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蘇權 唐義龍

領導力是領導者對追隨者施加并為追隨者自覺接受的正向的、積極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包括硬權力和軟權力兩方面:硬權力與職位有關、是外在的、有限的和強制性的,是一個常量;軟權力與個人的能力、內在的魅力和魄力等有關,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無限開發的。目前開展大中型審計項目通常都會打破審計機關處(科)室界限,實施靈活統一編組,審計組成員有不同處(科)室人員及抽調下級審計機關審計人員共同組成。因審計組長很多時候不是審計組成員的直接領導,較難影響審計組員工的立功、晉升、發獎等激勵獎勵,或處分、降級、扣款等處理處罰措施,硬權力會受到一定的制約,為保證審計目標的實現,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審計組長需要運用領導科學理論與藝術,盡可能提升個人軟權力,加強對審計組團隊的領導。
領導力從內容來看,包括決策力和影響力,有學者提出領導力包括:決斷力、洞察力、學習力、應變力、親和力、凝聚力、影響力和綜合力等“十力”。決策力主要與“領”相聯系:去哪里,干什么,領導活動的目標和路徑需要決策。影響力主要與“導”相聯系:什么人去實現目標,怎樣實現目標,需要引導,需要激勵,需要影響力。決策重在方向,影響力重在力量或力度。依據理論我們對目前審計組長的領導力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很多審計組長都或多或少存在決策失誤、用人失誤、協調失衡、心理障礙等問題。
審計目標不明確,具體在規劃防范審計風險(風險控制)、審計專報、線索移送、優秀項目、審計時間不確定、不具體,很多的時候屬于邊審邊看,太隨意,計劃性不強。審計思路不清晰,審計組長對項目審計內容未全面把握,重點不突出,未能有的放矢,決策犯方向性錯誤。審計過程中,動態調整審計重點方向不準確、不及時。
審計組人員配備不合理,審計成員財務、計算機、工程、資源環境等專業知識以及實際工作能力水平的高低,審計人員職位高低、資歷長短、人緣好壞等因素搭配不科學、不合理。
缺乏有效的組織協調、任務分工不合理,信息溝通、團隊協作不通暢。協調不到位,對內沒有充分調動好整個審計組團隊的積極性,組內不能相互配合,同心協力、高效運轉;對外審計組長不能與被審計單位深入交流,快速高效地獲得相關信息,對審計中出現的重大意見分歧,不能消除不必要的誤會誤解,讓審計對象口服心服,依法依規妥善處理問題。
隨著新時期審計工作更大作為、更高標準要求,審計組長在面對審計進度緩慢,難于發現問題,統一組織項目各審計組“賽馬”排名,相互之間比能力、比素質、比實力,在其他組發現了重大問題進展順利,本組卻因種種原因進展緩慢的時候,審計組長往往會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產生焦慮情緒,嚴重影響審計組的運行效率和團隊士氣。
提高領導水平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要達到審計目標要求。從審計的角度來講,規劃是引領、是方向,有規劃、有目標,才不會“審到哪里算哪里”。目標可以分為三部分:一是審計質量。實現防范風險(風險可控)、審計專報、案件線索移送、優秀項目等指標;二是審計效率。階段性任務在計劃的時間內、整個項目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三是鍛煉隊伍。通過項目審計培養人才、審計能手。
提升審計現場管理控制力水平,關鍵是在審計項目管理上實現精細化、具體化、事項化,通過制定審計任務時間表、路線圖,時時追蹤進度、科學安排人員力量,解決“干什么”“誰來干”的問題。審計組長要對被審計單位制度性缺陷、易發生舞弊行為、廉政風險點等審計項目關鍵控制節點一清二楚。在具體實施上按照科學統籌、統一安排、提升效能的原則,動態把握審計重點、時間,對各審計小組合理配置人員力量,確保審計目標實現,項目高效實施。
審計組長決策力最主要的體現是審計組長對項目審計思路的一種主觀判斷,它貫穿于審計工作的全過程。審計思路的判斷對審計項目至關重要,判斷正確事半功倍,碩果累累;判斷失誤徒勞無功,一無所獲。
(1)深入研究項目。隨著經濟環境越來越復雜,審計項目類型多種多樣,審計組長需要以歸零心態起步,執行規范化審計程序,做好基礎性工作,從審計調查了解基本情況、背景資料開始,到查詢相關審計檔案、網上資料、專業書籍,對項目法規政策、業務模式深入研究,針對審計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和問題,做出科學預判,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圍繞審計目標,撰寫具體化、專業化的審計方案。(2)善于借助外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他人稍微提示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審計組長主動向有類似審計經驗的審計專業人士請教,共同把脈開方,廣泛聽取意見,是保證審計方案質量的重要措施;最后召開業務會議深入探討聽取各方意見,在充分調查研究基礎之上完善審計實施方案。審計實施方案是審計組對項目預期審計目標、任務、措施、構思的書面體現,是集體智慧的結晶,能最大程度避免審計組長出現重大決策失誤。
