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霞
摘要:漆畫的美,美在它的朦朧感和神秘感;漆畫的美,也體現在它豐富的材料、技法和藝術表現力。漆畫藝術家們在傳統漆畫技藝的基礎上,融入了西方繪畫的現代藝術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漆畫藝術。在歷經數十年的蟄伏后,漆畫的價值如今得到越來越多藏家的肯定,漆畫在拍賣市場的崛起只是近幾年漆藝收藏市場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其增值空間已不容忽視,成為當前收藏界的一個價值洼地,這從側面體現出了漆畫藝術的無窮魅力。
關鍵詞:中國漆畫;材料特性;藝術魅力
大漆,又稱天然漆、生漆,為一種天然樹脂涂料,是人們割開了漆樹的樹皮,從皮內流出的一種白色黏性乳液,經過加工制成的涂料,乃純天然的產品。生漆具有防腐性能好、耐酸堿等優點,且天然大漆富有可塑性,因此在古代生活用品上常使用生漆。
漆畫的發展同中國傳統工藝有著密切的聯系,其以傳統漆藝為基礎卻又不局限于此。一幅漆畫往往要運用到豐富的材料和多樣的技法,也正因此,漆畫呈現出了形式的多樣化和內涵的豐富性。漆畫的發展不是孤立的,它是在借鑒、學習、吸收和探索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漆畫與其他繪畫一樣,有著共同的精神內涵,那就是體現了藝術家對美好生活和真善美的追求。無論是油畫還是漆畫,其創作過程和結果都具有美學價值和社會價值。在當下的文化藝術發展中,漆畫以其獨特的審美價值、豐富的語言形式和多樣的表現內容,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藝術性,成為當代繪畫藝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漆畫藝術家們的共同努力下,漆畫得到了飛速發展。目前,全國各地先后成立了許多漆畫創作室、創作基地、協會學會等組織機構。越來越多的美術家將自己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融入漆畫創作中來,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著自己的藝術語言與藝術理念。當代漆畫藝術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和時代特征,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評價。總的來說,漆畫擁有獨具特色的美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一、漆畫材料的豐富多彩
很多人對漆畫的原材料很好奇,大漆是一種天然材料,具有許多獨特的性能。在自然界中,它既能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又能與其他物質產生物理反應。同時,它具有不易變質、不易蟲蛀的特點,可以長時間保存。大漆還富有耐高溫和耐腐蝕等特點,非常適合用來創作藝術品。以漆為材料進行繪畫創作,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到了現代,我國把漆畫作為一門獨立的畫種進行研究和開發,并漸漸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
漆畫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了世界各國藝術家的關注和喜愛,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績。漆畫具有非常豐富的色彩和形態,大漆可以對各種顏色進行調配和組合。在漆畫創作中,人們往往會運用不同的藝術手法、不同的色彩搭配、不同的材料等來呈現畫面內容。
我們所說的漆畫的藝術魅力和藝術感染力,首先表現在材料的豐富多彩方面。一幅漆畫所涉及的原材料繁多,以漆為主要材料,包括天然漆(大漆)、腰果漆和合成化學漆等。天然漆的色彩深沉渾厚,它具有包容性,還能產生收縮和褶皺,出現豐富多彩的肌理,呈現漆的材質美感。許多漆藝術家利用漆的肌理表現山巒、河流以及大地。
漆藝術家可根據自己的審美要求,結合其他不同材料,如金屬類材料和鑲嵌類材料等來營造出多姿多彩的藝術效果,如采用金、銀、銅、鋁、錫等材料,以鑲嵌、噴撒、粘貼或調漆繪制等傳統工藝來達到所需要的藝術效果。例如漆藝家吳守端運用暈金技法創作了諸多流光溢彩的作品,不同于傳統的勾勒暈金漆畫,用金線勾出圖案輪廓再填色的做法,吳守端變“描”為“暈”,突破描金漆畫在表現自然美和題材選擇及技巧上的局限性。她的漆畫作品有一股高逸秀爽之氣,蕩漾于筆情光色之間,創作出富有生機的自然形象,她將花卉的明暗感、透視感表達得很到位。
