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民國時期的邊文教材與藏族學生國家意識的培育

2023-06-08 07:09:13勵軒
民族學刊 2023年1期

[摘要]教科書是鏈接國家、知識精英與社會大眾的紐帶,是塑造共同認同的有力工具。南京國民政府較為重視邊文教材的編譯與使用,希冀借此推進少數民族學生的國家認同建設。抗戰勝利后,教育部下設的國立邊疆文化教育館編譯了一套《國文藏文對照初級小學語文常識課本》,試圖分別從政治、民族、歷史、文化四個方面入手,對藏族學生的國家意識進行塑造。邊文教材的編譯者考慮到了藏族學生的接受能力,循序漸進地編譯教材內容,同時非常注重在編譯中加入鄉土元素,也很注意內外有別的問題,這些都有助于藏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對中華民族的認同。雖然編譯邊文教材是南京國民政府推進國家認同建設的重要工程,但由于當時的國家治理能力有限,加之國民黨深陷內戰,無暇顧及邊疆教育等客觀因素,該套教材最終并沒有大規模和持續性地對藏族社會產生影響。

[關鍵詞]邊文教材;藏族;中華民族;國家意識;國家認同

中圖分類號:C9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91(2023)01-0112-09

基金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近代東部藏區商業貿易中藏族與各民族的交流交往研究”(20VMZ005)、四川省2021年—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課堂教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G2021-98)階段性成果,并獲四川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專項基金資助。

作者簡介:勵軒,

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邊疆民族問題。四川 成都 610064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中將印刷資本主義視為國家/民族意識(national consciousness)形成的關鍵。[1]教科書則是印刷資本主義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作為鏈接國家、知識精英及社會大眾的紐帶,教科書對塑造國民的國家觀、民族觀具有無法取代的重要作用。政府利用國民教育通過教科書進行民族主義思想洗禮,可以最為有效地動員社會大眾,并最終形成一致化的國家觀、民族觀。學界早就認識到清末民國時期教科書對形成與鞏固現代國家認同的重要作用,并有大量研究成果問世。①但以往的成果主要依賴漢文教材和材料進行研究,而對于供少數民族學生使用的邊疆民族語文教材(邊文教材)內容幾乎沒有涉及。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可能是清末民國時期編譯的邊文教材本就稀少,流傳下來的就更少,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界研究當時中央政府對少數民族學生國家意識的塑造。本文以筆者收藏的一套極為稀缺的《國文藏文對照初級小學語文常識課本》②為中心,剖析南京國民政府如何利用邊文教材促進藏族學生國家意識的形成,從而彌補以往相關研究未能對邊文教材具體內容進行分析的不足。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分析,文章展現了南京國民政府通過邊文教材全方位、多角度地塑造藏族學生的國家意識,以使他們成為具有中華民族自覺意識的現代國民。

一、南京國民政府的邊文教材編譯

南京國民政府關于邊文教材編譯的具體規劃最早可以追溯到1930年教育部公布的《實施蒙藏教育計劃》。根據該計劃,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會根據三民主義原則,按照蒙藏各自的情形,編印蒙藏文和藏漢文合璧的各級學校教科書以及其他輔助性的民眾讀物。具體辦法有三條:“甲、由教育部編審處聘請精通漢蒙文和漢藏文而又熟悉蒙藏情形的人員,以內地中小學現用的教材為藍本,積極編譯蒙藏中等以下學校的課本和補充讀物;乙、由教育部獎勵編譯蒙藏文中小學應用的教材和民眾讀物,送部審定;丙、教育部譯印的和審定的中小學教材及民眾讀物,應設法鼓勵書店印行。”[2]

從1932年起,教育部陸續編印邊文教材,至1935年完成漢蒙、漢藏、漢回合璧小學國語課本各8冊,常識課本各4冊,民校本各2冊,短期小學課本各4冊。[3]這些教科書編完后,送至各邊省學校,連同民間自行編印的讀物,一起供邊疆民族地區學生使用。但這些邊文教材的編譯質量可能并不高,與其他內地教材在邊地的使用效果引起了一些爭議,當時熟悉西康省教育問題的陽昌伯就著文抱怨說:“內地所編制各科教科書,每不與邊地實情季節相合;而坊間所出版書籍,缺乏普遍性,大部分不能適應于邊地,故教學發生種種困難,最顯著者:(一)教材不能引起兒童興味;(二)教材不適合于邊疆人民生活社會實情;(三)教材不能循年度而教授完備;(四)教材缺乏。”[4]教育部的邊疆教育專家郭蓮峰在1940年也著文檢討邊疆教材問題,批評這些教材在邊地學校的適用性:“上海各書局編的教科書,拿到西北、西南各省,內容適用的實在很少……教育部雖然編了幾部漢蒙漢藏漢回合璧小學教科書,國立編譯館也在奉命趕編邊地小學國語教科書,我以為這都是閉門造車的工作……”[5]教育部后來在1940年公布的文件中承認現行邊疆教材和讀物太少且不符合邊地實際情況,并提出重新編譯一些適合邊疆民族地區實際情況的教材,以提升邊校教學質量。[6]

