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芹沅?張慧明
摘 要: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越來越多的企業試圖通過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并采取技術并購方式來獲取技術資源。技術并購已成為企業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本文從技術并購概念、技術資源整合過程入手,分析了技術并購與技術資源整合之間的關系,通過剖析技術并購后技術資源整合存在的問題,提出提高識取能力、搭建共享平臺、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創新激勵、深化產學研合作等技術資源整合路徑優化建議,以實現技術資源的有效整合,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關鍵詞:技術并購;技術資源;整合路徑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單元,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活力源泉。據統計,2012年至2021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從16.98萬億元增加到31.4萬億元,占全球比重從22.5%提高到近30%,持續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然而,我國企業總體處于全球產業鏈中低端,產業大而不強、產品全而不優的問題依然突出,關鍵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高,產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缺少高端自主品牌,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任重道遠。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市場環境,在國家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轉型升級已成為企業擺脫困境,謀求新發展空間,重新構建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技術創新是企業競爭的焦點。技術創新能力的強弱反映出企業產品的技術水平和滿足市場需求的程度,關系著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同時,技術創新能力也是企業成功轉型升級的重要影響因素。從企業發展歷程來看,創新往往通過兩種途徑:一是內部研發,企業依靠自身持續的資金、人才、知識等創新資源投入和積累,從“量變”跨越到“質變”,最終實現內部技術創新;二是外部獲取,企業采取技術并購的方式從目標企業獲取關鍵技術,經過資源整合后實現外部技術創新。轉型升級的關鍵在于掌握核心技術并加以利用,而我國大多數企業核心技術匱乏。因此,相較于自主研發周期長、風險高的特點,越來越多的企業傾向于選擇技術并購來推動轉型升級。然而,通過技術并購只獲取技術是不夠的,還需利用技術創造價值,這就需要并購企業合理整合目標企業的技術資源,將外部技術有效轉化、吸收,進一步對自身技術和產品進行創新。可見,技術資源整合對于并購企業提高技術創新能力至關重要,如何整合技術資源并實現最佳配置成為當下企業轉型升級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將借助核心競爭力理論,厘清技術并購與技術資源整合的內在關系,分析技術并購后技術資源整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究技術資源整合路徑,為轉型升級企業實施技術并購后制定科學合理的技術資源整合策略提供參考。
一、技術并購與技術資源整合概述
1.技術并購
Ahujia(2001)認為技術并購是為獲取目標企業專利技術和核心研發人員的并購活動,能夠在短期內提高企業創新績效。茅迪等(2019)認為技術并購是企業以并購方式獲得目標公司的專利技術知識,通過吸收整合實現知識遷移和轉化,是企業彌補技術缺陷,快速提高研發能力的重要方式。劉鳳芹(2022)指出企業通過技術并購可以從外部較快獲得短缺知識和人才資源,避免由于知識來源單一和重復利用導致的突破性創新能力剛性問題,加深企業對技術知識的理解,促使企業在較短時間內生成新技術,從而有力推進突破性創新。王彩萍(2022)認為技術并購是知識溢出的微觀過程,既能拓展顯性知識從目標企業到并購企業之間的傳播渠道,又能促進技術并購雙方的交流,加速隱性知識的傳播。
綜上,技術并購是企業為提升自身技術能力,以獲取外部技術資源為動機,對擁有獨特技術資源的企業進行并購的行為。現有研究表明,技術并購為企業提供了一種快速取得行業先進技術優勢的捷徑,可以獲取目標企業的核心技術資源,不僅直接填補技術空白、優化現有技術,還能大大縮短內部研發的周期,降低創新風險,進而促進企業增大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強度,助推企業轉型升級。
2.技術資源整合
Hitt(2001)認為資源整合是對各種資源要素進行重新組合與有機融合并形成新的核心資源體系的復雜動態過程。董保寶(2011)認為資源整合是企業對各類資源進行選擇、汲取、配置、激活與有機融合,重構原有資源體系,創造新的核心資源體系的過程。Pan(2018)認為資源整合是企業識別、獲取、構建、重新分配和產生內外部創新資源,實現可持續成長的過程。王一涵(2021)將資源整合定義為對不同來源、層次、結構、內容的資源以識別、分配、激活、選擇、融合的方式賦予其較高價值性和系統性,從而創造新資源來供給應用的過程。
參考現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將技術資源整合定義為企業完成技術并購后對獲得的外部技術資源進行識取、吸收、轉化、配置與開發,進而與內部技術資源融合并重構成適合企業自身研發創新和技術升級的過程。由此,技術資源整合過程分為識取、吸收、轉化、配置與開發五個環節。
3.技術并購與技術資源整合的關系
