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亮

摘 要 芳香植物是兼有藥用植物和香料植物共有屬性的植物類群,其具有芳香性物質含量高、藥用價值明顯、綠化觀賞功能突出等特點。將芳香植物應用于嶺南園林,既可以豐富植物景觀層次,還可凸顯嶺南園林特色。為充分發揮芳香植物功能特性,結合嶺南園林特征,提出營造芳香植物專類園區、構建芳香植物生態群落、凸顯嶺南園林景觀特色等措施。
關鍵詞 園林設計;芳香植物;植物應用;景觀布置;嶺南園林
中圖分類號:S688;TU986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2.015
我國園林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嶺南園林作為我國傳統造園藝術的三大流派之一,在芳香植物應用上歷史悠久,早在一千多年前,芳香植物就已在廣東、廣西、海南等地的園林景觀中有所應用。嶺南園林作為人們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代表著嶺南地區居民的審美觀念、思想意識、情感表達[1]。目前,全國各地廣泛開展芳香植物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新模式,尤其是廣西的城市公園、植物園、生態園等一直將芳香植物作為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探究芳香植物在嶺南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芳香植物概述
芳香植物是具有香氣和可供提取芳香油的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的總稱,具有芳香性物質含量多、藥用價值明顯、觀賞價值多元等特征。目前,世界上芳香植物超3 600種,我國復雜多樣的地形和氣候條件使芳香植物資源分布廣泛,據統計有1 000多種,分屬70多科200多屬,主要分布在菊科、蕓香科、樟科、唇形科、木蘭科、薔薇科、傘形科、百合科、姜科、豆科、柏科、桃金娘科、杜鵑花科及禾本科14個科(見表1)[2]。目前,已得到開發利用的品種約150種,如薰衣草、百里香、木樨、梔子、七里香、百合、玫瑰及母菊等。
2 嶺南園林概述
嶺南是指我國南嶺以南地區,即廣東、廣西、海南3省(自治區)全境。嶺南園林是我國傳統造園藝術三大流派之一,廣義上是指廣東、廣西、海南全境的造園藝術,狹義上是指廣府園林(潮州園林另樹一支)。目前,我國具有代表性的嶺南園林有廣州余蔭園、順德清暉園、佛山梁園、東莞可園,被稱為“嶺南四園”。嶺南園林具有鮮明特色。1)嶺南園林具有熱帶風光景色,建筑物高而寬敞,多采用點景、借景的手法升華園林意境。2)園林植物搭配多元且以芳香植物為主。由于嶺南地區氣候環境、土壤結構適合芳香植物生長,就地取材較為方便,因而嶺南地區園林造景中芳香植物的利用率高。3)園林建筑裝修精美、華麗,大量運用木雕、磚雕、陶瓷等民間工藝,注重對文化景象、生態景象、藝術景象的復刻。4)園林布局與樣式呈現包容性特征,造園理念、手法多樣且豐富,在具有江南園林和北方園林特色的同時,又帶有西方文化的
影子。
3 芳香植物的價值
3.1 美化環境
芳香植物在園林設計中的顯著作用之一是美化環境。例如,薰衣草、百里香、木樨、梔子、七里香、百合、玫瑰及母菊等觀花型芳香植物是嶺南園林設計中常見的芳香植物,此類植物花朵形狀、顏色具有極高的觀賞性,應用于園林設計中能綠化、美化周圍環境,營造出自然生態空間。
3.2 凈化空氣