鑲嵌類材料可以為漆畫錦上添花,通常只需具有一定硬度、經得起打磨的材料就可以運用到創作之中,如蛋殼(雞蛋殼、鴨蛋殼)、貝殼(珍珠貝、海貝、夜光螺)、角骨類、軟玉石料等。漆畫大家喬十光結合南方水鄉風景創作出的《魚米鄉》《蘇州風景》《江南水鄉》(見圖)等作品,將雞蛋殼打碎成所需要的形狀,通過鑲嵌、拼接等工藝技法將蛋殼布局在畫面中,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不同動物的蛋殼色澤不同,漆藝術家根據畫面需求進行合理選擇,以達到天趣人意之美。如喬十光作品《青藏高原》中的人物服飾和牛的面部均采用蛋殼鑲嵌,表現鄉風鄉情的醇厚質樸。漆具有天然的黏性,先人們利用這一點發明了鑲嵌這一髹飾技法,將自然界的天然美材粘貼于漆面上,取得很好的藝術效果。
漆畫作為一種繪畫類型,其藝術表現力和生命力非常強大,能夠使人們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審美感受。漆畫具有很強的裝飾性,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可以作為一種裝飾品來使用。
在當今這個多元化時代,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各種材料來豐富漆畫語言。在漆畫創作中,要充分利用各種材料來表現畫面效果,發揮漆畫獨特的語言形式和表現手法,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探索和創新,才能使漆畫得到更好的發展,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漆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人們對漆畫的要求,藝術家們還需要不斷探索新的創作方法和新的材料應用方法,從而使漆畫不斷地完善、豐富。只有這樣才能使漆畫具有更強的生命力,并為其藝術創作提供更好的平臺和機會,推動其更好地發展。
二、漆畫技法的千變萬化
據《髹飾錄》記載,我國漆器裝飾技藝發展至明代,已有質色、紋匏、描飾、填嵌、陽識、堆起、雕鏤、戧劃、煸斕、復飾、紋間、尚古等十多個種類。近現代福州漆器裝飾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基礎上,逐漸發展為彩髹、變涂、印錦、臺花、鑲嵌、罩明、刻漆、仿彩、閃光等技法。此外還囊括了描、暈、填、嵌、堆、刨、雕、罩、錯、彰、志、紋、素、仿、間、復等十數個種類,紛然不可勝記的千文萬華令人嘆服。這些早期運用在漆器上的技法,大部分被運用在現代漆畫中。
由于漆液的固有色是深褐色,因此早期的彩髹主要有朱、黑兩色。后來人們發明了泥金、泥銀入漆以及鈦白粉入漆等技法,使漆畫有了黃、綠、紫、奶油色等色彩。使用經過煉制的熟漆,調配研細的色料,加入適量的廣油,就可以調配成彩髹的各種色料。
漆畫擁有數十種的髹飾技法,其藝術魅力是靠各種奇妙的手工技藝來呈現的,只有恰當的工藝技法才能將漆液材質美的特性發揮至極限。漆畫豐富的畫面和千文萬華的色彩無一不是靠精巧的工藝來實現的,漆畫對工藝的依賴性是其他姊妹藝術所沒有的。豐富的材料、多樣的技法,讓漆畫有了無限的可能。多種多樣的髹飾技法成為漆畫的獨特魅力,例如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繪、磨漆等。在漆畫創作中,畫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利用漆畫材料本身的特性,對畫面進行一定的裝飾,使畫面更加豐富。
從漆畫的發展歷史來看,色彩美是漆畫作品所特有的一種藝術風格,同時也是區別于其他繪畫藝術的一大特點。漆是一種天然材料,而色彩又是一種語言符號,它可以作為某種情感的寄托。色彩在漆畫中起著重要作用,它直接關系到畫面效果和作品質量。漆畫作品因豐富明快而富于變化的色彩語言,在畫面中實現了千文萬華的藝術效果。漆畫作品中畫面色彩節奏與韻律的形成,得益于漆畫材料本身的豐富多樣,讓人無限迷戀。
漆畫藝術家們在創作中要善于運用漆的特性,通過不同的技法將漆的色、質、紋等多種藝術語言運用于作品之中,以漆為情感,以情代筆,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如利用漆的肌理表達情感,肌理是繪畫創作中重要的藝術語言形式,在繪畫創作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是藝術家在繪畫創作中為了突出畫面的個性和表現力而采用的一種表現形式。在漆畫的創作中,肌理的運用非常重要,可以使漆畫的畫面更加豐富,增強美感。在繪畫創作中,藝術家們往往會通過畫面肌理來表現作品的深度。
