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思月,劉 娟,尹章成,魯文琳,孫 琦,史聰翀,李寶繁,鄒新春,姚 蘭
(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云南 昆明 650106)
隨著口腔醫學的迅猛發展以及口腔診療護理服務需求的不斷提高,口腔護士在全民口腔衛生健康保健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日益凸顯,培養口腔專科護士或高級口腔護理人才成為必然趨勢[1?2]。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了《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 年)》提出要加強口腔專業人力資源建設[3],而目前我國沒有統一的、系統的口腔專業護理教育體系和口腔護理方向人才培養框架[4],使口腔專科護理的發展受到阻礙。為了解云南省口腔專科護理隊伍發展情況,本研究對云南省16 個州(市)開展口腔診療服務的所有的醫療機構口腔護士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存在的問題,探討口腔護士隊伍的發展模式,為加快口腔專科護理的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云南省范圍內截止2020 年1 月1 日在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的全部口腔醫療機構以及注冊的口腔從業人員,包括口腔醫師、口腔護士。
采取普查的方法對全省各級各類開設口腔診療服務的醫療機構進行調查。
全省口腔醫療機構狀況;在注冊的口腔醫師的狀況、口腔護士的狀況。
采用Epi Data3.1 錄入數據,SPSS22.0 進行數據分析。本研究中計數資料和等級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數[n(%)]進行統計描述。
本次調查覆蓋全省 16 個州(市)不同性質的口腔醫療機構,調查顯示全省共有醫護人員人數14250 名,其中非公立口腔醫療機構10779 名,公立口腔醫療機構3471 名;包括口腔醫生7344名,口腔護士6906 名。醫護人員數量排列前3 位的分別是昆明市、曲靖市、紅河州。全省公立口腔醫療機構平均醫護比為1∶0.44,昆明市醫護比情況最優為1∶0.61,而怒江州醫護比情況最差為1∶0.13。全省非公立口腔醫療機構平均醫護比為1∶1.19,其中玉溪市醫護比情況最佳為1∶1.50,而迪慶州醫護比情況較差為1∶0.84,見表1。

表1 云南省口腔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分布情況對比(n)Tab.1 Comparis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staff in dental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Yunnan province(n)
在6906 名口腔護士中,副高級職稱38 人,占0.55%;中級職稱273 人,占3.95%;初級職稱6436 人,占93.20% [其中,初級(師)819 人,占11.86%;初級(士)5617 人,占81.34%];無職稱159 人,占2.30%,見表2。

表2 云南省公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口腔護士的職稱構成情況對比Tab.2 Comparison of professional titles of oral nurses in public and non-public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Yunnan province
在6906 名口腔護士中,研究生僅2 人,占0.19%,本科732 人,占10.60%;大專3618 人,占52.39%;中專2554 人,占36.98%,見表3。

表3 云南省公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口腔護士的學歷構成情況對比Tab.3 Comparison of educational background composition of oral nurses in public and non-public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Yunnan province
全省6906 名口腔護士中,21~30 歲5608 人,占81.20%;31~40 歲953 人,占13.80%;41~50 歲239 人,占3.46%;51~60 歲106 人,占1.53%,見表4。