芳香植物含有芳香性物質,釋放的香氣能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嶺南地區常見的芳香植物有薄荷、風信子、木樨、百合、薰衣草及梔子等,這些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釋放芳香性物質,既可以緩解城市因工廠排放廢煙、車輛尾氣排放等造成的空氣異味,又可以凈化空氣中漂浮的塵土、煙霧等有害物質,避免空氣污染物對人體造成不利影響。另外,芳香植物釋放出的香氣還能調解人們的身心健康,游客通過嗅覺感應到植物的芳香氣味后,會產生愉悅、舒爽、精神、放松之感,給城市居民與游客帶來了良好的游玩及觀賞體驗[2]。
3.3 豐富園林生物多樣性
植物是地球生命的有機組成部分,芳香植物是植物群落中的類型之一。園林景觀布置講究植物搭配,由于芳香植物種類多、適應性強、觀賞價值突出,將其應用于景觀設計中能較好地彌補其他植物造景的單調,豐富園林生物多樣性。例如,薰衣草、百里香、木樨、梔子、七里香、百合、玫瑰及母菊等芳香植物兼具賞花、賞葉、香氣等多重作用,可以彌補非芳香性植物的功能劣勢,在豐富園林生物多樣性的同時,保持園林植物結構的多元性[3]。
4 芳香植物在嶺南園林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4.1 具體的應用措施
4.1.1 營造芳香植物專類園區
芳香植物集觀賞、綠化、藥用等功能于一體,將芳香植物作為園林植物景觀主體,構建專類園,可較好地凸顯嶺南園林的美感。例如,廣西南寧市青秀山風景區,占地面積78 hm2,是一座將遷地保護與園林造景完美結合的園林,也是一座5A級景區。園林造景上既注重芳香植物與其他植物的搭配,又注重植物與周邊生態環境、人文建筑的結合,其以蘋果薄荷、木樨、風信子、百合、迷迭香及梔子等鄉土芳香植物為主體,凸顯四季變化,構建芳香植物主題園。其中,春季芳香植物主題園以茉莉花、瑞香、玫瑰、梔子、百合花、小蒼蘭、夜來香及九里香為主要植物品種,構建植物多元的生態園,滿足人們游園賞花需求;夏季芳香植物主題園以蘋果薄荷、茶花、丁香、蘭花等植物為主,集觀葉、賞花、聞香于一體,在炎熱的夏季給游客提供一處鳥語花香、清新舒適的去處;秋季芳香植物主題園以木樨、母菊、月季等植物為主,搭配灌木叢、喬木,構建秋景園,凸顯季節氣息;冬季芳香植物主題園以梅花為主要植物品種,搭配冬青、南天竹等植物,在園區人文建筑、水景的輔助下構建冬季賞花園,實現冬季有雪、有花、有水的景觀布置。
4.1.2 構建芳香植物生態群落
芳香植物在嶺南園林設計中的應用需重視芳香植物與其他植物品種的合理搭配,構建芳香植物群落,最大化發揮芳香植物的各項功能。例如,被稱為“嶺南第一名園”的燕山園,整個園區以水為中心,山水環繞,在園區各個角落、走廊、建筑群落間合理配置各種不同植物[4]。1)水生植物重點選擇了荷花、香蒲、睡蓮等具有芳香性物質的植物品種,將芳香性水生植物與觀葉類植物搭配栽植于河岸邊、溪流區,再配合湖中釋放的金魚等水生物,豐富了植物、生物多樣性的同時構建了一個較為穩定的芳香植物生態群落。2)燕山園種植了蘭花、月季、玫瑰、薰衣草等30多種芳香植物,各種花卉以主題的形式呈現,每種花卉均構成一個賞花園,如薰衣草園、菊花園、月季園等,凸顯了生態景觀的自然性。3)湖的周圍分布了以花卉為主題的生態園,從而打造出了一片極具特色的百花園,使植物群落構建既具備了生態景觀的原始性,也具備了植物觀光的特色性。
4.1.3 凸顯嶺南園林景觀特色
