踐環節,利用實踐方法,引導學生從實踐中總結出學習經驗與教訓,這有效刺激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研究課程知識,進而取得學習的突破。
以小學數學統計這部分知識內容為例,統計知識存在于學生的周圍環境,任何事物都可以利用統計思維來表達其內在的發展特征于規律。學生掌握一定的統計思維與方法,也能夠讓學生學會站在一個數學統計視角來看待問題,有利于他們尋找出統籌思維的問題解答方法。根據這部分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較為緊密,教師則可以設置趣味性的合作學習環節,要求學生從生活角度展開問題的探索。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舉出一個常見的例子“同學們喜歡看什么書籍?哪些書籍你們覺得對自己的生活起到重要的意義?”這時教師可以將學生以同桌的形式進行分組,請學生自己分析和研究可能出現的結果,也就是以班級中的同學為數據統計調查對象,分析同班學生喜歡哪些書籍,并且根據統計出來的數據,制作一個條形統計圖,如按照漫畫類、文學類、科技類、探險類、懸疑類等書籍類型,統計班級學生的閱讀書籍興趣,并且按照得到的數據信息進行統計圖的設計與制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都是一次將所學的統計知識付諸實踐的過程,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總結出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經驗與方法,畢竟合作中大家都可以互相參考各自的學習方法與習慣,這對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他們尋找到適合的自主學習方法都起到重要的意義,也是提升這一階段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手段。
三、結語
綜上所述,做好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兩階提升,需要思考的層面非常之多,且都要思考到一個重要的關注點,就是以學生為中心,思考到哪些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起到很好作用的方法與思路,才是一次有用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文章從意識與方法方面,重點去提升與開發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期望相關的思想與方法能夠對小學生的學習起到重要的推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進仕. 淺談提升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來構建數學高效課堂的方式方法[J]. 讀寫算,2021,10(08):202.
[2]梁永青. 淺談小學數學學困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策略[J]. 教學實踐, 2022,5(14):15.
[3]姚貴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 文存閱刊, 2020,9(14):132.
[4]石國蘭. 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J]. 新課程,2021,20(10):222.
[5]陸月色. 小學數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對策探究[J]. 教育教學,2022,30(02):502.
(責任編輯:秦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