但抗戰時期,各方面條件都欠缺,邊文印刷設備在抗戰初期就已全毀,編譯工作也早已停頓下來,是故教育部只在1943年找了一些簡陋的邊文印刷設備,匆忙譯印了初級小學國語常識蒙藏回文各一套(回文本并未出全)。[7]直到1945年抗戰結束,重新編譯邊文教材才被提上日程。1945年,國民政府籌設國立邊疆文化教育館,根據1946年6月公布的《國立邊疆文化教育館組織條例》,該館“主要任務為掌理邊疆文化教育之研究及發展事宜,內設研究、編譯、文物三組。”首任館長由教育部委任邊疆教育司司長凌純聲擔任。[8]國立邊疆文化教育館甫一成立,便著手編印邊疆初等教育教材,該套教材以國定本初級小學國語常識教科書作為藍本,再分區插編鄉土內容,譯成蒙、藏、維吾爾文。③《國文藏文對照初級小學語文常識課本》(以下簡稱《常識課本》)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編印出來的。

《常識課本》共八冊,根據該套教材封二提供的《編輯要旨》,編譯該教材的目的是為“普及藏族教育”。考慮到民族教育的具體情況,編譯者非常注重在教材內容中加入鄉土元素,所以“除選譯國定本初級小學國語常識課文外,另插編了鄉土教材,”并且編譯者在第一冊中加入了藏文字母及拼音練習內容。編譯者甚至注意到了課本內的插圖,規定“本書插圖關于鄉土教材部分,均以藏族社會為背景,并于學童之服裝,參以改良之形式。”可以看出,編譯者是有意要將該套課本做成漢藏雙語的。在教材的應用方面,編譯者提出應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凡學生愿學藏文者,授以藏文。愿學國文者,授以國文。愿兼學兩種語文者,其一種得酌加時數或于課外輔導學習之。”[9]

該套教材的編譯者主要由受過良好學術訓練的民族學家以及兼通藏漢文化的知識分子構成,編譯委員會主任由凌純聲兼任。凌純聲對邊疆民族的教育問題應該是相當了解的,他早年在巴黎大學學習民族學,拿到博士學位后即回國進入中央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主持參與了一系列民族調查,[10]由于他對中國民族學的杰出貢獻,有學者將凌純聲稱為“中國民族學研究的開創者之一”。[11]凌純聲作為編譯委員會主任,主要負責教材編譯工作大方向的把握,具體編譯工作由劉家駒、黃奮生、戴學禮、祁子玉、納朝璽五位編譯者來完成。其中,劉家駒為西康省巴安縣(今甘孜州巴塘縣)人,藏族,藏文名為格桑群覺,從小既受過藏文訓練,也受過漢文訓練,精通兩種語言,長期游走于漢藏兩地的政治界、學術界和文化界之間,并一直從事藏漢語文的翻譯工作。[12]黃奮生是來自江蘇沛縣的漢族,民國時期著名的邊疆學學者,曾擔任過《蒙藏旬刊》漢文主編,是《蒙藏新志》的作者,與劉家駒在內的很多蒙藏知識精英均有良好關系與合作。[13]納朝璽是青海省湟中縣人,早年在同仁藏文研究院學習,時任南京中央大學講師,[14]應該也精通藏漢雙語。

教材的編譯工作非常緊湊,從1947年初開始,至1947年7月全部編完,再本著“隨譯隨校,隨校隨印”的原則完成后續工作。到1947年10月,教材前半部就已出版,寄發各邊地學校使用。[15]

