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五項管理”分別是作業管理、手機管理、睡眠管理、讀物管理、體質管理.作業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學生提升自我鞏固學習的關鍵步驟.基于“五項管理”對提升教學質量的影響,探究了高中化學學生班本作業設計策略,以學生為本,著眼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五項管理”;教學質量;班本作業;高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06-0115-03
1 基于“五項管理”的化學班本作業設計的現實意義
“五項管理”分別是作業管理、手機管理、睡眠管理、讀物管理、體質管理.“五項管理”政策具有督政與督學的雙重職能,是關系教育生態環境,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大事.作業是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現階段很多高中生面臨的作業負擔過重,課余時間只能埋頭于練習題中,沒有時間走出教室進行體育鍛煉,身體機能下降,近視率居高不下,心理健康問題頻發,妨礙學生個性發展,這嚴重影響了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五項管理”中的作業管理是對作業的重新思考,在作業選題上要力爭與課堂教學相匹配,做到作業目標與教學目標一致.班本作業指導思想不是以學術為本,而是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實際學習需求,根據需求分級,設計分層作業.嚴格控制作業時長總量,在減少作業內容的同時提升作業質量,更多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元認知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實踐創新能力、自主管理能力,讓教育得到高質量發展.
2 基于“五項管理”的化學班本作業設計遵循的原則
2.1 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教師以學生的學習心理需求為導向,在給學生設計作業時,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利用作業引發學生做作業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將學習培養成學生的興趣愛好,這樣可以讓學生不再把作業當作自己的負擔.生動趣味的作業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的奇妙,使學生發自內心的接受作業,愛上作業,從作業中受益,實現寓學于樂的教學效果.
2.2 多樣性原則
作業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很多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作業時,只是想到了書面型的作業.單一重復的作業類型久而久之便會降低學生的做作業興趣,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因此教師要適時的轉變作業的形式,反而會讓學生感到眼前一新,提高做作業的興趣.口頭、書面、實踐性的作業交替布置,能讓學生在不同類型的作業中鍛煉自己不同的能力.
2.3 個性化原則
教師給學生布置作業不能按照一刀切的方法,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各不相同,如果采用同樣的標準給學生布置作業,作業一定不能符合所有人的學習需求.教師需要做的是深入學生群體,根據每位學生學習能力與基礎水平的高低去了解每一位學生真正的學習訴求,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遵循個性化原則,給學生設計分層作業.
2.4 目標性原則
作業設計必須要有目的,很多教師一味地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但并沒有思考作業設計背后的真正意義,機械無效訓練現象時有發生.練習不足,不利于學生鞏固知識,練習過量,又會讓學生墜入題海,因此教師作業設計要注重目標性,要真正明白作業存在的實際意義,要去利用作業重點突出的培養學生認知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實踐創新能力等.
3 基于“五項管理”的化學班本作業設計策略
3.1 設計趣味作業,激發探究興趣
化學是一門在實踐探究基礎上而產生的學科,其中有許多新奇有趣的知識,這些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教師給學生設計生活化的化學作業,讓學生在真實具體的情境中解決問題,自己上手操作動腦思考,這樣能激發學生化學知識學習的內在動力與興趣,提高學生的做題效率.
例如,為了讓學生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生活應用、實驗室制取方法,教師給學生設計趣味性的作業.教師給學生播放自來水廠凈化水的視頻,在學生觀看完視頻后,教師提問學生自來水廠凈化水一共經歷哪幾個工序?這些工序的目的是什么?教師允許學生在小組中討論,學生討論的結果最終為自來水廠為達到人們生產生活用水衛生標準,通常會采用消毒和凈化的方法給自來水殺菌.教師又給學生播放一段視頻,通過視頻學生了解到某地因為工業化發展導致水污染,附近居民希望能改善水污染情況,尋求社會的援助.學生的作業是思考當地改善水質的方法,并寫出反應化學方程式.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了解到自來水廠用于消毒和凈化水的方法是采用加入硫酸亞鐵和氯氣,某些自來水廠在延長葉綠殺菌時間時,也會選擇加入液氨的方法.教師利用視頻調動學生的做作業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做作業動力大大提高了,同時真正意識到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巨大應用價值.