Barnett(2010)研究發現資源整合能夠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創新出異于競爭者的資源組合,這種差異性資源促進了企業的探索性創新。于成永(2012)指出技術資源整合是在企業完成相關并購后,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的關鍵點。費佳捷(2014)通過大量案例分析認為,企業對獲取的技術資源整合效果愈好,則并購后企業的創新能力提升越明顯。曹曉昱(2021)認為技術資源整合能夠幫助企業更新創新理念和認知,使企業在創新決策過程中做出最優選擇,推動企業有效利用資源開展創新活動。根據核心競爭力理論,企業的競爭優勢來源于核心資源和能力。技術資源具有價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屬于企業的核心資源,是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的基礎性要素,而單純擁有資源是不夠的,企業還必須對資源進行充分開發和利用,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資源的價值,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能力優勢,從而保持可持續競爭優勢(見下圖)。
綜上所述,企業實施技術并購可以從外部獲取關鍵技術資源,通過技術資源整合能將企業外部的技術資源轉化為內部的技術資源,重構并形成更具價值性、稀缺性、競爭性的核心資源體系,進而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促進創新產出。
二、技術并購后技術資源整合存在的問題
企業技術并購后,由于并購企業與被并購企業在管理水平、知識儲備、人員素質、企業文化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導致技術資源整合具有一定的難度,勢必影響資源的使用效率,進而影響技術并購后的創新績效水平。
1.技術資源識取難
技術資源識取是企業從外部組織搜尋、識別和獲取所需技術資源的過程,是技術資源整合的源頭,關系到資源整合的成敗。技術并購以獲取目標企業的技術資源為出發點,而目標企業有哪些技術資源,哪些技術資源是并購企業發展所需,與企業現有技術資源是否具有關聯性,企業是否具備能力對這些資源進行消化吸收利用,這都取決于并購企業的技術資源識取能力。由于缺少經驗豐富的技術分析員工,部分企業難以對外部技術資源進行準確的取舍判斷,無法甄別出真正有價值的資源,影響企業對所獲資源潛在價值的開發。另外,企業文化直接影響技術資源獲取。有些被并購企業的員工難以融入新的企業文化,缺乏認同感,這就阻礙了雙方企業員工之間的技術知識交流與學習,給并購企業獲取技術資源帶來極大的困難。如果人事關系、薪資福利等問題處理不當,還會造成關鍵技術人員的流失,這將削弱企業的競爭優勢,額外增加技術并購的風險和成本。所以,企業在技術并購后能否準確識別并順利獲取自身發展需要且有價值的技術資源,為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奠定基礎。
2.技術資源吸收難
技術資源吸收是并購企業通過理解外部新知識和信息,實現新知識與現有知識融合的過程。良好的技術資源吸收能力能夠幫助企業深度挖掘被并購企業技術資源中的核心技術、知識,更新完善現有知識結構,解決企業因長時間知識重復利用而產生的核心能力剛性問題,避免技術依賴和能力陷阱,促進企業技術能力更新迭代。企業技術并購后獲取技術設備、技術文件、技術標準等顯性技術資源比較容易,但在技術人員頭腦中的隱性技術知識無法顯現出來,必須通過員工之間的溝通交流、知識共享才能獲得。技術資源吸收能力除了受員工知識儲備、能力素質、分享意愿等主觀因素的影響外,還會受技術知識分享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諸多因素造成了企業吸收被并購企業的技術知識難度較大。技術資源吸收不是簡單地熟記新技術知識,而是需要技術人員在已有知識基礎上通過學習理解,將新舊知識有機融合,才能真正消化吸收獲取的新知識新技術,從而建立新的資源體系。
3.技術資源轉化難
技術資源轉化是并購企業將顯性技術資源內化為隱性技術資源的過程。企業通過技術并購從目標企業獲得的顯性技術資源能夠創新活動中迅速得到共享和應用,但企業員工將這些技術資源吸收后,能否進一步學習、分析、拓展、延伸,內化為自身新的隱性技術資源,是企業形成自己獨特競爭優勢的基礎。技術資源轉化過程中,有些企業高素質技術人才短缺,缺少技術知識共享的平臺,員工知識創新意識不強,技術知識拓展延伸的激勵機制不健全,嚴重影響了技術資源轉化的效果。面對激烈市場競爭環境,企業僅通過技術并購掌握技術資源是不夠的,需要對獲得的技術進行科學系統分析和改良,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將顯性技術資源轉化為隱性技術資源,與現有知識、技術融合發展,最終實現技術創新內化的能力,這才是技術資源整合的關鍵目的。
4.技術資源配置難
技術資源配置是技術資源整合的核心環節,能否最大限度發揮資源的價值,關鍵在于如何搭配使用。資源配置能力越強,企業越能突破現有資源基礎的限制,通過對技術要素進行調整而形成新的資源組合,使之相互匹配、相互補充,以滿足創新活動的資源需求。另外,資源配置能力能夠通過技術管理來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充分發揮技術資源的最大利用價值,以推動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開展,確保企業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推出產品和服務。由于部分并購企業缺乏科學合理的技術資源配置機制,導致各種技術要素的組合狀態達不到最優效果,無法最大化發揮技術資源的價值,從而影響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所以,企業如何將技術并購后獲得的技術資源與內部技術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實現技術資源的最佳配置狀態,是技術資源整合過程中的難點問題。
5.技術資源開發難
技術資源開發是技術資源整合的最后環節,是企業通過技術并購獲取的技術資源價值實現過程。技術并購的根本目的是借助目標企業的技術資源提升自身技術創新能力,研發出技術更先進、科技含量更高的產品。經過技術資源的識取、吸收、轉化、配置環節后,資源的價值得以初步實現,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也在資源的支撐下得到了強化與拓展,最終能否發揮資源與能力的作用生產出滿足市場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是技術資源開發成功與否的標志。但技術資源開發需要大量資金、人才支持,同時受創新文化氛圍的影響,另外,企業內部多個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也是一項極其重要且困難的工作,多種影響因素并存,造成此環節難度較大。
三、企業技術并購后技術資源整合路徑優化建議
1.提高識取能力,抓住技術提升機會