漆畫的創作需要藝術家們將個人的情感融入作品當中,通過多種多樣的工藝技法來展現情感,達到最佳的藝術效果。漆畫作品的藝術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創作者的技法嫻熟程度,因此,創作者在進行漆畫創作時需要熟練掌握多種髹飾技法。在創作中,通過多種髹飾技法來表現一幅作品,使觀眾能夠通過畫面感受到創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情緒。這種情感可以是對美好事物或大自然的感受,也可以是對個人經歷或生活體驗的感受等。總之,通過豐富的髹飾技法才能更好地表現出作品的思想和情感。
三、漆畫豐富的文化內涵
漆藝從遠古走來,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文脈,天然地聯系著人與自然以及過往與當下,當代漆畫因此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精湛的技藝、豐富的內涵,讓漆畫享譽四海。當今的漆畫,正演繹著傳統手工藝風采的升華,煥發出時代藝術的斑斕光彩,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求。
不同的漆藝術家利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髹飾技法,表現出千萬種畫面效果, 通過一層又一層地髹涂和打磨,表現人文故事,表現歷史文化,表達對時光、生命的感悟,那些豐富的感知內容,值得我們認真品味與解讀。有些看似抽象的漆畫,實則是對老子哲學“大象無形”的視覺闡釋。那些具象的畫面精美得讓人心曠神怡,如悠游的魚兒、紅透的柿子、枯黃的葉子,在給我們視覺盛宴的同時,體現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如魚兒是對“年年有余”的期盼,柿子則是對“事事如意”的向往。
福州漆畫所蘊含的鮮明的東方民族審美韻味,不僅獲得中國民眾的珍愛,同時也受到國際人士的喜歡,這與其作品豐富的文化內涵是分不開的。漆畫的文化內涵體現在內容的豐富性和深邃性上,其中有具象形態美,如表現歷史典故的漆畫;也有抽象趣味之美,如湯志義的漆畫《時間的塵埃》,通過抽象的色彩和紋理讓觀眾品味時光、感悟生命。漆畫蘊含著深沉的色澤與含蓄的層次感,那些無特定具象的漆畫通過工藝與色澤給人予豐富空間想象美,有的如夕陽的金色彩霞,有的像夏夜的閃爍星光,有的則似寶石一般熠熠生輝。
漆的文化性,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改變著自身的表現形態。漆藝從早期單純的實用,到注重其裝飾與實用的結合,再到以純欣賞為主要功能的審美精神追求趨勢,不斷賦予漆藝以精神文化內涵,這豐富的內涵便是人們沉迷于漆畫的另一個緣由。
四、結語
漆畫的藝術魅力體現在多個方面,其中材料和工藝的多樣化、內涵的豐富性尤為突出。在我國漆畫發展的過程中,很多藝術家都注重對漆畫材料和技法的探索,使漆畫語言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很多藝術家也在不斷地更新和完善自己的藝術理念,并通過不同的表現手法來增強漆畫的藝術感染力。
參考文獻:
[1]鄧潔冰.論漆畫創作中的色彩美[J].收藏與投資,2023,14(01):142-144.
[2]王純.漆畫鑲嵌語言的表現與應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2(24):55-57.
[3]詹生濤,李午興.現代漆畫發展中裝飾性材料的應用研究[J].造紙信息,2022(12):62-63.
作者簡介:
黃霞(1974—),曾用名黃思遙,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專業,進修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當代藝術油畫方向創作研究和藝術金融管理高級研究班、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第九屆中西美術教育比較精品研修班。先后就職于原福建省湄洲灣工業職業中專學校工藝美術分校、福建省工藝美術實驗廠。多件作品發表于《中國美術報》《海峽都市報》等報刊。