二、邊文教材與藏族學生國家意識的塑造

相對于民國時期內地民眾國家意識之日漸高漲,邊疆民族地區由于多數交通不便,且教育事業本就不發達,邊民的國家意識則較為淡漠。凌純聲1938年曾著文提到西南邊疆教育稱:“在過去因西南交通不便,邊地教育,本已不甚發達。且其中有許多非漢民族,多數無教育之可言。彼等既缺乏國家觀念,又無民族意識。散處邊地,易受外人誘惑,今日為中國人,明日亦可為外國人。朝秦暮楚,不知國家民族為何物。”[16]鑒于邊民國家意識之薄弱,南京國民政府在制定邊疆教育方針時,就特別重視加強邊疆各族民眾的國家觀、民族觀教育。有學者就認為,當時的邊疆教育已經被南京國民政府提升到了事關“國族建構、國家安全、民族復興的高度”。[17]早在1931年通過的《三民主義教育實施原則》中,國民黨中央即已就蒙藏教育制定了如下目標:“遵循民族主義的民族平等原則,借助于教育,將邊疆各族民眾語言思想進行統一,進而實現五族共和的民族國家。”[18]隨著南京國民政府加緊中華民族建設,到1940年,國民黨中央又將《三民主義教育實施原則》中之“五族共和”替換成“大民族主義”,希望實現“由教育力量力圖蒙藏人民語言意志之統一,以期大民族主義國家之完成。” [6]10教科書是南京國民政府塑造邊疆民族學生國家意識的有力工具。通過分析《常識課本》的內容,筆者發現主事者極為重視培養藏族學生國家意識,并分別從政治、民族、歷史、文化四個方面切入。

第一,強化對共同政治的認同。《常識課本》從第五冊開始大量加入有關中國政治的內容。其中第一部分是宣傳政治領袖及其思想,主要是孫中山和三民主義。孫中山在課本中是以國父的形象展示出來的,“國父”的藏文直譯成了或,即國家之父親。編譯者想給藏族學生造成一種印象,孫中山是包括藏人在內的各族人民的國父。通過對孫中山功績()的介紹,編譯者就把國民革命()、三民主義()、中華民國()、建國大綱()這些術語灌輸給了學生。[19]在第七冊,編譯者又進一步介紹三民主義和建國大綱的內容以及國民革命的經過。[20]之后,編譯者還在第八冊更為詳細地介紹了孫中山的革命經歷[21]。《常識課本》對孫中山及三民主義的介紹,看起來是為了貫徹南京國民政府所確立的按照三民主義實施教育的原則,[6]10從孫中山這個政治人物入手,進而談及他的政治思想是更容易讓小學生接受的一種方式。第二部分則為灌輸政治符號,涉及國號、國家地理等。《常識課本》第五冊開始出現這些政治符號,其中第一個詞是“中華”,藏文用的是音譯。由于該詞不是藏語原來就有的,為了加深藏族學生對中華的理解,編譯者還用漢藏雙語解釋該詞的意思,漢語用“我同胞的老家”,藏語用或,即“我們兄弟的故土”。[19]《常識課本》第六冊介紹了首都()和陪都(),并重點對首都南京的名勝包括莫愁湖、玄武湖、雨花臺、中山陵等進行了介紹,以增進學生對首都的直觀認識。為強調首都和陪都是藏族學生自己的,編譯者分別用漢文和藏文予以強調,漢文用“我們的首都和陪都”,藏文用,即“我們自己國家的首都和陪都”。值得注意的是,當提到陪都時,漢文版出現了四個,即重慶、西京、洛陽、北平,而藏文版則只有三個,省去了北平,[19]可見《常識課本》雖是雙語,但并非完全一一對應翻譯,甚至會有錯漏。《常識課本》第七冊對國家地理做了進一步詳細的介紹,包括對中華民國行政區劃、重要城市、重要海港的介紹,[20]48-60以加強藏族學生對國家版圖的認識。第三部分是宣揚國家自豪感。宣揚國家的偉大是激發學生愛國熱情、鞏固政治認同的重要方式,《常識課本》就很好地展現了這一點。在論及“中華”(),編譯者頌揚了它的人多、地廣、氣候適宜、物產豐饒,并給學生灌輸它“有全世界最長久的歷史,有全世界最發達的文化”,藏文部分則進行逐字逐句翻譯,[19]2-3在談及中華民國時,也是用了大量溢美之詞,“河山壯麗,湖海汪洋,領袖東亞,泱泱大邦”(藏文:)最后一部分則是介紹政治制度。《常識課本》第七冊對五院制國民政府的架構進行了說明,[20]71為了增進學生對政府的認同感,還用擬人方式,將政府的形象具體化為政府官員、警察、士兵,并以極為正面的方式進行敘事。比如,《常識課本》第七冊有一篇課文《我們都信任你》(藏文:),借用在國民政府任職的叔父之口把國家、人民與政府官員比作汽車、汽車主人與司機,提出“車子要開到什么地方,我們要聽主人的吩咐,開車的時候,必須小心謹慎,主人才能信任我們。如果我們沒有盡職,主人可以隨時調換別人來開車。” [20]72-75而代表人民的“大家”則紛紛對代表政府的叔父表示:“我們都信任你。”