企業應在專業技術人員構成中配備懂得信息獲取、處理的技術分析人員,提高對技術信息的識別能力,在技術并購前進行充分調研,對目標企業的技術資源有清晰的認識,了解哪些技術資源能與企業現有技術形成互補,并基于自身能力對能否消化吸收這些技術資源進行科學的評估,及時把握技術提升的機會。另外,企業還需了解雙方企業在經營理念、企業文化上的差異,在并購融合過程中做好企業文化管理工作,提升目標企業員工對本企業文化認同感,以免核心技術員工流失,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2.搭建共享平臺,強化企業內部協作
技術并購后吸收目標企業的技術資源需要搭建技術知識共享的平臺,以加強企業內部員工個體之間的互聯互通,促進技術信息交流共享,在開放包容的環境下將顯性技術資源轉化為企業的隱性技術資源。企業技術并購的最終目的是消化吸收目標企業的技術資源并內化為自身的技術創新能力,研發新技術,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而整個過程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企業某個部門能夠完成的,需要企業各個部門之間密切配合,在共同目標的指引下有序開展。良好的技術知識共享平臺既保證了技術知識學習交流的順暢,也為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合作架起了橋梁。
3.加大資金投入,提升員工素質能力
技術資源整合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企業應加大資金投入,購置先進設備,為技術人員開展研發活動提供物質基礎。另外,技術人員的能力素質關系技術資源整合的效果,一方面企業可以引進培養一批高素質人才,加強人才儲備;另一方面,企業應加大培訓教育經費投入,通過提升員工學歷層次、制定完善的培訓計劃等方式,提高員工的能力素質,為技術資源整合、技術創新提供人才保障。
4.加強創新激勵,營造創新文化氛圍
技術資源的轉化、開發均離不開技術人員創造力的發揮,企業想要增強員工的創新意識,激發員工的創新積極性,有效的激勵措施必不可少。企業應建立良好的創新激勵機制,根據技術創新貢獻程度對員工個人進行績效激勵和額外獎勵,提高員工的研發熱情。此外,技術創新也離不開團隊的力量,企業應注重打造高效能研發團隊,培養團隊協作意識,實行團隊創新獎勵機制,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創新團隊予以獎勵。依托創新獎勵機制,在企業內部形成人人想創新、要創新的創新文化氛圍。
5.深化產學研合作,構建技術創新網絡
企業應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產學研融合平臺,推進知識共享,加強技術攻關、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提升技術資源配置效率、開發效率。企業自身技術能力不足,技術資源配置、開發環節更需要匯集社會的力量才能更有效地開展。企業應探索建立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機制,成立聯合研發中心,整合各方面資源,集聚人才優勢,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
參考文獻:
[1]Ahujia G,Katila R.Technological acquisitions and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A longitudinal stud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 22(3):197-220.
[2]茅迪,施建軍,陳效林.知識相關性對創新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企業技術并購視角[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9,36(15):129-136.
[3]劉鳳芹,蘇美麗.戰略性新興產業突破性創新路徑:技術并購還是自主研發[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22, 43(08):117-136.
[4]王彩萍,李善民,黃志宏.產業集聚、技術并購與知識溢出效應[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22,42(10):33-46.
[5]Hitt M A,Bierman L,Shimizu K.Direct and moderating effects of human capital on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in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A resource based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 44(1):13-28.
[6]董保寶,葛寶山,王侃.資源整合過程、動態能力與競爭優勢:機理與路徑[J].管理世界,2011(03):92-101.
[7]Pan X,Zhang J,Song M,et al.Innov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pattern in high-tech entrepreneurial enterprises[J].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2018,14(1):51-66.
[8]王一涵.資源整合視角下的小微企業融資創新研究[J].上海商業,2021(12):68-70.
[9]Barnett W P,Greve H R,Park D Y.An evolutionary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15(1):11-28.
[10]于成永,施建軍.技術并購、創新與績效研究:機制和路徑[J].經濟問題探索,2012(06):103-109.
[11]費佳捷.中國技術獲取型海外并購知識整合與創新績效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4.
[12]曹曉昱,王滿,何佳美.管理會計工具應用、資源整合能力與企業創新績效[J].財經問題研究,2021(03):75-83.
作者簡介:趙芹沅(1990.08- ),女,漢族,河北撫寧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戰略管理
2022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2022030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