3.2 設計多種形式,完善各項能力
教師給學生設計的作業形式可以多樣化,聽寫、提問、抽背、課前演講等都可以作為作業,不一定非采用書面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完成.有時教師轉變作業設計的策略,給學生設計多種形式的作業反而能調動學生做作業的動力,設計多樣形式的作業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例如,在學習有關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這部分內容中,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是讓學生在課后時間利用網絡或調查的方式,了解我國垃圾處理現狀和問題,把搜集到的資料整理為一份報告,同時利用所學知識去想出問題解決方法.另外舉例自己在生活中遇見的垃圾處理不當現象,以及自己是如何做到垃圾無害化處理的,要求學生在下一節上課時進行簡單的分享交流.本次的作業設計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書面型作業,在書面型作業的基礎上,增強了作業的實踐性,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實際考察能力與信息搜集能力.同時教師讓學生在下節課進行作業的匯報交流,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通過調查發現我國垃圾處理面臨六大問題,主要是存量大難處理、處理設施量不足、建設緩慢投入少、二次污染難杜絕、群眾意識需要調動、管理體系需要完善.學生調查發現每天大量產生的廚余垃圾利用厭氧法和生化法的化學處理方法可以轉換為沼氣,從而實現變廢為寶.學生在之后的交流中,從其他同學的報告內容了解許多自己沒有搜集到的內容,擴充了自己的知識面,了解更多關于應用于環境問題的化學方法,同時在同學間交流想法的過程中也豐富了自身思維能力.
3.3 設計分層作業,滿足不同需求
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實際學情不同,教師給學生用一到切的方法布置作業,很難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給學生設計彈性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選擇,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權與主體地位,便于學生開展個性化的學習,讓學生專門的針對自己知識薄弱點進行加強訓練,做到更加具有針對性的作業練習,取得更高效的練習效果.
例如,根據學生學習能力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次的學生化學學習能力強,C層次的學生化學學習能力較弱,B層次的學生居于二者之間.在了解完學生的基礎學情后,教師給學生設計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化學作業.最基礎的作業人人必做,這部分的作業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都可以從課本中找到答案.第二個層次的作業難度稍有提高,需要學生靈活的運用課堂所學知識,并進行認真的思考.第三個層次的作業可以視為能力拓展型作業,這部分的作業增添了課外知識內容,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選擇做.想要完成第三個層次作業的學生,在做作業遇到困難時,可以主動的請教教師尋求幫助.考慮實際的化學學習情況,對于化學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而言,拓展型作業超出自身的能力水平,即使在教師的講解下,也不能完全的領悟透徹并靈活運用,因此教師不會花時間在課堂上專門給所有學生講解這一部分題目,所以當學生想要完成拓展型作業時,遇到困難可以隨時的找教師解決.
3.4 嚴控總量時長,規范教學行為
教師的作業設計在“五項管理”之后要嚴格的控制總量與時長,嚴禁給學生布置重復抄寫,懲罰性作業.學生的作業一定要適量適度,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留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利用課堂教學與課后服務時間,指導學生完成大部分的書面作業,能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讓學生有更多時間走到教室外參與體育,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例如,教師給學生布置化學的作業應避免布置大量重復性抄寫的作業,尤其是化學方程式的抄寫.教師最主要的工作是在課堂上把化學方程式給學生講解透徹,讓學生真正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反應原理,做到理解式教學,而不是單純的讓學生死記硬背.教師在給學生設計作業時,要有明確的目標,作業最好與每次的教學內容相關聯,提高作業的規范性,科學性與時效性,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完成教師精選優練的作業而提升化學能力.教師可以把每次學生在練習中容易犯的錯誤整理下來,經過一段時間把學生經常容易做錯的化學題以變式的形式再讓學生完成,看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題目背后的化學知識點.另外教師也可以整理歷年考試主要考的題型,把重要的考點納入自己的作業設計中,提高作業的典型性,在減少任務量的同時提高作業的典型性,讓學生通過完成某一個化學題目便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地解決同一類型的不同化學題.達到弄懂一個題目到弄懂一類題型為止的作業練習效果.
“五項管理”看似是關于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方面的小事,但卻是關系教育生態環境、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大事.教師在作業設計時要全面衡量作業的時長與難度,使之面向全體學生,更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遵循教育本質規律,切實避免機械無效訓練.在作業自主研發方面,教師要更加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同時給學生設計更多開放型、實踐性題型,不再以學術為本,而是以學生為本.
參考文獻:
[1] 何紅霞.對高中化學作業設計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0(33):22-23.
[2] 瞿婷.基于核心素養的化學課后作業設計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為例[D].銀川:寧夏大學,2021.
[責任編輯:季春陽]
收稿日期:2022-11-25
作者簡介:蘇愛勤(1981.7-),女,福建省仙游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中學化學教學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泉州市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課題《“五項管理”對提升教學質量影響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編號:QJYKT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