第二,培育統一的民族認同。《常識課本》漢文版中所說的民族通常是指“中華民族”(),而整套教材主要想強化的民族觀也是對統一的中華民族的認同。《常識課本》的編譯者有意識地教導藏族學生大家同屬一個中華民族的理念,并且努力使這些學生以身為中華民族一分子而感到自豪。在《常識課本》第七冊的一篇課文里,編譯者借他人之口進行問答:“世界上最大的民族究竟是那(原文:那,編輯校正為:哪)一個民族呢?就是我們中華民族。”()[20]42-45接著又說中華民族的人口世界最多,進而推導出中華民族的力量偉大,“假使這許多人一齊去筑公路,照一千五百人每天筑一公里計算,四億人一天就可以筑二十六萬多公里。國父所計劃興筑的全國公路一百六十萬公里,只要六天就可以完成。諸位想:這力量夠多么偉大啊!”最后,課文不忘提醒藏族學生,“我們每個人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要使我們中華民族成為世界上第一等民族”()。[20]43-46為了論證漢藏同屬中華民族以及雙方自古以來就有血緣上的聯系,《常識課本》第七冊有一篇課文專門講了“漢藏的融合”(),提出棄宗弄贊(即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成婚以及后者把漢文化帶入藏地,意味著“漢藏從此發生了血統的關系和文化的交流”

()。[20]9-11編譯者在談及漢藏融合時,藏文詞匯的運用方面也是值得一提的,他們在翻譯“漢”時,用的是,“內地”則是,翻譯唐朝的“中國”也是,而非當時“中國”的音譯,這樣就把唐朝時期的中國和現代中國做了區分,不至于在藏文理解上引起誤解。另外,我們也需要注意,在《常識課本》的漢文版中,包括藏族在內的各族人民是被矮化為宗族的,這與蔣介石在抗戰期間提出的中華民族宗族論一致。④但在藏文版中,“中華民族”中的民族和藏族等宗族均是被翻譯成,該詞直譯過來是“民裔”。所以,當《常識課本》漢文版中提到“國內各宗族一律平等”,藏文版中說的卻是“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20]24-26教材的編譯者可能是意識到“宗族”一詞對各族人民的矮化含義,利用了抗戰勝利前后國民黨民族話語體系的松動,[22]在藏文版本中予以矯正。

第三,塑造共同的歷史認同。《常識課本》在涉及到歷史部分,是將之納入到整個中國歷史范疇的,按照時間線,以人物為中心,從遠古神話時代一直穿插到近現代。歷史部分出現的第一個人物是黃帝(),編譯者先列出黃帝的幾個功績:“統一部落、建立國家、創建房屋衣裳農具、發明指南車”,[19]79再講述黃帝發明指南針的故事,以加強藏族學生對這位神話歷史人物的認識。《常識課本》關于歷史的敘事基本沿用這一模式,當然也有些歷史人物不會單列一個功績表出來。按照這一模式,《常識課本》先后講述了黃帝、嫘祖、堯、舜、禹、弦高、孔子、秦始皇、漢武帝、張騫、班超、祖逖、唐太宗、棄宗弄贊、文成公主、岳飛、元太祖、拔都、鄧世昌等人物,涉及到了上古時期、春秋、戰國、秦、漢、晉、唐、宋、元、清等時期與朝代,使得藏族學生對中國歷史的脈絡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為了突出這個歷史也是藏族學生自己的歷史,編譯者非常重視使用我國()一詞,比如說到大禹治水時說,“我國上古時代”()[23]。編譯者也很懂得在講述歷史故事時激發藏族學生熱愛國家和民族的感情,比如談到班超時,以班超之口說出作為文弱書生的“我”,“一定要替國家做些事情,為民族爭些光榮”(

)。[20]4-8但略顯遺憾的是,《常識課本》的編譯者似乎較少參考傳統藏族史家撰寫的歷史文獻,所以對于傳統藏族史家重點敘述的藏族地方史基本是忽略的。另外,教材中提到的藏族與其他各民族在中國歷史上的交流交往交融部分相比于豐富的史料來說,還是略顯少,全套《常識課本》只擇取了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通婚,而對于元明清以來多姿多彩的交流交往交融史則幾乎沒有涉及。