(1)選人識人。從審計組長來講,最重要的是從源頭上爭取科學配備不同類型的高素質審計人員,選定財務、計算機、工程、資源環境等不同專業背景以及實際工作能力強的審計組員。在確定審計組員情況下,審計組長需要逐一了解每名組員專業、審計年限、專業興趣、責任心、進取心、職位高低、實際工作能力等背景,通過召開業務會科學合理安排分工,明確審計小組負責人,主要任務方向。動態掌握審計進展,中途可以動態調整任務分工。(2)用人管人。組長一個人的精力、能力、經驗是有限的,對工作要統攬不包攬、果斷不獨斷、放手不撒手,充分發揮每個組員的作用,敢于放手壓擔子,充分調動每個組員的積極性,多鍛煉多培養,多關心多支持,發揮好整個團隊的力量。讓每個人各展所長,要求每一名組員緊緊圍繞審計目標,認真思考“我做了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找準切入點,全力抓落實。建立落實分級負責的責任制度,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寫好審計期間組員表現鑒定表,做到獎懲分明,只有如此才能持續保證并提高審計質量。
(1)執行方案。審計實施方案在整個項目實施中起基礎性控制作用,審計組長應加強對方案執行情況的督促檢查,防止審計人員擅自減少審計步驟和范圍等現場實施的隨意行為,檢查預期審計目標的執行效果,如組員執行方案偏離方向,將無法取得預期的審計效果效率。審計組長對項目全面工作、重點工作,都要心中有數,哪個在前哪個在后,什么時間節點要完成什么任務,統籌合理安排,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推進。善于抓關鍵、抓重點,找準審計“突破口”,牽住影響和決定全局的“牛鼻子”,在統籌兼顧中把握重點,通過抓重點帶全盤,抓落實一環扣一環,一抓到底。(2)借助外力。審計組長提高執行力要善于借助技術力量,要緊跟時代潮流,學習先進的審計技術方法,包括信息技術、大數據、地理空間技術等方法的應用,以有效提高審計效率。從“人審”為主向“機審”為主轉變。不斷推進技術運用,采取傳統審計與計算機、地理信息技術等輔助審計相結合,“數據分析+現場核查”的數據審計工作方式,爭取技術部門的支持后援,向信息化要資源,向大數據要效率,不斷提升審計執行質效。
(1)對內溝通。強化協調是形成工作合力的重要方法。項目審計涉及方方面面,審計組員之間協作配合意識不強,溝通協調不夠,很是影響審計效率;有的組長自己有干勁,但沒有很好地發揮團隊的作用。匯報審計思路。在開審計業務會時要求每名組員匯報自己想怎么做,做這些是為了發現什么疑點或問題,做的結果怎么樣,有沒有達到預期結果,形成一個完整的審計思路。只有把工作思路在會上提出來,其他人才能接下來知道如何支持配合,思路不對也才好及時幫助修正方向,這樣配合起來才能無縫銜接。審計是一個動態過程,有時需要及時調整思路。審計組是一個整體,不能一個人或一個小組自行調整審計方向,否則無規劃無程序、漫無目的很容易做重復性的工作;組員也不能處處等著組長安排任務,很多時候審計小組經過前面的深入調查,比組長更了解實際情況,更清楚哪里存在問題,應該自主創造性的開展工作。(2) 對外溝通。溝通是審計組長一項很重要的技能,有很多有經驗的組長,單靠訪談就能發現重大問題線索。審計訪談是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為了獲取有關信息與被審計單位人員進行的面對面的口頭交流方式。有效的審計訪談的優勢在于可以短時間內對審計對象有個大體的了解,為進一步深入開展審計工作指明方向和重點,深入的審計訪談可直接接觸或搜集到較多重要信息,利用不同訪談對象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篩選各類信息,在短時間內有效印證提供的信息質量,從而捕捉審計線索,進而合理分配審計資源,優化審計質量,提高審計效率。
(1)分析壓力源。面對某些壓力事件,初看起來可能會感覺到巨大壓力,多數沒有深入去分析壓力源,只看到表象或部分,對事件的理解產生認知偏差,屬于“自我加壓”。(2)心理平衡。榮與辱、升與降、得與失,往往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要榮辱不驚,去留無意,淡泊名利,做到心理平衡是極大的快樂。(3)提升個人能力。對工作壓力的焦慮,其實也是能力不足、本領恐慌的體現。部分審計組長之所以心理壓力大,個中原因就是自身能力不足,不能有效解決和應對項目中的各種困難和復雜問題。(4)放松情緒。積極的通過自身的調節和外部的幫助,去調整和克服不良心理,主動預防自己不良心理的出現。研究表明,體育鍛煉、文化活動、行為宣泄等,對于放松情緒都有一定的作用。
領導力的核心是學習力。審計是一門與時俱進的學科,審計內容、方法隨時代發展變化快,對審計人員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要求非常高。不管是審計項目的決策、重要審計事項的決策,還是審計資源的分配、審計問題的定性、審計報告中的審計決定和建議等,都需要建立在對國家政策、行業發展規律、審計對象情況和審計資源進行深人研究的基礎之上,審計組長要具備比組員更強的學習能力。
審計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不同審計人員收集審計證據,形成審計結論的過程就是運用職業判斷的過程,而審計職業判斷受審計人員長期以來形成的認知、心理、思維、行為習慣和偏見的影響,在分析鑒定證據和形成審計結論時可能得出干差萬別的結果,甚至可能是錯誤的結論。只有通過實踐鍛煉,持續提高審計實戰能力,才是提高審計組長領導水平的根本途徑。審計組長就像是一場戰役的前線總指揮,需要在炮火中成長,當五次組員不如當一次組長。審計組長既要加強學歷教育,考取審計專業資格證書,更得走實踐成才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