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君

當前,我國推動就業創業的財政資金主要是通過“就業補助”撥付,主要用于兜牢就業底線。然而,就業補助資金的績效評價一直是一個難題,也存在一些問題,以A 省省級就業補助資金為例,結合目前就業補助資金在績效評價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調整、細化評價指標,規范評價體系。
1.就業補助資金政策
2016 年11 月,A 省省級財政部門與人社部門聯合印發《就業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明確就業補助資金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財政部門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以下簡稱人社部門)管理。辦法中明確:就業補助資金主要用于職業培訓補貼、創業培訓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就業見習補貼等以及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其他支出。
2.就業補助資金績效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1)自評情況。目前,A 省省級就業補助資金的績效評價以預算執行率、產出指標、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作為評價基礎,如表1 所示:

表1 績效評價指標
(2)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為:
一是評價方法單一。A 省當前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最常用的是目標評價法,該方法運用的前提是資金績效目標明確清晰并且要求可衡量。但以就業補助資金為例的大部分財政專項資金存在目標不夠明晰,缺乏可衡量指標,在后期執行中基于各種變量因素調整幅度大,致使目標后置。
二是評價內容不準確。在績效自評時,指標設置比較隨意,定性與定量指標設置比例不均衡,不具有針對性,共性指標多,個性指標少;未能實現績效自評指標全覆蓋,如現有評價指標中未能體現重點群體的就業指標、創業培訓和技能培訓補貼對促進就業的作用。
三是績效運行監控不全面。目前的績效評價指標主要是補助資金使用情況和就業創業成果,但缺乏對政策實施過程中的中間環節和影響因素的評估,如對委托第三方開展就業創業培訓的過程缺少監督,導致未能及時發現在執行中出現的問題,不便于及時調整。
四是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不夠。績效評價基本上是為了評價而評價,對于評價結果缺乏后續的跟蹤,對未達到既定目標的,也無整改要求,導致評價結果不能充分運用到提升工作效能中去。
作為財政補助資金,需要根據項目自身特征制定評價指標,有效避免就業補助資金績效評價中存在的問題,下面根據就業補助資金預算管理的全過程,基于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維度,在原有就業補助資金績效評價指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績效指標的層級體系。
1.財務維度。就業補助資金作為財政全額撥款資金,雖然沒有盈利方面的規范和要求,但為了讓財政資金發揮實效,必須科學合理編制預算,確保資金花在刀刃上,最大限度的降低財務風險。就業補助資金在財務層面可以通過發放標準、撥付效率、使用規范方面進行衡量,共設置14 個明細指標,定量指標占86%。指標設置如表2 所示:

表2 財務層面的目標和指標
2.顧客維度。顧客方面并非簡單的買賣關系,具體到就業補助資金績效評價中主要指享受創業券及創業培訓補助的企業及廣大就業困難群體。該層面圍繞就業水平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的核心目標,從就業補助資金的使用者、受益者等角度進行評價,共設置14 個明細指標,全部為定量指標。指標設置如表3 所示:

表3 社會效益層面的目標和指標
3.內部業務流程維度。該維度從決策的流程設計、執行效率、協調和整合出發,評價內部業務流程對項目任務完成情況的影響。就業創業補助資金則主要是從預算申報、預算審批、國庫支付、績效評價等環節及內容進行優化,改善與規范內部管理流程。該層面下,重點從項目立項、業務管理方面進行評價,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規避上述績效運行監控不全面的問題,共設置7 個評價指標,具體指標設置如表4 所示:

表4 內部流程層面的目標和指標
4.學習與成長維度。該維度下所含的指標內容較多,如就業群體的能力提升、知識管理等,體現了運作能力各個過程的評價因素。結合就業補助資金的特征,從創業培訓和技能培訓對促進就業的作用、就業人員技能提升和職業前景等方面進行評價。具體評價指標如表5 所示:

表5 學習與成長層面的目標和指標
上述內容將四個維度的指標分解后,需要對每一項指標賦權,便于在評價過程中針對每一項指標進行打分,從而確定最終的評價結果,只有科學合理的分配每項指標的權重,才能發揮評價效果的作用。鑒于三級指標可能會根據當年就業補助政策進行調整,本文在確定指標權重中,以A 省補助資金作為案例,主要通過專家訪談法對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進行賦權。
經訪談專家和人社部門從事就業領域的工作人員,認為社會效益在四個一級指標中占比最大,應賦予最大的權重,這同時也體現了就業資金作為為民服務的途徑之一,只有達到群眾所期待的滿意度,才能實現社會效益。權重分配如表6 所示:

表6 指標賦權
績效評價得分方法:上述績效評價采用分值加權重的計算方法,先將各個維度的二級指標得分累加(滿分為100 分),再乘以對應維度下一級指標的權重即為每個維度的得分,總得分為四個維度分值的累計。該種方法同樣適用三級指標評分。
1.定期跟進,做好平衡計分卡評價指標調整工作
在平衡計分卡評價體系中,評價的結果能夠有力服務于就業補助資金的整體目標,存在較強的因果關系。如果其中的一項或多項促進因素偏離,就難以保證結果的正確性。在平衡計分卡實施初期,上述所設置指標的因果關系僅僅是根據以往經驗和有限的數據進行判斷,在后期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對評價指標和權重、評價結果數據的獲取方式進行調整和規范,讓目標和指標具有可衡量性、可比性和可達性,避免出現平衡計分卡的短期行為。
2.縱橫可比,提高績效評價結果的實際應用水平
平衡計分卡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上述績效評價存在的問題,但對于評價結果的運用仍需要提高重視。對于評價結果和指標體系,可以進行橫向和縱向對比,通過橫向比較,可以分析不同地區在就業困難補助、創業培訓服務和支持策略的優劣及效率上存在的差異;通過縱向比較,可以分析指標值年度的變化與經濟發展、就業相關政策等之間的關聯度。通過將績效評價結果與政策調整和優化相結合,實現績效評估結果的實際應用。
3.科學抽樣,有效設計滿意度問卷調查內容
對于就業補助資金的社會公眾滿意度及個別難以量化的定性指標進行評價時,應采用科學的抽樣方法確定調查對象和范圍,調查內容的設計應著眼于評價結果的實現,既要考慮廣大公眾的利益,更要基于相關受益群體。由于就業補助資金政策性和專業性較強,因此,可以通過引入專家評判或就業領域專業人士作為公眾代表的主體參與滿意度調查。
就業補助資金是否能夠有效使用,關系著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的大局,是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的一項重要工作。面對科技和產業革命、技術革新的新形勢,影響就業創業的發展因素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仍需要健全就業創業的宏觀監測,發揮對各產業結構之間不穩定因素的調節作用,加強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下崗失業等重點群體的精準扶助,實現高質量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