第四,增進包容性的文化認同。中華文化無論是在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都豐富多樣、博大精深。《常識課本》編譯者很注意使藏族學生對中華文化最精華的部分有初步認識。比如,《常識課本》第八冊有一篇課文講《我國的瓷器》(),點出了我國在世界上很著名的物產,包括絲()、茶()和瓷器,并對瓷器的產生和產地進行了簡單的介紹,[21]26-29好讓學生有基本印象。編譯者很懂得處理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將中華文化塑造成包括藏文化的集合體。《常識課本》第六冊有一篇課文專門介紹了“西藏的文字”(),解釋了藏文的來龍去脈。同時,為了凸顯藏文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還將之歸在《我國的文字》()欄目中。 [23]12-15編譯者也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了藏族的傳統文化,比如有一篇課文叫《西藏人賽馬》(),詳細談了藏族傳統的賽馬活動。[20]62-64編譯者對中華文化與藏文化關系的處理,應該是在貫徹朱家驊、凌純聲等人提倡的“先認識本族,愛護本族,進而了解國族,愛護國族”⑤的精神,希望通過讓藏族學生了解本族文化,進而愛護本族文化,同時也讓藏族學生更全面地體認中華文化,進而愛護中華文化。

三、邊文教材的特點及問題

通過進一步研究與分析《常識課本》每一冊的內容,我們可以發現編譯者在教材編寫過程中有三個特點,這些特點一方面是比較符合普遍的教學規律,另一方面也兼顧到了民族教育的特殊性。這些特點大致如下:

第一,循序漸進。編譯者考慮到了藏族學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常識課本》全八冊,都是遵循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來逐冊編譯的。第一冊主要講藏文的拼音字母和拼讀法。第二冊到第四冊則主要介紹學校生活以及簡單的衣食住行內容。從第五冊開始,才逐步添加稍難理解的政治性內容,并在之后幾冊加重比例。編譯者這種安排是比較符合學生教學規律的,低年級學生更容易理解日常可以接觸到的教學內容,而像國家意識這樣的抽象內容,放在高年級進行教學更為合適。

第二,注重鄉土元素。在編譯邊文教材時要考慮邊疆民族地區的地方性,是當時教育部奉行的精神,凌純聲就說編寫這套邊文教材時,“仍就(原文:就,編輯校正為:舊)國定本小學國常課本,分區插編地方性民族學教材,課文插圖,亦以邊地事物為主,使邊生易于辨識。” [15]《常識課本》編譯者遵循了教育部這一方針,因此我們可以在這套教材中發現大量鄉土元素。比如內地小學課本中虛構型人物角色常用的漢名換成了藏名,像札喜()、達華()等。又比如《常識課本》第三冊有一篇課文《做酥油》(),專門講了藏族人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酥油及其制作過程[24],這在內地的小學教材中是不會出現的。

第三,注意內外有別。邊文教材中有一個不好處理的地方就是如何定位民族英雄,而《常識課本》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正確處理民族英雄問題的范例。編譯者遵循的原則就是內外有別,現代中國歷史上內部紛爭中涌現的英雄就不稱為民族英雄,只有抵御現代中國的外敵過程中產生的英雄才被稱為民族英雄。《常識課本》中涉及的兩個歷史人物——岳飛和鄧世昌的例子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在對岳飛的描述中,編譯者稱贊了他的個人事跡,包括抵抗金人、打敗金兵、收復失地等,并講了他大破金人拐子馬的故事,把他塑造成一位英雄人物。文章中,編譯者用敵人()來形容金人()或金兵(),但自始至終,編譯者也沒將岳飛稱為民族英雄。[20]12-14而在講述鄧世昌的課文中,作為中日甲午海戰我方的主要將領,編譯者將他稱為“海上的民族英雄”()。[21]81-93

盡管《常識課本》的編譯存在諸多值得稱道的地方,但這套教材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這套教材存在的第一個大問題是個別翻譯還有瑕疵。《常識課本》的編譯者中雖然有幾位精通漢藏雙語,但在一些字詞翻譯上還是存在瑕疵。第五冊第一篇課文中的“推翻滿清政府”,藏文寫的是藏文翻譯過來應該是“驅除韃虜”的意思。而“韃虜”()兩個字的藏文用得也不恰當,是蒙古之意,是后代之意,合起來是“蒙古后代”,跟滿清是沒有太大關系的。[19]1-3又比如《常識課本》中的(藏人)的漢文譯法,編譯者將其譯成了“西藏人”,但(藏人)實際上并不是只有西藏人。再比如,《常識課本》關于西藏的藏文譯法出現了兩個,一個是用(藏地),另一個則是漢字的藏文拼音,[20]61-64編譯者卻沒有很好地界定兩個藏文“西藏”的區別。另外,這套教材部分內容存在著敘述不自洽的問題。《常識課本》中,指稱現代中國的通常是漢語音譯的(內地)一詞間或用來指稱古代中原王朝國家。但在論述秦始皇的功績“統一中國”時,編譯者卻用了而非,[23]35-35這就容易使藏族學生造成混亂,秦始皇所統一的到底是中原呢,還是包括涉藏地區在內的現代中國?當然,這套教材出現以上問題有一些客觀上的原因。部分翻譯上的瑕疵以及敘述上的不自洽可能跟編譯時間太短有關,這套全八冊《常識課本》的整個編譯、出版周期不到一年,編譯者難免還是會有各種疏漏。

