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持人:方盛舉
主持人話語:傳統邊疆觀生成的起點是“中心-邊緣”的二分法思維習慣,即國家疆域中心地帶之外的地區就是邊疆。傳統邊疆治理觀也沿襲了傳統邊疆觀的思維邏輯,認為邊疆治理就是中央政府對中心區之外邊緣地帶的管控,目的是防止邊緣地帶的分離和失控。傳統邊疆觀和邊疆治理觀直到今天仍然較為頑固地影響著邊疆及邊疆治理的研究視野,也制約了邊疆治理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在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以工業化、市場化、城市化、全球化、法治化、民主化、技術化、理性化、綠色化等為顯著標志的國家現代化浪潮澎湃向前的新時代,緣起于傳統邊疆和邊疆治理觀基礎上的知識體系顯然不能適應推進邊疆現代化和邊疆治理現代化的要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要求重塑具有現代化特質的邊疆觀和邊疆治理觀。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周邊命運共同體、總體國家安全觀等治國理念及治國戰略的推出,把中國邊疆與周邊國家,乃至全球緊密地聯結在了一起,學界不能習慣性地從國家中心區的單一視角來觀察和思考邊疆及邊疆治理問題,還要善于從周邊國家的角度,從全球治理的角度來重新認識和解析中國邊疆及邊疆治理,這樣才能進一步拓展和深化對邊疆及邊疆治理的研究,構建具有全球視野的關于中國邊疆及邊疆治理的知識體系,從而為推進邊疆現代化和邊疆治理現代化提供理論指導和知識支持。
本期刊載的這3 篇論文,都是站在國家現代化進程的時代大背景下來研究邊疆和邊疆治理問題。方盛舉的《邊疆安全治理現代化與周邊安全共同體建設》指出邊疆安全問題不能僅僅從主權疆域內來看待,要把研究視野放到周邊地緣關系大格局下來解析,邊疆安全風險的源頭既有邊疆內生的,也有境外輸入的,維護邊疆安全,必須與周邊國家建立安全共同體,主動經略和塑造周邊國家的安全環境,形成穩定的治理體制機制。丁忠毅的《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統籌邊疆地區發展和安全論綱》認為發展和安全是邊疆地區實現現代化的前提條件,發展和安全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因此需要創建相應的體制機制來統籌二者的關系,以便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統籌邊疆發展和安全需要強化體制機制的保障作用,尤需要發揮中國特色的黨政體制的整體性治理優勢,優化縱向分層的差異化統籌策略,發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樞紐作用,強化數智賦能和國際合作機制建設。孫保全的《邊民“國民化”:現代邊境建構的題中之義》提出現代國家的邊境應該由合格的國民來戍守,目前,邊民的國民化程度仍然不能適應興邊富民、穩邊固邊國家戰略的需要。推進邊民的國民化是構建現代邊境的基礎,其重點是要解決好邊民權益和國民義務的平衡、“邊民意識”的重塑與強化、邊民“個性”與國民“共性”的統合、無國籍人口的國民化、邊民國民化的區域性差異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