受強烈陽光照射和海陸季風影響,嶺南地區植物資源豐富,又瀕臨滄海,因而環境風物別具特色,芳香植物的運用可充分體現嶺南園林的文化性、多樣性、實用性。具體可從芳香植物與園林水景、園林建筑、園林主題的搭配來體現。1)與建筑搭配。將芳香植物作為園林建筑的點綴,在歷史建筑、人文建筑群落間設計主題式小花園,可栽種木樨、月季、米蘭、茶花等淡雅色系芳香植物,營造木樨園、月季園、米蘭園、茶花園等富有嶺南特色的庭院,在體現嶺南傳統園林植物配置特點的同時,還能通過芳香植物釋放的香氣,凸顯園林建筑的藝術氣息與文化氣息。2)與水景搭配。嶺南園林多水系,以園區水景為中心點,在近水邊坡、溪流岸跡、水畔岸線等處搭配置石及薄荷、袖珍椰子、垂葉武竹、香蘭、迷迭香、美人蕉、水仙、石菖蒲與雞蛋花等芳香植物,可打造出一個有山、有水、有綠意且充滿芳香氣息、自然氣息的嶺南水鄉院落。3)與園林特點搭配。嶺南園林的總體特點是具有熱帶風光[5]。①植物配置以亞熱帶、熱帶植物為主,優先選用鄉土植物,將棕櫚類的大王椰、假檳榔、大王棕、酒瓶椰等高大喬木樹種搭配炮仗花、夜來香、紫藤、簕杜鵑、蘭花及蕉類、芋類、蕨類、葵類等芳香植物,在營造出一年四季皆綠景象的同時,體現嶺南園林獨有的熱帶風光。②嶺南地區盛產蔬菜、水果,嶺南園林植物配置中將薄荷、羅勒、迷迭香、茴香、紫蘇、鼠尾草、芫荽、藿香、楊梅及金櫻子橘等蔬菜、果樹,或孤植、叢植、群植,營造出來嶺南地區獨有的熱帶景觀。
4.2 嶺南園林設計現存問題及對策
4.2.1 現存的問題
目前,嶺南園林設計中應用的芳香植物資源較少,尤其是缺乏對藤本類和草本類植物的應用,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我國對草本植物在嶺南園林設計中的應用研究較少,缺乏足夠的理論支撐;同時,芳香植物對后期養護管理要求較高,需投入一定的財力、物力、人力,養護管理工作不到位會極大地降低芳香植物的觀賞效果。
4.2.2 對策
加大相關研究和資金投入。芳香植物作為我國特色植物資源,在種植與研發上受國家鼓勵和支持,因此,嶺南地區應加強落實芳香植物的相關研究工作。1)可由嶺南地區政府部門牽頭,聯合植物研究所、地方科學院、園林綠化單位及農林院校等成立芳香植物研究中心,積極開展芳香植物新品種選育、成分代謝、功能研究及芳香植物在嶺南園林中的推廣應用。2)針對芳香植物研究和應用加大資金投資力度,除政府撥款外,還應積極引入社會資金,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步伐,從而更好地在園林設計中推廣應用芳香植物。
5 結語
芳香植物在園林設計中主要發揮著美化環境、豐富園林生物多樣性、凈化空氣的作用。為充分發揮芳香植物功能,嶺南地區的園林設計既要關注芳香植物的功能特點,注重植物群落的合理構建,也要遵循嶺南園林的景觀特征,凸顯嶺南園林景觀特色。通過營造芳香植物專類園區、構建芳香植物生態群落、凸顯嶺南園林景觀特色等措施,發揮芳香植物的多元作用,提高嶺南園林的觀賞性。
參考文獻:
[1] 黃業欽,王文恩,王彩云.家庭康養花園設計與實踐案例:以嗅覺體驗為主的芳香植物應用[J].廣東園林,2022,44(4):25-29.
[2] 葛衛佳,王輝,胡真.芳香植物專類展示園的設計與營造:以上海植物園尋芳庭為例[J].園林,2021,38(11):25-31.
[3] 劉卜僖,賀曉娟,陳靖宇,等.芳香植物在熱帶園林綠地應用中的拓展:以海南省海口市香世界莊園為例[J].熱帶農業科學,2018,38(1):109-113.
[4] 趙丹,張秀卿.園林植物種植與植物景觀配置研究:以嶺南園林為例[J].智慧農業導刊,2022,2(17):70-72.
[5] 張雅慧,溫鐵龍,謝思明,等.嶺南園林元素在蘭園景觀營造上的應用:以華南植物園蘭園為例[J].花卉,2022(5):29-32.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