四、邊疆教育、邊文教材與國家認同建設的調整

孫中山去世之后,蔣介石領導的南京國民政府選擇性地繼承孫中山民族主義思想遺產,長期以來在實踐中更加強調民族同化思想,主張建立一元一體的中華民族。[25]這種狹隘的民族主義主張也一度影響了邊疆教育。抗戰期間,教育部就有官員主張在邊疆教育中弱化民族語文,用注音符號用來表注民族語言,以求加快實現國語普及,如郭峰蓮就說:“現有邊地通行的文字,計蒙文、藏文、回文、爨文、么些文、僰文等數種,這都是固有的文字,還有外國教士用拉丁文所創的苗文等多種,回文與僰文通行較廣,蒙文多王公貴族用之,藏文寺廟及西藏政府用之,其余都是僧侶巫師所用,一般民眾均不通曉。所以過去所編漢、蒙、藏、回文合璧教科書是否適用,邊疆是否應該逐漸推行國語教育,以達到國語之統一,這是邊教的一個重大問題。所以教育部現正設法擴充注音符號用來注邊地方言,以為統一國語的津梁。”[5]曹樹勛也著文論述利用國文統一邊地文字之必要,甚至認為:“如有適當之教材與熟練之教師,直接教以國文。”[26]

抗戰勝利前夕,國民黨在國家認同建設上受到了來自黨內外的壓力,一方面,中國共產黨一直在批評蔣介石的中華民族宗族論,另一方面,國民黨黨內的少數民族精英也在要求改變一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建設理念。在這種背景下,國民黨調整了國家認同建設的方向。在1945年5月召開的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蔣介石沒有提及中華民族宗族論,大會宣言關于民族主義的表述也重新回到了國民黨一大宣言的精神:“民族主義之目的,一曰中國民族自求解放,一曰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為貫徹民族主義之目的,本大會特重申第一次代表大會時,‘于革命獲得勝利以后,當組織自由統一的中華民國之宣言,必以全力解除邊疆各民族所受日寇劫持之痛苦,亦必以全力扶助邊疆各族經濟、文化之發展,尊重其固有之語言、宗教與習慣,并賦予外蒙、西藏以高度自治之權。”[27]在1946年所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中,國內各民族的民族地位再次得到了肯定,出現了“中華民國各民族,一律平等”[28]這樣的表述。可以說,國民黨此時的國家認同建設已經在朝向多元一體的方向發生變化。

在國民黨關于國家認同建設主張發生變化的同時,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高官對邊疆教育抑或民族教育也一再出現更為包容與開放的發聲。在1946年12月召開的邊疆教育委員會第六屆會議上,教育部部長朱家驊對邊疆學校語文教學問題作了一些解釋,指出社會上一般人認為中央為了同化邊疆民族而規定學生非讀國語不可是一種誤解,提出“我們認為國語要學,各民族語文也可以學。”[29]不久,他還在一個序文中討論了民族教育:“民族教育,為使民族觀念擴張廣大,成為國族意識之重要媒介。國族意識,必須以民族觀念為基礎,此與國父所示世界主義必以民族主義為基礎,其理正同。”[30]在這里,朱家驊所用的“民族”一詞其實是中華民族宗族論中的“宗族”,而“國族”則是指中華民族。朱家驊對“民族觀念”與“國族意識”的認識較為積極,認為二者并非互斥,而是相輔相成,故而提出民族教育要堅持兩個方針:“一方面必須尊重邊地各族之歷史傳統,宗教信仰,語言文字,風尚習俗,以及一切文化生活方式,并擇其善者發揚之,擇其不善者改進之,使各族之青年學子,首先了解本族,愛護本族;另一方面,為防止單純的民族觀念可能發生之流弊,使其放大眼光,擴張胸襟,體認國族之偉大,進而愛護國族。”[30]

