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
摘 要:新建園林苗圃建設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其中包括:選地、整地、栽植苗木、養護管理等環節,要結合實際合理開展建設工作,對苗木栽植有效管理,推動行業發展進步。本文簡單討論新建園林苗圃建設措施,深入探討新建園林苗圃苗木栽植管理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建園林;苗圃建設;苗木栽植
新建苗圃苗木栽植前,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苗木,做好苗木準備工作,土壤選擇要保證種植后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保水性。同時,還需要考慮施工季節、當地市場需求等因素,對于一些要求在冬季進行種植的新樹種,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要保證在春季種植后可以快速發芽生根并成活。
1 新建園林苗圃建設措施
1.1 除草與間苗
苗圃除草主要包括日常除草和季節性除草。春季要及時清除雜草,以免影響苗木生長。每年進行1-2次間苗,一般結合澆水,在苗木的兩側各留出5厘米左右的空間,以利通風、透光、透氣。
1.2 施肥與灌溉
苗木生長過程中需要的養分主要有氮、磷、鉀,另外還有一部分為鈣、鎂等礦物質元素。因此在施肥時,必須根據植物不同生長時期的需肥特點進行,并結合土壤肥力狀況、苗木質量和土壤水分條件等綜合考慮,選擇合理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都應保持苗圃土壤濕潤。當土壤含水量不足時,苗木葉片就會出現萎蔫現象,當土壤含水量過高時,苗木體內的水分在蒸騰作用下就會流失掉一些,所以水分是苗木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之一,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和苗木生長情況以及苗圃周圍情況進行灌溉。
1.3 整形修剪
新栽苗木進行整形修剪,以保持苗木良好生長勢。整形修剪主要是針對不同植物進行不同修剪,使其達到理想和優美樹形。
對于常綠樹而言,為了充分利用空間、促進樹木枝條生長,要求對樹體進行合理的疏花、疏果及疏枝。
對落葉樹可進行適當的回縮修剪,對于常綠樹和針葉樹可根據其自然分布和空間特點進行合理的疏枝或短截,對于常綠樹中比較耐修剪和較易形成樹形的樹種如:紫葉李、紅葉石楠、碧桃等,應適當疏剪,對于落葉樹種,應盡量多留枝條,多留芽。
當冬季來臨之前,對樹木的樹冠需要加以清理,將無用枝、病蟲枝和過密枝條剪除。在生長季節經常修剪樹木有利于培養優美樹形、有利于樹體平衡生長及避免產生病蟲害等作用。
2 新建園林苗圃苗木栽植管理措施
2.1 做好苗木的栽植前準備工作
苗木的選擇:要求選擇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或灌木,例如,丁香、山丁子、女貞、紫薇、木槿等,喬木的品種一般為常綠樹種,如五角楓,銀杏。
土壤準備:要求土壤疏松、肥沃且透氣性良好的土壤。
苗木運輸:對于一些不適合長途運輸的苗木要提前進行處理,例如球果、枝條等。
苗木預處理:通過剪根后對苗木進行浸泡和藥物處理等措施,可以促進根系生長和減少病蟲害。
栽植前準備工作:提前幾天對栽植后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做好準備,在合適的時間進行苗木栽植,保證栽后快速成活并可達到理想效果。
土壤檢測:對當地種植環境進行檢測分析并提供檢測報告。
機械設備的配備及操作人員培訓工作:需要準備相應的機械設備和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和操作人員培訓工作。
2.2 科學整地
整地是苗木栽植前的重要環節。首先要進行土壤耕翻,然后施入基肥,以保證苗木能夠健康生長。施肥后要及時將肥料翻入土壤中,避免肥料在土壤中腐爛造成對苗木的傷害。
翻地的深度應該控制在20厘米左右,同時還應該結合施足基肥進行,對于土壤較為疏松的地塊,可以進行深翻。對于地下水位較高以及鹽堿地等地區來說,還需要適當改造土壤,以增加土層肥力。一般情況下可以土壤深耕30厘米左右,要注意做到耕平耙細,并且達到疏松透氣。
2.3 合理施肥
在栽植前,需要進行土壤消毒。通常使用多菌靈或者高錳酸鉀,可以將其制成溶液,然后對苗木栽植的土壤和栽植穴進行消毒。一般情況下,每1~2年使用一次多菌靈,如果苗木生長過密則可以使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苗木根系,一般情況下3天。
在施肥的過程中,要根據苗木的生長情況以及土壤肥力進行綜合調整,如果有必要施加肥料的話,應該按照植物所需的標準進行施肥,施肥過程中可以使用有機肥和無機肥混合。
2.4 選擇優良品種和配置合理配置
苗木品種選擇要與設計要求相適應,要符合市場需求,在植物品種配置上,要注意做到層次分明、疏密有致、高低有序、錯落有序。樹種選擇上既要考慮品種的適應性和觀賞特性,又要結合當地鄉土樹種和未來綠化需求而定。
在進行苗木配置時,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水文和植物資源情況進行配置組合。比如南方地區可種植香樟、桂花、廣玉蘭等;北方地區可種植雪松、白皮松、五角楓等多種耐寒樹種,也可適當搭配紅葉石楠等喜溫樹木。
對于園林綠化項目中的景觀設計方案,應在充分考慮當地植物資源的基礎上,合理配置樹種數量和種類。如在北方地區可以種植雪松、大葉女貞、白皮松等,在南方地區可以種植銀杏等觀葉喬木,也可以適當搭配香樟和廣玉蘭等常綠灌木。
2.6 加強土壤管理和中耕除草工作
在苗木栽植后,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中耕時注意深度,要將苗木根部以下的土都翻入土中,以免傷根,同時要及時進行澆水,保持種植地土壤濕潤。
在生長季節,應該適時進行追肥、中耕除草及施肥。如果在苗圃中使用除草劑進行除草作業的,最好采用先小面積進行試驗,再大面積使用的方法進行噴施,這樣可以避免因除草劑藥害而影響苗木生長和后期產量[1]。
2.7 加強苗圃建設
苗圃建設要根據園林生產規模,結合本地市場需求,合理配置苗木品種,根據苗木類型和長勢,進行合理規劃。應根據現有苗床條件和市場需求情況,對苗床進行合理規劃,使苗床面積滿足各類苗木的生產要求,對育苗基質進行科學配置,并嚴格按照有關技術規范組織實施。
園林工作中對所需育苗基質要認真篩選、檢驗,確保合格供應使用,要嚴格執行育苗管理技術規程和有關生產記錄制度,建立健全苗圃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監控中心系統,建立苗木質量標準,制定適合本地區特點的、科學的育苗技術規程及操作規范,加強苗圃的經營建設,不斷完善服務體系建設。
要按照國家及地方園林綠化苗木標準要求,加強對新建苗圃苗木生產過程中的技術指導、督促和管理工作[2]。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新建園林建設過程當中,對苗木栽植進行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所在,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并通過科學整地、合理施肥、加強苗圃建設等一系列措施,保證苗圃管理工作有效進行,推動行業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 高日.苗圃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熱帶農業工程,2022,46(05):124-126.
[2] 宋經綸.山西省保障性苗圃建設探究[J].山西林業,2022(0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