表4 云南省公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口腔護士的年齡構成情況對比Tab.4 Comparison of age composition of oral nurses in public and non-public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Yunnan province
醫護比是衡量衛生人力資源配備是否合理的重要標準,與綜合醫院相比,口腔行業醫護比普遍偏低[5]。從云南省整體狀況來看,盡管平均口腔醫護比(口腔醫生總人數/口腔護士總人數)為1∶0.94,但從表1 可見,云南省共有6906 名口腔護士,公立醫療機構口腔門診醫護比特別低為1∶0.44,非公立口腔醫療機構護士人數遠多于公立口腔醫療機構,醫護比為1∶1.19,遠高于公立醫療機構;且地區之間口腔護理人力資源分布及其不均衡,可看出公立醫機構對口腔護士的重視度不夠。參照英國口腔護士標準,口腔門診醫護比為1∶1 甚至1∶3[6],而云南省與此標準還有差距,口腔護士的缺少,將導致四手操作開展率低,口腔診療的感染控制措施落實不到位,患者就診效率低[7]。
由表2 可見,公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口腔護士均主要以初級職稱為主,都沒有高級職稱的護士,且公立醫療機構口腔護士的職稱比非公立醫療機構高;公立醫療機構中級及其以上職稱的口腔護士占17.18%(副高2.18%,中級15.00%),而非公立醫療機構僅占2.22%(副高0.26%,中級1.96%)。據WHO 推薦的衛生服務機構服務人員高、中、初級職稱的比例是 1∶3∶1[8],通過統計發現我省的高、中、初級職稱的比例與之差距較大,職稱分布極不平衡,初級職稱占比較大,尤其缺乏高級職稱的口腔護理人員。
由表3 可見,云南省口腔護士整體學歷偏低,公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口腔護士均主要以大專學歷為主;且公立醫療機構口腔護士的學歷層次整體高于非公立醫療機構。公立醫療機構中本科及其以上學歷的口腔護士占42.26%(研究生0.19%,本科42.07%),而非公立醫療機構僅占4.94%(本科4.94%)。由表4 可看出云南省公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口腔護士均以21~30 歲年齡段為主。
3.4.1 加強口腔護理隊伍建設,提高口腔護士重要性的認識口腔醫護比是反映口腔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9],云南省的平均醫護比(1∶0.96)未達到1∶1,說明缺乏口腔護士,在臨床操作中難以實現四手操作。在此次調查中發現,云南省很多鄉鎮醫院的口腔科和民營口腔醫療機構均無專業的口腔護理人員,幾乎所有的臨床操作都是口腔醫生單獨完成,且很多口腔醫療機構對口腔護士的重視度不夠。因此,口腔醫療機構管理人員應要充意識到護理人員的重要性,廣泛吸納口腔護理人才[10],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防止流失現象加重,完善勞動報酬分配體系、建立獎勵機制,提高口腔護士的福利待遇,重視口腔護理人員職業規劃[11?12]。
3.4.2 加強對口腔護理隊伍繼續教育的培養本研究可看出,云南省口腔護士的職稱結構偏低、學歷層次偏低,而且普通護理專業畢業生若不經過系統的口腔專科學習是難以勝任口腔專科護理工作的,所以加強新護士崗前培訓及老護士的繼續教育培養非常有必要[13]。為滿足臨床工作需要,口腔專科應分層次、全方位對護士進行在職專業化培訓并引導他們向專業方向發展[14],醫院管理者應多提供在職培訓機會,如讓本院護士參加口腔專科護士規范化培訓或進修培訓、聽講座等多種方法,進一步提高口腔護士對口腔專科護理的認識,豐富經驗,了解臨床發展動態。要鼓勵口腔護理人員深入學習與研究,促使口腔專科護理的發展[15]。
3.4.3 建立口腔護理教育體系目前國內沒有統一的口腔護理教育體系和口腔專科護士資格證認證制度,這些因素制約著我國口腔專科護理的發展。我國從事口腔護理工作的護士必備證書仍然是執業護士資格證[16],其接受的護理學專業教育主要以綜合護理為主,僅少數護士接受過口腔專科護理教育[17]。據研究顯示,我國口腔護理教育課程設置及課程安排各地區明顯不同;口腔護理教材使用版本不同,考核標準也有所差異[18]。建議相關專家盡快編制一套系統有效的口腔護理教學培養體系,并逐步建立口腔護士的資格認證體系。國家應采取措施加大和加強醫學院校開展口腔護理專業教育工作力度,鼓勵醫學院校開設口腔護理方向的本科教育及研究生教育;醫學院校應加強師資力量,可到各大口腔醫院聘請口腔醫生、口腔專科護士組成口腔護理教學團隊,實施從理論到操作的全方面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