朱家驊對邊疆教育抑或民族教育的開放態度,對當時教育部的邊文教材編譯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如原來主張用國文統一邊地文字的曹樹勛此時就撰文提出民族語文與國文應該并行不悖,在教材編譯方面也應考慮雙語教育的需要,他說:“吾人認為邊文與國文同為介紹教材內容之工具,可以并行不悖,故學生愿學國文用國文課本抑愿學邊文用邊文課本,悉聽其自由選擇,不加限制。至于教材方面,不僅內地標準,不合邊地情形,即蒙與藏,藏與回,回與蒙之間,亦相互懸殊。故邊地教材,理想辦法為分區編著,而后分譯各該區邊文。分區編著可以鄉土資料為核心,漸次介紹全國一致性之教材,務使邊地學生,先養成純正的愛鄉觀念,而后擴充光大,發為愛國家愛民族之熱心。”[7]64時任教育部邊疆教育司司長凌純聲也支持編譯具有鄉土元素的小學邊文教材,同時在具體使用方面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權,[15]并主持了抗戰勝利后邊文教材的編譯工作,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該次邊文教材編譯的質量。

編譯邊文教材無疑是國民黨在抗戰勝利后繼續推進國家認同建設的重要工程,得到了當時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一眾高官的支持,但我們不應高估其收到的實際效果。盡管《常識課本》的編譯質量相較前兩次的邊文教材要高,特別是在適用性方面應是大大提高了。但就涉及到身份認同的內容來說,漢文版和藏文版仍存在矛盾,藏文版采用了國民黨六大關于民族主義的表述,突出的是“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漢文版則仍受到中華民族宗族論的影響,以“宗族”一詞指稱國內各民族,這種內容上的矛盾自然會給學生帶來思想上的一些混亂。此外,南京國民政府對邊疆民族地區的控制能力較弱,以涉藏地區為例,西藏當時由西藏地方的噶廈政府控制,西康、青海、云南、甘肅等地涉藏地區均在軍閥或當地土司掌控之中,中央政府基本上處于鞭長莫及的狀態,要想推進邊疆教育還存在著相當大的難度。據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1946年統計,當時國立各邊校僅有61所,其中小學34所、中學2所、專科學校3所、職校8所、師范學校14所,共計學生9611名。[31]教育部雖想在邊疆民族地區普設邊校,[32]但限于南京國民政府的國家治理能力有限,且之后國共內戰爆發,這一目標已是很難完成。邊疆民族地區學校數量有限、生員人數較少的狀況,大大影響了邊文教材的印刷和使用情況,漢藏合璧的《常識課本》前半部只印了兩千套供各邊地學校使用。[15]隨著兩年后國民黨在內戰中失敗,該套教材也停止了使用,沒有大規模和持續性地對藏族社會產生影響。

五、結語

通過研究與分析這套教材的具體內容,我們可以對南京國民政府推行的邊疆教育有一個更為深入、細致與直觀的了解。總的來看,南京國民政府是在借助邊文教材編譯全方位、多角度地對藏族學生進行國家意識的塑造,希冀使他們能夠從精神層面認同中國和中華民族。同時,我們也有其他重要的發現,比如《常識課本》編譯者對鄉土元素極為重視,全套教材有大量地方性民族性內容,以使藏族學生更容易接受與理解。《常識課本》的編譯與使用有助于藏族學生形成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是南京國民政府邊疆教育積極的一面。但我們也要認識到,由于南京國民政府的國家治理能力有限,邊疆教育并未得到真正普及,所以這些教材所起的作用也比較有限,尤其是這些教材印量較少且使用時間非常短暫,很難對藏族社會形成大規模和持續性的影響。

注釋:

①參見劉超:《民族主義與中國歷史書寫——清末民國時期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研究》,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孫江:《連續性與斷裂:清末民初歷史教科書中的黃帝敘述》,載王笛主編《時間·空間·書寫》,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李孝遷:《“制造國民”:晚清歷史教科書的政治訴求》,《社會科學輯刊》,2011年第2期;于逢春:《國民統合之路:近代中國民族國家構筑視野下的內蒙古東部蒙旗教育》,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

②該教材印量可能僅有兩千套,迄今為止筆者只發現這一套較為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③王海文:《教育制度與國家轉型——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邊疆教育”政策及實踐研究(1927—1949)》,中央民族大學博士論文,2019:第90頁。轉引自郭寄嶠:《民國以來中央對蒙藏的施政》,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年,第48—49頁。

④蔣介石:《視察青海西寧演講:中華民族整個的責任——在西寧對漢滿蒙回藏士紳、活佛、阿訇、王公、百戶、千戶講》,秦孝儀主編.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19卷).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第215頁;蔣中正:《中國之命運》,臺北:中正書局,1986,第2頁。

⑤朱家驊:《代序》,教育部蒙藏教育司編:《邊疆教育概況(續編)》,1947年,第2頁;凌純聲:《戰后兩年來的中國邊疆教育》,《中華教育界》,1948年復刊2第1期,第48頁。

參考文獻:

[1]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M]. London: Verso, 2006: 37.

[2]實施蒙藏教育計劃[J].教育部公報.1930,2(14):9.

[3]王海文.教育制度與國家轉型——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邊疆教育”政策及實踐研究(1927—1949)[D].中央民族大學博士論文,2019:36.

[4]陽昌伯.西康教育設施芻議[J].康藏前鋒,1936,3(11):9.

[5]郭蓮峰.邊疆教育工作之檢討[J].教與學,1940,5(07):26.

[6]教育部蒙藏教育司.邊疆教育概況[M].重慶:教育部蒙藏教育司印,1943:224.

[7]曹樹勛.抗戰十年來中國的邊疆教育[J].中華教育界,1947,復刊1(01):64.

[8]教育與文化:國立邊疆文化教育館正式成立[J].教育通訊,1948(10):31.

[9]國立邊疆文化教育館.國文藏文對照初級小學語文常識課本(第二冊)[M].教育部印行,1947:封二.

[10]耿雯.凌純聲與現代中國民族學[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4:6-11.

[11]婁貴品.論凌純聲的邊政改革主張與邊疆建設貢獻[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4):49.

[12]劉波.民國劉家駒的康藏研究及其價值——以氏著《康藏》為中心[J].地方文化研究輯刊,2013(六):132-133.

[13]王佩龍,忒莫勒.邊疆學學者黃奮生及其著作[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6(04):97-100.

[14]民國政府教育編纂委員會.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鑒[M].臺北:文海出版社,1986:1236.

[15]凌純聲.戰后兩年來的中國邊疆教育[J].中華教育界,1948,復刊2(01):51-52.

[16]凌民復.建設西南邊疆的重要[J].西南邊疆,1938(02):6.

[17]汪洪亮.國族建構語境下國人對邊疆地區多元文化及教育方略的認識——側重20世紀30—40年代的西南地區[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4):61.

[18]教育部蒙藏教育司.邊疆教育法令匯編(第1輯)[G].1941:1.

[19]國立邊疆文化教育館.國文藏文對照初級小學語文常識課本(第五冊)[M].教育部印行,1947:1-3.

[20]國立邊疆文化教育館.國文藏文對照初級小學語文常識課本(第七冊)[M].教育部印行,1947:24-37.

[21]國立邊疆文化教育館.國文藏文對照初級小學語文常識課本(第八冊)[M].教育部印行,1947:60-64.

[22]勵軒.超越民族國家——中國近現代以來的國家建設[J].思想戰線,2022(04):56.

[23]國立邊疆文化教育館.國文藏文對照初級小學語文常識課本(第六冊)[M].教育部印行,1947:30-32.

[24]國立邊疆文化教育館.國文藏文對照初級小學語文常識課本(第三冊)[M].教育部印行,1947:19-20.

[25]勵軒.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社會精英關于中華民族建設問題的討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02):20.

[26]曹樹勛.邊疆教育新論[M].正中書局,1945:102.

[27]榮孟源.第六次全代表大會宣言(1945年5月21日)[C]//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下冊),北京:光明日報社,1985:911.

[28]中華民國憲法[J].政聲月刊,1947(渝版4):18.

[29]朱家驊.主席朱部長致開幕詞[C]//邊疆教育委員會第六屆會議報告.教育部邊疆教育委員會編,1947:4.

[30]朱家驊.代序[M].教育部蒙藏教育司編.邊疆教育概況(續編),1947:2.

[31]教育部.邊疆教育[M].南京:行政院新聞局,1946:4.

[32]凌純聲.凌司長報告邊疆教育實施概況[R].邊疆教育委員會第六屆會議報告,1947:7.

收稿日期:2022-10-30 責任編輯:王 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6免费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四虎成人精品| 99re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最新地址|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秋霞国产在线| 国产女人爽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日韩第九页|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免费一极毛片| 五月天久久综合|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国内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97久久精品人人| swag国产精品| 8090午夜无码专区| 毛片视频网址| 久视频免费精品6|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18黑白丝水手服自慰喷水网站| 毛片卡一卡二|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婷婷六月在线|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尤物|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国产色伊人|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一在线观看|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AV在线天堂进入|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熟妇无码人妻|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精品香蕉|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免费播放毛片|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国产96在线 |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日韩a级毛片| 超碰91免费人妻|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20|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免费不卡视频| 久久综合干| 国产免费网址|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国内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